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语教学“6S6H”实践探索-以《经济学导论》为例论文

双语教学“6S6H”实践探索-以《经济学导论》为例论文

双语教学“6S6H”实践探索
——以《经济学导论》为例

赵一欢

(重庆第二师范学院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重庆 400067)

摘要: 重庆第二师范学院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致力于“中英高水平应用型高校建设”,在《经济学导论》课程开启英文与中文交叉结合教学(简称“双语教学”)改革,积极探索“六式六化”(即“6S6H”)实践,推动学院教育教学国际化、信息化发展。

关键词: 双语教学;改革;实践

《教育部2016年工作要点》中明确提出的“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要求,把高等教育国际化办学推上一个新台阶,高校探索推行双语教学就显得特别重要。重庆第二师范学院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根据教育部确定的“中英高水平应用型高校建设项目”的要求,自2018年9月起对商学课程《经济学导论》开启了双语教学(本文特指“英文与中文交叉结合教学”)改革。面对大学一年级学生英语基础薄弱、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时间投入不足、考核评价和激励机制尚未健全、教育教学管理水平跟不上形势等现状,教改课题组努力在双语教学形式和知识传授效果之间寻求平衡,积极探索双语教学“6S6H”(即“六式六化”)改革实践,推动学院教育教学国际化、信息化发展。

在科学课上,学生对于科学世界的探索和理解,经常不是一个人去完成的,正如科学界的伟大发现,经常是一个团队共同努力的结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明白这样的道理,并且在合作学习过程中得到更多的成功喜悦之感。此外,教师要善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组成合作探究学习小组,让他们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够主动地发现问题,并且将问题在发挥小组成员各自优势的前提下高效解决。

1 “S1H1”:力求“递进式”推动,践行“差别化”

双语教学需要实现双重功能,一方面要传授给学生专业知识,另一方面要对学生进行英语语言教学。从《经济学导论》课程的授课对象特点来看,大学一年级学生的英语单词量十分有限,语法往往也不精准,语感也没有训练出来,对英语教学的反应慢得多,对传授的知识点理解速度也较慢或不到位,极有可能与母语讲授相同内容的理解相比收效甚微。因此,在双语授课前必须针对学生英语基础分出快慢班,践行“差别化”策略,精心“递进式”教学。方式上循序渐进、深入浅出,力求在双语教学形式下达成良好的教学效果。对进校的大学一年级学生,进行一次英语摸底,根据英语水平好一点、差一点分别组班,对学生们进行“差别化”补习,补齐英文短板。同时在《经济学导论》教学过程中,渐进推动三种教学方式。

1.1 “ 维持型”双语教学。在双语教学之初,一般以中文为主、英文为辅教学,便于学生对核心知识的理解和英文专业词汇的掌握。针对《经济学导论》双语教学中专业词汇多、经济理论生涩难懂的特点,应注意尽量避免使用生僻词汇,把复杂的理论内容尽量用最简单的中文语言表达出来。在学生能顺利地理解和掌握教学内容和知识的情况下,试着扩大英文讲解力度。

1.2 “ 过渡型”双语教学。当双语教学推进一段时间后,以中英文并用和逐步提高英文比例,引导学生用英文进行课堂讨论。对一些抽象的知识点,教师可采用“英-中-英”交替教学,即先用英文简述,再以中文详细讲解,在学生理解到位后再通过慢速的英文详细讲解,增强学生对相应内容的英文理解。《经济学导论》教学中,考虑到以学生掌握专业具体知识为主要目的,以及现有专任教师的英文水平和学生语言接受能力,通常“过渡型”双语教学模式运用最为广泛。

1.出生死亡。有些胎儿因脐带围绕颈部,造成死胎或生后即死;有些胎儿在产道内因黏膜破裂过早,缺氧窒息而死;近亲交配易造成先天不足或畸形,导致死亡;或因感染猪瘟、细小病毒等,造成死胎或生后死亡。

在具体实践中,教师要结合学生实际情况,遵循“由少到多,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因材施教,量力而行”的原则实施“递进式”的双语教学。

1.3 “ 浸没型”双语教学。当学生的英文水平达到一定程度后,可以英文为主、中文为辅教学,逐步训练学生能全听懂英文授课,适应全英文教学环境。在案例教学、分组讨论及考试过程中,要求使用全英文。

2 “S2H2”:开展“混合式”教学,推行“小班化”

中英高水平合作项目,更要求教师要推行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理念。为推动《经济学导论》的教学效果,在现行班级建制基础上,根据学生高考英语成绩和进校摸底英语考试成绩进行分班,建立30人左右的小班制。将“老师讲+学生听”的传统模式改为“讲授+讨论”“学生讲+小组评+老师纠”的“混合式”教学,大胆践行启发式、参与式、讨论式教学。学院按英国大学教室的设置,完善设施和调整布局。学生在“仿英教室”里学习,每5-6人设一小组,教师课中以组为单位训练同学们的口语表达能力。以常见的经济学案例的解读和剖析为题,分组讨论,每组汇总意见后尽可能用英文在全班陈述观点。让学生用经济学观点解释社会现象,增强课本上专业知识的掌握。鼓励学生参加英文能力提升班学习,鼓励学生课前、课后用英文讨论和交流,支持学生建立课后的兴趣小组,开展社团活动。通过“以学生为主导和主体”的混合式教学来促进师生互动,激励学生主动思考、主动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3 “S3H3”:坚持“案例式”启发,探索“实践化”

在国际经济融合不断增强的背景下,双语教学成为推进高校培养国际化人才的主要途径。《经济学导论》教学中要消化吸收诸如英国兰开夏大学的优秀教学资源和教学方法,因地制宜地用于本校的教育教学。中英高水平项目的学生第四年要赴英国完成学业,作为国内外教学的衔接,双语教学不仅要在教学方法上注重学生的参与性和探索性,还要在考核方式上有所创新,以确保学生在国内学习阶段掌握课程核心知识。要通过“课前—课中—课后”三个角度检测学生的学习情况。课前预习,检测学生准备情况;课中提问、讨论或演示,检测学生知识接收情况;课后习题和指导答疑,检测学生复习掌握情况。请英国大学教授来校讲课和实地指导,建立同侪互评机制。在学生小组展示的时候,插入“组内互评”、“组间互评”和“教师点评”,以强化学生的主动性,提高参与度。加大学生平时成绩的比重,重点考核学生课堂上发言或参与讨论的积极性。期末考试中增加口试环节,重点考核学生对知识的口语表达能力。还要对照国际化相应标准,建立完善《经济学导论》课程“督教督学”的考核“指挥棒”系统。

4 “S4H4”:实行“多样式”考核,注重“国际化”

案例式教学既贴近生活又浅显易懂,是双语教学强化实践技能的一个不错的选择。教师善于捕捉生活中与《经济学导论》知识相关的、学生喜闻乐见的经济学问题,教学过程中采用“问题导向”策略。遵循“疑问—知识—解答”的范式来讲解每一章节的教学内容,让学生带着问题求知,让学生感到学以致用,让学生解释社会经济现象,达到教学“深入浅出”和“学用结合”的效果。在“维持型”双语教学课堂上,设计开展对英文能力要求相对较低的课堂实验,实验过程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鼓励学生通过实验检验经济学相关理论,解释现象,总结规律,加深对理论的理解和应用。英文原版教材中的案例可以拓展学生的视野,但难以贴近中国的经济社会。因此,教师要多收集“本土化”“现实性”案例,贴近生活、贴近社会、贴近实际地讲解经济常识。可结合教学内容播放一个5-10分钟的全英文“碎片知识”音视频案例,开展案例的讲解和讨论。每次课至少轮流有两个小组,每组花3-5分钟时间,用英文和“PPT”向全班同学展示和分享案例,一学期结束全班同学的英语口语表达能力都会得到锻炼。

5 “S5H5”:强调“翻转式”改革,力推“智能化”

教育信息化与智能化的结合,将不可避免地带来《经济学导论》教学手段、教学内容、学习方式与教师职能深刻的变革。基于互联网技术的翻转课堂,是一种比较理想的双语教学模式。引入“蓝墨云班课+BOPPPS”的双语教学模式,利用互联网平台分享优质教学资源来辅助双语教学。学生可以利用在线课程,微课等教学资源提前预习,参与课下师生互动交流,教师可通过课上提问来检测学生预习效果,这种强调学生参与度的翻转课堂使学生成为双语教学的主体。教师要运用网络空间开展备课授课、学习指导、资源建设和网络研修,采用“翻转课堂”“慕课”“微课”等教学新形态,引导学生开展课程在线学习和交流互动协作,促进教育教学模式变革。《经济学导论》课程有一个特点是大量使用世界通用表达的公式和图形分析,利用好教育信息技术和这些通用表达公式图形等,可以精心设计《经济学导论》课件,提供一种跨越语言和专业课两道障碍的破解工具。

在本研究中,黄体素组大黄鱼皮肤中的类胡萝卜素含量比对照组和虾青素组高,这表明与虾青素相比,大黄鱼能够更好的利用黄体素,这个结果与Yi等[19]的研究结果一致。Li等[29]也发现斑点叉尾鮰(IetalurusPunetaus)皮肤中主要沉积黄体素和玉米黄质而不是虾青素和角黄素。然而,相关研究发现,与角黄素相比,大西洋鲑能够更好的利用虾青素,相似的研究结果在银大马哈鱼(Oncorhynchuskisutch)上也被发现[30]。可能的原因是鱼类对类胡萝卜素的利用上具有物种差异性。虾青素是鲑鱼的主要色素,然而,本研究表明黄体素是大黄鱼皮肤中的主要色素,大黄鱼更倾向于沉积黄体素在皮肤中。

6 “S6H6”:锤炼“标杆式”老师,强调“趣味化”

双语教学的本领,似乎成为教师的恐慌。多数专任课教师从未接受过双语教学所必需教学语言的系统培训,其语言的规范性和准确性,以及语言的切换、与学生交流的口语能力,与英语教师相比还有较大差距,英语教学水平也不能完全达到双语教学的要求,而且口语水平的不足也影响了教师的课堂形象和授课自信心。学院层面上,一方面要强化师资的引进和培养,通过“走出去”“引进来”手段提升教师的授课技艺;另一方面出台鼓励教师勇挑重担的配套措施,特别是在课时和工作量的折算上按1.2的系数计算。教师个人层面上,更要潜心钻研双语教学,提高双语教学质量。要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利用大数据、智能化、物联网、移动互联网、云计算技术等,大胆进行课堂改革。教师更要有“自我革新”精神,与国际化对标对表“痛改前非”,运用“立体”多媒体手段,深入浅出地讲解演示,寓教于乐,努力把自己培养成为学生最受欢迎和本领高强的“好老师”。

参考文献

[1] 周梅.新建本科院校双语教学改革路径探索[J].江苏高教,2017( 8) :67-70.

[2] 吁思敏.中国双语教学发展轨迹略探[J].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2017(2):57-62.

[3] 徐嫚,张力滨,杨海旭,赵颖.基于BOPPPS教学模式的土木工程课程改革与探索[J].山西建筑,2019(45):228-229.

[4] 张秋平.推进我国高校双语教学建设研究[J].对外经贸,2017(11):120-121

[5] 程国玲,李永峰.高校专业课双语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高教学刊,2016(23):74-75.

中图分类号: H31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4110(2019)08(C)-0126-02

项目基金: 2019年度重庆市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中英高水平项目’背景下商学课程‘双语教学’研究与实践”(编号:193264)成果。

作者简介: 赵一欢(1991—),女,重庆人,重庆第二师范学院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讲师,美国(TexasA&M University)经济学硕士,研究方向:经济管理教育教学工作

标签:;  ;  ;  ;  

双语教学“6S6H”实践探索-以《经济学导论》为例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