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东西部地区体育事业发展潜力的实证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发展潜力论文,体育事业论文,东西论文,实证研究论文,我国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808-05 文献标识码:A
1 影响体育事业发展的因子分析
我国社会主义教育事业既是社会文化事业的组成部分,同时亦是国民经济的构成部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经济等诸多方面构成对体育事业发展产生影响的因素。选择和确定影响体育事业发展的指标及建立指标体系是本研究的重要工作,根据研究的需要,我们首先把指标及建立指标分为社会经济发展指标和体育发展指标两类。在指标的选择上,根据不同的指标类型采用不同的选择依据。社会经济类指标主要参照国家小康水平评价指标和地区发展研究中得到大多数学者选用和公认的指标;体育发展指标主要选择与竞技体育、群众体育、学校体育等关系密切和并对体育事业发展有较大影响的指标。根据文献资料和调查研究,我们首先选择了28项指标进行分析研究(表1)。然而,对28项指标进行逐一分析有较大困难,考虑到28项指标中,部分指标具有一定的相关性,有些指标可以合并为一项综合指标,为减小分析的复杂程度和提高分析的科学性,笔者首先对收集的指标进行了因子分析,以确定影响体育事业发展的几个主要因素。
根据因子分析要求,变量个数应少于观察数据个数,由于我们只有20个省市区的数据资料,所以首先要对指标进行筛选。步骤如下:
(1)具有典型经济、社会或体育含义的指标不参与因子分析。如GDP、财政收入总量、体育事业经费以及与体育事业直接相关的指标,如:各级运动员、教练员人数等。
(2)把不同指标合并成具有新的含义的指标。如:居民食品消费支出除以居民生活消费支出得以居民的恩格尔系数。
(3)在一些相关性较大的指标中选择一个或几个有代表性的指标来计算。比如: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的消费水平与收入水平相关度较高,我们取和体育相关性较强的消费水平计算。经过以上处理,最后参与因子分析的指标(表2)。为了得到反映体育发展潜力的因子,先对因子模型作旋转,再进行因子分析。按特征值大于1的原则,得出4个主因子(表3),特征值分别为6.24、2.77、1.19、1.08。四个因子的累计变异已达到87%。
将因子模型系数矩阵中主要关系提取出来得到四个关系式:
f1=0.791 文化娱乐消费水平+0.906农村居民年均生活消费支出+0.938城镇居民年均生活消费支出+0.833体育事业经费总额
f2=0.881国内生产总值+0.623财政收入+0.882乡镇企业数+0.953乡企业职工数
f3=0.668大专以上人口数+0.650省级以上传统项目学校数+0.76115及15岁以上人口非文盲半文盲数
f4=0.952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0.467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
分析上面四个因子的实际意义,可得出下面结论:
(1)因子1是反映居民收入水平和消费观念的指标;(2)因子2是反映地区总体经济实力和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的指标;(3)因子3是反映地区教育水平的指标;(4)因子4是反映居民生活水平的指标。
2 体育事业发展潜力指标体系
表4 体育事业发展潜力指标体系
根据因子分析的结果和指标的实际意义构建体育事业发展潜力指标体系(表4)。体育发展水平—(全运会成绩,省级以上体育先进县,先进城市体育社区);经济水平—(国内生产总值,财政收入,乡镇企业数量,乡镇企业职工数);体育投入水平—(体育事业经费,体育事业经费占财政收入的百分比,群众体育经费占体育事业经费的百分比);社会发展水平—(大专以上人口,15及15岁以上人口中非文盲半文盲比例,居民文化消费水平,居民收入水平,居民生活水平);体育发展基础水平—(优秀运动队在训人数,后备人才,优秀运动队教练员人数,传统项目学校数)。
3 指标的计算过程
3.1 指标标准化
指标的标准化是指底层(初始指标)指标的无量纲化过程。目的是使指标在各地区间具有可比性。同时也是不同指标合成同一指标的基础。标准化的方法是,以各地区该项指标值的和为100,各地区的指标与该值相比得到的相对数即为标准化值。
3.2 指标权重的确定
首先计算各区体育发展水平,然后计算各指标与体育发展水平之间的相关系数,最后把所有相关系数归一化处理,指标对应的值即为该指标的权重。
3.3 综合指标的得分计算方法
由22个指标综合、计算得到5个综合性指标,计算方法均采用加权平均。计算公式为:
其中,SI[,i]为5个综合指标之一。i=1,2,…,5;W[,j]为第j个子指标的权重。CJ[,i]为SI[,i]中第j个子指标。Ki为SI[,i]中包含的子指标数。5个综合性指标和19个子指标的对应关系列表如下:
4 各地区发展潜力分析
4.1 各地区发展潜力分析
根据1997年地区间发展水平与发展潜力的比较,分析各地区在未来发展的优势与制约因素,为制定地区发展战略提供依据。各地区五项综合指标的水平及位次(表5)。综合发展潜力指标由经济发展水平(0.3),体育投入水平(0.3),社会发展水平(0.15),体育基础(0.25)加权平均得到(括号内为权重)。
我们把潜力在前5位的地区作为高潜力地区,6至12位地区作为一般潜力地区,后8位地区为低潜力地区,把各地区按发展潜力分组,详见(表6)。表6中东部地区大部分省市各项潜力指标都处于高潜力区,尤其是东部几个经济大省(市),如:广东、上海、山东、北京、浙江、江苏等。低潜力地区大都是西部地区,西部地区只有四川省一项指标(经济水平和体育基础)都在高潜力地区,云南有两项指标(经济水平和体育投入)在一般潜力地区,其他各省几乎四项指标都在低潜力区。综合发展潜力指标,西部地区只有四川一省位于一般潜力区,这说明西部地区体育事业在短时期内不可能有大发展。
为了便于分析,可把潜力指标与体育发展水平指标进行对比研究。与潜力分析一样,我们把发展水平前5位的地区作为发展高水平地区,6至12位的地区作为一般水平地区,后8位的地区作为低水平地区。从经济水平、体育投入、社会发展和体育基础等四个方面的发展潜力来看,西部大部分省区都不具有优势。综合发展潜力只有四川、云南二省处在一般发展潜力地区,西部其余省区均处在低潜力地区。
表5 各地区体育发展潜力位次
表6 各地区发展潜力分级情况表
高潜力地区 一般潜力地区
低潜力地区
经济 广东、上海、
辽宁、北京、河北、 天津、陕西、贵州、
水平 山东、江苏、四川 福建、浙江、云南、 新疆、甘肃、海南、
广西宁夏、青海
体育 广东、上海、
江苏、四川、河北、 天津、陕西、甘肃、
投入 山东、辽宁、北京 浙江、云南、福建、 新疆、贵州、海南、
广西青海、宁夏
社会 上海、北京、
四川、山东、天津、 云南、新疆、海南、
发展 广东、江苏、浙江 辽宁、福建、河北、 陕西、贵州、甘肃、
广西宁夏、青海
体育 山东、江苏、
广东、浙江、甘肃、 云南、广西、新疆、
基础 四川、辽宁、河北 福建、陕西、天津、 上海、宁夏、贵州、
北京青海、海南
综合 广东、上系、
四川、河北、北京、 广西、陕西、甘肃、
发展 辽宁、江苏、山东 浙江、福建、云南、 新疆、贵州、海南、
潜力
天津宁夏、青海
注:表中顺序按名次先后排列
4.2 落差潜力分析
表7 各地区体育发展水平与潜力的落差
地区
落差
地区
落差
地区
落差
地区
落差
广东
2
北京
-3
广西
-2
云南
5
上海
-1
江苏
3
福建
2
新疆
1
辽宁
-1
河北
-1
甘肃
-2
海南
0
四川
-2
浙江
0
陕西
0
宁夏
0
山东
0
天津
-2
贵州
-1
青海
0
发展潜力高于综合发展水平的地区,在潜力与实力之间可以形成一种落差优势——不妨称之为发展势能——这样的地区在未来的时间里应该能够较快提高其体育事业的整体水平。表7列出了不同地区发展潜力与发展水平之间的落差。
由表7可以看出,具有较高落差潜力的地区依次为云南、江苏、福建、广东、新疆等。云南省无论是经济水平还是体育投入力度都达到了一定的规模,社会发展水平和体育基础水平也排在西部各省区的前列,其未来的体育事业发展会有较大上升空间。江苏和广东分处我国最具活力的两大经济地带——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其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已走在全国其他省市的前列,体育事业呈现出良好发展势头。虽然上海市体育基础水平排在第16位,但其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较高,同时作为我国最大的直辖市,其对各类人才有较强的吸引力,其体育发展水平仍能保持在全国首位。
笔者在数据处理过程中发现,一些曾被认为对体育事业影响较大的指标,如:居民收入与消费观念、居民消费结构等,实际情况是与体育事业发展水平的相关性并不如其他指标那样明显。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原因:第一,这类指标影响的主要是群众体育事业,尤其是对体育健身娱乐业的发展可产生影响。在我国目前竞技体育主要靠国家和地方公共财政支持的情况下,这类因素对竞技体育的影响是间接的,但这种情况可否持久,这还需要看体制改革的进程。第二,虽然各地区体育事业整体发展水平有较大差距,但群众体育在地区间的差距并不明显,因为竞技体育和群众体育发展不协调,目前来看不是个别地区的问题,而是一个各地普遍存在的现象。所以,地区间体育事业发展差距主要体现在竞技体育方面,因此,单纯从数字上分析,社会发展水平对体育事业的影响不大。但就长远来看,这类指标对体育事业的发展有着不容忽视的深层次的影响。随着体育社会化、产业化发展进程的进一步加快,这些因素的影响将会越来越明显。
5 结论
5.1 东西部地区体育事业发展潜力存在较大差异
由于东西部地区社会经济以及体育事业自身发展水平存在较大差距,所以,东西部地区间体育事业发展潜力也存在较大差别。西部地区由于历史、地理、经济结构及社会发展等诸方面的原因,尽管与自身纵向比较有了长足地进步,但整体比较发展速度相对较慢,分析结果显示,目前西部一些省区不具备加快体育事业发展所需要的经济社会环境。地方财政实力不足,对体育事业的投入力度较低、社会资金来源渠道有限,同时其体育事业自我发展能力亦比较弱,从发展潜力来看,西部地区体育事业短期内难以有较快地发展。
5.2 西部地区相对东部地区发展潜力较低,但体育事业仍取得较大发展
虽然西部地区相对东部地区发展潜力较低,但改革开放20年来,西部各省市区体育事业普遍取得了较大进步,西部一些省区体育事业发展程度甚至高于经济发展水平,这说明,尽管体育事业作为社会事业其发展受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影响与制约,但仍然存在着加快发展的可能。现阶段,西部地区体育事业发展的快慢与政府重视程度有较高相关度。
5.3 西部地区体育发展水平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
分析结果显示,西部地区除云南省外,其他地区落差潜力不大,这说明现阶段西部地区体育事业的发展基本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西部地区在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情况下体育工作仍取得了较快发展,说明西部各省区在发展地方体育事业方面做了许多工作,应当对西部地区广大体育工作者的工作给予充分肯定。
5.4 西部地区体育事业水平短时期内,位次不可能有大的变化
综合发展潜力分析结果显示,现阶段,西部地区只有四川一省位于一般潜力区,地区发展差异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特征之一,故地区间的差异一定时期内仍将存在。所以,西部地区体育事业发展水平短时期内与东部地区相比,位次不可能有大的变化,这是各级政府和体育工作者都必须正视的问题。然而,位次不变并不等于没有发展,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西部地区可能会进入一个相对较快的发展时期,这对于西部地区体育事业来说是一个极好的发展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