中国经济快速增长的新视角_贡献率论文

探析中国经济快速增长的新视角,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探析论文,中国经济论文,快速增长论文,新视角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90年代,面对治理整顿与全球金融危机的冲击,中国经济实现了一定的快速增长。主要是哪些因素——需求、产业、地区、区域带动了并促进了中国经济增长?其平均贡献率如何?初步研究结果表明,从不同角度分析,最终消费、第二产业、东部地区对全国经济增长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它们对全国经济增长的平均贡献率都达到50%以上;广东等14个省,对全国经济增长有着绝对主导作用,全国经济增长中“四分天下有其三”,是中国经济最富活力与贡献率最大的14个省。“九五”与“八五”相比,中国经济增长的宏观质量明显提高,人民得到了更多的经济增长的实惠。

一、中国经济增长的因素分析

(一)需求分析

1.三大需求分析。从“八五”、“九五”两个时期对比分析,“九五”期间最终消费需求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明显提高,由“八五”55.52%提高到65.2%,提高9.68个百分点;资本形成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明显下降,由“八五”的45.2%大幅下降到28.03%,下降了17.19个百分点;净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由“八五”的-0.74%逆转到“九五”的6.77%,形成了典型的“1升1降1逆转”的态势,在最终消费强劲拉动下,实现了“三驾马车”共同拉动国民经济增长的可喜格局。

2.最终消费内部分析。居民消费与政府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双双增加,但居民消费增加的更多、更快,由“八五”时期的42.67%增加到“九五”时期的50.71%。

从居民消费内部分析,农村居民消费与城镇居民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也双双增加,但城镇居民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快于农村居民消费,这既说明城镇居民比农村居民为中国经济增长做出了更多的贡献,也说明城镇居民得到了更多的经济增长带来的实惠。

3.资本形成总额内部分析。固定资本形成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明显下降,下降了6.58个百分点;而存货增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由2.45%逆转为-8.16%,说明库存增加大幅下降。

从最终需求角度考察,“九五”与“八五”两个时期相比,我国宏观经济增长的质量明显提高,人民得到了更多经济增长的实惠。具体表现在:(1)经济增长由“八五”的两驾马车拉动,到“九五”期间形成了消费、投资、净出口三驾马车齐拉动的可喜局面。(2)库存增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由正转负,库存增加明显减少,宏观经济增长的质量显著提高。(3)资本形成对经济增长的平均贡献率明显减少,居民消费对经济增长贡献率明显提高,说明“九五”时期中国经济发展更多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人民得到了更多的实惠。(4)针对全球金融危机,我国实施了积极的财政政策与(积极)稳健的货币政策,实施了西部大开发战略,大规模地发行国债进行了基础设施建设,有效增加国内需求,但“九五”时期我国固定资本形成对经济增长的平均贡献率明显低于“八五”时期,说明中国宏观经济不仅避免了90年代初的投资热,而且保持了经济的稳定持续增长,坦率地说实在是难能可贵。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也应看到经济增长中存在的突出问题:(1)城镇居民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平均贡献率,继续快于农村居民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平均贡献率,说明城镇居民比农村居民得到了更多的经济增长的实惠,城乡居民生活水平有所拉大。(2)固定资本形成对经济增长的平均贡献率下降,说明有效投资需求不足,投资持续增长的后劲乏力,对经济增长的带动能力减弱。投资具有两重性,它既可以创造收入,也可以增加生产能力;国民收入的增加是投资的函数;在资本——产出比不变情况下,要实现经济增长,储蓄必须转化为投资;投资再通过乘数作用引起收入的增长和生产能力增加;收入和生产能力的增长又带来新一轮的更多的投资增量,如此循环不已,经济得以增长。因此,投资被视为经济增长的发动机。如何引导并有效启动民间投资,增加经济发展的后劲,是新世纪中国政府面临的又一重大课题。

(二)产业分析

从产业方面看,我国经济的增长是三次产业共同增长的结果,其中第二产业对GDP增长的平均贡献率最大,在90年代,全国经济增长中有一半以上来自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约1/3;第一产业对GDP增长的贡献率最小(见图2)。

图1 三大需求对GDP增长的平均贡献率图

图2 三次产业对GDP增长的平均贡献率图

从两个时期对比分析,“九五”期间第三产业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明显提高,由33.02%提高到36.32%,提高了3.3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略有上升;而第一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则明显下降,由15.03%下降到11.28%,下降了3.75个百分点。二、三产业对经济增长具有主导性作用,而第一产业对GDP增长的贡献率则日益减小。

三次产业对GDP增长的平均贡献率呈现出典型的“二、三、一”的依次递减格局,并且“九五”与“八五”两个时期相比,平均贡献率表现出“一减二平三增”的格局。说明随着经济的发展,第一产业比重越来越低、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越来越小,第三产业的比重、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日益提高的经济增长规律。同时,由于我国正处于工业化中级阶段,第二产业占国民经济的份额仍然存在稳中有升的空间。“九五”期间,产业结构水平有所改善,第三产业对经济的拉动作用上升,这是中国宏观经济运行质量提高的又一体现。

二、中国经济增长的区域分析

(一)地区分析

1.90年代,广东对全国经济增长平均贡献率都在10%左右,居全国第一位,是全国经济增长的省级龙头,对全国经济增长有着举足轻重的推动作用。但“九五”期间,随着政策优势的削弱,广东对全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较“八五”期间明显下降,下降了1.34个百分点,降幅最大(见图3、图4)。

图3 “八五”时期各地区对中国GDP增长贡献率图

图4 “九五”时期各地区对中国GDP增长贡献率图

2.广东、山东、江苏、浙江4省,构成了中国经济增长的“第一级强劲地区发动机”。90年代,这4省对全国经济增长的平均贡献率都在6%-11%之间,4省的平均贡献率分别达到8.85%、8.32%,平均贡献率合计分别达到35.43%、33.29%,说明全国经济增长中约有1/3来自这4省,构成了中国经济增长的第一强劲引擎,也是中国最富活力经济持续增长的经济强省。

3.河北、河南、上海、湖北、辽宁、福建、四川、湖南、黑龙江、安徽10省,是中国经济增长的“第二级强地区发动机”。“八五”、“九五”两个时期,这10个省对全国经济增长的平均贡献率大小、排序虽然有所变化,但都在3%-5.5%之间,10省的平均贡献率合计分别达到41.02%、43.6%,也是中国经济发展富有活力的经济大省。

上述14个省,虽然不到中国省市的一半(约45%),但在“八五”、“九五”两个时期,对全国经济增长的平均贡献率合计超过了76%,说明中国经济增长中有3/4以上源自这14个省,这些省是中国经济增长的绝对主导力量,也是中国经济能否快速发展命脉所在。

4.北京、江西、云南、广西、吉林、山西、天津、重庆、陕西、内蒙古、新疆11个省市区,构成了中国经济增长的“第三级地区发动机”。两个时期,这11个省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平均贡献率都在1.3%-3%之间。11个省平均贡献率合计都超过了二成,分别达到20.39%、20.01%,是中国经济增长的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

5.甘肃、贵州、海南、宁夏、青海、西藏6个省区,是中国经济增长“第四级弱地区发动机”。两个时期,每个省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平均贡献率都在1%以下(除甘肃“九五”外),6省平均贡献率合计分别为3.16%、3.1%,不及黑龙江1个省对全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也只有广东平均贡献率的30%左右,是中国经济增长中功率最小、最弱的一个“区域发动机”。这6省因人口数量少、经济欠发达、经济增长活力不足、经济总量小等各种原因,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非常有限。这从统计科学理论与实践角度,从宏观与中观层次说明,贫困与经济欠发达地区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有限甚至几乎没有什么贡献这一经济增长规律;而改变贫困与欠发达的面貌,打破贫困地区恶性循环,需要长期坚忍不拔的不懈努力,更需要外界巨大的能量投入。

(二)区域分析

从传统东中西三大区域来分析,东部沿海不仅是中国人口与经济重心,也是中国经济增长最主要动力。在90年代,中国经济增长中,约有60%左右来自于东部沿海12省(见图5),是中国经济增长的第一级强劲区域发动机;中部地区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在1/4以上,是中国经济增长的第二级区域发动机;西部地区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平均贡献率不足14%,是中国经济增长的第三级弱区域发动机。

图5 东中西部对中国经济增长平均贡献率图

图6 “八五”时期各地区对中国经济增长的综合贡献率指数

图7 “九五”时期各地区对中国经济增长的综合贡献率指数

从“九五”与“八五”两个时期对比分析,东中西地区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平均贡献率呈现出“东降中升西持平”的态势——东部沿海地区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下降了2.01个百分点;中部地区上升了2.04个百分点;西部地区略降了0.03个百分点;如果西部地区包括上广西、内蒙古二区,则西部下降了0.68个百分点。这说明随着东部沿海优惠政策资源的削弱与逐步丧失,广东、江苏两个龙头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下降,东部地区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有下降趋势;中部地区各省奋起直追,正日益成为中国经济增长中功率越来越大的一个区域发动机;西部地区尽管乘着西部大开发的东风,但由于“马太效应”与经济总量偏小的双重作用,西部地区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平均贡献率仍然呈现出持平略降态势,这从一个侧面更加清楚地说明了西部大开发的艰巨性与长期性。

从单位国土面积贡献率系数(平均贡献率/国土面积占全国的比重)、人均相对贡献率系数(平均贡献率/人口占全国的比重)来分析,“九五”与“八五”两个期间相比,单位国土面积贡献率系数、人均相对贡献率系数,东部与中西部的差距都有所缩小,但中部与西部的差距有所扩大。单位国土面积贡献率系数由18.71:3.63:1缩小到18.08:3.92:1,说明因自然禀赋条件优越,东中部地区单位国土面积对全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是西部的18倍与3倍以上。

而人均相对贡献率系数由2.49:1.22:1缩小到2.48:1.32:1,说明“九五”期间,东中部因人力资源素质较高、就业机会更加充分、创造了更多的财富等原因,东中部地区人均对全国经济增长贡献率分别比西部高出1.48倍与32%;当然从需求角度来看,这也意味着东中部居民比西部居民得到了更多的经济增长带来的实惠与好处。

因此说,“九五”期间,东部与中西部对全国经济增长的平均贡献率、人均相对贡献率系数、单位国土面积贡献率系数的差距都有所缩小,可以看作是中国经济增长质量有所提高的又一佐证。但问题的另外一个方面更值得中央与省级决策者重视与正视——这就是东部与中西部差距在缩小的同时,在西部大开发的背景下,而中西部之间的差距在明显扩大。

中部地区凭借靠近东部沿海的地理区位优势,在东部沿海的示范效应与扩展效应作用下,依靠比较完善的市场体系,比较发达的基础设施条件,将比较优势逐渐转化为竞争优势,正日益崛起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一支不可忽视的生力军。

西部地区因地处内陆,生态环境恶劣、国土面积广阔、地形复杂、交通不便、距离成本与开发成本高,绝大部分省仅与西部或者中部省份之间的靠邻,造成西部的区位劣势明显、东部的扩展效应的影响非常有限、自我封闭性强;同时由于没有经过市场经济的充分洗礼,西部地区普遍存在行政效率低下、政策能力不强、政府质量亟待提高、企业对政府依赖性强等诸多问题。如果没有更强大的外界能量、资金、人才、技术、特别是政策资源的输入与有效刺激;如果西部地区不能正视巨大的差异特别是日益扩大的中西差距,而进行根本性的制度创新,西部地区有可能继续陷入贫困恶性循环的怪圈。

三、各省综合贡献率分析

由于全国各省人口多少不一、GDP总量不等、国土面积相差巨大,如果单独以各省对全国经济增长的平均贡献率为标准,还不能客观、全面评价各地区对全国经济增长的贡献力度,以下我们考虑到上述因素,构造出综合贡献率指数,以定量评价各个地区对全国的综合贡献率。

首先按照各地区对全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人均相对贡献率系数和单位国土面积贡献率三个指标,分别计算出各地区各指标的得分;然后将三个指数得分加权计算出各地区综合贡献率指数。

对比分析可以看出:(1)90年代,上海、广东、江苏、山东、浙江5省市对中国经济增长的综合贡献率稳居全国前5位;(2)上海、北京、天津三市,因国土面积小、人口少,单位国土面积贡献率系数与人均相对贡献率系数高,从而导致综合贡献率指数高,三市的综合贡献率指数在全国的排序大幅上升。(3)在综合贡献率指数排序的全国最后11个省中,除海南外,其它10个省都是西部省份,说明西部地区不仅经济总量小,而且人均、单位国土面积对全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都有非常有限。(4)“九五”期间,海南省因经济发展受阻,对全国平均贡献率、人均相对贡献系数、单位国土面积贡献率系数三者全部下降,导致综合贡献率指数大幅下降。辽宁也因类似原因,导致排序位次后移4位。

标签:;  ;  ;  ;  ;  

中国经济快速增长的新视角_贡献率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