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特质感恩的青少年感恩量表的发展--用自我呈现量表对感恩三维结构理论的初步验证_人格特质理论论文

基于特质感恩的青少年感恩量表的编制——以自陈式量表初步验证感恩三维结构理论,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量表论文,特质论文,青少年论文,理论论文,结构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引言

感恩(gratitude)是人类最重要的美德之一,是一种被高度称赞的人类特质,历来为世界众多宗教所推崇,为哲学家、神学家所重视。古罗马哲学家Cicero曾庄严宣称:感恩不仅是最大的美德,而且是所有其他美德之源;Henry也曾说,感恩是根源于灵魂深处的最美丽的花朵(Haskins,2009)。我们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推崇感恩,知恩图报不仅是国人的千年古训,更成为我们做人的基本准则。然而,现代心理学诞生以后却一直忽视对感恩的研究,感恩几乎成为心理学研究中“被遗忘的角落”(张利燕,侯小花,2010);直到世纪之交,由于积极心理学思潮的兴起和推动,作为积极人格或积极情绪的感恩才开始引起心理学界的关注和重视。

感恩的内涵十分丰富复杂,哲学家Adam Smith早在1790年就把感恩定义为“那种推动我们去报答的最迅捷和最直接的情感”。人类学家Komter试图通过理解“礼物的精神”来解释感恩。在心理学领域,Heider和Weiner把感恩看做是人们在接受某种有价值的礼物或恩惠时产生的一种即时性情绪,McCullough,Tsang与Emmons等人视感恩为一种心境,McCullough,Kilpatrick和Emmons认为感恩是一种美德,Watkins等人把感恩概念化为一种人格特质(Watkins,Woodward,Stone,& Kolts,2003),Wood等人则将感恩描述为积极心理特质的典范。目前,以McCullough,Emmons和Tsang为代表的相当一部分学者都把感恩看做一种情感特质,一种认识或回应恩惠的概括化倾向,称之为感恩意向或倾向(McCullough,Emmons,& Tsang,2002)。

在感恩的理论方面,Adam Smith第一个对感恩进行了深入的心理学分析,他认为感恩是人类最基本的社会情绪之一,并提出了影响大多数感恩体验和表达的三种心理学因素;Heider和Weiner等对Adam Smith的理论做了进一步的改进,提出了认知情绪理论;Rosenberg提出了情感体验理论,认为可以从情感体验的三种水平来解释感恩,即情感特质、心境和情绪(Rosenberg,1998);Fredrickson提出了拓宽建构理论,认为感恩可以拓宽人们的思想模式,建构个体心理的、社会的和精神的资源,从而做出大量有利于他人的行为(Fredrickson,2001);McCullough等提出了道德情感理论,认为感恩是一种道德情感,具有道德晴雨表、道德动机和道德强化物三种道德功能(McCullough,Kilpatrick,Emmons,& Larson,2001);Wood等人新近则提出了感恩的社会认知模型,认为感恩是在社会认知基础上产生的,包括特质感恩和状态感恩两种形式,利益评价在特质感恩与状态感恩之间发挥中介作用,是特质感恩转化为状态感恩的内在心理机制(胡瑜,孙灯勇,2010)。相比之下,国内在这方面才刚刚起步,尚缺乏有建树、有中国自己文化特色的感恩理论。

无论国内外,迄今以感恩为主题所进行的研究尚不多见也未臻成熟,以致测评感恩的工具或量表亦不多见且存在不足。国外主要有McCullough等人根据感恩情感体验理论中的层面观点编制的6项目感恩问卷(The Gratitude Questionnaire-6,GQ-6),Watkins等人编制的感恩怨恨和感激量表(The Gratitude Resentment and Appreciation Test,GRAT),Adler和Fagley的多维感激测量量表(The Appreciation Scale,AS)等。近年来,国内也开始关注感恩,但大多数感恩测量工具或者是翻译、修订国外问卷,如L.H.Chen et al.(Chen,Chen,Kee,& Tsai,2009)和孙文刚等人(孙文刚,汪金,韩仁生,2010)的研究;或者是依据国外理论编制问卷,如马云献、赵国祥等人的研究;只有申正付等人(申正付,杨秀木,赵东诚,韩布新,王婷,2011)的大学生感恩品质量表具有明显的中国文化色彩。他们所编制的问卷有从内容方面考虑的、有从对象角度设计的,量表定义、维度结构也有较大差异。

基于上述考虑,为了弥补前人研究的不足,也为拓宽感恩研究领域,建立基于中国独特文化背景的感恩理论,编制一个结构合理的、适合我国青少年的感恩量表,就成了一项迫切的工作。这不仅可以为本土化和本土的感恩理论研究提供借鉴,而且可以为我国心理和教育工作者了解青少年感恩特征提供科学测评工具。

从我国独特的文化背景出发,参考、吸纳现有感恩理论的合理内容,移植、借鉴智力与情绪智力三维结构理论的框架结构,本研究从理论和操作两个层面对感恩进行了界定。在理论层面,把感恩定义为个体在认识到施恩者所给予自己的恩惠或帮助基础上产生的一种感激并力图有所回报的情感特质,是知、情、意、行的有机统一,是一种积极的、具有社会道德意义的人格特质;提出了感恩三维结构理论,该理论模型由“对象(他人、社会、自然)”、“内容(状态感恩〈即时性情绪〉、特质感恩〈持久性情感〉)”和“操作(感知和体验、表达和回报)”三个维度构成,可以细分出3×2×2=12种基本感恩类型(因素),这12种感恩类型(因素)既可视为一个整体,也可看做12个相对独立的部分(见图1)。在操作层面,感恩作为一种情感特质是个体即时性或持久性地感知和体验、表达和回报他人、社会或自然恩惠。该理论模型“内容”维度中所谓的“特质感恩”,是与“状态感恩”相对而言的,是个体持久性地感知和体验、表达和回报他人、社会及自然恩惠,是感恩的基本内容之一。鉴于状态感恩的情境性、特异性,作为系列研究的第一步,这里暂且仅针对稳定的特质感恩编制测评工具,即根据理论构想的感恩三维结构理论中的“对象”和“操作”两个维度(组合成6个因素或类型)开发青少年感恩量表。

图1 感恩三维结构理论模型

二、研究方法

(一)被试

采用整群分层取样法,在湖北省和河南省的12所大中学校选取青少年样本。第一次试测694人,有效被试659人,其中男201人,女458人;文科315人,理科136人,工科123人,艺体类85人。第二次试测763人,有效被试717人,其中男175人,女542人;中学生189人(初中84人,高中105人),大学生528人(大一169人、大二209人、大三62人、大四88人,文科251人、理科147人、工科48人、医科82人)。正式施测扩大到1941名青少年,有效被试1809人;其中男515人,女1294人;中学生266人(初中114人、高中152人),大学生1543人(文科500人、理科623人、工科176人、艺体类53人、医科122人、农科67人,大一544人、大二524人、大三272人、大四203人,重点大学300人、普通本科723人、三本249人、高职高专271人),N/P=1809/23=78.7>10(N为被试数,P为条目数)。

(二)研究工具

1.GQ-6量表(Gratitude Questionnaire-6)

GQ-6量表在本研究中用作自编的青少年感恩量表的效标。它由McCullough等人依据情感体验的层面观点编制而成,编制者将感恩视为一种情感特质,称作感恩意向或倾向,认为感恩意向(或倾向)可分为强度(intensity)、频度(frequency)、广度(span)及密度(density)等四个层面,并据此发展量表。此量表采用Likert7点计分,原以大学生为研究对象,后来扩展到青少年,研究结果显示该量表具有良好的信效度(何安明,2011)。本研究中的α系数为0.72。

2.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ocial Support Rate Scale,SSRS)

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在本研究中用作自编感恩量表的另一个效标。它由肖水源(1986,1990)编制,包含主观支持、客观支持、对支持的利用度3个因子,共10个题目,采用4级或多重评分,该量表在国内众多研究中得到了广泛运用,大量研究显示其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崔红等,2010;路长飞等,2011)。本研究中的α系数为0.65。

(三)统计分析

采用SPSS16.0软件包进行项目分析、相关分析和探索性因素分析,用LISREL8.80做验证性因素分析,进行量表信效度检验。

三、青少年感恩量表的编制过程

(一)感恩初始问卷条目的编制过程

根据我们关于感恩三维结构的理论构想,构建问卷的框架并搜集、编写条目,再经过请教专家和小范围试读,形成初始问卷的64个条目。问卷条目来源有三个:①国内外已有的感恩测验资料;②开放式问卷调查;③研究者本人与青少年、心理学专业人员共同编写的条目资料。

问卷采用Likert 7点计分。为了检测、控制被试的社会称许反应倾向,在问卷中投放了Paulhus(1986,1988)的《期待性回答平衡问卷》(Balanced Inventory of Desirable Responding,BIDR);为了防止定势、默许反应倾向等的影响,设计了18道反向计分题;为了防止被试不认真答题,在问卷中加入了2道重复题。

(二)探索性因素分析与问卷的形成

(1)研究目的

对初步编制的感恩问卷进行试测,通过统计分析探索感恩的结构,修订问卷条目并形成正式量表。

(2)第一次试测与条目的修订

1.项目分析

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和相关分析两种方法对问卷条目(项目)的区分度进行分析。t检验结果显示所有条目上的t值均显著(p<0.001),64个条目都具有鉴别度;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各条目得分与问卷总分相关均在0.20以上(p<0.05),预测问卷的所有条目都具有较好的区分度。

2.探索性因素分析

采用KMO和Bartlett球形检验对采样充足度及进行因素分析的适宜性进行检验。KMO检验值为0.913,Bartlett球形检验值为7389.17,p<0.001,说明数据非常适合进行因素分析。

因素数目的确定采用的标准为:①因素的特征值大于1;②每一因素至少包括3个条目以上;③符合碎石检验;删除条目的标准为:①负荷在0.30以下;②多重负荷;③无法对条目与因素的关系做出合理解释。采用主成分法抽取因素,方差极大正交旋转确定因素负荷矩阵,得到5个因素,共22个条目,总解释量为50.68%。

结果与研究者理论假设的2维度6因素结构有出入,反映“对他人恩惠的感知和体验”、“对他人恩惠的表达和回报”两个层次的因素的条目却都落在同一个因素3上面,因素1上负载有一个本该属于其他因素的条目,无法进行合理的解释;不唯如此,因素5仅包括2个条目,不符合心理测量学的标准,探索出的5个因素的总解释率也略微偏低;通过筛选问卷和个别访谈还发现,部分学生不能准确地理解、区分7点式量表。因此,需要进行第二次探索性因素分析。

根据第一次探索性因素分析的结果对问卷进行了重新修订。首先把7点式量表改为5点式量表;其次对学生不能准确理解的词语、容易引起歧义的表述进行文字修改;为避免多负荷现象,对部分条目进行了调整、拆分,使条目表述简练明白、每一条目只反映一个内容;同时,增补了部分条目。由此形成36条目组成的修改后问卷,进行第二次问卷调查和修订。

3.第二次试测与条目的确定

运用修改后的问卷再次进行调查,对结果进行探索性因素分析,仍然用主成分法提取特征值大于1的因素,方差极大正交旋转确定转轴后的因素负荷矩阵,保留因素负荷在0.40以上的条目,结果见表1。

经过因素分析得到理论预期的6个因素,即“对社会恩惠的感知和体验”(因素1,5个条目),“对自然恩惠的表达和回报”(因素2,4个条目),“对自然恩惠的感知和体验”(因素3,4个条目),“对他人恩惠的表达和回报”(因素4,4个条目),“对社会恩惠的表达和回报”(因素5,3个条目),“对他人恩惠的感知和体验”(因素6,3个条目)。6因素对方差的解释量分别为22.99%、8.39%、6.99%、5.29%、4.97%、4.78%,总解释量为53.43%。

由此形成的基于特质感恩的包含23个条目的《青少年感恩量表》(Adolescent Gratitude Scale,AGS),可以用于正式施测。

(三)正式施测

1.验证性因素分析

本研究采用验证性因素分析的方法对探索性因素分析中抽取的因素结构进行验证,以交叉证实的方式进一步确认青少年感恩量表的建构效度及信度。

采用LISREL8.80软件,对正式测验的1809个数据进行验证性因素分析,检验青少年感恩量表6个因素的拟合程度,其结果见表2。

从表2可以看出,/df为4.55,RMSEA为0.04,NFI为0.96,RFI为0.95,IFI为0.97,CFI为0.96,PNFI为0.81,GFI为0.96,各种拟合指数都达到了理想标准,说明模型对数据拟合良好,自编的青少年感恩量表具有良好的建构效度。

2.信度分析

用正式施测的数据进行内部一致性分析,用间隔1个月先后对156人进行重复测量所得的数据进行重测信度分析,结果见表3。

由表3可知,6个因素的内部一致性系数在0.61~0.75之间,总量表的内部一致性系数达到0.84;6个因素和总量表的重测信度均在0.78以上,说明该量表在总体上有较好的内部一致性和稳定性。

3.内容效度

内容效度是指一个测验在多大程度上代表了想要测量的行为领域。本量表在编制过程中,严格遵循量表编制原则与程序,在文献分析、开放式问卷、与青少年合作编写条目、同行磋商等基础上初步确定问卷的基本框架和条目,请有关专家评定问卷理论结构的合理性和条目的代表性,经过多次试测,不断进行修改完善,最终确定了青少年感恩量表的理论结构和条目。这一系列研究程序保证了青少年感恩量表的内容效度。

4.结构效度

一般而言,假如一个量表是由多种因素(分量表)构成的复合体,就要求测量同一特质的总量表与各个因素(分量表)间的相关较高,各个因素(分量表)间的相关要低。6个因素之间及与青少年感恩量表总分的相关分析结果见表4。

由表4可知,6个因素(分量表)与量表总分之间均有较高相关,说明各因素(分量表)都围绕着一个共同特质。感恩的6个因素之间存在较低程度的相关,各种相关均达显著水平(p<0.001),说明6个因素既有一定程度的关联更有各自独立的作用,共同说明青少年感恩这一共同特质。

5.效标效度

效标效度是考察量表编制有效性的一个重要指标,本研究采用GQ-6量表(中文版)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两个效度指标对量表的效标效度进行鉴别,结果见表5。

由表5可知,青少年感恩量表(AGS)与GQ-6量表的相关系数为0.50,与SSRS量表的相关系数为0.39。

四、综合分析与讨论

本研究建构了立足中国文化背景的本土化感恩理论——感恩三维结构理论,以此为基础,结合对广大青少年的问卷调查结果,在借鉴现有感恩量表的基础上,针对特质感恩,分2个维度(“对象”和“操作”)6个因素(“对社会恩惠的感知和体验”、“对自然恩惠的表达和回报”、“对自然恩惠的感知和体验”、“对他人恩惠的表达和回报”、“对社会恩惠的表达和回报”和“对他人恩惠的感知和体验”)编制了青少年感恩量表。具体来说,通过同行商议、请教专家、小范围试读编制了初始问卷的条目。在问卷初编完成后选择有代表性的样本先后进行了两次试测,通过对问卷初测的项目分析与探索性因素分析,发现初测问卷设计基本合理,但与理论预期尚有差距,因此,对贡献率低、容易引起歧义、多负荷的条目进行了删除、修改,使问卷的条目数从64个精简到36个,形成再测问卷进行第二次试测和分析,最终形成23条目的《青少年感恩量表》(其中条目12、15、22为反向计分题)。结果说明量表的框架设计、编制、修订等都达到了预期的研究目的。

本研究按照心理测量学的要求,在两次试测的基础上,形成正式量表,进行了大样本的施测,并对量表进行了验证性因素和信效度的分析,验证了青少年感恩量表6个因素结构的理论构想,这一研究过程使量表比较可靠、有效。

从量表编制过程我们也可以发现,感恩作为一种人类共有的积极人格特质,既具有跨历史性和文化普遍性,也具有文化特异性。东西方的文化差异(如西方国家主要受基督教文化的影响,我国则没有统一宗教信仰,长期受儒家文化的熏陶)使得中国青少年的感恩对象、内容和表现方式都与西方的感恩有所不同。具体表现为:西方人由感恩上帝进而扩展到感恩他人,中国人则遵循感恩父母→君王→配偶→朋友→天地神灵的推进路线,也就是说,感恩首先表现为儒家传统伦理道德中最常见也是最根本的“孝”和“忠”,在儒家看来,“孝”是一个人之所以为人的最低的要求,也是最根本的价值体现,而“忠”则是孝的延伸,是进一步提升自己实现自身价值的更高一级目标(尹业初,2011);西方的感恩较抽象、宗教哲学色彩强烈,东方的感恩较具体、世俗气息浓厚;西方关注对上帝及自然的感恩,东方强调对人和社会的感恩;西方强调施恩不图报,东方讲究感恩报恩、知恩图报;西方感恩的个人主义特征明显,我国感恩的社会性、集体性鲜明。因此,适合西方社会文化的感恩理论和测量,不一定适合中国青少年。从我们的社会文化中寻找感恩的思想,建构感恩理论,编制感恩量表,可能比直接引用国外的成果具有更大的实际意义和应用价值。

五、研究结论

本研究对感恩进行了理论与实证两相结合的探索,在理论层面,建构了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本土化感恩理论——感恩三维结构理论;在实证层面,按照所建构的感恩三维结构理论,通过对青少年感恩量表的编制、试测、修改和正式施测,使自编的《青少年感恩量表》(Adolescent Gratitude Scale,AGS)获得了较好的信度、效度和结构,符合心理测量学要求,可以作为教育诊断和进一步研究的工具。

同时,实证研究结果也初步说明了研究者建构的感恩三维结构理论模型的合理性,即针对特质感恩而言,理论假设的青少年感恩的2个维度组合成的6个因素是合理的。

当然,本研究的实证部分只探讨了感恩三维结构理论中的“对象”和“操作”2个维度,所形成的青少年感恩量表当前也只是初步的编制与施测,还需要在后续的研究当中进行检验、修订和完善。

标签:;  ;  ;  ;  ;  ;  ;  

基于特质感恩的青少年感恩量表的发展--用自我呈现量表对感恩三维结构理论的初步验证_人格特质理论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