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智能变电站建设对电力系统的影响论文_周骥飞1,岳强2

分析智能变电站建设对电力系统的影响论文_周骥飞1,岳强2

(1.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城东供电分公司 300250; 2.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东丽供电分公司 300300)

摘要:随着现阶段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我国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得到了非常显著的提升,开始逐渐跻身到世界大国和世界强国的行列中来,在这一过程中我党和各届政府官员不断从国际上引进了大量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管理经验,进一步推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各行各业的快速发展。本文将主要针对在这一发展过程中占据重要地位的智能变电站建设方面的内容进行分析和讨论,重点对其对电力系统所产生的影响进行阐述,并提出相应观点,仅供大家参考。

关键词:智能变电站;建设;电力系统;影响分析

随着现阶段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需要,我党和政府相关部门对电力行业的发展进行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方面的投入,取得了非常显著的效果,特别是在最近几年,随着计算机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传统意义上的变电站已经基本被智能变电站所取代,进一步推动电力事业的快速发展和进步。

一、智能变电站的建设模式分析

所谓的智能变电站在其建设的过程中改变了传统意义上的建设模式,将更加先进、科学、低碳、环保的理念引入到建设中,同时在其核心技术方面,相关技术人员人经过多年的研究和反复的论证,将其现代化的计算机技术和互联网理念引入到其中,实现了对整个电力系统运行的全方位、多元化的监测和控制,除此之外,随着现阶段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单一化的变电站模式逐渐向多元化的模式进行转变,本文将主要针对当下在智能变电站发展中的三大主要模式进行分析,并对其特点进行阐述:

(一)数字化智能变电站模式分析

数字化智能变电站模式是当下变电站的重要类型之一,其主要依靠现代化的数字系统为核心,同时以其独特的二次运行模式为重要桥梁,实现数据的传输和存储工作,除此之外,同时互联网技术的应用,能够有效实现整个系统之间数据的共享和互动操作,同时代对于各个部分之间的间隔保护工作也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保证,能够最大限度的实现多台设备的协同工作,促进整个电力系统的有效运行。数字化智能变电站模式在其技术上和应用上都是智能变电站发展史上的里程碑,对于推动整个电力系统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其模式设备在安装和应用的过程中造价相对较高,且设备的利用率存在一定的缺陷,因此在现阶段我国电力系统中应用的相对较少,需要进一步对其进行改进和完善。

(二)集中式智能变电站模式分析

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和发展的过程中对于电力的需求是非常巨大的,对于电压的要求也十分复杂,因此对于35千瓦以下的变电站在其建设的过程中所需要的建设模式也存在着非常大的差异,因此在对其进行建设的时候要尤其注意到这一点,集中式智能变电站模式正是适应这一情况的重要模式之一。一般来说,集中式智能变电站在其建设过程中采用三层结构两层网络的建设模式,这种模式不仅能够最大限度的实现整个变电站系统的集中管理和运行保护,同时也能节省资金,实现低成本的运行模式。除此之外,集中式智能变电站模式在其运行过程中还能有效的实现对于运行状态的检测和集约母差保护等方面的工作,因此在当下的电力系统中应用的较为广泛。

(三)分散式智能变电站模式分析

与上述集中式变电站模式有着很大的不同,分散式智能变电站模式主要针对的是110千瓦以上的变电站而设立的,这种模式在其建设中更多的将精力放在对于系统的保护上面,其中所采用的安全数据信息也是通过GOOSE组网进行传输,进一步保证了数据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但是这种模式在其造价成本上相对较高,因此只能适用于一些重要的变电站和电压等级相对较高的变电站。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智能变电站建设对电力系统的影响

随着现阶段我国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逐渐开始加快脚步,特别是在最近几年,随着我国对外开放力度的进一步增强,我党和相关政府部门不断从国际上引进了大量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管理经验,进一步推动我国各行各业的发展和进步,作为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至关重要的基础性产业类型,电力系统在其发展过程中得到了全社会的普遍关注,不断对其进行改进和完善成为当下相关部门工作的重点和难点,当前我国电力系统经过多年的改进和完善,在其变电站的建设方面已经从传统单一的数字化运行模式中解放出来,开始实行现代化的智能变电站模式,这种模式能够最大限度的促进整个变电站的发展,同时也有利于保证其运行的安全性和稳定性。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现阶段我国智能变电站建设对电力系统的影响进行分析,具体内容如下:

(一)电磁式与电子式互感器

传统模式变电站在其电磁式和电子互感器模式的选择方面所采用的都是单一的设备类型,这种类型在其应用方面具有非常大的局限性,很容易产生一系列的安全事故,同时对于数据传输的精确度和可靠性都有很大的问题,因此经过相关技术人员多年的研究和反复的论证,现阶段我国智能变电站在其建设过程中开始采用电子式互感模式,在这种模式之下其数据的传输速度与传统模式相比有了非常显著的提升,同时对于电磁互感器的“饱和”问题也得到了很好的解决。本文通过对现阶段我国智能变电站的实际运行情况进行综合调查研究发现,采用电子互感器的变电站能够最大限度的实现传输数据的信息量和被测量量成正比运行,现阶段在我国智能变电器的运转过程由于电流传输压力的逐渐增大以及电压传输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在其实际的运行过程中对于电子互感器的要求也逐渐提升,特别是对于远程控制和传输安全性方面的要求都是是非严格的。对于传感单元的远程设置来说,起需要在实际的运行过程中对于电压的实际情况进行严格的监控,同时在高压传输区域进行高压信号的收集和采集记录,同时将这些高压信号进一步进行压缩,转化成方面记录的数字数据,进而在后期的电子互感和传输模式中进行安全的合并工作。

(二)IEC61850标准通信规约使用分析

所谓的IEC61850标准通信规约主要指的是国际上通用的一种对于标准的科学化通信规约,国际电力部门通过对全难求电力发展情况和变电站的实际运行情况进行综合的分析和调查,同时进行大量数据的计算发现,采用现代化的IEC61850标准通信规约能够在保证电力系统正常运行的情况下进一步确保其安全性和传输记录的准确性。同时也能有效促进在智能变电站发展过程中运行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促进了智能变电站的科学化和规范化运行模式的发展,为其标准化的建设也提供了重要的数据和技术方面的支持。因此在现阶段我国的智能变电站的发展中得到了充分的应用,取得了十分良好的效果,进一步推动了我国电力事业的发展和进步。

结语

本文主要针对当下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发展过程中起到至关重要作用的智能变电站方面的内容进行一系列的分析和讨论,重点对智能变电站对于电力系统发运行所产生的影响进行阐述,希望能对未来电力系统的发展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同时进一步推动推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和发展。

参考文献

[1]赵学龙.智能变电站的建设对电力系统的影响[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4(19).

[2]陈星田.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隐藏故障诊断与系统重构方法[D].重庆大学,2015.

[3]杜俊.220kV智能变电站建设项目综合评价与实证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5.

[4]任绍俊.220kV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及自动化系统设计[D].华北电力大学,2014.

[5]王海柱.智能变电站信息流定量分析与优化控制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4.

[6]丁乐成.智能变电站工程建设二次系统质量控制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5.

论文作者:周骥飞1,岳强2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7年第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4/6

标签:;  ;  ;  ;  ;  ;  ;  ;  

分析智能变电站建设对电力系统的影响论文_周骥飞1,岳强2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