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视角下教师备课的方法论文

核心素养视角下教师备课的方法论文

核心素养视角下教师备课的方法

洪泽猛

(广东省深圳市六约学校,广东 深圳)

摘 要: 随着《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正式出台,核心素养正在成为深化基础教育课堂教学改革的指导方向,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与落实更成为课堂教学改革研究的热点主题。但学生发展的核心素养要在课堂中不断“落地”,才能在课堂这一主阵地上有效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因此,在核心素养提升的视角下,一线教师能否及时转变观念,依据核心素养的内涵和学科核心素养目标的要求备好课,是学生核心素养发展以课堂为主阵地扎实有效落实的重要保障。

关键词: 核心素养;落地;备课

一、备好目标:让核心素养与三维目标有效整合

课堂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落实的方向指引,备课首先要备好教学目标。目标清晰且可操作性强,才能保障核心素养以课堂为载体进行有效落实。新课程改革以来,教学目标从二维目标到三维目标,再到学科素养与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内涵要求变化。我们要从局部到整体,从操作性层面到高阶的共同素养去理解这种升级变化。因此,教师要深入学习和研究核心素养三大领域、六大品质和十八个要素的内涵与学科核心素养、教学内容之间的关联,要从整体到局部去理解核心素养、学科素养和三维目标之间的关系,以核心素养统领学科核心素养,在学校构建课程体系和学科课程群建设的前提下,结合学科教学内容,整合和明确针对性和操作性强的课堂教学目标,加强学科内容之间,核心素养和三维目标的关联和融合,让核心素养的内涵能依托每节课有效落地。

二、备好学情:让教学目标与学生学情有效衔接

课堂教学是为学习者设计的教学,备课过程中,研究学情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前提工作。核心素养的落实对象是学生,而学生不是一张白纸,日常生活经验、以往的学习经历、知识储备都会对学生的学习过程产生影响。备好学情,开展基于学生年龄特点、知识经验、学习能力、认知倾向和学习方法、习惯等学情分析,让教学目标与学生学情有效衔接,加强学习主体的针对性,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学生潜能。在具体进行学情分析的时候,需要重视以下问题:

首先,要重视学生学习规律与心理特征。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存在与该年龄阶段相对应的学习规律与特点。例如,有些处于形象思维阶段,有些进入抽象思维阶段;有些乐于发言,有些开始羞涩保守;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注意的深度、广度不同。这些因素都将影响教学的落实效果,因此,教师备学情时就要研究和熟悉不同阶段学生的学习规律和心理特点,为针对性地选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做铺垫。

其次,要确保学情研究结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学情研究结果是设计教学、实施教学和评价教学的重要依据。但是学生学情受多种因素影响,学生情况复杂且多变,研究过程过分依赖个人以往教学经验,再加上缺乏系统的理论和科学的分析方法,容易使得学情分析流于形式,分析结果浮于表面。为了加强学情研究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学情研究就不能简单依赖于经验层面,要丰富学情研究的方法,形成系统性和指向性强的研究方法。例如,可以通过习题测试、谈话访问、问卷调查和技能实践操作等方式,找准学生学的起点。让学情研究有具体方法和工具,更具针对性与有效性。

车进入了城市。霓虹或者车灯散乱,车辆更像迷失了方向的甲壳虫。很快就到了杜一朵所在的小区。临下车,丁小强打破沉默,他说,怎么了?一路想什么?是不是舍不得分开?

三、备好内容:精选和优化教学目标的落实载体

一是要正确理解和处理教与学的关系。教是外因,是学生学习和发展的外在力量。学是内因,是学生学习和发展的内在动力。外因要通过内因起作用,教师的教只有转化为学生的学,才能对学生的发展起作用。教学过程要以学习为中心构建教学体系和模式,在具体操作上要变“先教后学、以教定学、多教少学”为“先学后教、以学定教、少教多学”。

社区大学要鼓励教师成立学习社群,进而相互学习,分享教学经验,共同推动社区公共事务,发展特色课程,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社区大学的教师专业背景多元,因此可通过组建跨学科、跨领域的教师学习共同体,经常性地讨论社区大学的特色发展、教学方法、学生管理等大家感兴趣的话题,例如文化、环境、弱势群体、特色打造等,充分发挥社区大学在公众参与中的重要作用和价值。

学是教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教学的重心不在于教,而在于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古人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叶圣陶先生说:“教是为了不教。”这就启示我们,教学活动不仅仅是为了把知识教给学生,而是要培养适应学生终身发展和未来社会发展需要的学习能力。因此,备好方法,不仅是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更要结合学生的起点、学习能力和习惯,用心构建真正以学生的“学”为主体的课堂,着力培养和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尽可能让主动、独立地学习成为学生学习的基本状态。那么,备好方法就要特别注意以下两点。

第三,要结合目标、学情与核心素养内涵,不断地优化教学内容。教学内容的选择与优化,不是简单地删减和浓缩,应当体现在充分研究学情、目标,充分结合学生实际、教学目标和核心素养内涵的前提下,从学生的发展出发,用心选择和整合教学内容,甚至可以打破学科界限,满足学生综合学习的需要。同时,我们也可以借助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呈现方式的优化,引导学生提高对事物的探索、分析和理解能力,使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体验和发现。

我们的做法是:要求每组学生在上交阅读笔记的同时,在附录中注明每个成员的贡献,并进行排序,教师则根据文献的难度和完成情况给每组一个评定分数。然后依据每组内部的排序,给每个学生赋予不同的权重,最终得到每个学生的成绩:

杨年丰摆了摆手:“算了,刚刚我说过了,我相信你,你是我看着长大的,你的品行我自然了解,年喜是我的兄弟,他是什么样的人,我心里更有数。”

四、备好方法:精心设计能促进学生“学会学习”的教学过程

第一,要转变观念,创造性地处理教材、精选教学内容。学科教材是重要的课程教学资源,但教材是一个相对静止的知识库。我们要转变观念,树立大教材观。精选教学内容要重视学科教材内容,但是不能局限于学科教材内容。我们要对教学做必要的修改、调整、重组,创造性地处理教材,把教材作为一种师生共同使用的资源平台,在动态调整中落实学科教学目标和培养、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教学内容是课堂教学活动的重要实施载体,对学生的知识、能力及素养提升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此,教学内容的设计与取舍是备课过程中非常重要的环节,它包含了对课堂教学容量的安排,对教学内容难易程度的设定,对教学内容的拓展延伸等方面的思考与选择,直接影响到教学目标的落实效果。在核心素养的视角下,结合学科素养和学生终身发展、社会发展需要,精选教学内容,优化教学内容,跳出知识内容的束缚,让教学内容真正成为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有效载体就显得更加重要。

第二,要拓宽视野,能从不同角度、不同形式丰富教学内容。没有丰富的素材作为基础,很难提炼出优质的教学内容。学科教材是核心的课程教学资源,但不是唯一的选择。教学内容大于教材,教材仅仅是众多教学媒体的一种。只要是适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从学生实际出发,不管是文本资料还是实践活动,课内还是课外,国家教材还是校本教材,所有有关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实践创新的材料形式都可作为学习内容。我们要从不同角度和不同形式,努力寻找和提供丰富的教学素材,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生活实际,提升学生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

二是要注意合理运用多种学习方式和教学方法。小组合作学习、翻转课堂、项目式学习等,每一种学习方式均有所属的特性。方法的选择与运用,不能为了形式“新颖”或“热闹”而选择。方法选择依据学生的认知规律,才能科学训练和提高学生“学”的能力和效果;方法选择依据学生的思维特点,才能更好地引导学生投入学习,建构知识,发展思维;方法选择依据学习目标与内容载体,才能使学生深层次理解、掌握知识与能力,进一步提升核心素养。

五、备好评价:努力让学生学得更加积极与主动

著名的教育心理学家加德纳认为:“智力是复杂而多维的。人类思维和认识世界的方式是多元的。”而在常规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学评价环节经常被忽略,即使设计了评价活动,评价方式也显得单一、量化,以考试成绩为主要评价指标的评价体系,已经被大家接受并形成一种职业习惯,但它不能适应核心素养提升的需要,也不能满足激励学生学习活动的过程需要。核心素养视角下的备课与教学过程,要特别注重核心素养培养的教学评价和测量方式转变。

在评价理念上,教师要从关注知识掌握水平的单一目标转变到关注核心素养的培养目标的落实上,要树立以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为取向的教学评价理念,坚持以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培养和提升为基点;在评价对象上,要在关注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同时,关注学生的核心素养发展,关注学生的情感变化、思维过程和学习状态,将学生的过程发展放在评价核心;在评价方式上,要注重量化评价与质性评价相结合,过程性评价与结果性评价相结合,要注重信息化评价手段的应用,精准收集学生在学习上的各方面数据,注重课堂教学评价方法的多元化。例如,综合选择与运用课堂小测、问卷调查法、学生交流访谈、档案记录过程分析等方式。

课堂教学是深化课程改革的重要环节,是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的主要载体,更是培育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主阵地。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关键步骤,备课过程就要以学生核心素养培养为基点,以提升学生核心素养为取向,依据学科特征和学生学情,定好清晰目标,精选教学内容,以学生的学习力培养为核心,以评价进一步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让学生核心素养发展在每节课生根发芽。

参考文献:

[1]黄光雄,蔡清田.核心素养:课程发展与设计新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

[2]余文森.论核心素养导向的三大教学观.[J].当代教育与文化,2019(3).

[3]李如密,姜艳.核心素养视域中的教学评价教育:原因、价值与路径[J].当代教育与文化,2017(6).

·编辑 张佳琪

标签:;  ;  ;  ;  

核心素养视角下教师备课的方法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