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环境视角下的区域经济发展模式研究——基于山东省数据的实证分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区域环境论文,山东省论文,实证论文,视角论文,区域经济发展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F06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80X(2011)08-0025-11
一、问题提出
改革开放以来,以经济增长为主要目标的区域经济的非均衡发展推动了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在兼顾生态文明建设的新时期,必须加快区域发展方式转变和发展模式转型,尽快从传统发展模式转变为科学发展模式。这种区域发展转型是包括经济、社会、文化以及思想观念、发展战略和政策手段等在内的多元化综合转型(孙承平等,2010)。所以在探讨区域经济发展的态势和模式选择问题时,不能忽视区域经济发展环境影响的整体性。
从综合区域环境视角研究区域经济发展模式需要解决的两个问题,一是需要建立评价区域经济发展环境的指标体系,二是需要明确区域经济发展环境与区域经济发展目标的关联方式和程度。关于区域经济发展环境指标体系,牛盼强(2005)和庞敦之(2006)等国内学者从系统论角度进行了阐述。对于区域经济发展环境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联分析,牛盼强(2005)在指标体系的基础上直接实证分析了区域经济发展环境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庄亚明等(2008)则构建了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GAH-S评价体系,较为全面地体现了区域经济发展的社会、经济、资源、环境子系统协调作用机理。该方面更多的研究是从区域经济发展环境的单一侧面展开,这些侧面包括能源(赵娅,2007)、自然环境(李玉文等,2005;游德才,2008)、基础设施(Canning & Marianne,1993;李泊溪,刘德顺,1995;张玲,2006)、技术创新(池仁勇,张济波,2007;张利群,2010),制度(Scully,1988;丁辉侠,2010)、人力资本(金相郁,段浩,2007;王孝斌等,2009)以及文化(吴义能,2006)。这些研究将区域经济发展目标锁定在经济增长,所得结论从对应的区域环境侧面提供了改善区域经济发展模式的思路,但从区域经济发展环境的整体视角分析区域经济发展模式的文献还很少见。
本文在科学发展观视角下建立了区域经济发展环境的指标体系,利用山东省1978-2009年的数据检验了区域经济发展环境与区域经济增长之间的关联程度、发展阶段以及不同阶段的区域经济发展特征,并结合山东省的区域环境优势提出了适宜的区域经济发展模式建议。
二、区域经济发展环境指标体系的设计与选取
经济发展的内涵包括经济量的增长、经济结构的改进和优化、经济质量的改善和提高三个层面(孙久文等,2003),而区域经济发展环境是指一个区域内使得经济有效发展的外部条件,是围绕着经济主体存在和变化发展,并足以影响或制约经济活动的各种条件的总称(曹洪军,庞敦之,2006)。徐华(2003)将区域经济发展环境划分为物理空间和社会空间两大类,并指出物理空间主要表现为自然和经济的支撑条件,社会空间主要表现为政治和人文社会支撑条件。随着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推广,区域经济发展的内涵不断扩大,其评价指标与区域经济发展环境的评价指标多有重合(张彩霞等,2010)。为了避免评价指标重合而导致的计量分析问题,本文将反映生态文明的资源节约、自然环境保护目标表现在环境指标中,围绕驱动区域经济发展的基本动力(区域经济增长)构建区域经济发展的指标体系,进而通过区域环境指标对经济增长的关联方式和程度探讨区域经济发展模式。此外,根据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同环境因素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方式不同,将区域经济发展环境指标划分为显性指标与隐性指标两大类。其中显性指标主要涉及与区域经济增长相关且作用相对直接的物质条件,具体包括资源环境、自然环境和基础设施环境三个方面;隐性指标主要涉及与区域经济增长相关且作用相对间接的非物质条件,具体包括技术创新环境、制度环境和人文环境三个方面。除了上述两类指标,还存在一类影响区域经济增长的“号外”指标,如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山东全运会等,但这类指标对区域经济的影响具有突发性和非持续性,并且难以通过简单的指标表示,因而本文没有将其纳入区域经济发展环境的指标体系。
区域经济发展环境指标的设计遵循系统性原则、科学性原则、可比性与可测性原则、独立性原则以及完备性原则,而区域经济发展环境指标的选取尽可能选择各类年鉴、数据库中客观性强的代表性统计项目,利用设计指标体系的范围法和目标法①,本文构建了由“目标层、准则层、指标层”三个层次测度的区域发展环境的指标体系(见表1)。
资源环境指标分为存量指标和资源利用指标两类,其中存量指标集中反映区域能源、矿产、动植物、水、空间场地等资源的储量、继续开发利用的前景等,表明区域经济发展的潜力以及区域资源对经济发展的支撑力度,资源利用指标主要反映区域经济发展对区域资源的开发利用情况与依赖程度。为表示资源利用的可持续性,建立了直接投入物质总量、废物综合利用量以及资源维护性投资三项指标。由循环经济的物质流分析可知,我国经济的增长仍依赖物质资源的大量投入(孔鹏志,2011),所以区域资源环境指标对区域经济增长具有正向促进作用。
自然环境指标分为存量指标和污染速度指标两类,其中存量指标反映区域经济增长情形下的地理特征与长期经济活动累积后的区域环境状态,污染速度指标反映当期区域经济活动对自然环境的潜在影响程度。根据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假说的研究结论,自然环境与经济增长的关系随地区和选用指标的差异表现出不同的形式。但从上海、杭州等地的发展实践来看,良好的区域自然环境有助于区域吸引更多资金、技术和人才,以此将自然环境指标分为表征自然环境保护程度的正向指标和破坏环境的负向指标。
基础设施环境指标分为存量指标和能力指标两类,其中存量指标表示基础设施的普及程度,能力指标反映基础设施的服务承受力。基础设施的分类有不同的方法,归纳起来包括交通运输设施、邮电通讯设施、能源供给设施、环境保护设施、学校教育设施、卫生保健设施和社会福利设施七个方面。由于能源供给设施和环保类设施的数据缺失严重,但两者均主要由国家投资建设,所以该类指标用国有固定资产投资替代。从基础设施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来看(金凤君,2005),基础设施表现为正向的促进作用。
技术创新环境指标分为投入—产出指标和效率指标两类。其中投入指标反映区域对技术创新的重视和支持程度。效率指标反映科技创新活动自身的活力和对经济发展的贡献能力。根据经济增长理论的研究结论,技术创新是促进经济增长的关键动力,表现为正向促进作用。
制度环境指标主要利用状态指标反映正式制度②对经济发展的规制情况,可分为政治制度和经济制度两个方面。其中政治制度涉及政府的服务水平与效率、政府对经济的干预程度、产权、社会福利、环境关注程度、法制完善程度和社会治安状况等;经济制度涉及产业结构、市场化程度、对外开放度和工业化水平。制度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取决于制度的有效性,因而有效的制度指标对经济有正向促进作用,而与市场化经济背离的制度对经济增长产生负向作用(杨有才,2008)。
人文环境指标主要利用状态指标反映区域人力资本的发展潜力、保障程度和文化氛围。人文环境指标涵盖人口、文化和人力资本。根据经济增长理论的研究结论,人力资本与技术创新一样,也对经济增长具有正向的影响,但单纯的人口增长并不利于经济增长,产生正向作用的是提供有效劳动力的人口结构。文化环境则影响公众的风险偏好、消费习惯以及人力资本的储备,良好的文化环境能够与自然环境一道,帮助区域吸引更多资金、技术和人才,此类指标对区域经济增长具有正向作用。
三、数据来源与处理
本文以1978年为基年,使用山东省1978-2009年的时间序列数据进行分析。数据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1979-2010)、《山东省统计年鉴》(1979-2010)、《山东省环境状况公报》(2003-2010)、《辉煌山东六十年统计资料汇编》(2009)和省市数据网(http://provincedata.mofcom.gov.cn/nature/disp.asp?pid=406)。
计量分析过程中,对时间序列y和x进行对数化处理以消除异方差,分析软件采用Excel 2003和Eviews 6.0。
四、实证研究结果
1.山东省区域经济发展环境与区域经济增长的相互关系
首先利用ADF检验确定lny和lnx的平稳性,单位根检验结果如表2。结果表明两者均在1%的显著性水平下平稳。
对平稳的lny和lnx进行Granger因果检验,检验结果如表3。结果表明山东省的区域经济发展环境与区域经济增长间存在双向的Granger因果关系。
从回归结果来看,1978-2009年,山东省的区域发展环境从整体上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弹性为2.6398,这意味着区域经济发展环境每改进1个百分点,区域经济总量(GDP)将增加2.6398%。区域经济发展环境对区域经济增长具有明显的推动作用。
2.山东省区域经济发展环境的阶段分析
根据区域经济发展环境的指标体系,将山东省区域经济发展环境六项准则层指标的变化趋势表现在同一图中(图1)。由图1可见,六项准则层指标在1978-2009年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增长。由于变化速度的差异,六项准则层指标相互之间表现为“分—合—分”的发展态势。根据显性指标与隐性指标累加值的差异度大于或小于0.01,将山东省区域经济发展环境在1978-2009年的历史时期划分为三个阶段:1992年以前为初级阶段;1992-2002年为过渡阶段;2002年以后为准成熟阶段。
图1 区域环境准则层指标的变化趋势
在初级阶段,区域经济增长指数平均增长率为11.48%,区域经济发展环境的显性指标与隐性指标均处于较低水平,但以资源、自然环境和基础设施为主要内容的显性环境指标在区域经济发展环境综合指数中所占的比重相对较大,由于区域经济发展环境与区域经济增长存在双向因果关系,因而区域经济发展环境中的显性要素在经济增长过程中占主导地位。在六项准则层指标中,根据指标的平均水平得到准则层指标的排序为:自然环境(0.0293)、制度(0.0269)、资源(0.0213)、基础设施(0.0186)、人文(0.0181)和技术创新(0.0113),反映了山东省经济发展初期经济体制转轨过程的制度变迁,工业化初期的技术水平,以及对资源的依赖和环境破坏。
在过渡阶段,区域经济增长指数平均增长率为10.35%,区域经济发展环境的显性指标与隐性指标均稳定增长,且显性指标与以技术创新、制度、人文为主要内容的隐性指标在发展水平上处于历史最接近水平。这表明单纯的指标水平趋同并不是保证区域经济增长的有效途径。在六个准则层指标中,根据指标的平均水平得到准则层指标的排序为资源(0.0335)、技术创新(0.0331)、自然环境(0.0309)、基础设施(0.0303)、制度(0.0283)和人文(0.0253),反映了山东省经济发展中期工业化对资源和技术的依赖增强,同时环境问题仍较为突出。
在准成熟阶段,区域经济增长指数平均增长率为13.49%,区域经济发展环境的显性指标与隐性指标的相互关系虽有反复,但隐性指标水平最终超越显性指标,在区域经济发展环境中占重要地位。在六项准则层指标中,根据指标的平均水平得到准则层指标的排序为技术创新(0.0715)、基础设施(0.0597)、资源(0.0494)、制度(0.448)、人文(0.0365)和自然环境(0.0360),反映了山东省经济发展中后期城市化进展速度加快,工业化对资源和技术依旧具有很强的依赖性,但技术创新取代了资源,成为主要的驱动因素。在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影响下,制度和人文因素在这一阶段的重要性开始提升,但其对区域经济增长的贡献程度仍没有达到超越传统区域经济增长要素的条件。
区域经济发展环境的阶段论有助于理解我国东西部区域经济发展模式的差异。由于区域经济发展环境的显性指标能更快地促进区域经济增长,所以对于自然资源相对丰富的中西部地区,政府对显性指标涵盖的区域经济发展环境要素存在依赖性,弱化了对隐性指标的发展投入,使得经济发展阶段停滞于经济发展的初级阶段,不利于科学的经济发展模式的推广。对于资源相对匮乏的东部沿海地区,政府能够更积极从隐性指标中寻求区域经济增长的着力点,进而推动隐性指标与显性指标的融合,使得经济发展阶段更快成长为过渡阶段或准成熟阶段。
利用区域经济发展环境的三个不同阶段的数据,进一步检验区域经济发展环境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弹性变化,回归结果见表4。
由回归结果可见,从区域经济发展环境对区域经济发展的综合影响来看,随着区域经济发展环境隐性指标水平的提高,区域经济发展环境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弹性是逐阶段降低的。结合这一阶段的区域经济增长速度,以及不同阶段之间变迁所用时间的缩短趋势,说明虽然区域经济发展环境的建设速度加快,但区域经济增长的原因并不能从区域经济发展环境的整体上进行解释。这一状况能够反映出山东省在探索区域经济发展模式中取得的成绩。区域经济发展环境建设不再简单地围绕经济增长,还在科学发展观的战略指导下加强了资源维护、环境保护和民生福利等方面的建设。还可能是因为在新的经济发展模式要求下,资源和环境保护目标被提高到一个较高标准,虽然技术创新环境增速很快,但面对决定区域经济增长但产权归属困难的公共物品问题,准则层指标的单方面增长难以促使显性指标与隐性指标相互融合,形成区域经济发展的有效合力。
3.不同发展阶段准则层指标的结构变化
伴随区域经济发展阶段准则层指标相对区域经济增长的重要性变化,各个准则层指标自身的构成在不同发展阶段均体现出不同的发展重心。准则层指标在阶段内的标准化平均值体现了指标层指标的实际水平,而利用熵值法确定的权重表现了指标层指标在阶段内的变化幅度,以这两个方面为选择依据,选择最能影响准则层指标变化的前三个指标层指标,并按照由高到低的顺序排列,结果如表5。根据此排序结果,可以清晰地了解山东省区域经济发展环境的主要影响因素和调控领域。
在初级阶段的显性指标方面,第一产业占据主要地位,资源结构依赖耕地面积和水资源总量,调控领域以水产和畜牧养殖为主;自然环境压力来自固体废物排放和地质灾害,调控领域以贴近民生的城市绿化与空气质量改善为主;基础设施建设向教育和邮政行业倾斜,调控领域集中在信息通信以及能源、电力、交通等国家投资产业部门。在初级阶段的隐性指标方面,技术创新虽然资金投入少,但人力资本丰富且科技成果产量大,调控重点在于科技三项经费投入;由于经济制度处于转型期,国家通过财政支出、国家控股等形式调控经济,区域经济的对外联系明显加强;调控领域集中在知识产权保护、促进第三产业发展和稳定物价水平;山东省人口众多且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人文环境表现为人口与文化建设,调控的领域集中在城乡结构、人口增长和文化建设。综合来看,这一阶段区域经济发展模式的特征为第一产业比重高,工业生产低技术水平且高环境污染,经济开始转型但国有经济体制色彩较重,人口增速快,文化氛围浓厚。
在过渡阶段的显性指标方面,水产和畜牧养殖经过上一阶段调控成为资源环境的主要构成,且随着工业化水平提高,直接投入物质量增长显著加快,调控领域开始侧重环境保护,主要涉及废弃物回收利用、水资源和耕地保护;自然环境压力来自废气和废水排放,调控领域集中在城市绿化、废固排放和城市空气质量;邮政和能源、电力、交通等国家投资产业经过上一阶段调控成为基础设施环境的主要构成,对农村问题的关注使得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成效显著,调控领域集中在信息通信工程与教育设施建设。在过渡阶段的隐性指标方面,技术创新环境与前一阶段相比没有明显变化;居民消费和第三产业经过上一阶段调控成为制度环境的主要构成,各类公证事项增加,法制意识增强,调控领域集中在政府服务效率、市场开发和国有经济体制改革;城乡结构经过上一阶段调控成为人文环境的主要构成,同时,就业人数增加,人力资本潜力巨大,调控领域集中在文化建设和人口增长。综合来看,这一阶段的区域经济发展表现出与前一阶段调控间的相继性,经济发展模式的特征为第三产业比重提高,第二产业迅速发展,但仍表现为高资源消耗、低技术水平、高环境污染,经济市场化程度加深但仍需加强调控,城乡结构调整效果明显,教育与文化有效提升了人力资本储备。
在准成熟阶段的显性指标方面,资源环境中的直接投入物质量仍呈较快速度增长,但经过前一阶段调控,废弃物回收利用以及资源的维护性投资成为资源环境的主要构成,调控的重点领域是自然资源、耕地和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自然环境的主要构成更加贴近人民的生活环境,表现为城市绿化和城市空气质量,环境压力主要来自废水排放,调控领域集中在固体废弃物排放、废气排放和地质灾害预防;电信通信和物流经过前两个阶段的持续调控已经成为基础设施环境的主要构成,调控重点是教育设施建设。在准成熟阶段的隐性指标方面,科技三项经费经过前两个阶段的调整已经在技术创新环境中占据重要比例,但科技成果数却显著减少,调控的重点在于提高科技的投入产出效率;随着经济增长,知识产权保护和社会法制水平显著提高,第二产业再次成为制度环境的主要关注对象,但结合资源和自然环境建设重心的变化,第二产业的制度考虑主要是进行生态化改造的现实需要,调控的重点与上一阶段相似,集中在市场开发、国有经济体制改革和社会法制化建设;城乡结构继续表现为人文环境的主要构成,由于坚持文化建设,区域的人文吸引性增强,社会参保人数增加,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完善,调控领域与上一阶段相同,仍集中在文化建设和人口增长控制。综合来看,这一阶段区域经济发展与前两阶段的调控存在相继性,经济发展模式的特征表现为第二产业仍处于主导地位,虽然仍需大量资源投入,但生产技术水平较高,资源回收利用率提高,已经体现出一定的生态化特征,知识产权保护和法制化建设水平好,文化品牌建设成效初现,社会保障体系日趋完善。
五、结论与政策建议
本文基于构建的区域经济发展环境指标体系,利用山东省1978-2009年的统计数据检验了区域经济发展环境与区域经济增长之间的关联程度以及不同历史发展环境阶段的区域经济发展特征。通过实证检验所得主要结论有:①山东省区域经济发展环境与区域经济增长互为Granger因果,山东省区域经济发展环境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弹性为2.6398。②山东省区域经济发展具有明显的阶段性,在不同阶段,区域经济发展环境与区域经济增长的关联方式存在差异,表现为经济发展阶段越高,经济增长更多依赖区域经济发展环境中的隐性指标。③山东省区域经济发展环境中显性指标与隐性指标的融合程度影响区域经济增长的效果;单纯的协同和单方面强化准则层环境指标并不必然导致区域经济发展环境从整体上加快区域经济增长。④从近两个发展阶段区域经济发展准则层指标的结构调整来看,山东省的经济发展表现出较强的阶段相继性和生态化发展的特征,下一阶段资源环境的调控重点是耕地和水资源保护;自然环境的调控重点是固体废弃物循环利用和提高城市空气质量水平;基础设施环境的调控重点是教育设施建设;技术创新环境的调控重点是整合资源,提高技术创新的投入产出效率;制度环境的调控重点是对外贸易和国有经济改革;人文环境的调控重点为文化机构建设和人口控制。
山东省具有独特的区位优势,且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发展,积累了雄厚的物质基础和较为完备的产业基础,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稳步提高,山东省具备了推行区域经济发展网状交织发展模式的条件,结合上述分析和结论,为山东省区域经济发展提出以下四点建议:
(1)围绕蓝色经济区的发展规划,打造区域经济发展的新增长极。蓝色经济是一种海陆产业联动发展的新模式,要求海陆统筹,以发展海洋经济和临海经济为重点,加快构建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发展潜力大、成长性强的现代蓝色产业体系。发展着力点为:①改造提升海洋渔业、海洋化工业、海洋交通运输业、滨海旅游业四大山东省的传统优势产业,同时大力发展海洋生物制药业、海洋装备制造、海洋新材料、海洋新能源、海水综合利用、海洋生态环保产业等海洋高新技术产业和海洋现代服务业,努力形成海洋经济“三二一”比例顺序的产业结构;②构建竞争优势突出的临海产业体系,按照新型工业化道路的要求和以大港口吸引大项目、以大项目促进大发展的思路,依托半岛港口群和港口城市,以石油化工、钢铁、汽车、木浆造纸、加工装配工业等运量大、外向型和港口依赖度高的产业为重点,集中培植一批发展潜力大、带动能力强的主导产业,建设全国一流的临港工业基地。依托山东半岛地区的国家级和省级高新技术开发区,加快发展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材料、新能源等具有先导作用和高附加值的高新技术产业,形成一批具有技术密集、资本密集和高经济效益等特征的高新技术产业基地。
(2)依托省会城市群经济圈的战略规划,加强区域经济发展的网络连接。按照“一个核心、两个圈层、六条轴线”③的立体化的发展格局,重点发展:①突出省会城市群经济圈中各城市的产业特色,强化产业分工体系化建设和城市群经济圈核心(济南市)的辐射带动能力,削减传统产业、国有经济比重,在城市群经济圈内形成一个保持产业良性发展的产业链;②加快推动胶济铁路两侧产业聚集带建设,打破胶济铁路沿线内陆城市的空间格局,以济南为核心,将沿海城市作为内陆城市的港口,重新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构建规模布局合理的城镇体系,不断加强城镇的聚集辐射功能,推动生产要素向城镇聚集;③各城市在以交通路网为重点的基础设施联系、商业连锁、重点优势企业的联合、人才交流等方面加强与济南互动发展的同时,进一步完善法律法规并建立统一的市场监管机制,并削弱圈内各城市在市场准入、质量技术标准、行政事业性收费、户籍制度等形式的地方保护,加强资金、技术、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的市场优势互补,凸显集聚和扩散效应。
(3)立足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建设,探索区域经济发展的绿色模式。以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为契机,山东省应以资源高效利用和生态环境改善为主线,着力构筑具有自身特色的绿色经济模式,要做好德州中国太阳谷、滨州中国风电城等建设,以多元化方式发展水电、核电、清洁煤和风电、生物质能、太阳能等清洁能源;在大力实施百万亩湿地生态修复、黄河清八河段治理、生态环境综合整治、鸟类保护“四大示范工程”的基础上,继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基础设施的支撑能力,打造集观光、休闲、度假于一体的现代服务业;将先进低碳技术作为提升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竞争力的核心内容,列入地区科技发展规划,发挥政府科技投入引导作用,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多元化的科技投入机制,大力开发低碳技术和低碳产品,促进低碳技术的应用研究;根据国家政策倾斜积极开展行政管理创新和政策创新,加快“大部门”环境行政体制的变革,将气候变化与其他领域的环境发展问题进行统筹兼顾,合理匹配行政资源,减少部门间的行政成本和制度成本,提高效力。
(4)把握低碳经济、循环经济的内涵实质,构建区域经济发展的现代农业、工业和服务业产业体系。在农业方面:①应进一步推广山东省农业部门提出的平原农林复合工程、农田立体间套工程、庭院生态工程、废弃物资源化生态工程、无公害农产品工程、水田种养共生互惠工程、农畜产品加工增值工程、农业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工程,深化八大农业工程的实施效果;②培养造就高素质的新型农民,把山东省农村巨大的人力资源转化为人力资本优势,形成持续推动农业生态化建设的动力;③变单一农业为农、林、牧、渔各业并举,在整个农村经济中实行第一、二、三产业综合发展,进行农产品深度加工,建设特色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促进特色农产品规模化发展,打造绿色农产品品牌,努力形成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产业化经营的现代农业发展新格局,全面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和农产品竞争力;④推行“九节一减”,④积极发展高产、优质、高效、低耗型生态农业,推广普及节水灌溉和低排放的高产栽培技术,切实提高土地产出效率,推进粗放农业向精细农业转变,走绿色化、生态化农业发展之路。在工业方面:①基于东营经济开发区、胜利工业园、滨州鲁北化工生态工业园、西王集团工业园、潍坊滨海经济开发区等循环经济示范区的建设经验,加强高效能、可循环技术研发,加快国家循环经济试点企业发展,形成一批具有示范带动作用的新型环保企业;②对家用电器、纺织服装、化工、食品、建材、造纸等山东省优势传统产业实施改造升级,提高产业集中度,提升产品质量,增强整体竞争力,实现集聚生产、集中治污、集约发展,同时,加强创新能力建设,大力发展电子信息、生物工程、新材料等产业,培育海洋生物医药、海洋功能食品、海洋工程材料、海水综合利用等海洋高技术产业,加快形成一批高成长、带动能力强的骨干企业,开发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产品;③加快研发先进技术和设备,推进第四代核能技术研发和产业化,且加大投资和政策扶持力度,开发利用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生物质能等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在服务业方面:①依托交通枢纽、中心城市和重要货物集散地,完善物流基础设施,建设一批特色物流园区和集散、存储、加工配送中心,重点建设临港物流基地,形成多层次、开放式、社会化的物流体系,大力发展第三方物流,促进物流企业集群化发展,建成环渤海南部的区域性物流中心;②依托山东省的历史文化底蕴和天然自然景观推动旅游资源整合,着力打造黄河入海口、滨海旅游度假、红色旅游和民俗文化四大精品旅游线路,支持黄河口生态旅游区、黄河水城、孙子文化旅游区建设,逐步建成国家级旅游区;③重点发展以提升三次产业节能降耗为目的的电子信息产业,特别是对物联网的研究与技术应用,同时,壮大专业节能服务实体,全面推动公共场所、道路交通、商贸流通、餐饮酒店节能设备和技术的广泛应用;④在国家开发银行、农业银行、建设银行等金融机构实施区域信贷政策倾斜的前提下,整合城市商业银行,引进战略投资者,建立面向广大中小企业的融资平台,促进金融业与高端制造业融合。
注释:
①国外学者在设计指标体系时采用的主要方法有:范围法、目标法、部门法、问题法、因果法和复合法(卢泰宏,1998)。
②正式制度是人们有意识建立起来的并以正式方式加以确定的各种制度安排,包括政治制度、经济制度和契约,以及由这一系列的规则所构成的一种等级结构(陈建伟,2006)。
③一个核心是指中心城市济南;两个圈层是指距离核心城市70公里范围内的紧密层,主要包括济阳、商河、平阴、齐河等;以及距离核心城市150公里范围内的协作层,主要包括淄博、聊城、泰安、莱芜、德州、滨州等;六条轴线分别为聊济淄、德济泰、滨淄莱、德滨、聊泰莱和平济商。
④九节即节地、节水、节肥、节药、节种、节电、节油、节柴(节煤)、节粮,一减就是减少从事一产的农民。
标签:区域经济发展论文; 经济论文; 经济研究论文; 环境经济论文; 海洋污染论文; 经济建设论文; 经济增长论文; 实证分析论文; 制度文化论文; 经济学论文; 调控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