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琴
(思南县民族中医院 贵州 思南 565100)
【中图分类号】R47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3783(2015)06-0091-01
【内容摘要】目的:研究护理指导在高血压护理中的作用。方法:我们在109例高血压病人的护理中灵活运用护理指导。结果:109例高血压病人出院3个月后,有106例病人血压控制在正常范围。结论:护理指导是高血压病护理的关键。
【关键词】护理 护理指导 高血压
高血压是中老年人常见的疾病,是以血压升高为主要表现的综合征,其直接影响心、脑、肾等重要脏器的结构和功能,最终导致这些器官衰竭,严重威胁到病人的生命。在临床治疗中,护理指导对高血压病的控制和防止非常重要。
一. 资料与方法
1.资料:我院对2014年1月至2014年9月收治的109例高血压病人男性43例,女性能例。年龄均在60±16岁之间。收缩压力在148-190mmHg,舒张压在90-150mmHg。
2.方法:在治疗高血压过程中灵活护理指导,出院后每3个月进行一次随访指导。根据随访评估护理结果。
二. 结果
109例高血压病人出院3个月后,血压都控制在正常范围的病人有106例,有3例病人血压回升,其中1例合并慢性肾小球肾炎,1例合并风心病,另1例合并糖尿病。
三、 护理
1 入院宣教:评估病人对本病的了解程度,对病人进行入院宣教。病人不同,文化层次不同,其对知识的吸收能力不同,宣教结束评估病人对本次宣教知识的接受能力,其宣教过程和方法也有所不同。
2 常规护理
2.1一般护理:注意身心休息和活动提高机体活动能力,保持病房安静、避免噪音刺激,光线要柔和,减少探视。指导病人合理安排休息和工作,保持心态稳定,避免发生意外。给予低盐、低脂、低胆固醇饮食,并适当补充钙和钾盐,多食新鲜蔬菜、水果,防止便秘。劝病人戒烟限酒。
2.2用药护理:遵医嘱给予降压药治疗,测量用药前后血压以判断疗效及副作用。降压药应从小剂量开始使用,遵医嘱调整剂量不可自行增减药量或突然撒换药物,多数病人需要长期维持量服用。用药期间病人起床不宜太快,动作不宜过猛,防止加重头晕;外出应有人陪伴,防止晕倒引起外伤。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3心理护理:指导病人学会自我调节情绪减轻精神压力,避免情绪激动、紧张等不良刺激,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护理人员应通过了解病人的性格特征及有关的社会心理因素进行心理疏导,教会病人训练自我控制能力,对于易激动的病人做好家属工作,减少不良刺激,保证病人有安静舒适的休养环境。指导病人使用放松术如心理训练、音乐治疗和缓慢呼吸等。
2.4高血压急病护理:定期测血压,严密观察病情变化,
2.5健康指导:向病人及家属解释引起原发性高血压的生理、心理、社会因素及高血压对机体的危害,以引起高度重视,坚持长期的饮食、运动、药物治疗,将血压控制在正常的水平,以减少对靶器官的损害。告诉病人药物的名称、剂量、用法、作用及副作用,指导病人及家属坚持服药治疗,帮助病人建立长期治疗的思想准备,教育病人服药剂量必须按医嘱执行,不可随意增减药量或撒换药物。提醒病人注意药物的不良反应,学会自我观察及护理。教会病人合理安排休息和活动,戒除烟酒,低盐低脂低胆固醇饮食,多食新鲜蔬菜、水果。饮食避免过饱,少量多餐,防止便秘,控制体重,劳逸结合,保证充足的睡眠。根据病情选择合适的运动,学会自我心理调整保持乐观情绪家属也应给病人以理解、宽容与支持。教会病人或家属及时测量血压并记录,定期门诊随访复查,病情变化时立即就医。
3 护理评价:病人疾病,避免加重高血压的诱发因素,懂得自我护理方法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病人坚持按医嘱服降压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无高血压急病发生。
4 出院随访:告知病人出院后定期随访。随访的方式,有条件的病人到医院门诊随访,无条件或边远山区通过电话指导病人在家自测血压和了解病人目前的身体状况,平时血压控制情况,用药情况,药物疗效及副作用等情况以及病人平日的生活习惯与休息和活动。同时电话指导病人的休息与活动。并告知病人一旦发现病情变化立即就医。
四、 讨论
我国高血压是发病率较高的慢性疾病,而我国的高血压病控制一直呈现"三高":患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三低"知晓率低、治疗率低、控制率低的特点[1]。在病因不确定的情况下,灵活运用护理指导,协助治疗把血压降至正常范围,避免了高血压急病和并发症的发生。高血压的发病与病人的日常生活习惯及方式密切相关,病人的生活质量对高血压病有很大的影响。随访指导控制了高血压的再次发生。有报道发现,高血压具有遗传易感性以及环境行为等多种因素相结合的特点,也集合了多种危险因素。此外,肥胖、缺乏运动等不健康的生活方式、长期生活,工作紧张、性格急躁等原因也可导致高血压病的发生[2]。我们的护理指导从各个方面指导病人控制这些因素对高血压病人的影响,同并起到了治病防病作用。
我院在护理过程中通过入院指导、心理护理、健康教育、出院指导、出院后随访等多方面的指导,经过反复的知识传播来实现护理目标;通过护理评价总结护理经验和教训;通过随访了解病人健康状况并作指导。护理指导是预防高血压病的发病率的有效措施,健康教育是通过教育途径帮助人们学到保护或恢复健康的知识,自觉地培养关心健康的心理状态,形成健康行为,从而使人们达到最佳健康状态[3]。多种形式的护理指导能有效提高病人的依从性,有效控制血压,提高医疗服务质量,降低医疗成本。给病人及家属进行护理指导,使病人了解高血压病的发病原因和机制以及高血压病对健康的危害,引起病人及家属的重视,以提高病人的认知水平,提高依从预防各种高血压的诱发因素,最大程度预防高血压的发生[4]。
综上所述,我院在治疗高血压病人过程中灵活运用指导,取得了很好的成绩,理指导在高血压病的治疗过程中起到了关键作用。因此护理指导是高血压病护理的关键。
参考文献
[1] 陈玲,柏业军.200例高血压病社区管理分析.中国保健营养.2014.24(3):843
[2] 高血压患者86例全科医疗干预治疗效果分析.中国保健营养.2014.24(3):1806
[3] 瞿燕平,刘金华.66例老年高血压鼻出血患者的健康教育干预。中国老年保健医学,2008,6(3):81-82
[4] 毕永华.高血压鼻出血发病相关因素分析及对策研究.中国保健营养.2014.24(3):1795
论文作者:张 琴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必读》2015年第6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8/17
标签:高血压论文; 病人论文; 血压论文; 家属论文; 心理论文; 因素论文; 医嘱论文; 《健康必读》2015年第6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