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中师课程的沿革,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师论文,沿革论文,中国近代论文,课程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我国近代教育的发展,在清末就出现了新式的中、小学堂。“壬寅学制”、 “癸卯学制”颁布之后, 全国的中小学堂猛增, 据统计, 1902年全国学生数为6912人,1905年发展到258876人,增加了37倍。据清政府学部1910年的统计,全国有初等学堂51678所、学生1532746人,比1905年的学生数增加了6倍。〔1〕这就要求有大量的教师来适应教育发展的需要。当时有识之士梁启超、盛宣怀、张謇等纷纷主张兴办师范学堂,以培养和训练中、小学堂教师。从而由短期、速成的师资培训讲习班,逐渐发展为中等师范学堂、高等师范学堂的师范教育体制。
近代最早提倡创办师范学堂、设置师范课程者是梁启超。1896年,他在上海主编《时务报》时,发表了《变法通议》一书,其中撰有《论师范》一文,专门论述了师范教育,开创了我国近代师范教育的先声。梁启超从日本兴办寻常师范学校的经验中得出结论说:“师范学校立,而群学之基悉定。”这就是说,师范教育是“群学”的基础,只有足够的师资,才有可能办好各级学校。他批评当时“师范之不立”,没有专门训练师资的学校,而那些书院山长、蒙馆学究,十有八九是“六艺末卒业,四史未上口,五洲之勿知,八星之勿辨者。”〔2 〕还批评了洋务学堂教习,多用西人的许多弊端。他认为欲革旧习,兴智学,“必以立师范学堂为第一义”,从而提倡创办师范学堂,并介绍了日本寻常师范的课程设置:“其所教者十七事”,一修身、二教育、三国语(日语)、四汉文、五史志、六地理、七数学、八物理化学、九博物(动植物学)、十习字、十一图画、十二音乐、十三体操、十四西文(英法德俄)、十五农业、十六商业、十七工艺。梁启超主张“略依其制而损益之”,提出了师范学堂课程设置的六条原则:一须通习六经大义,二须讲求历朝掌故,三须通达文字源流,四须周知列(各)国情状,五须分学格致专门,六须习诸国言语。并建议设立小学堂,师范学堂学生,即为小学堂之教习。梁启超的《论师范》一文,虽说仅是一种思想主张,但却对我国近代的师范教育起了巨大的影响。
1897年4月,盛宣怀设立南洋公学时,依照日本师范学校规制, 创办了师范院。该院第一期招收学生40名,皆是一些年青的举人、贡生,其国学基础都较好,“经史子集以自行研究”,并不上课。南洋公学师范院的课程分数学、格致二门。数学要学笔算数学、代数备旨、勾股六术第;格致以理化为主,既要上理论课,又要做实验。此外还要学习外语(英日任选一种)、科学教育、动植物学、生理学、矿学、地理学等中西各学,以“明体达用、勤学善诲”为培养目标。修业年限未定,至速以1年为限,合格者选为中、下院教习。
1903年4月,民立通州师范学校开学。张謇亲任校长, 聘王国维和日本教习木造、高俊古泽等十多人任课。通州师范学校分设四年制本科、二年制简易科(速成科)和一年制讲习科。学生从通州、泰兴、海门一带的年青贡生、监生中择选。本科课程设伦理、教育、国文、历史、地理、算术、理化、博物、图画、日文、体操、管理教授实习,第四学年另加随意科目政治经济学、英文、农学等。简易科课程有伦理、国文、历史、地理、算术、体操。讲习科在学校休业日进行会讲,以伦理、教育为主,平时许其“临课旁听”。通州师范学校的创办,是我国近代师范教育独立设置的开始,也是近代师范课程的发端。
1904年1月13日, 清政府颁行的《奏定学堂章程》(即“癸卯学制”),其中关于师范教育方面有两个章程:《奏定初级师范学堂章程》、《奏定优级学堂章程》。至此,师范教育有了全国统一的规制和模式,从而又促进了近代师范教育的发展。《奏定学堂章程》仿效日本学制,将师范教育与普通教育分设,近代师范教育就形成独立的系统。师范教育分为初级师范学堂、优级师范学堂两级。初级师范学堂与中学堂平列,年限为5年,“以习普通学外,并讲明教授管理之法为宗旨”。〔3〕毕业后派充高等、初等小学堂教员。按《奏定初级师范学堂章程》的规定,初级师范学堂是小学教育普及的基础,每州县必当设一所,初创之时,先于省城设立一所。初等师范学堂分为完全科(5年)、 简易科(1年)。初创时,各学未齐,暂时招收州县的贡生、监生, 完全科生年龄18至25岁,简易科生25至30岁。完全科的课程设12科目:修身、读经讲经、中国文学、教育、历史、地理、算学、博物、物理及化学、习字、图画、体操,每周上课36小时。另视各地方情形,可加习外国语、农业、商业、手工等,各学生选习其中一科目。该章程还有“学科程度”专章,规定了各学科的讲授内容、教授法和课时,构成了近代早期的师范课程体系。现将其主要学科的讲授内容、课时举例说明。
(1)修身,五个学年都开设,每周上课1小时,摘讲陈宏谋编的《五种遗规》(《养正遗规》、《训俗遗规》、《教女遗规》、《从政遗规》、《在官法戒录》)。“所讲修身之要义”:讲明尊君亲亲,人伦之首,立国之纲,坚其敦尚伦常之心,以忠孝大义训勉师范生,使其“趣向端正”。
(2)读经讲经,五学年都开设,每周9小时(读经6、讲经3),讲读《左传》、《周礼》两经,“以备将来学成经世之用”,要求师范生恪遵经训,不悖孔孟之道。
(3)教育,第一学年先讲中外教育史,每周4小时,阐述中外教育之源流,及中外教育家之传记。第二学年讲教育原理,每周6小时, 讲明心理学之大要,中国现在教育之宗旨,德育、智育之要义,及教授法之大要。第三学年讲教授法,每周8小时,讲明小学教育之理法, 并使师范生于附属小学堂练习教育幼童之法则。第四、五学年讲教育法令、学校管理法、教育实习,每周14小时、第五学年每周15小时,讲授现定之教育法令、规则,学校建置编制,管理卫生,筹集经费等。
(4)历史,第一、二、三学年每周3小时,先讲中国史,陈述历代帝王之大事和本朝列圣之德政等,次讲亚洲各国历史。第四、五学年每周1小时,先讲欧洲、美洲史,次讲历史教授法。
初级师范学堂简易科开设的课程有修身(每周2小时)、 教育(12)、中国文学(2)、历史(3)、地理(2)、算学(6)、格致(3 )、图画(2)、体操(4),每周上课36小时。由于简易师范科毕业生程度低,难以适应小学堂教师的要求。1909年,清政府学部下令停办简易科,“其未毕业之学生即改为本科”。
由于清末封建统治阶级的偏见,“壬寅学制”、“癸卯学制”均把女子教育排斥在外。但当时社会的有识之士,纷纷提倡男女平等教育,呼喊女学,并着手开办女子学堂。清政府迫于社会舆论压力,1907 年3月,学部颁布了《女子小学堂章程》和《奏定女子师范学章程》,开始将女子教育纳入教育制度。女子师范学堂“以养成女子小学堂教习。并讲习保育幼儿方法,期于裨补家计,有益家庭教育为宗旨。”〔4 〕女子师范学堂修业年限四年,每周上课34小时,课程设修身、教育、国文、历史、地理、算术、格致、图画、家事、裁缝、手艺、音乐、体操等13科目。其中“音乐”,学有困难者,“可不课之”。《奏定女子师范学堂章程》是我国近代女子师范教育的发端,但该章程仍然反映了男尊女卑的传统观念,较之初级师范学堂章程规定的年限减少了1年, 每周上课减少2小时,课程设置粗浅、程度不如男师范学堂, 女子师范削去了读经的“权利”,而代之家事、裁缝等。
辛亥革命后,蔡元培任南京临时政府教育总长,依照民主共和精神对清末忠君、尊孔的封建主义教育制度进行改革。1912年9月, 民国政府教育部颁布了《师范教育令》,对清末的师范教育制度进行改革,将优级师范学堂改称高等师范学校,定为国立,原公共科改为预科、分类科改为本科、加习科改为研究科;初级师范学堂改称为师范学校,定为省立,原完全科改为师范学校第一部,并增设预科;简易科改为第二部。按《师范教育令》规定,师范学校“以造就小学校教员为目的”。又将女子师范学校改为五年制。同年12月,民国政府教育部又颁布了《师范学校规程》,对师范学校的组织、学科及程度、修业年限等作了具体规定。
师范学校预科(一年)的课程设修身、读经、国文、习字、外国语、数学、图画、乐歌、体操等9科目。女子师范预科加课缝纫, 外国语改为随意科。
师范学校本科第一部(四年),课程设修身、读经、教育(包括实习)、国文、习字、外国语、历史、地理、数学、博物、物理化学、法制经济、图画手工、农业、乐歌、体操等16科目,商业为随意科。女子师范本科(四年)减去农业、加课家事园艺、缝纫,外国语改为随意科。
师范学校本科第二部(一年)的课程设修身、读经、教育(包括实习)、国文、数学、博物、物理化学、图画手工、农业、乐歌、体操等11科目。女子师范学校本科第二部,改农业为缝纫。
民国初年的师范学校课程,就科目的名称,开设的数量都和清末初级师范学堂的课程相类同,因为都是从日本寻常师范学校的课程移植过来的。但是,从《师范学校规程》中的各科“要旨”。也就是后来的课程标准,以及各学科的具体内容等,均与清末初级师范学堂的课程大有区别。例如:〈1〉“修身要旨”:在养成道德法上的思想情操, 勉以躬行实践,具为师表之品格,并要求深入了解高等小学校和国民学校“修身”教授法。不再是“以忠孝大义”训勉学生,端正其趣向。〈2〉 “讲经要旨”:在于讲明我国古代先圣哲相传人伦道德之要,“尤宜注意于家庭社会国家之关系”,以适应时世之需要。而不是要求师范生“恪守孔孟之道”,每周上课减为2小时。〈3〉“国文要旨”:在通解普通语言文字,能自由发表思想,兼涵养文学之兴趣,“以启发智德”,并且要求深入了解高等小学校、国民学校的国文教授法。由此可见,民初师范学校的课程,首先是消除了清末初级师范学堂课程的浓厚封建性,各学科内容逐渐趋于民主共和精神和科学化。特别是强调要求深入了解小学校相应学科的教授法,自此,我国近代师范课程体系也就趋向定型了。
1922年11月,《学校系统改革令》(即“六三三”新学制)颁行后,师范教育有了较大的改动。“新学制”(即“壬戌学制”)规定,师范教育归入中等教育系统,并分为四类学校:(一)六年制的师范学校,招收小学毕业生;(二)单独设置的后期师范学校,修业年限为2至3年,招收初中毕业生;(三)高级中学的师范科;(四)为补习初小教员不足,而设的相当年限师范学校或师范讲习科。“新学制”对师范学校课程的改革颇多,其主要的有:第一,废除了“读经”的封建学科,同时也取消了“习字”科目;第二,课程注重师范专业的训练,以克服旧制课程重在学力培养的弊端;第三,增加了文化科学知识的科目;第四,减少必修科目,增加选修科目,并采用学分制和分组选修,以适应师范生个性发展的需要。
1925年10月,全国教育联合会制订了《新学制师范科课程标准纲要》,其中规定了师范学校课程标准、高中师范科及后期师范的课程标准、相当年限师范学校课程标准三种。其中后期师范和高中师范科的课程相同,而变动最大。该课程分为五大类:(1)公共必修科目设国语、 外国语、人生哲学、社会问题、世界文化史、科学概论、音乐、体育等,共68学分。(2)师范专业科目设教育原理、心理入门、教育心理、 普通教学法、各科教学法、小学各科教材研究、教育测验与统计、小学校行政、教育实习等,共48学分。(3 )分组选修科目:第一组为文科,注重言文和社会科,设有国语、外国语、本国史、西洋近代史、地学通论、政治概论、经济概论、乡村社会学等,共39学分,至少选修20学分;第二组为理科,注重数学及自然科学,设算术(包括珠算)、代数、几何、三角、物理、化学、生物、矿物地质学、园艺、农业大意等,共55学分,至少选修20学分;第三组为艺术科,注重艺术、体育、图画、手工、音乐、家事等,共38学分,至少选修20学分。(4)教育选修科目设教育史、乡村教育、职业教育概论、儿童心理学、教育行政、图书馆管理法、现代教育思潮、幼稚教育、保育学等,共32学分,至少选修8学分。(5)纯粹选修科目,由各校自定。
该《纲要》的制订,虽深受实用主义教育思想及其课程论的影响,但是课程体系不无合理之处,在课程设置上较为严整,而且是多类别、多层次,富有弹性,这些有利了发展师范生的兴趣爱好,因而《纲要》未经政府教育部门正式公布,各地师范学校均参照施行。但是,由于当时大多数学校的师资、设备都很差,没有条件实行“新学制”的师范课程标准,《纲要》也就未能在全国普遍实施。特别是“新学制”采用了美国式的综合中学制,在实际上是取消了实业教育、师范教育的独立存在,从而导致了全国大多数中等师范学校归并于中学,成为高级中学的一科,同农、工、商诸科并列。这就是中国近代教育史上出现过的“师中合一”,造成了中等师范学校数量的骤减,据《中国第二次教育年鉴》统计:1922年“新学制”颁行前,全国有中等师范学校385所, 师范生43846人;“新学制”施行后到1928年的统计, 全国中等师范学校为236所,减少了63%,师范生为29470人,减少了49%。师范学校合并于中学之后,师范教育经费不能独立,设备又不齐全,高中师范科奄奄一息,师范生在中学校里,既缺乏教师训练的氛围,又被他科学生歧视。这些致使师范教育流于形式,从而降低了师范教育的质量。所以,历史已经证明了,1922年“新学制”的实施,对师范教育是一次巨大的冲击,近代师范教育逐走入了低谷。
1922年“新学制”施行后,在二十年代末出现了小学教师奇缺,当时社会舆论称之为“师荒”。据南京政府教育部1929年的统计,全国有学龄儿童4144万又263人,而入学儿童只有711万又858人, 失学儿童达3432万又2682人,如果要使全部失学儿童入学,以每40人须教师1 人计之,便须教师85万8千多人。然而,1930年的师范毕业生才有8794人, 乡村师范毕业生6405人,短期师范毕业生8203人,共计23402人, 尚缺教师82万4600人。再就现职的小学教员而言,学历低,合格者少。据1931年浙江全省小学教员资格调查统计,受过师范训练者仅占21%;而未受过师范教育者占78%,其中仅是小学毕业和未经学校毕业者多达50%。〔5〕浙江地处江南,是我国教育发达省份尚且如此, 其他地区就可见一斑了。由于当时严重的“师荒”,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不少人士纷纷提出恢复师范学校的独立设置。
1928年5月,南京国民政府大学院召开了第一次全国教育会议, 讨论修改学制问题,会议通过了《中华民国学制系统》,又称“戊辰学制”。同年7月,大学院颁发了全国教育会议决议《师范教育制度》, 其中提出“废止六年制师范学校”。“师范学校得单独设立”。1929年后,全国各地就停办高级中学师范科,开始恢复、重建师范学校。
1932年12月,南京国民政府教育部公布了《师范学校法》。其中规定:师范学校“以严格之身心训练,养成小学之健全师资”为实施方针;师范学校修业年限为3年,得附设特别师范科(1年)、幼稚师范科(2至3年)。各类师范学校,均不征收学费等。翌年3月, 教育部又颁行了《师范学校规程》,其中规定取消“人生哲学”、“社会问题”等学科,取消了繁杂的选修科目。师范学校的课程设公民、国文、历史、地理、算学、物理、化学、生物、体育、卫生、军训、劳作、音乐、美术、论理学、教育概论、教育心理、教育测验与统计、小学教材教法、小学行政、实习等21科目。乡村师范增设关于乡村和农业的科目;特别师范学校、幼稚师范科的课程在普通师范课程基础上增删。1934年9月, 教育部颁布了《师范学校课程标准》。其课程设置,仍是上述21科目,无重大增删,但适当安排了普通文化科目和教育科目的课程量,加强了学生师范专业训练,使课程内容更为充实。至此,近代师范教育又完全独立设置,师范教育体制趋向完备,各类师范学校的课程结构渐臻完善、课程标准也已齐备了,中等师范学校以的课程系统就定型化了。而后,国民党政府加紧了对师范学校的控制,强化了师范课程内容的管理。
总之,我国近代师范教育的课程设置,经历了半个多世纪的沿革,其中既有经验、又有教训,要总结的问题很多。当前中等师范正在进行课程改革,很有必要借鉴一点历史经验。为此,特对近代中等师范课程的演变,作以下反思:
一、近代中师课程板结化
清末《癸卯学制》规定,初级师范学堂的课程设修身、读经讲经、教育等12科目。民国初《壬于癸丑》规定,师范学校本科第一部的课程设修身、读经、教育等16科目。这两次课程设置,均是移植于日本寻常师范学校的课程规制,其重心是在文化知识科目的学习,作为师范专业标帜的“教育”仅为一科目列入课程。到了1922年“新学制”时期,减少了师范课程的必修科目,增加了大量的选修科目,实行了学分制,又采用分组选修。从而拓宽了师范专业知识训练,增加了教育科目,其特点是多种类、多层次,因而中师课程十分繁杂。到三、四十年代,师范学校课程发展到21科目:公民、国文、教育、军训等。至此,我国近代中师课程结构已经定型,而且是板结化了,并且逐渐形成了品德教育科目、文化知识科目、艺术体育科目、职业教育科目、教育理论与实践等五大板块。这种板块化结构的中师课程模式形成后,从积极方面说,中师课程得以相对地稳定,也保证了中师学生的一定学历水平。但是,课程板结化,几十年不变,这种中师课程系统,无论如何是不能适应社会对师范生的知能需求的。
近代中等师范课程结构图示:
\程
品德教
文化知识 艺术体 职业教
教育理论
\课\分 育科目 科目育科目 育科目 与实践科目
\时\类
年 \比
份 \例
19042.80 61.60 9.50 26.10
19122.88 53.9723.745.76 13.67
19343.92 40.4917.56
11.70 26.33
19474.90 35.3024.308.82 22.05
从图示中可以看到,课时比例的走向:品德教育板块、艺术体育板块的课时量逐年增加,而文化知识板块的课时量逐年减少。历史已经证明了,品德教育板块的课时量演变为约占5%,这是恰当的; 艺术教育板块的课时量由9.50%,而增至24.03%,提高了近1.5倍,这个幅度确实太大了。再就文化知识板块中文科、理科课程量的比例而言:
1904年,文化知识板块中文科占74.84%、理科占25.16%;
1912年,文化知识板块中文科占65.33%、理科占34.67%,这是由于辛亥革命以后,大量削减“读经讲经”的课时,由每周9小时减为2小时。实际上这一板块的课时量是增加了。
1934年1947年,文化知识板块的课时量大幅度下降,其中一个原因,是由于这时中等师范学校招收的是初中毕业生,而清末,民初的中等师范是招收的小学毕业生,因此文化知识科目减少课时量。但是,课时量的比重由61.60%减少为35.30%,降幅达43%,课时量减得太多了。无怪乎解放前的师范生文化知识水平低于高中生,这也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
二、中师文化课程高中化问题
长期以来,人们将中师的文化课程水平,去同普通高中文化课程类比,提出了应当等同、甚至要求高于普通高中的文化课水平,否则中师的文化知识就太低了。这也就是1922年后“师中合并”的一个理由。要求中师学生的文化知识水平等同于、或高于高中生的愿望是好的,但做不到,因为是不现实的。其一,中师的课程设置是根据小学教育的需要。文化学科的知识,既要求师范生应当“学会”(掌握),而且还要求“会教”小学生掌握;而高中的文化课程设置,是要求培养合格的高等学校新生,只要求高中生应当“学会”。其二,从历次学制的课程标准分析,普通高中三学年中,文化课程的课时量占了总时数的85%;而中师文化课程的课时量最多只占总课时的61.60%。也就是说, 中师文化科目三学年的课时量只是普通高中的69%。在课时量相差31%的情况下,要求中师毕业生的文化知识水平同于、或高于普通高中毕业生,那只能是一句美好的空话。
为了提高中师文化课程的水平,又不挤掉其它板块的课程比重,从历史上看,办法有三:第一,采用分组制,中师第二学年起分文科、理科两组,课程各有所侧重,又可以保证文化知识板块的课程比重;第二,采用普通师范学校与分科师范学校并举,历史上也有过先例,在有条件的地区设办体育、音乐、艺术、农艺、工艺、家事等分科师范学校,或是在普通师范学校附设分科师范班,减少各有关分科板块的课时量,保证文化知识板块的课时比重,以求相应地提高文化课程的水平;第三,适当延长中师修业年限。
三、中等师范课程结构的定位
近代中等师范课程的发展中,逐渐形成了结构性的五个课程板块。这些板块必须予以定位,以区分其轻重、课时量的多寡,而应当有一个适当的比例,不能随着各个时期教育思潮的兴衰,将这些课程板块视为牛皮筋,可伸可缩,任意地加以增删。
为了使中等师范毕业生能更快、更好地适应小学教育工作的需要,首先要定位的应当是教育理论与实践这一板块。教育理论科目是师范性的重要标帜,定位时当有一定的课程量、相应的课时量作为基础。历史实践证明了,中等师范的教育理论与实践这一板块,应当包括教育学、心理学、中外教育史、教育统计、儿童心理学、小学各科教材教法和教育实习等七门学科为妥,过于挤压、过于膨胀都是不恰当的。清末、民初的中师课程设置,“教育”仅是被列为一个科目,其位置确实是无足轻重了。这样的中师课程结构,很难进行师范专业的训练,也就不利于小学师资的培养,从而影响小学教育的质量。
在1922年“新学制”的课程设置上,实行了多类别、多层次、多选修科目的师范课程体制。其中的后期师范、高中师范科的教育理论与实践这一板块,开列了教育原理、教育心理学、普通教学法、小学各科教材研究等10门的必修科目,共48学分;同时还设有教育史、乡村教育、职业教育概论、现代教育思潮等8门选修科目,共32学分、 要求每个师范生至少选修8学分。这就不能不说其“地位”过于重了, 这一课程板块的科目确实是过于繁杂了,几乎是把当时凡属带有“教”字的学科,都一概列为中师教育理论与实践板块的科目。这是否有必要、是否有可能?全国解放以后,中等师范课程设置上,只列上教育学、心理学、小学各科教材法等三门,因而导致中等师范毕业生的教育理论知识、教育技能过于偏狭的弊端。
近代中等师范课程的沿革,经历史实践证明,较为合理的课程定位当是:品德教育占5%、文化知识教育占50%、艺术体育教育占15%、 职业教育占5%、教育理论与实践占25%。 这也可为当今师范课程改革借鉴。
注释:
〔1〕拙作《中国近代教育史》,华东师大出版社1994年版,第157、159页。
〔2〕梁启超:《变法通议·论师范》。 引自陈学恂主编《中国代教育文选》,人民教育出版社1984年版,第142页。
〔3〕朱有(王献) 主编《中国近代学制史料》第二辑下册,第247页。
〔4〕朱有(王献) 花主编《中国近代学制史料》第二辑下册,第667页。
〔5〕陈学恂主编《中国教育史研究·现代分卷》,华东师大出版社1994年版、第26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