坏账处理中的伦理问题研究

坏账处理中的伦理问题研究

陈冬菊[1]2004年在《坏账处理中的伦理问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当前,我国企业的应收账款和坏账以及银行的大量呆坏账问题十分严重,对我国的经济造成了很大的影响,也影响我国企业在国际上的竞争力。同时坏账处理中存在许多伦理问题,对我国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也提出了很大的挑战,甚至阻碍了我国的精神文明建设。因此,十分有必要对我国的坏账问题进行研究,分析其成因,寻找其解决对策。本文对坏账问题的研究提出了一种新的看法,对解决坏账问题具有理论和实际意义。 本文认为坏账产生的直接原因主要是由于我国的社会伦理建设滞后。社会中个体的道德素质不过硬,个人的价值观、世界观存在不同程度的个人主义、利己主义,甚至有些企业的管理者惟利是图,而从不考虑自己该负有什么义务和责任,执法人员只顾私利,不顾社会公正,打击了债权人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权益的积极性。社会的道德评价也失去了它的作用,甚至在某些方面还起到了负面引导作用。而体制不完善又导致了人们的道德投机,信用体系还未完善,这导致企业在交易过程中不遵守信用;我国的产权制度也存在产权不清晰,导致银企之间的债务关系难以理清,而国有企业中的委托——代理关系,存在着企业所有者和管理经营者的利益目标不完全一致,对企业坏账的产生也起到了消极的作用。通过对坏账成因的分析,我们发现了在坏账处理中存在着许多社会伦理问题,如社会个体之间的信用关系出现了畸形,法治伦理中存在司法腐败、人们对法律权威性的淡漠等。为此,本文作者做了市场调查以进行实证分析,发现,在坏账处理中的确存在着许多伦理问题,证明了本文上述的分析。 最后,主要针对坏账处理中存在的伦理问题提出了改善坏账问题的对策建议。对于产权伦理的建设、信用伦理的建设、法治伦理的建设提出了解决方案。其中对我国尚未开始的信用体系建设提出了作者本人不成熟的方案,以供有关部门参考。

秦援晋[2]2010年在《文化金融学初探》文中研究指明本文以文化眼光检讨人的金融行为和社会的金融伦理、法律、制度,力图探索一种当前全球金融界急需的素朴刚健的金融伦理,并就金融法律与制度的重构提出思路。以往研究金融的视角,主要有叁个,即从金融运行规律的视角、从金融技术的视角和从金融监管的视角。过去以上视角上的研究,甚有成绩;但对金融的观察,如果限于以上视角,却显得不够。这次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并由全球金融自由化管道所传播而成的全球金融危机,更加昭示了另一个视角的重要性。这就是文化伦理的视角。本文即从这个视角切入研究,初步建立了一个文化金融学体系。要真正弄清个人的金融行为与社会的金融伦理、法律、制度背后的文化问题,局限于金融学之内的知识是难成其功的。本文认为,对金融进行人性的、历史的、当前情势的叁维焦点的考察,首先形成个性化的文化见识,才可能成就一个具有系统性的学术领域:文化金融学。所以,文章从对“人”的探讨开始,构成全文的第一部分。在这个部分中,通过质疑“经济人”概念的简约性和虚构性,揭示了人作为伦理本位的本质特征。这与当前经济学的前沿性理念:活动于市场上的人绝不是生物意义上的人而是文化意义上的人,具有内在的相通。由此出发,作者采用现实与历史的照应、欧美与中国的对比这个比较文化学研究方法,对金融的事实秩序和金融的价值秩序进行了系统的描述,揭示文化对金融的价值秩序的塑型作用。那么,支撑金融价值秩序的文化因素有哪些呢?文章提出了正义、诚信、节制、责任这四个基本的文化元素,它们如水中之盐一样支持着金融的伦理、法律和制度。文章从金融历史与现实关联性视角,选取了富有意义的案例,指出:但凡文化元素缺失,则金融必定陷入病态,或按美欧学术界的习惯概念,称为“恶金融”,历史的教训,值得注意,当代的格林斯潘时期与十八世纪法国“约翰.罗”体系时期就有着惊人的相似,亚当.斯密、马克思、凯恩斯都曾专门研究过这个着名的约翰.罗体系,当今一些美国学者特意又把约翰.罗体系重述出来,以便于与格林斯潘时期作对比。本文也在相关之处专门研究了约翰.罗的案例,以及其它历史案例,指出:金融中的关键文化元素,即正义性的缺失,是“恶金融”之源;也是当今我们身处其中的金融危机之源。是为文章的第二部分。紧接以上的哲学的与历史的视野相结合的分析,按照分析的结论,文章转入对二十世纪金融的文化批评。二十世纪金融中的着名事件和制度巨变,都没有即身而终,在全球化时代,它们以各自不同的方式给我们提出了问题,文章便自然而然地就这些问题进行伦理文化上的阐释。是为文章的第叁部分。通过以上的人性、历史、当代情势的叁维聚焦的分析,作者对二十世纪危机型金融的历史与现实进行了文化批评,就金融文化重构初步提出了设想,而其核心是,重构素朴刚健的金融伦理。本文的研究方法,既不同于流行的实证分析,也不同于由现成的概念出发的规范分析;它更接近于马克思的方法:为了免受现实中繁茂芜杂的事实存在的干扰,依靠抽象思维能力把复杂的现实形态还原为最初的简单形态进行分析,这个简单形态既是逻辑的起点又是历史的起点,从这种简单形态出发又一步步回到现实形态,并对现实做出结论。文章在相关之处特意批评了当代英美分析哲学把事实与价值割裂为二的方法论。这种方法论对多年来的金融研究是有不利影响的,表现在把金融研究局限于所谓的事实判断,而把价值判断开除了;可是离开了价值判断,事实判断也就走到形下学的纯技巧之路上去了。也正因如此,那些直接服务于工商业资金循环的信贷风险分析技术与那些货币自性繁殖的投机技术,便不分价值序列地排列在一起。在实践中,就表现为巨量的现金流从产业链上漏出,进入虚拟金融,狂热地参加货币自性繁殖的投机博利,对此却没有一个系统性价值理论可以进行有力的价值追问。本文初步探索得到的金融文化学原理,对于认识、分析后金融危机时代的金融有其价值,至少它提出了一个新的视角;关于重建素朴刚健的金融伦理的思考,也将有助于人们探索后危机时代的全球金融走向。

李蓓蓓[3]2013年在《中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识别与控制研究》文中认为盈余管理是现代会计理论研究的重要课题。会计盈余作为衡量企业经营业绩的重要指标,一直是投资者、管理者、债权人、政府部门关注的问题。会计盈余代表了投资者投入资金获取收益的多少,影响管理者的薪酬水平,是资本市场各种证券的估价基础,政府征税也与企业的收益密切相关。正是由于会计盈余信息如此重要,企业才会想方设法操纵盈余,致使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现象越来越普遍。2013年1月,商务部研究院发布了《2012年中国非金融上市公司财务安全分析报告》,报告指出:截止2012年第叁季度,在1689家样本公司中48.73%的上市公司存在不同程度的财务报表粉饰嫌疑。可见,由于面临股价、监管和退市等压力,上市公司操纵盈余粉饰报表的现象越来越严重。纵观国内外关于盈余管理的研究文献,作者发现,大多数研究停留在盈余管理“是什么”(概念)、“为什么”(动机)和“怎么做”(方法和手段)等问题上,关于盈余管理的治理和防范的系统性研究较少。本文结合国内外研究的新动向,将研究视角转向盈余管理的识别、评估和控制,对盈余管理的研究提出了一个新的逻辑分析框架,层层递进的回答以下问题:什么是盈余管理?盈余管理为什么存在?盈余管理是好是坏(本质),要不要控制?如何识别、评估和控制?本文站在监管者角度研究了中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识别和控制问题,主要内容及结论如下:第一,本文站在监管者的立场,从广义的角度去界定盈余管理的概念。本文认为盈余管理是指企业管理层通过会计政策的选择、会计估计的变更以及会计披露的管理,或通过规划交易来粉饰企业的财务报告,从而影响报告使用者的决策,实现管理层的特定目的。盈余管理的存在有其特定的前提条件,经济人的利己性、信息不对称、会计准则的弹性和滞后性、证券市场的非有效性以及外部审计的非独立性是盈余管理普遍存在主要原因。第二,学界对于盈余管理的本质存在不同的看法,“好盈余坏盈余”的争论不断。持“好盈余”观点的学者从信息传递观、有效契约观的角度论证了盈余管理的“合法性”和“有益性”,本文对此观点进行批判,认为盈余管理是符合法的形式不符合法的精神的财务行为,对企业管理层有益而对利益相关者有害。本文认为盈余管理是管理层为了自身利益最大化,故意地不去反映企业真实的经营状况,误导投资者的判断和决策。本文从哲学“真善美”角度(真的起点、善的过程、美的结果)探讨了盈余管理的本质,分析了盈余管理和会计信息真实性、职业道德以及财务报告质量之间的关系,得出结论:盈余管理本质上会造成会计信息失真、违背了职业道德,严重降低了财务报告的质量,是内含欺骗或欺诈性质的财务行为,为了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应当予以遏制。第叁,盈余管理的识别方法,主要有经验识别法和模型识别法两大类。模型识别法主要是验证大样本范围内是否存在盈余管理,验证过程复杂,精确性较高。经验识别法则试图找出盈余管理的具体方法和手段,可以弥补统计分析的不足,对于监管机构更有现实意义。本文结合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具体案例提出了盈余管理的经验识别的基本原则和方法,以实质重于形式原则、重要性原则和中立性原则为识别出发点,从定性和定量角度识别单个上市公司是否存在盈余管理。并通过财务分析法以及非财务分析法,发现财务报告的异常项目,进而判断企业管理层对经济交易的处理、各类信息的披露是否客观、公允,是否发生了盈余管理行为。同时,作者也认识到,并非所有的盈余管理都是能够被识别的,真实盈余管理往往很难被识别和控制。第四,结合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具体案例,从道德风险、法律风险以及可控性叁个方面对盈余管理进行评估。并依据败德/违法,可控性的程度和大小两个维度将盈余管理划分为四个层次,第一层次的盈余管理严重违背职业道德或法律,危害性较大,具有可控性,主要表现为过度的应计盈余管理。第二层次的盈余管理严重违背了职业道德或法律,很难识别和控制,主要表现为以构造交易为手段的真实盈余管理。第叁层次和第四层次的盈余管理轻微违背道德,后果不严重。只有分清不同层次的盈余管理,我们才能够分清轻重缓急,抓住主要矛盾,真正取得遏制盈余管理的成效。第五,利用博弈论和法律不完备理论论证了盈余管理的控制思路:政府主动监管和制度建设相结合,内部控制和外部控制相结合。我国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有其独特的制度背景,对盈余管理的控制不可能一蹴而就,作者认为中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控制应当是渐进式的。中国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较为严重,多数处于第一层次和第二层次。现阶段首要任务是加强政府主动式监管,严厉打击第一层次的盈余管理。从长远的角度考虑,必须加强制度建设,内部和外部一起抓,才能提高财务报告的质量。本文在借鉴国际经验的基础上,从加强政府主动式监管、完善法律制度、加强外部审计独立性、内部会计师职业道德建设、完善公司内部治理等方面提出了盈余管理的控制建议。

周文剑[4]2007年在《基于制度伦理视角的会计透明度问题研究》文中指出目前,学术界越来越注重“经济人”与“道德人”的结合而不是分开论之,本文正是基于这种背景而选择制度伦理这个独特的视角对会计透明度问题进行分析研究。会计透明度的研究始于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随着研究的深入,学术界越来越趋同于认为会计信息的高透明度是确保资本证券市场公平、公开、公正的核心内容之一,因此如何提高会计透明度对尚处在经济转型关键期的中国资本市场的健康有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广义的会计透明度是一个关于会计信息质量的全面性的概念,它包括会计准则的制定与执行、会计信息质量的标准、会计信息披露与监管叁个方面的内容。本文从上述叁个方面基于制度伦理的视角分析会计准则的伦理蕴涵和价值以及制度伦理对会计准则制定与执行的影响、会计信息质量的制度伦理环境(主要是企业伦理和会计诚信环境)、制度伦理与会计信息披露的关系来剖析制度伦理与会计透明度的内在联系,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提高会计透明度的对策,即通过构建基于制度伦理的高质量会计准则,加强会计伦理建设、严格执行会计准则,优化会计信息质量的制度伦理环境,加强市场伦理建设、完善会计信息披露自律性管制规范等方面来提高会计准则自身的质量、会计准则执行的质量、会计信息质量及会计信息披露质量,从而最终提高会计透明度。最后通过科苑造假案例的分析验证本文所提出的对策。本文为促进我国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提供一个探索性的研究。

徐爱军[5]2011年在《我国医院社会责任研究:行为表现、指标体系及提升路径》文中指出现有文献显示,我国医院社会责任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活动都处于起步阶段。鉴于我国独有的体制和文化情景,尤其是处在新一轮医疗体制改革的关键时期,我国医院社会责任相关理论问题急需要去关注和研究,医院社会责任实践也需要相应理论和规章制度去指导和引领。在社会责任相关理论指导下,本研究认为医院社会责任行为的本质就是能为社会产生社会效益,医院社会责任是指医院在维持自身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上,为满足特定的社会需求,在维护公共卫生、保证医疗服务质量和可及性、完成政府指令性任务及其他提高社会效益方面所承担的责任。结合内容分析法、文献研究、德尔菲法和层次分析法,本文认为我国医院社会责任的行为表现主要体现在以下13个方面: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坏账、税收、承担突发事件的救援任务、完成政府指令性任务、保护环境、具有外部正效应的医疗服务、价格优惠、低利润的医疗服务及廉价药品的提供、慈善医疗、教育科研、健康促进与健康教育和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基于我们提出的社会责任行为表现分级标准,上述13项行为中,前6项属于初级医院社会责任,中间3项为中级医院社会责任,最后4项为高级社会责任行为。医院社会责任定量评价指标体系的21个指标及权重如下:捐赠(0.1653)、健康讲座(0.1262)、医疗费用减免(0.1086)、义诊(0.0867)、人均住院费用(0.0859)、科研论文(0.0662)、防保部门的门诊人次(0.0521)、人均门诊费用(0.0489)、承担政府指令性任务的支出(0.0410)、突发事件的支出(0.039 0)、教育科研投入(0.0367)、环保支出(0.0354)、院内感染支出(0.0299)、实习生人次(0.0242)、危重病人抢救成功率(0.0111)、税收(0.0111)、出入院诊断符合率(0.0098)、坏账比例(0.008 0)、年门急诊总人次(0.0052)、病人满意度(0.0049)、无菌手术切口感染率(0.0038)。当前各医院实施各行为表现按照数量递减趋势依次为:“向患者提供高质量的医疗服务”、“教育科研”、“健康促进与健康教育”、“承担突发事件的救援任务”、“完成政府指令性任务”、“参与社会公益活动”、“价格优惠”、“慈善医疗”。“完成政府指令性任务”和“承担突发事件的救援任务”间表现出了很强的相关关系,公立医院尤其如此。对公立医院而言,高级社会责任的4项行为表现(慈善医疗、健康促进与健康教育、教育科研和参与社会公益活动)表现出了很强的相关性,而民营医院则在以上两个方面没有表现出这种关系。不同医院实证研究的结果表明,公立医院履行社会责任的情况明显优于民营医院,叁级医院的履行数量要高于二级医院。无论是医院社会责任行为的总量、各层级的社会责任行为及7种具体的社会责任行为,叁级医院的履行数量都要高于二级医院。由于叁级医院和二级医院的定位、功能、规模等都是不同的,叁级医院履行各行为的数量一般要高于二级医院。东部、中部、西部叁个地区的医院社会责任行为在总量上显示出了差异性,但在具体行为上大部分没有统计差别。本文还根据医院社会责任的部分评价指标,从宏观层面对我国和江苏省的医疗卫生行业的社会责任履行情况做了简单分析。从宏观数据来看,我国和江苏省的医疗卫生行业履行了较好的社会责任,为我国、江苏省的居民健康发挥出了巨大的作用。相对来说,医疗服务的价格逐年递增,尤其是2009年前医疗服务的价格已经成为社会对医药行业不满的主要原因之一基于实证研究的结果和影响因素的分析,本文从政府、医院和社会叁个方面去考察提升医院社会责任水平的路径和政策建议。政府层面强调提供制度保障,医院层面强调主体自觉,社会层面强调将医院置身于社会治理中。本研究的主要贡献在于梳理了医院社会责任的本质并给出了医院社会责任的定义,研究了我国医院社会责任的行为表现及评价指标体系,同时分析了行为表现的分级、特征和相互关系。这些都将有力地推动我国医院社会责任的研究。而本文的部分实证研究发现及研究结论对于中国的卫生事业管理和医院管理实践有一定的借鉴意义。由于作者的研究水平及数据来源限制等因素,本文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缺陷和不足。总体来说,由于国内医院社会责任研究刚刚起步,使得本研究研究基础不足、理论深度不够。在方法上,以定性为主,定量为辅,定量研究以相关分析和秩和检验为主,方法的前沿性和先进性不是很够。实证部分采用媒体公布的资料进行研究,其外在效度受到限制。

俞浩明[6]2016年在《信用卡风险管理中的政府监管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根据中国的基本国情,国内信用卡的发展相对较晚,市场经济体制下的金融秩序依旧较大程度上需要政府部门发挥金融监管职能,尤其是在信用卡的风险管理方面。信用卡风险管理既需要银行内部的风险管控,又需要政府部门发挥金融监管作用,无论是从宏观经济调整层面还是完善法律法规等,我国信用卡的风险管理中政府监管将起到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然而当前对于政府监管对信用卡风险管理的研究较少,由此来说,本文在借鉴了国外较为先进的经验理念基础上,针对当前的社会经济发展趋势下,从政府监管职能的角度,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信用卡风险管理体系具有较强的实践意义,对促进我国的金融道德风险环境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针对信用卡风险管理中的政府监管进行研究,研究认为我国信用卡风险管理的政府监管存在的问题主要是信用卡风险管理的政府监管缺乏重点、监管手段落后,以及信息披露机制滞后于社会需求。究其原因为政府监管制度体系不够完善,信用卡监管法律不健全,以及风险监管体系存在缺陷。针对这些问题本文提出了解决建议和方案,主要有:第一,全面推进个人和企业征信体系建设,制定配套法律法规;第二,通过政策手段帮助信用卡中心健康有序发展,并通过信用卡的发展契机推动社会经济发展建设;第叁,加强对消费者的征信教育并通过政策引导和保护信用卡持卡用户的权益。论文共分六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针对当前信用卡风险管理下政府监管的背景意义进行分析,对国内外研究现状、思路、内容以及创新点进行阐述分析;第二部分是信用卡的相关理论基础以及当前的政府监管现状分析;第叁部分是国外政府监管下的信用卡发展和风险管理借鉴,针对国外信用卡的发展历史以及现状进行分析,其次分析了国外信用卡的风险条例对我国信用卡风险管理的影响并提出建设性意见;第四部分是政府监管对信用卡风险管理的作用,分析了信用卡的风险监管机构在信用体系构建环节的SWOT分析,并对于政府监管在信用卡风险管理中的定位;第五部分是信用卡风险管理的政府监管政策建议;第六部分是结论与展望。

管晓永[7]2004年在《中小企业信用评价因素研究》文中指出银行通常依据以财务指标为主的信用评价体系将众多的中小企业拒之门外。对此,国内许多学者亦把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原因主要归结为其由于资本规模小、管理不规范、技术水平低而“信用差”。然而,近几年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业的实践却表明,其多数客户都是银行认为“信用差”而不予信贷的中小企业,但其违约率之低甚至低于银行认为“信用好”的客户。这无疑向现有的中小企业信用观点和信用评价体系提出了严峻挑战:中小企业的真实信用究竟应当如何认识和评价?这也是本文要致力探索的问题。本文在综合、比较中西方信用思想的基础上发现,西方的信用思想以经济信用观为特征,注重功利性;中国的信用思想则以伦理信用为特征,注重精神性。因此,用基于西方信用思想的以财务指标为主的信用评价“标尺”来衡量具有东方信用观念和行为特征的中国中小企业就注定要遇到实践的挑战。在考察我国信用和信用评价研究现状的基础上,本文首先在中小企业的界定和特征、信用基本理论问题及企业信用基本理论问题叁个层面展开了研究。第一,从理论角度探讨了当代中小企业的内涵和本质,突破了以往以“规模量”为标准界定中小企业的方法,确立了以“竞争力”为标准界定中小企业界定的方法。从实证角度揭示了中小企业在能力、治理、管理和企业家等客观方面的基本特征。第二,通过对信用的基本功能、发展历史和作用范围的考察揭示了信用的本质--社会最基本的道德规范,突破了西方和国内普遍认为信用是经济范畴的观点。基于信用本质的探讨,研究了信用实现对主体的要求--意识认同与实践遵从的统一,并着重探讨了信用意识的内容--“诚”、“真”、“公”及其对主体信用实现的影响,从而为信用评价的信用风险度量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基于信用起源发展内在动力--利益需要的研究,探讨了信用伴随社会发展在形态上的分化并讨论了信用的几种主要形态--经济信用、行政信用和社交信用,从而突破了信用即经济信用的流行观点。第叁,基于信用基础理论研究,重点研究了企业信用实现的条件及其对信用实现的影响机制,提出了内在条件--企业信用品质和信用能力是影响其信用实现的主要因素并且信用品质(主观因素)是信用实现的必要条件,信用能力(客观因素)是信用实现的充分条件的观点。从而突破了通常注重以财务指标评价信用能力的企业信用评价思维框架,为全面构架企业信用评价体系作了理论上的准备;此外,还深层次地探讨了企业价值观念对信用观念及信用品质的影响,为分析评价企业信用品质提供了理论依据。基于上述信用实现理论的探索,本文对中小企业信用评价因素从两个层次展开了深入研究。第一层次研究即中小企业信用评价因素框架性研究--中小企业信用影响浙江大学博士学位论文中小企业信用评价因素研究因素研究。研究首先在综合吸收国内外理论和实务成果的基础上根据本文研究成果理论遴选推出影响中小企业信用的主要因素,然后通过小样本问卷调查筛选和大样本问卷调查和统计分析最终实证了决定企业信用实现水平的首要因素是企业信用品质,其次是其信用能力;并分析了企业与信用机构对中小企业各信用影响因素的认知差异及其原因。 第二层次的研究是第一层次研究的深化,着重研究中小企业信用影响因素的内在方面—信用品质和信用能力的评价因素。研究在吸收国内外理论和实务成果的基础上,通过基于本文研究成果的理论遴选推出评价信用品质和信用能力的主要因素,然后通过大样本问卷调查和统计分析最终实证了中小企业信用品质和信用能力评价的主要构成因素及其重要性权数;分别建构了信用品质和信用能力之评价因素体系;并分析了企业与信用机构对各评价因素的认知差异及其原因。 本文对中小企业信用外在影响因素的评价因素研究尚未开展,样本量偏小并且来源也仅限于浙江受保企业,所以本文研究的完善还有待进一步的工作。关键词:中小企业信用信用评价信用实现影响因素评价因素 信用品质信用能力

陈文涓[8]2002年在《关于企业信用管理的研究》文中指出信用是人类文明的果实。它体现的是最根本的法律关系和社会关系,体现的是市场经济必备的道德理念与法律意识,反映的是整个社会交往赖以维系和发展的基础。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在国际交易中讲求信用是国际商务惯例中的首要信条。信用管理在现代企业管理中具有核心的作用。它涉及企业的计划、采购、生产、销售、财务、人力资源及信息管理等各个管理领域。企业信用管理在西方国家有近百年历史,而我国目前的信用管理水平远远不能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在我国加入WTO后,为了适应国内外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企业加强信用管理的要求将更为紧迫。 本文从我国的实际出发,通过国际相关比较及实证分析和研究,对如何加强我国企业信用管理进行了探讨。文章通过剖析企业信用缺失的原因,然后提出:一方面政府要建立、健全信用管理相关的法律和制度,加强管理和执法力度,通过国家宏观制度的完善为企业信用管理创造良好的环境。在此基础上,另一方面要将西方先进的企业信用管理理论和我国企业信用管理实际状况相结合,对企业实施全面系统的信用管理。提出企业信用管理要将长期不懈的诚信文化建设和企业内部的信用组织体系的建立健全紧密结合起来。 全文共分六章。第一章绪论介绍目前我国企业信用存在的问题及其影响,并对国内外信用管理的现状进行比较,进而提出本文的研究思路与内容。 第二章市场经济必须是信用经济,强调信用是市场关系的基本准则,提出建立信用管理体系,努力加强信用管理是企业走出目前信用困境的根本出路。 第叁章企业信用缺失原因的分析,分别从宏观环境的影响因素和企业自身信用管理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力求从中找到解决问题的症结所在。 第四章建立企业与个人(法人)信用认证系统,从我国目前的个人信用制度和企业信用制度建设状况及存在问题谈起,认为政府应该尽快建立社会信用管理体系,加大执法和监督力度,保障企业自身的信用管理有良好的发展空间,最后从宏观角度提出几点建议。 广东工业大学管理学硕士学位论文 第五章诚信为本的企业信用文化建设,回顾了经济伦理运动在西方的发展历程,强调伦理道德建设的重要性,提出要由领导层倡导并大力推动“诚信为本”的目标管理,通过多渠道、多层次地潜移默化,从经营者到每一个员工心目中牢牢树立起“诚信为本”的信念。 第六章企业信用管理组织体系建设,分析了信用管理的职能、工作内容,探讨了信用管理机构在我国的设立模式及其职能框架,提出要建立与商品交易链对应的信用管理链,并将企业信用管理分成事前/中/后叁个阶段,通过抓好各阶段不同的工作重点,力求使企业每个阶段的信用管理更明确化,具体化,最后提出要在企业内部建立一套规范的信用风险管理制度,使守合同、重信用真正成为企业经营管理上的一种自觉的理性选择。

杨越[9]2012年在《我国房地产市场道德失范现象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中国房地产市场化改革已历经10余年,房地产业作为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支柱,已经沦为一块彻彻底底的“利益角逐”的激烈战场。“地王”一个接一个地涌现,纪录频频被刷新,房价也是应声而水涨船高。正是在这种发展冲动的大背景下,原本还担负着“居者有其屋”生存伦理的房地产却被完全市场化悖论吞噬了,房价非理性的、“坐火箭”般的飞涨已经严重影响到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上海的“楼脆脆”和南京的“桥糊糊”警示我们,技术水平和材料质量已不是影响建筑质量的主要因素,房地产开发过程中企业或个人的伦理道德观念越来越成为影响建筑质量的决定性因素。房地产开发过程中的伦理道德问题逐渐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其背后的伦理缺失与伦理诉求也引起了人们更多的思考。本文应用伦理学原理,结合政治学、生态学、经济学、社会学等学科知识,对涉及房地产市场的“道德失范”现象,从“利益主体的利益角逐”角度进行深入剖析,挖掘该行业“道德失范”现象产生背后的伦理根源,并从伦理建设的角度探讨扭转“道德失范”现象的方式。全文主要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介绍涉及房地产市场运行的各利益主体的基本概念,并阐述其各自应承担的伦理责任,利益主体因为各自的责任参与到房地产行业运行过程中来,又因为各自追逐不同的利益产生冲突,这种冲突便是产生“道德失范”现象的根源;第二部分重点从建设单位、施工单位、供应商和咨询单位四个房地产市场利益相关方出发,结合其自身工作内容和行为特点,借助现实生活中的案例,总结描述我国房地产市场运行过程中“道德失范”现象的主要外在表现;第叁部分在现象分析的基础上深入挖掘房地产市场“道德失范”产生的根源,从制度因素、监管因素、道德评判因素、职业道德因素、道德自律因素等几个方面逐一剖析“道德失范”背后的伦理原因,以期找到房地产市场伦理道德缺失的“病症”之所在;第四部分在前叁部分的研究基础上,结合我国房地产市场的伦理现状,进一步探讨了在行业内开展伦理道德建设过程中所需要遵循准则和规范,并从弘扬正确的伦理价值观、增强从业人员职业道德、加强行业伦理建制化、加大法律约束和惩治力度、丰富行业伦理监管方式、促进房地产业可持续发展等六个方面出发,提出了加强我国房地产市场伦理建设的现实举措,以期唤醒伦理道德在我国房地产市场的回归。本文在研究过程中使用了社会调查的研究方法,专门设计了针对于房地产市场“道德失范”的调查问卷。通过大量问卷的发放与回收,笔者收集了大量的一手调查数据资料,为本文的研究提供了丰富的现实素材,也为文中的理论观点提供了最为直接、有效的数据支撑,大大增强了研究结果的真实性和可信度。

顾艳[10]2011年在《“卡奴”问题的伦理审视》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信贷经济的发展、制度管理的疏漏、消费观念的传播以及幸福价值观的理解偏颇导致了“卡奴”的产生,其产生造成了诸多危害,不仅阻碍了经济金融的发展,造成了社会问题的增加还导致了生态环境的破坏。对“于卡奴”问题的解决,并不能单纯的从法律制度上给予制止,而要利用道德的内化作用来从根本上消除“卡奴”隐患。首先,从制度伦理出发,使制度合乎道德并趋向于“善”,才能从根本上规制“卡奴”问题。其次,从整个信用环境出发引导个体诚信的建立。道德环境的好与坏,直接会影响到个体的善的生成。因此,良好的社会信用环境有助于卡奴们诚信思想的深入,能影响其道德品质的塑造。再次,对卡奴们进行适度消费的道德教育,因为卡奴们过度消费,无视自然界的承载能力,给生态环境造成了巨大的破坏。消费不是单一的个体行为,而是与生态紧密联系的。因此,消费需要把握“度”,才能有利于生态与人类的和谐发展。最后,培养一种和谐的幸福观,把卡奴们从享乐主义幸福观和功利主义幸福观中拯救出来,才能引导卡奴们道德消费,和谐消费。

参考文献:

[1]. 坏账处理中的伦理问题研究[D]. 陈冬菊. 西南交通大学. 2004

[2]. 文化金融学初探[D]. 秦援晋. 辽宁大学. 2010

[3]. 中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识别与控制研究[D]. 李蓓蓓. 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 2013

[4]. 基于制度伦理视角的会计透明度问题研究[D]. 周文剑. 中南大学. 2007

[5]. 我国医院社会责任研究:行为表现、指标体系及提升路径[D]. 徐爱军. 南京大学. 2011

[6]. 信用卡风险管理中的政府监管研究[D]. 俞浩明.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6

[7]. 中小企业信用评价因素研究[D]. 管晓永. 浙江大学. 2004

[8]. 关于企业信用管理的研究[D]. 陈文涓. 广东工业大学. 2002

[9]. 我国房地产市场道德失范现象研究[D]. 杨越. 南京林业大学. 2012

[10]. “卡奴”问题的伦理审视[D]. 顾艳. 苏州科技学院. 2011

标签:;  ;  ;  ;  ;  ;  ;  ;  ;  ;  ;  ;  ;  ;  ;  ;  ;  

坏账处理中的伦理问题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