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以构建和谐稳定的新农村为目的的农田水利建设,使得我国农田水利建设得到了快速的发展,我国农田水利工程的组成,基本是以小型的农田水利建设为主,其具有推进农业发展、提高农民生活水平、抵抗洪水等作用。本文围绕农田水利建设进行研究,发现其中的问题,并探讨相关对策,希望有利于农业水平的提高,促进我国新农村建设的发展。
关键词:农田水利;建设结构;和谐稳定;新农村
随着新农村建设的理念提出以后,国家对农村经济体制进行了相应的改革,使得我国新农村建设对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要求日益提高,传统的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已不能满足农业发展的需求,因此,对农村农田水利工程建设进行改革已经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关键,有助于深层次的满足农业需求,促进新农村建设。
一、存在于我国农田水利建设中的问题
虽然在过去的发展中,我国农田水利发展相对稳定,并且取得了些许成就,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农田水利建设中的问题逐渐凸显,以下几方面是农田水利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一)地方政府缺乏对农田水利建设的重视
政府的大力支持是实现农村农田水利建设工作的关键,但是在具体的建设过程中,政府忽视农村农田水利建设的问题却普遍存在,使得很多地方的农田水利建设工程缺乏资金支持,政府对农田水利建设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直接导致农田水利建设过程中缺乏系统、有效的管理措施,农田水利建成以后,后期维护工作跟不上,甚至部分地区的政府根本没有建立应急管理机制,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农田水利建设的发展。
(二)农田水利设施落后
虽然农田水利建设工作逐渐被国家所关注,并对其建设加以支持和鼓励,使我国大部分地区都可以展开农田水利建设,但是还有很多地区,由于农田水利设施建立的时间较早,随着工作时间的不断延长,虽然水利设备还能够勉强运行,但是年久失修、工程老化以及技术的缺失已经成为了普遍现象,使其能够发挥的防洪抗旱能力非常的有限,导致当前农村的水利设施水平过于落后,加上农村经济体系不断改革,落后的农田水利建设已无法满足农业发展过程中日益增高的需求[1]。
(三)农村饮水安全存在问题
近年来,通过对我国水资源的调查评价结果的研究,发现我国农村的饮水安全正面临着极大的挑战,饮用水水质不合格的想象普遍存在,甚至部分地区的供水率得不到相应的保障,导致当地人民水质性地方病现象严重,造成这些问题的根本原因,是由于当地的水资源污染严重,而这些问题的高发地区就在农村,所以说我国的农村饮水安全形势不容乐观,为了解决这些问题,迫切的需要农田水利工程的建立[2]。
二、加强农田水利建设的措施,构建和谐稳定的新农村
(一)提高地方政府农田水利建设意识
为了能够更好的建设新农村,地方政府应该提高对农田水利建设方面的认识,应以农村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为政府工作的中心所在,致力于当地自然灾害的防治工作,从防洪抗旱方面入手,对病险水库进行监督检查,并做好相应的加固维修工作,将节水改造和灌区配套工作贯彻落实,针对农村饮水安全问题建立农田水利工程设施,确保农村生态环境的稳定发展。
(二)对农田水利建设薄弱环节进行加强
对薄弱环节的建设工作进行加强,是确保农田水利建设工作顺利进行的关键,在进行农田水利建设工作时,应该对当地的耕地质量和土地整治建设进行细致的分析,并与之相结合。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资金方面,当地政府应给予最大程度的支持,当政府在面对农田水利建设工程的资金问题时,可以从多方面、多渠道寻求帮助,确保农田水利建设的资金充足,将工程缺水问题作为工作的重点,在农田水利薄弱环节方面,应做到尽早发现尽快解决,以确保农田水利建设工程的使用过程没有隐患,针对农田水利建设工程的防汛抗旱能力进行专项提高,并辅以配套的应急方案,除此之外,应鼓励当地农民积极参与农田水利建设工作,尊重民众的意见,将耕地流转做好,在政策上可以给予种粮大户一定的支持,在此基础上,还应对当地农民进行与农田水利建设相关的知识、技术培训,加深农民对农田水利建设的了解,提高农民的应用水平,确保农田水利建设的作用能够得到充分的发挥[3]。
(三)注重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
农田水利建设中的基础设施工作是保障农田水利工程顺利完成的关键,对基础设施工作进行加强,不但可以使农村的抗灾能力得到增强,还能够使农村居民用水问题得到解决,而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应该具体做到以下几方面。
首先,要对现有的农田水利基础设施进行整改,将配套整修工作、清淤扩容工作以及除险加固工作做好,其主要目的是为了农业水利工程的抗灾减灾能力和蓄水供水能力得到最大限度的提升。与此同时,当地政府还可以着手调蓄工程的建立,科学合理的建设水池和水窑工程,一方面可以起到储水作用,有效的缓解当地农业用水压力,另一方面可以对农村的抗旱能力进行提升。其次,要注重对河道堤防的调整,对当地水库定期的进行检查,防止病险水库的出现,一旦发现存在安全隐患的水库,除险加固工作要尽快落实,同时,还应针对防洪问题建立相应的保障体系,使当地农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得到有效的保障。然后,当地政府应着手节水灌溉工程的建立,引进先进的灌溉技术和设备,如滴灌和喷灌等,将农田水利工程相关的配套设施建设工作做好,以确保灌溉工程具备高效节能的作用,使水资源得到有效的利用。最后,应该针对农村的饮水解困问题进行工程建设,在工程建设进行之前,需要对当地情况进行考察,对有关饮水困难问题进行了解,使当地的供水保证率能够得到加强,确保当地居民能够得到安全、干净的饮用水,以此来提高当地农民的生活水平[4]。
(四)加强对农田水利建设的管理工作
有关农田节约用水和水利方面行政法规的颁布,必须要结合当地用水的实际情况来决定,用法律制度来保证水利工程的管理工作以及农田水利建设工作,可以充分的发挥出农田水利建设规划对资金整合和项目建设的指导作用,还可以对农田水利技术的标准体系进行完善,除此之外,水资源管理责任、用水效率控制、用水总量控制和责任人考核制度的建立,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保证资源的储存以及水资源利用效率的提高。当然,完善各方面设施建设只是发展新农村建设的前提,最主要的还是要转变农村人民的思想观念,加强农民对农田水利建设的认识,使农民的节约用水意识得到提高,尽量的避免水资源的浪费。从净化排污和排污限制指标两方面入手,对耗水量较大的企业加强管理,一旦发现问题存在,必须严格处理[5]。
结语
通过对农田水利建设进行了解,发现我国农田水利建设方面还存在着很多的问题,为了构建和谐稳定的新农村,就必须针对当前农田水利建设中的问题进行解决,主要办法是要求地方政府对农田水利建设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并针对其中薄弱的工作环节进行加强,加大农田水利建设管理工作的力度,保证农村人民生活水平持续提高,从而促进我国新农村建设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张跟朋.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小型农田水利建设的现状和对策[D].山东农业大学,2013.
[2]于忠富.农田水利工程高效节水灌溉发展思路[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5,5(33):1798.
[3]胡毓富.农田水利工程高效节水灌溉发展思路探讨[J].商品与质量,2016,3(20):392.
[4]李国良.太仓市:创新管理 强化保障建设人水和谐新农村[J].中国水利,2015,2(1):24.
[5]郝林海.创新思路健全机制扎实推动农田水利基本建设[J].中国水利,2012,5(22):15.
论文作者:刘蒋兴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2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7
标签:农田论文; 水利建设论文; 农田水利论文; 新农村论文; 工作论文; 农村论文; 水利工程论文; 《基层建设》2017年第2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