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急气管插管治疗在急诊重症监护室脑血管意外致呼吸心跳骤停患者的复苏效果分析论文_李雪1,王明军2

(1宁夏医科大学附属总院急诊科 宁夏 银川 750004)(2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妇幼保健院麻醉科 宁夏 银川 750000)

【摘要】目的:分析在急诊重症监护室中脑血管意外致呼吸心跳骤停患者采用紧急气管插管的治疗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急诊重症监护室在2017年1月—2018年1月期间收治的100例脑血管意外致呼吸心跳骤停患者,依据是否存在困难气管插管分为对照组(气管插管时间>5min)50例及实验组(气管插管时间≤5min)50 例。结果:试验组患者复苏成功率70%显著高于对照组38%,比较存在可比性(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急诊重症监护室中脑血管意外致呼吸心跳骤停患者采用紧急气管插管的治疗方法,具有较高的复苏成功率,使患者的出院存活性得到有效的前提保障,在临床中具有推广价值。

【关键词】紧急气管插管;急诊重症监护室;脑血管意外致呼吸心跳骤停

【中图分类号】R459.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8)23-0073-02

对于急诊重症监护室发生脑血管意外致呼吸心跳骤停现象的患者,进行有效的抢救及抢救成功率的提升受到众多因素的影响。由于患者心肺复苏率的提升是患者生命挽救的重要条件,其中相关医师对于患者是否进行及时有效的气管插管是最重要的因素之一[1]。本次研究主要对100例脑血管意外致呼吸心跳骤停患者治疗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我院急诊重症监护室在2017年1月—2018年1月期间收治的100例脑血管意外致呼吸心跳骤停患者,均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各50例,其中试验组男性29,女性21例,年龄在18~76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8.6±6.9)岁,呼吸心跳骤停时间1~40min,平均为(10.9±3.1)min;对照组男性26,女性24例,年龄在20~68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4.9±7.1)岁,呼吸心跳骤停时间1~42min,平均为(11.3±2.9)min;两组患者皆符合呼吸心跳骤停的诊断标准,发生突发性的意识丧失及呼吸与大动脉搏动消失现象,心电图显示心脏处于停搏状态。排除其它颈椎骨折及晚期恶性肿瘤等患者。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具有可比性(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1.2 方法

对两组皆采取喉镜经口明示情况下的气管内插管,并配合医师徒手进行胸外心脏的按压,以及静脉滴注肾上腺素,纠正代谢性酸中毒 等常规的病因治疗措施。其中对照组患者依据由麻醉科医师进行插管,气管插管的时间>5min;实验组患者由急诊医务人员即刻进行紧急气管插管,插管时间≤5min[2]。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插管所需时间及功能恢复时间,一次性插管成功率与复苏成功率等情况。复苏成功标准包括患者的瞳孔相较以前更小,面色及口唇相较以前变得红润;患者的经动脉搏可以触及的到,并且意识有明显恢复,眼球能够转动或手脚抽动等发生症状。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9.0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以t进行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以χ2检验,数据分析结果存在可比性(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两组患者的插管所需时间进行比较,对照组患者所需时间普遍要比试验组的长,另外试验组的功能恢复时间却要比对照组的短,其一次性插管的成功率显著比对照组高,试验组患者复苏成功率7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8%,比较存在可比性(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详细比较结果见下表1。

3.讨论

当前作为一种极为危险的病症现象,脑血管意外致呼吸心跳骤停复苏成功的关键因素取决于患者是否进行有效的心肺复苏。然而心肺复苏的有效性又与在病症现象早期对患者进行及时的按压胸外心脏和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有着密切的关系。由于对患者采取及时的气管插管机械通气可以有效的清除患者气道的分泌物,避免误吸的情况发生,使患者气道保持着通畅的状态。从而改善患者的通气功能,使其血液中有充足的血氧可以维持供应。所以进行气管插管的有效性对于患者心肺复苏具有关键的作用与意义。

由于脑细胞对于缺氧有着极为敏感的反应,通常情况下,在循环停止4~6min后会发生严重的大脑损害,甚至会造成难以恢复的现象。所以抢救成功的关键则是及时对患者采取有效的心肺复苏。许多医学研究结果表明,对患者进行心肺复苏若控制在4min以内,那么患者的存活率将会提升到50%以上[3]。反之,则患者的存活率就会大幅度降低。所以及时对患者呼吸心跳骤停的现象在最短时间内进行心肺复苏是患者存活率增高的关键。在实际心肺复苏抢救中,以按压深度为5~7cm,110次/min的频率方法使患者吸收高浓度的纯氧,同时降低温度与脑水肿脱水现象为辅助,可以使患者的存活率显著挺高,也同时对于患者缺氧后对大脑造成的损伤降到最低状态。由此我们可以得知,医护人员熟练掌握气管插管的技术,也是插管与复苏成功率有效提升的重要保障。

经本次研究结果表明,两组患者的插管所需时间进行比较,对照组患者所需时间普遍要比试验组的长,另外试验组的功能恢复时间却要比对照组的短,其一次性插管的成功率显著比对照组高,试验组患者复苏成功率7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8%,比较存在可比性(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综上所述,在急诊重症监护室中脑血管意外致呼吸心跳骤停患者采用紧急气管插管的治疗方法,具有较高的复苏成功率,使患者的出院存活性得到有效的前提保障,在临床中具有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徐靖华,刘建光,苏维广.急诊科18例心跳骤停患者心肺复苏成功临床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7,10(1):204-205.

[2]冯亚民,许冰,王增民,等.急诊直视气管插管在心跳呼吸骤停患者心肺脑复苏中的应用[J].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15, 15(7):645-646.

[3]袁光雄,付林,罗自勉,等.急诊重症监护病房心肺复苏成功相关因素分析[J].岭南急诊医学杂志,2016,11(6):407-408.

论文作者:李雪1,王明军2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8年8月第2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31

标签:;  ;  ;  ;  ;  ;  ;  ;  

紧急气管插管治疗在急诊重症监护室脑血管意外致呼吸心跳骤停患者的复苏效果分析论文_李雪1,王明军2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