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明挖法相比于其他施工作业方法具有施工作业技术简单、施工进度快、经济安全等一系列的优点,因此在城市隧道工程施工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是隧道工程施工工序较多,降低地下水位、边坡支护、土石方开挖、结构施工以及防水工程施工等关键工序质量控制不当,极易造成施工或者后期投入使用阶段出现安全隐患。文中对地铁车站明挖施工的监理控制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地铁车站;明挖施工;监理控制
1地铁车站明挖施工工艺
地铁车站明挖施工过程中,受力情况可发生很大变化,加之施工步骤多,故需对结构施工做严格控制,施工时对部分施工环节工艺进行严格控制,以有效保障工程整体质量。以下仅就旋喷桩施工工艺以及防降水施工要点做简要分析。
1.1旋喷桩施工
1.1.1钻机就位
安装钻机,钻杆头和已设计好的孔位中心维持一致。钻机就位后需做水平校正,以确保钻孔能达到规定垂直度。
1.1.2钻孔
选取地质钻机钻孔,钻孔位置设计和规定位置之间的误差低于5cm。
1.1.3插管
钻孔作业完成后,需分段、竖抽出岩芯管,并插入二重喷射注浆管至指定深度。插管时需边插管边射水,水压需控制不超过1MPa,以防泥沙堵塞喷嘴。
1.1.4喷射注浆
喷射注浆管在插入要求深度后即可喷射注浆,顺序自上而下,当其在桩底部边旋转边喷射达60s后,喷射高度不断提升。注意在旋转过程中提升速度不可过快。若喷射对桩体直径没有影响,则采取二次喷浆;若喷浆时发生故障,需立即停止喷浆以防桩体中断,并查找故障原因。
1.1.5提升注浆管
为防止喷浆时注浆管扭断,应先喷浆,再旋转、提升。注意,钻杆的提升和旋转要连续,注浆管分段提升搭接长度超过10cm。旋转喷浆时冒浆量控制为10%~20%。
1.1.6冲洗
待水喷至桩高后,将注浆管拔出,再以清水冲洗,保证注浆管及设备无水泥浆体残留。随后将浆液换成水,喷射于地面,保证软管、注浆管内及泥浆泵中浆液全部排出。
1.1.7机具移动
施工完成后将钻机等设备移至另一新孔位上。
1.2防降水施工要点
强化施工安全管理,避免降水影响施工作业与基坑开挖;强化刚性结构自防水,并配合柔性防水技术;结合施工所在地季节及气候特点,编制科学的防降水施工方案;在解决降水施工抽水问题时需遵循相关地下水资源保护规定,降低因降水对周边建筑产生的影响。
2地铁车站明挖施工的监理控制
2.1监理在地铁车站明挖施工中的围护结构控制
基坑围护结构一般采用灌注桩或者好似地下连续墙,围护结构至关重要,它直接影响着地面道路、管线、地铁周边的建筑以及结构的施工等诸多方面是否安全。监理工程师在施工进行的过程中应该特别注意。
根据相关的规范要求,钻孔的灌注桩施工之前应该完成试成孔,以便于核对相关的地质资料、施工的工艺、检验设备和技术要求等是否和工程的需要相匹配,监理应监督该工作的整个过程并认真审查有关的技术参数,为施工奠定一定的基础。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钻孔灌注桩之控制要点主要体现在控制的项目和控制措施上,项目的控制主要是孔位和钻孔的垂直度;孔深和孔径的尺寸;导管的下端深度和沉渣厚度等等;控制措施主要是基于以下几个方面:首先,监理要做到定项到位,包括抓斗的位置以及抓斗杆的在垂直度等,另外,监理要做到三抽查,抽查导管提升的高度、抽查混凝土的间歇时间以及抽查魂您吐的塌落度。
成孔施工的质量监控,桩位在放线后,相关的监理人员及工作人员应检查有关定位测量的记录且对轴线予以复核。后钻孔机在就位以后,监理要协同施工的单位进行认真复查,保障桩的垂直度以及精度。
钢筋笼的施工仍然需要严格的控制,钢筋笼在加工过程之中及完成之后,监理进行验收,负责审定材料、检查焊接质量等,只有各项工作合格后才能入孔。钢筋笼在吊装时,要随时注意检查笼子的牢固度以及是否垂直,钢筋笼在吊装时能够一次成功很重要,是确保不坍孔和不卡笼的要点。
2.2监理在地铁车站明挖施工中的降水工程控制
监理要全面地了解工程的地质和水文情况监理要全面地了解工程的地质和水文情况,包括熟悉工程的周围环境以及地下管线等相关情况,了解工程降水的设计文件;严格审核相关降水单位的资质严格审核相关降水单位的资质;严格审核施工设计以及降水施工的质量管理相关严格审核施工设计以及降水施工的质量管理相关体系;在降水井的施工过程当中在降水井的施工过程当中,对降水井的施工质量进行严格监控,确保降水井的数量、井深、井管过滤等均符合其规范的要求;要检查有关降水设备要检查有关降水设备,掌握其工作能力于运转的状态,涉及到的降水电源等备用的情况,以此保障降水能力以及连续降水之要求;保证降水的排水管线要布局合理保证降水的排水管线要布局合理、牢固并封闭,以此减少交通干扰等;要建立动态的监测网要建立动态的监测网;严格控制降水开始与终止的时间严格控制降水开始与终止的时间;明挖施工时要注意边墙漏水等情况明挖施工时要注意边墙漏水等情况,及时处理漏渗水情况,杜绝带水作业。
2.3监理在地铁车站明挖施工中的基坑监测控制
为满足地铁工程的安全发展,我们要重视和保障基坑监测工作的稳定进行。在施工的过程当中,监理每周都要作出与实时工况相对应的相关分析并形成报告,与业主的测量队或者第三方的监测数据进行汇总。组织并认真分析出现的报警值,依据实际情况提出有关对策和意见。监理要做到及时收集和分析有关监测的信息,如果数据异常,监理应当发动组织进行专题的分析。在基坑监测的过程中,如果出现开挖后会影响基坑变形的因素,要加大基坑监测的频率。
2.4地铁车站明挖施工中基坑坍塌的应对措施
鉴于地铁车站明挖施工的特点和重要性鉴于地铁车站明挖施工的特点和重要性,,需必须保障施工需必须保障施工的安全。基坑工程相对复杂基坑工程相对复杂,要想保障建设的安全要想保障建设的安全,应该提前做好预案处理措施,对可能出现的问题予以重视。基坑坍塌源于深基坑周边的地表发生变形或支护失稳造成的,而坍塌是一个循序渐进的变形过程。因此,应注意监测变形的过程及规律,严密地统计相关技术数据。
随着我国的地铁行业快速发展,各项施工技术也在不断地深入,基坑支护结构和坑底等荷载程度明显地增大基坑支护结构和坑底等荷载程度明显地增大,并且施工期之内受自然降水等条件的影响导致了基坑周边的土体增加含水量以及容重等,这些因素均会对基坑坍塌带来不利影响。因此,必须重视在地铁的明挖施工过程中监测周边的建筑,观察其沉降情况,监测支护结构以及土体的水平位移。但仅仅监测这些还远远不够,往往再出现问题时已无法弥补,因此要求事前控制,对于基坑坍塌作出相应的模拟和预测。一般来讲,监测的内容主要是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在地铁车站附近的地标情况,记录和监测其沉降值;其次是对基坑附近的管线情况,包括变位等;再有就是围护结构的变形情况;最后要监测的是基坑是否存在隆起情况,分析坑底的隆起值。造成地铁车站基坑坍塌的因素很多,诸多因素间存在着复杂的关系,支护结构的变形可能来自多种因素,比如施工条件的限制,围护结构的刚度,土体的强度,地下水的变化以及基坑的支护情况等等。
3结束语
总之,地铁车站明挖施工技术具有作业速度快、施工技术成熟、合理经济等诸多优势,目前被广泛应用于地铁车站工程施工中。在工程实际施工过程中,需严格遵循施工项目情况进行,重点做好监理控制,保证地铁施工安全进行。
参考文献:
[1]王建.地铁车站工程裂缝渗漏水堵漏施工处理技术分析[J].山东交通科技,2016,(2).
[2]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6)[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6.
[3]黄兵.论地铁工程车站主体结构渗漏及堵漏问题[J].上海地质,2016,(1).
论文作者:王敬宇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29
标签:基坑论文; 地铁论文; 车站论文; 情况论文; 结构论文; 钻孔论文; 工程论文; 《基层建设》2018年第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