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课外活动的现状与分析_校园活动论文

小学生课间活动的现状与分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课间论文,小学生论文,现状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小学常规管理中最为头疼的是课间活动,课间活动是学生在上课和课外活动时间之外的最自由的存在状态,在这段时间内学生受到学校监管的力度是最小的。课间活动在时间上包括两部分:学生进校到上课这段时间和课间休息时间。课间休息时间是固定的,每天以6节课、每个课间10分钟计算,课间休息时间就是50分钟。小学生提前进校的时间或早或晚,各不相同,如果按作息时间表的规定进行统计,一般学校规定学生提前20分钟进校,那么,上、下午合计至少是40分钟。所以,小学生每天的课间活动时间实际在90分钟以上。显然,课间活动在时间上已远远超过课外活动课,因此,研究和开发课间活动是十分必要而有意义的。

一、小学生课间活动的现状

1.关于小学生课间活动的调查

小学生在课间时间是绝对自由的,即使有值周老师巡视,也管有不及。因此,课间活动基本上成为学校常规管理的真空地带。那么,小学生在课间究竟做些什么活动?学校对课间活动又是如何管理的?笔者为此调查了所在城市的5所城区小学和5所农村中心小学。调查结果如表1~3所示。

表1 小学生课间活动内容的调查表

(抽查城市、农村各两所学校,每所学校调查一至六年级各一个班,共调查24个班)

表2 关于小学课间管理的综合调查(调查城市、农村各5所学校)

表3 关于小学生校园伤害事件的调查(调查10所学校,共计发生87例)

注:表中属于课间活动造成的伤害事件为79例,100人,占90.8%,发生在学校监管时间外的伤害事件为81例,8人,占93.1%;伤害事件双方中含民法“限制行为能力人”的人数为49人。

2.教师头疼、校长害怕、家长担心

根据调查可见,课间活动是校园伤害事故发生的重要时间段,追逐打闹是造成伤害事故的主要因素。小学生课间活动多是自发进行的身体活动。凡身体活动特别是多人之间进行的身体接触必然伴随一定危险性,而小学生又不能意识到这种危险性,所以极易发生校园伤害事故。面对这种情况,校长、教师和家长都有自己的看法。

校长:校园伤害事故已经给我们留下太多的教训,尽管学校处处小心,制定相关的校园安全管理制度,甚至层层签订安全管理责任状,班主任也谆谆告诫学生加强自我约束、增强安全防范意识,但效果并不理想,安全工作防不胜防。作为我们当校长的,虽然会遇到很多令人伤脑筋的事务,唯有学生安全问题最使我们寝食难安。没办法,学校只能将责任分解,压到教师头上。

教师:我们在上课时候对孩子教育和管护是责无旁贷的,但是,我们在上课之外还要备课、批改作业和自我学习,我们也需要课间休息。我们可以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如果让我们在课间也上岗巡视和管理,是有很大难度的,况且也管不过来。好动、调皮是小学生的天性,我们不应该也不可能一直把学生“看死”。此外,家长也应该尽些责任,学校规定学生不得早到校,有的家长就是不闻不问,早早就让孩子进校,他们认为孩子一进学校,就万事大吉了,其实是把监管责任推给了我们。

家长:我们把孩子送到学校,和老师在一起,出了问题当然要找学校。至于早到校问题,我们送孩子上学的时候不可能把时间卡得那么准,况且,孩子精力旺盛,中午根本不睡觉,吵着要上学,我们又能怎么办,孩子最听老师的话,当然需要老师管理才行。

二、小学生课间活动的分析

1.课间活动现状分析

(1)课间活动是诱发校园伤害事故的重要因素。从调查“表1”可以看出小学生“追逐打闹”的现象很严重,尤其是低年级已经超过了五分之一。同时,“表2”显示发生校园伤害事故的学校为百分之百,也印证了这一点。“表3”又进一步显示“追逐打闹”造成伤害的案例占伤害事故总数的90.8%,发生在课间活动时间内的案例占伤害事故总数的93.1%,这说明课间活动是校园伤害事故的多发时间段。

(2)单靠学校安全管理是难以解决课间活动安全隐患的。从调查中了解到,由于各级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非常重视危房改造和教学设施的安全管理,所以,教学环境造成的安全隐患基本不存在。那么,最大的安全隐患还是课间活动。虽然各个学校也加强了对学生的安全教育并在不同程度上实施了值周管理,但为什么还是不能有效控制校园伤害事故呢?从调查中得到的结论有三:一是由于小学生的年龄特点;二是课间值周管理不能得到落实;三是单靠强制性管理是难以奏效的。

(3)参与课间体育活动的学生偏少。虽然不反对小学生在课间交流谈心、自娱自乐或者做一些学习活动,但课间体育活动的确是一种积极的课间休息方式,应该得到倡导。而调查显示,小学生在课间开展体育活动的不多,特别是高年级的学生更少。

2.课间活动性质的分析

小学生课间活动是指小学生在学校工作时间内、课堂教学之外的时间内所进行的身体活动。很多学校习惯将课间活动纳入课外活动,这是一个误区,因为课外活动是学校在课堂教学之外,引导学生自愿参加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学习活动。课外活动属于活动课程,具有课程性质,它纳入学校教育工作的总体规划。而课间活动是调节学生生理、心理的重要手段,并不具备课程性质。因此,两者不能混为一谈,现对比分析如表4所示。

表4 课间、课外活动对比表

3.课间活动的管理分析

学校的课间活动一般由班主任和值周老师负责管理。但是,让老师管理课间活动确实存在很大难度,一是老师确实很辛苦,课间也需要休息,让他们站到学生中间不停地巡视是不现实的,事实也证明了这一点;二是让老师管理也不是上策,凭几个值周老师是管不过来的,偌大操场、长长通道、层层楼梯,再加上教室和厕所,你照顾哪个地方呢?照顾了一个地方又会顾此失彼。相反,调皮的学生在任何地方都不闲着,很难制止。有的学校尝试让学生参与课间管理,这种自主管理理念确实很新,也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教师的负担,并起到了一定作用,但通过实践检验,这仍然不是上上之策,因为以“生”治“生”,其效果和利弊是显而易见的。那么,究竟如何管理课间活动呢?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还要回过头来分析“小学生校园伤害事件的调查”。

根据表上的统计,追逐碰撞造成的伤害和相互推打造成的伤害占伤害案例总数的90.8%,而这两种情况都属于课间“追逐打闹”。由此可见,只要杜绝追逐打闹现象,就可以基本上控制校园损伤事件。那么,怎样才能杜绝追逐打闹现象呢?要做到这一点,最有效的措施是开展课间体育,并在此基础上建立学校安全管理和学生自主管理相结合的立体管理体系,这是规范课间活动的根本途径。

学校在课间活动管理方面要以教育部颁发的《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为依据,加强安全保卫、预防和消除教学环境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建立健全安全制度和加强对学生的安全教育等。学生自主管理是通过建立课间活动监督员等手段进行的一种管理机制,学生自主管理可以通过班主任和值周老师进行组织。不论是学校管理,还是学生自主管理,都是规范小学生课间行为的外部机制。只有引导小学生开展健康的、安全的课间体育活动,来替代“追逐打闹”,才能从根本上规范小学生的课间行为。所以,开发和实施课间体育是改变课间活动现状的根本途径。

标签:;  ;  

小学生课外活动的现状与分析_校园活动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