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血常规检验结果的常见因素及其预防措施探讨论文_胡利朋

胡利朋

(湖北省黄冈市浠水县巴河镇卫生院 湖北黄冈 438207)

【摘要】目的:探讨血常规检测结果的常见影响因素及预防措施。方法:选择2014年2015年来我院进行体检的120例健康者作为本文研究对象,分析标本采集时间、采集部位、采集量、抗凝剂种类、标本运输及贮存等因素对标本检测准确性的影响。结果:送检时间在24h以上血液样本中红细胞计数及血小板计数均高于其他送检时间样本,而白细胞计数则低于其他送检时间样本,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保存温度为冷藏的标本红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及白细胞计数均低于室温保存标本,但两者无显著差异(P>0.05)。采集部位为手指末梢的样本红细胞计数及白细胞计数均低于肘部静脉血标本,而血小板计数则高于后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午采用样本的白细胞计数高于清晨采集标本(P<0.05)。结论:血常规检测的准确性受送检时间、保存温度及采集部位等众多因素影响,因此全面了解各种影响因素,做好检测前质量控制对于提高检测准确性具有积极意义。

【关键词】血常规;影响因素;预防措施

【中图分类号】R4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5)21-0094-02

血常规检验是通过观察血液中红细胞、白细胞及血小板等血液细胞的数量变化及形态分布,对临床疾病做出基本判断,其作为临床化验检查的常规手段,可对血液系统疾病、贫血及造血功能异常等做出诊断[1]。虽然血常规检验的规范化及标准化均大大提高,但临床诊断的准确性仍会受血常规检测准确性的影响,因此探寻常见的影响因素,并介入有效的应对措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分析了不同因素对检测结果的影响,现将结果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患者资料

选择2014年11月~2015年11月来我院体检的120例健康者作为本文研究对象,男85例,女35例,年龄在18~54岁之间,平均年龄(37.5±2.2)岁,120例的研究对象均为健康者,本次血常规检测前6个月未见任何疾病,其中血液样本采集时间为清晨者60例,采集时间为中午者60例,采集部位为手指末梢者60例,肘部静脉血者60例,血液样本送检时间为10min、0.5、1、3、6、9、12h及24h后,血液样本保存温度分为室温和冷藏。

1.2 研究方法

120例研究对象均于静息10min后采集血液样本4ml置于血常规抗凝管中,混匀后待测,为避免溶血混匀过程中应保持动作轻柔,采用ABX120全血细胞计数仪进行测定,检测项目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及血小板计数[2]。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医学统计学软件SPSS16.0对两组资料进行分析,计数资料和计量资料分别采用χ2检验和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不同送检时间血常规检测指标比较

送检时间在24h以上血液样本中红细胞计数及血小板计数均高于其他送检时间样本,而白细胞计数则低于其他送检时间样本,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讨论

血常规检验结果的可靠性及准确性受众多因素影响,除常见的送检时间、样本保存温度及采集时间等影响因素外,还应充分考虑采集部位、抗凝剂浓度、样本离心时间等因素,同时检验人员操作、检测仪器稳定性等亦会影响检测结果可靠性,只有全面考虑到各项影响因素才会最大限度确保检测结果可靠性与准确性[3],为此本文选择了送检时间、样本保存温度、采集时间及采集部位对样本检测结果的影响。实验结果显示,送检时间24h以上对样本准确性有较大影响,血液样本中红细胞计数及血小板计数均高于其他送检时间样本,而白细胞计数则低于其他送检时间样本,这主要源于血液样本放置时间过长会发生黏附聚集产生较大颗粒[4],扰乱血液细胞分析仪的检测准确性,同时放置时间过长会产生一定浓度的代谢物而发生不同程度分层[5];手指末梢血样本红细胞计数及白细胞计数均高于肘部静脉血标本,而血小板计数则低于后者,虽然手指末梢血液样本最为接近静脉血样,但手指末梢血样仍与静脉血存在一定差异,这主要源于手指穿刺采血样时会不同程度刺破小动脉,进而影响红细胞和白细胞计数量,同时皮肤穿刺过程中会形成微小血块,这些微小血块会导致血小板计数低于静脉血样[6];保存温度为冷藏的标本红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及白细胞计数均低于室温保存标本,但两者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通常认为保存温度低于室温的血液样本与抗凝剂无法有效融合,由于无法融合抗凝剂而导致血小板粘附状态无法有效解散,而且温度过低会使血液样本中细胞无法分类,以上因素共同影响会对检测结果准确性造成一定影响[7];中午采用样本的白细胞计数高于清晨采集标本,这主要源于血常规检测结果可靠性和准确性与被检测者进食、情绪及运动等生理因素显著相关,这些生理因素会对血液细胞成分及比例均会产生影响,因此为确保检测结果可靠应确保同一被检测者在同一时间采集血液样本[8]。除本文观察的上述影响因素外,药物因素、样本运输、抗凝剂种类、浓度及采血量等也会影响检测结果,因此临床血常规检验时应全面考虑各类影响因素,充分做好检测前后的质量控制,提高血常规检验的可靠性及准确性,为临床诊断提供有效参考。

【参考文献】

[1]任淑红.影响血常规临床检验精准度的相关因素分析[J].基层医学论坛,2015,19(9):1212-1214.

[2]陈伟红.影响血常规检验结果准确性的分析前因素[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4,35(21):3007-3008.

[3]胡丽琴.影响血常规检验分析前质量缺陷的囚素及应对措施[J].河南外科学杂志,2015,21(6):114-115.

[4]王丽红.血常规检验结果的影响因素和应对措施[J].中国医药指南,2015,13(23):284-285.

[5]杨涛.为80例患者进行血常规检查的结果及影响其检查结果的因素分析[J].当代医药论丛, 2011,12(16):39-40.

[6]文家远.临床血常规检测的影响因素及控制对策初探[J].中国现代医生,2012,50(13):150-151.

[7]朱志军,丁后明,陶涛等.影响血常规检测结果的因素调查分析[J].数理医药学杂志,2016,29(1):55-56.

[8]黄祥丽,代治国. 凝血检验、血常规的影响因素及控制变异方法分析[J].中国医刊,2016,51(2):98-101.

论文作者:胡利朋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5年21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5/14

标签:;  ;  ;  ;  ;  ;  ;  ;  

影响血常规检验结果的常见因素及其预防措施探讨论文_胡利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