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学习是一种个性化的行为。教师应当在课堂教学环境中创设一个有利于张扬学生个性的“场所”,让学生的个性在宽松、自然、愉悦的氛围中得到释放,展现生命的活力。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创设适合学生的数学情境,提炼出数学模型,既能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又能使每一位学生都能愉快地投入到探索学习的活动中积极主动去思考问题,使得课堂教学收到良好效果。?
关键词: 数学教学 数学情境 课堂教学?
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的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这充分说明了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交流与共同发展的过程。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情境,引导学生通过探索、实践、思考、交流,然后获取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思维、学会学习,促使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能生动活泼、主动地、富有个性的学习。那么,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教师究竟怎样去创设数学情境,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搞好课堂教学??
一、挖掘教材素材,建立生活情境
教材中学习素材的呈现应力求体现“问题情境―建立数学模型―解释、应用与拓展”的模式,那么如何去实现这一模式呢?关键是教师对教材的处理,在教学中教师若能围绕所要学习的数学内容,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生活体验,选择有现实意义的,对学生具有一定挑战性的具体的问题进行情境创设,那么不仅能增进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而且能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思维习惯和应用意识。?
例如教学“角”的概念时,我借助学生熟悉的钟表、张开的圆规等生活题材,启发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景中自主地提出数学问题:角有几个顶点?什么叫做角的边?如何表示角?……让学生体验自己生活中存在的数学,加深理解教材所学的内容,从而培养学生从实际生活中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
又如在教学一元二次方程知识中,我从生活中常见的“梯子问题”出发,引导学生进行讨论,从而使学生获得“一元二次方程”的模型和近似解:展示教材九年级数学上教材内容:一个长为10米的梯子斜靠在墙上,梯子的顶端距地面的垂直距离为8米,如果梯子的顶端下滑1米,那么:(1)猜一猜,梯子的底端也将滑动1米吗?(2)列出梯子的底端滑动距离所满足的方程。(3)你能尝试得出这个方程的近似解吗?并估计梯子的底端滑动的距离比1大,还是比1小?与同学交流你的想法。在师生共同讨论得出结论之后,紧接着我在原题的基础上又提出:一个2.5米长的梯子AB斜靠在一竖直的墙AC上,这时梯足B与墙底端C的距离为0.7米。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如果梯子的顶端沿墙下滑0.4米,那么梯子的底端足将外移多少米?通过以上问题的解答,学生亲自经历探索满足方程解的过程,进而产生学习方程一般解法的愿望,同时知识迁移转化能力也从中得到体现。在学生对“梯子问题”有所感受的同时,我又设立如下的开放性问题:为美化校园环境,学校里有一块长为80米,宽为60米的矩形空地,现想在空地上建造一个花园,要求种值花草的面积是整块空地的面积的1/2,请展示你的设计。此问题的参与性很强,每个学生都展开想像的翅膀,按照自己思考的设计思路,设计出不同的图案,并经过努力,使自己的方案定量化。通过方案的定量化,学生体会到一元二次方程不是一个机械的计算,同时明确了解得到的结果必须对具体情况要有意义,即应适当选择“解”和检验“解”。通过以上问题的解决,我鼓励学生将来有机会成为设计师,应为学校和社会作贡献。学生听了,觉得老师与自己很贴近。这时,我进一步鼓励学生注意在日常生活、社会实践中发现问题,并自编数学题,努力提高自己的创新能力。?
二、充分运用故事,化枯燥为生动情境。
初中数学不再如小学时的那样突出趣味性、形象性,其较为枯燥的逻辑常让学生产生厌学、怕学情绪。因此,学习素材的选取与呈现以及学习活动的安排都应当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实际生活背景和趣味性,使他们感觉到学习数学是一件有意思的事情,从而愿意接近数学。而创设故事化情境就是一条非常适合学生心理品质的有效途径。把教材中的枯燥数据反映的问题情境编成简短的小故事,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增加课堂教学的趣味性,能够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如初中数学应用题的解析,可以编排成一些简短的小故事,充分调动学生思考的头脑,在趣味性中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思维能力。?
三、充分利用活动,创设有趣教学情境。
数学的知识、思想和方法,必须由学生在现实的数学实践活动中理解和掌握,而不是单纯地依赖教师的讲解去获得。教学中,把问题情境活动化就是让学生投身到问题情境中去,使学生在口说、手做、耳听、眼看、脑想的过程中学习知识,增长智慧,提高能力。这对于保证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对于促进学生从动作思维向具体的形象思维过渡都是十分有利的。如在分析一些应用题时,教师可让学生根据内容提示初次进行动作模仿等表演,再让学生在模仿的基础上感知每类物体的主要特征、逻辑顺序等,形成不同物体形状的表象。学生通过积极参与数学活动,经历了由观察分类到形成表象的过程,加深了对不同形状物体的认识,从而产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四、设计类比型问题,培养学生的类比、归纳能力
利用设计的类比型问题,引导学生开展各种类比、归纳等丰富多彩的探索活动,鼓励学生进行一般与特殊、无限与有限等的类比,以达到培养和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的目的。学习有理数混合运算法则,可类比小学数学的混合运算法则;实数的混合运算法则,可以类比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法则;乘方的意义.可以类比乘法的意义;二兀二次方程的意义,可以类比一元二次方程的意义;分式的基本性质、运算法则,可以类比分数的基本性质及其运算法则,等等。
设计问题情境的关键是选准知识的切人点,熟知学生知识的生长点。只有设计有一定梯度,有连贯性的问题情境,才能在师生互动教学中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陈明华.数学教学实施指南(初中卷).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4.?
[2]传汉.中小学数学情境与提出问题教学研究.吕贵州人民出版社,2006.4.?
[3]马复,章飞.初中数学新课程教学法.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5
论文作者:赵晓黎
论文发表刊物:《语言文字学》2017年2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7/6/2
标签:学生论文; 情境论文; 数学论文; 梯子论文; 教师论文; 课堂教学论文; 法则论文; 《语言文字学》2017年2月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