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陵水县农垦南平医院 海南 陵水 572431)
【摘要】目的:对于高血压病症,分别通过硝苯地平、非洛地平进行治疗,分析这两种治疗方法的疗效。方法:从2014年4月至2015年4月前来我院治疗高血压的患者里,随机抽取60例患者,并将60例患者平均分为观察组30例、对照组30例。为对照组进行硝苯地平药物治疗,为观察组进行非洛地平药物治疗,将这两组的治疗疗效进行对比。结果:经过治疗之后,将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收缩压(SBP)、舒张压(DBP)这几方面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小于0.05。结论:对于高血压病症,通过非洛地平治疗的效果比通过硝苯地平治疗的效果好,在临床上推广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非洛地平;硝苯地平;高血压
【中图分类号】R54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7)14-0097-02
高血压的症状因人而异,早期可能无症状或症状不明显,常见的是头晕、头痛、颈项板紧、疲劳、心悸等。随着病程延长,血压明显的持续升高,逐渐会出现各种症状,比如,会危及到患者的心脏、脑部、肾脏等器官,更严重的话。会危及到患者的生命安危。而本次分析中所应用的非洛地平、硝苯地平两种药物是目前临床上常用的治疗高血压的药物。从2014年4月至2015年4月前来我院治疗高血压的患者里,随机抽取60例患者,进行这两种药物的治疗,以下是具体的分析过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从2014年4月至2015年4月前来我院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患者里,随机抽取60例患者,将60例患者平均分为对照组30例,观察组30例,其中对照组中有14例女性患者,16例男性患者,年龄处于48岁到81岁之间,平均年龄(65.3±3.4)岁,患病时间处于1至22年之间,平均时间为(10.7±2.6)年;观察组中有18例女性患者,12例男性患者,年龄处于47岁到78岁之间,平均年龄(64.5±2.7)岁,患病时间处于2至21年之间,平均时间为(64.4±2.6)年。60例患者中,已经将患有糖尿病的患者,心脏、肝脏、肾脏出现功能衰竭的患者,患有恶性肿瘤、恶性高血压、心肌梗死的患者,有继发性高血压的患者,每分钟心率不足于60次的患者排除在外。60例患者中,一期高血压患者29例,二期高血压患者20例,三期高血压患者11例。患者的平均血压是(165.8±1.8)/(98.6±8.5)mm Hg(1mm Hg=0.1333kPa)。将对照组和观察组的年龄、性别、得病时间、高血压的分期这些方面进行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大于0.05,说明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为对照组和观察组进行治疗之前,对两组患者停止使用一切降压药。在开展治疗前和治疗之后,都对患者进行多方面的检查,所涉及的检查项目有血糖、心电图、电解质、血脂、肾功能。让对照组患者服用硝苯地平,每日服用3次10mg,服用两周,若患者血压没见下降,将药量加大到30mg,每日服用3次。让观察组患者服用非洛地平,每日服用1次5mg,服用两周,若患者血压没见下降,将药量加大到10mg,每日服用1次。通过为期4周的临床治疗,查看两组患者的治疗疗效和产生的不同反应。
1.3 观察指标
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疗效、血压、不良反应情况。
1.4 统计学分析
本次分析采用的是SPAA15.0统计学软件,其中采用均值±标准差来表示,应用t检验,P小于0.05则表示差异存在统计学的意义。
2.结果
对照组和观察组相比,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的意义,P小于0.05,具体数据表1中显示。
对照组和观察组中,对照组出现的不良反应共10例,占比33.33%,包括心率过快、头痛、脸面发红等不良反应;而观察组出现的不良反应共3例,占比10.00%,包括心率过快、头痛、脸面发红等不良反应。这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对比可见差异有统计学的意义,P小于0.05。
3.讨论
高血压实际上是以血压升高为首要特征的全身代谢性疾病和生活方式相关性疾病,目前我国1/3的成年人血脂偏高,现有高血压患者1.3亿,其中有近一半的人并不知晓自己患有高血压。高血压患者应走出不愿意服药、不规律服药、不难受不吃药的误区,积极进行药物治疗。对于高血压病症,硝苯地平、非洛地平这两种药物均有降血压的疗效,通过分析得出,硝苯地平药物发挥作用的时间比较短,且其发挥降压的能效不存在稳定性。而通过非洛地平药物发挥作用的时间较长,且能够长时间的慢慢的发挥其降血压的疗效,并且在一天24小时之内都具有药效,所以每日只需要服用一次,就可以很好的维持患者的血压,使患者体内的药物可以得到良好的保持,实现为患者降压的真正目的,同时可以减少患者因高血压病症而引发的其他并发症[1]。所以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通过硝苯地平、非洛地平这两种药物进行治疗,非洛地平具有更加重要的意义。
从本次数据分析中可以得出,应用非洛地平药物可以达到96.67%的治疗有效率,而应用硝苯地平药物可以达到73.33%的治疗有效率,相比较而言,非洛地平药物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硝苯地平。并且观察组的血压下降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的意义,P小于0.05。对照组出现的不良反应例数多于观察组出现的不良反应例数。应用硝苯地平药物会使患者的心率加快,使患者的交感神经激活,会产生心肌缺血等并发症,引起这些情况的原因是硝苯地平药物属于一种短效钙离子拮抗剂[2]。而不同的是,非洛地平药物不会出现这些不良的反应,对患者的心率不会有不良的影响,也适合患有冠心病的患者。
总之,非洛地平治疗高血压病症,具有疗效好、不良反应小等特点,更具有在临床上推广的价值。
【参考文献】
[1]潘晓莉,郭玲.原发性高血压患者80例疗效不佳分析级护理[J].福建医药杂志,2010,4(32):133.
[2]沈志坚.硝苯地平与氨陆地平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对比分析[J].当代医学,2010,16(20):147.
论文作者:云海强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7年5月第1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5/24
标签:患者论文; 非洛地平论文; 硝苯地平论文; 高血压论文; 药物论文; 对照组论文; 疗效论文; 《医药前沿》2017年5月第1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