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海安县人民医院疼痛科 江苏 南通 226600)
【摘要】 目的:观察奇神经毁损术在会阴部及骶尾部疼痛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2015年于我科就诊5名大肠癌麦氏术后骶尾部疼痛患者采用CT引导下奇神经无水酒精毁损术,观察术后患者疼痛缓解程度。结果:5例患者术后局部疼痛得到了不同程度的缓解,疼痛缓解率达80%,其中术后2小时完全缓解3例,完全缓解率达60%,部分缓解1例达20%。术后2天完全缓解2例,完全缓解率达40%,部分缓解2例达40%。术后2周完全缓解0例,完全缓解率达0%,部分缓解3例达60%。结论:CT引导下奇神经毁损术在短期内可以完全缓解骶尾部及会阴部疼痛。
【关键词】 CT引导奇神经毁损
【中图分类号】R6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5)33-0073-02
会阴部疼痛是临床常见病。常见于盆腔良、恶性肿瘤术后、肛门会阴部外伤或术后。传统的治疗方法主要是内科药物止痛、骶管阻滞等一些治疗方法,疗效欠佳。奇神经节(尾神经节)是腰交感神经链的终末结合点,大多数位于骶尾椎联合的前方。奇神经节主要接受腰骶部的交感及副交感神经纤维并提供盆腔及生殖器的交感神经支配。奇神经节阻滞、毁损可缓解肛门会阴部、骶尾部疼痛,具有一定的疗效。传统的奇神经阻滞、毁损术主要是肛尾韧带弯针穿刺法,此法的弊端是穿刺针尖不易置于背正中线,而且反复穿刺容易导致局部组织血肿和直肠穿孔的危险。我科2013年8月至2015年7月行CT引导下行奇神经节化学毁损治疗5例大肠癌麦氏手术后会阴部疼痛患者。
1.方法
1.1 一般材料
6例患者中,男性4例,女性2例,发病年龄平均72±8岁。疼痛强度为视觉模糊评分法(vas评分)6分以上者。疼痛的性质主要表现为阵发性刀割样疼痛、放射样针刺痛以及烧灼痛。经过常规治疗(药物止痛、外周神经阻滞、物理治疗)疗效欠佳。
1.2 CT引导下奇神经节毁损术
术前准备:常规行心电图、血常规、凝血常规。严重感染、重度贫血、骨髓抑制、凝血功能障碍、凝血功能障碍、呼吸功能衰竭患者不在治疗范围之内。
1.3 操作方法
患者取俯卧位,在骶尾联合体表附近放置定位栅。2mmct扫描并定位体表穿刺点、确认穿刺路径。常规消毒铺巾,1%利多卡因局部麻醉后,使用7号穿刺针,约10cm左右进入骶尾关节前表面,穿刺针回抽无血、脑脊液及气体,注入1%利多卡因及欧乃派克混合液3ml。再次行ct扫描,确认药物在骶尾关节前方扩散良好。观察10min,患者诉会阴部及骶尾部疼痛明显减轻,无头晕、心慌、气短等不良反应。注射无水酒精15ml后拔除穿刺针。术毕无菌敷料覆盖穿刺点,观察1小时,患者生命体征平稳无特殊不适,返回病房。每日观察患者的疼痛情况以及出现的其他并发症,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评定患者的疼痛强度。疗效不佳者,疼痛又加重时,隔日后可重复上述操作。
1.4 疗效评估
治疗结束后2小时、2天、2周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评定疼痛程度,0分为无痛,10分为最剧烈疼痛。
2.结果
2.1 疗效
术后2小时、2天、2周完成VAS评分,5例患者术后局部疼痛得到了不同程度的缓解,疼痛缓解率达80%,其中术后2小时完全缓解3例,完全缓解率达60%,部分缓解1例达20%。术后2天完全缓解2例,完全缓解率达40%,部分缓解2例达40%。术后2周完全缓解0例,完全缓解率达0%,部分缓解3例达60%。其中一例术后2周疼痛性质无明显变化,再次行CT引导下奇神经毁损术获得完全缓解。
3.讨论
大肠癌麦氏手术后发生的会阴部及骶尾部疼痛大部分是由于肠道末端、尿道、生殖道及会阴部组织受到物理的、化学的、生物的等有关外在刺激后发生持续的损伤导致的机体内的功能失调。奇神经毁损可永久的抑制盆腔内交感神经过度兴奋、调节植物神经活动,可使其支配区域交感神经支配的血管扩张、血液循环改善、缓解肛周肌肉紧张,阻止疼痛的产生、传导、感受、强化,建立健康动态平衡,从而起到较为持久的治疗作用。
但目前对会阴部及骶尾部疼痛的研究还不多,标准的治疗方案还不明确。奇神经阻滞及毁损主要用于治疗药物治疗无效的会阴痛、肛门痛、创伤后及特发性尾骨痛、各种盆腔疼痛综合症、严重痛经、会阴部多汗症、骶部带状疱疹后神经痛及严重外阴前庭炎等。
CT引导下奇神经毁损术在短期内可以达到完全缓解骶尾部及会阴部疼痛的效果,长期效果欠佳(本法治疗2周后有一患者疼痛恢复至治疗前水平),原因可能主要是奇神经解剖变异所致(奇神经节大小不一、形状不一,解剖位置变异也很大。注入的治疗液可能无法准确的作用到奇神经节)。对于疼痛恢复的患者可能需要再次行奇神经毁损术。
论文作者:徐小青,史传岗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5年11月第3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5/3
标签:疼痛论文; 术后论文; 患者论文; 神经论文; 尾部论文; 疗效论文; 率达论文; 《医药前沿》2015年11月第3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