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影慧远《大乘义章》佛学思想研究

净影慧远《大乘义章》佛学思想研究

田湖[1]2014年在《慧远《大乘义章》涅槃观研究》文中提出涅槃作为佛门修证的终极目的,无疑受到了芸芸众生的极大关注。然而,离名绝相而又应化万端的涅槃究竟是什么却很难表达清楚,甚至有很多对佛教不甚了解的人,就直接将涅槃等同于死亡来用。这无疑混淆了佛门中最关键的名相,给人们理解佛教带来了极大的障碍。为了澄清涅槃在佛教教义中的真面目,则有必要重新回归到佛门高僧们的正解中去体观。而作为“隋代三大师”之一的净影慧远就是治涅槃义学的翘楚,他在所治的涅槃义学包罗万举而又精到入微。同时,他不但将《大般涅槃经》作了义记,而且还在其佛门百科全书式的代表作《大乘义章》中对涅槃之义作了条分缕析的阐释。在《大乘义章》中,慧远从涅槃的名、体、相、用及其杂义等几个方面作了详细的梳理,并以性净涅槃为体、方便涅槃为相和应化涅槃为用等三个方面为核心进行展开论述,从而从体、相、用三个维度将涅槃之道清晰地彰明出来了。这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以涅槃无名相为由而绝言说的暗证,使得千差万别的众生对涅槃究竟为何有所知解。为此,本文以慧远《大乘义章》的涅槃观为核心,对比两晋南北朝时期的佛门高僧僧肇、道生和宝亮等对涅槃的解读,从而突出慧远在涅槃义学方面的学术史意义。同时,在他们对涅槃的全面解读中,即已澄清了涅槃的本真意涵并非是令人恐惧的死亡和让人不解的神秘,而是具有大包细入、涵纳万类和体用一如等特性的佛门终极指向。

周长帅[2]2012年在《理性一味、一分始有》文中研究说明佛教传入中国之初因受魏晋玄学的影响,主张缘起性空的般若学获得了很大的发展空间。但是,般若学的“空谈玄理”又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佛学的发展,这就为涅槃佛性学的出现提供了便利条件。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净影慧远(不是我们所熟知的庐山慧远)以地论师集大成者的身份出现,承前启后,发展了自已完备的佛性思想体系。本文正是以之为研究对象,试图将慧远佛性思想的两个核心问题——众生能不能成佛以及众生怎样成佛——进行深入剖析。在第一章中,主要分析了中土般若学的传播及其困境,从而论证了涅槃佛性学出现的必然性。又在涅槃学的大背景下,简单介绍了十大论师学派的形成。其中最重要的是对地论学派的介绍,阐释本学派的发展及其南北二道的思想论争。最后,简要介绍了净影慧远的生平,从而将慧远的思想背景铺展开来。在第二章中,第一节是对慧远佛学思想的概述,我们可以看到他圆融不二的世界观和辩证的判教说。第二节是通过对“佛性”义的探析,从而把解决“众生能不能成佛”和“众生怎样成佛”两个问题判为其佛性思想的归旨。第三节则详细阐述了他对“佛性”的理解,虽然名目众多,但无不可以纳入到他“法报二佛性”的体系内。第四节通过探讨他关于佛性本有始有的观点,从而引出他重修行的为学倾向,为下章论述他难易双行的修行观埋下伏笔。显然,本章的目的只是显明慧远的“一切众生皆有佛性”的观点,即皆有“法佛性”。法佛性就是众生皆有的、在圣不增在凡不减的成佛之理体,此即“理性一味”,也就是对第一个问题的回答。第三章是慧远的修行观。第一节主要探讨了他对修行法门的四种道义观,从而引出他难易双行的修行理念。第二节是他的净土修行法门。在这一节中,他以不舍凡夫的慈悲心将所有的人都纳入到成佛的体系中,为他们坚定了修行之信心;然后开出自力自度的四因往生行门,为众生往生净土提供行之有效的保障。这里需要特别说明,慧远生活的时代正是弥勒净土信仰比较流行的时期(其师法上即是弥勒信徒),此时弥陀净土信仰暂未成型。但是,慧远关于净土方面的思想主要集中在《<无量寿经>义疏》和《<观无量寿经>义疏》中,所以笔者只能从忠于文本的角度对其净土修行观进行解读,至于弥勒与弥陀的问题只能存而不论。第三节先是分析了三障对众生本性的遮蔽;接着,提出了他唯证相应的工夫论,强调在追求成佛的过程中实证实修的重要性;最后则是他的菩萨道思想,行为最胜是矣。在慧远看来,众生虽具无差别的成佛之理,但仍需依靠不断修行才能获得成佛之果报,此即他“一分始有”的修行观(这与赖永海先生对“一分始有”的定义不同),也就是对第二个问题的回应。文章的第四章,主要是通过对佛学思想的综合分析,从而窥看慧远之后佛性思想的发展情况。包括华严宗智俨的即本即始说,天台智者大师的三佛性说和六即佛思想,等等。本文的第五章是笔者的一些思考和建议。一方面,慧远有如此完备和精深的佛学体系,其影响在当时如此之广,但是在后来的佛学发展史上,他的名字却是暗而不彰的。这让笔者非常困惑,所以简单分享了几点认识。另一方面则是为慧远鸣不平,认为学界应该加强对慧远思想的研究,重树他在佛学思想史中应有的地位。

冯永昌[3]2009年在《北朝地论师“当常”、“现常”思想研究》文中认为地论师是南北朝各家师说中的一个重要学派,主要研究《十地经论》,兼修《涅槃》等经典。地论师不仅推动了当时的佛学研究,而且对以后的中国佛学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地论师学说分为南道、北道两系,其争论的焦点主要在于对“当常、现常”的不同理解和“四宗五宗”的教判理论。其中,“当常”、“现常”主要讨论的是佛性始有、本有的问题,也是两系主要分歧所在。这一有关佛性生成的争论涉及了佛性的释名定义、先后时限以及由此产生的修持方法、途径步骤等一系列问题,争论持续数百年,成为中国佛学的中心问题之一。对地论师“当常”、“现常”思想的产生、发展及其影响进行总结和分析,不仅是对中国佛教哲学研究的一个有益补充,而且可以从中发现佛教逐渐中国化并成为中国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发展脉络,有助于我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整体认识和传承。论文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导论。这一部分简要介绍地论师传承及其思想、地论师两道思想上的主要分歧,同时对本研究依据的原始材料进行简单说明。第二部分:“当常”、“现常”问题溯源。这一部分主要介绍“当常”、“现常”问题产生的历史渊源,简略说明印度和中国佛学史上佛性论问题的发展线索。“当常”、“现常”问题的提出是佛性论思想发展到一定阶段必然出现的,是佛教哲学发展中的一个节点。第三部分:“当常”、“现常”:地论师南、北两道佛性论之争。这一部分对“当常”、“现常”问题产生的原因、思想对立的情况、所涉及的哲学问题以及矛盾的调和等进行重点分析。对地论师关于阿赖耶识真妄、佛性本有始有、佛因与佛果的关系等问题的观点进行了梳理和辨析。第四部分:“当常”、“现常”思想的影响。这一部分对地论师佛性思想在历史上的影响进行了探讨,除重点讨论对华严宗和唯识宗的影响外,还对其在中国哲学史上的作用予以分析和评价。

胡勇[4]2013年在《中国哲学体用思想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研究的主要任务,是通过对“体用”思想的“用”和“体”进行集中、全面、深入地历史考察和哲学分析,以期更好地把握中国古代哲学的本来面目和未来走向。基于体用逻辑分析的普遍性,全文结构依据“即用显体,立体行用”的原则来安排,共分上下二篇,上篇属于“用”,下篇属于“体”。正是在这样的结构安排中,实现了体用思想研究的诸多成果。第一,研究表明,中国体用思想的源头在中国,而非由外来文化所传入。早在先秦时期就孕育有丰富的体用意识,这种体用意识与中国上古礼乐文明的发展有极为深远而密切的关系。最早且完整的体用表达由东汉王符在《潜夫论》中所实现——“道者,气之根,气者,道之使”。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体用概念逐渐范畴化的重要阶段,其中王弼、僧肇二人的体用思想对于儒释道三家各自体用思想发展的影响巨大,然而真正完整的体用表达和途释是在梁武帝时期,从此儒释道各家进入自己独立发展体用思想的阶段。到隋唐时期,佛教体用思想全面逻辑化、结构化,并且与佛教各家各派的义学阐释紧密结合,佛教译经之中也大量使用体用概念;重玄学与体用逻辑的结合,大大提高了道教的理论思辨水平;儒家经学也蕴发十分重要的体用思想,直接成为宋明理学的启蒙和开端。宋元明清时期是体用诠释全面泛化的时期,也是体用逻辑发展最为丰富的时期,但真正对体用思想发展有较大贡献的还属新儒学,周敦颐正是运用体用结构才真正完成儒学从经学向理学的最终转变,程颐所倡导的“体用一源、显微无间”思想对整个中国后期哲学影响深远。尔后无论气学、理学、心学,都是依托体用逻辑展开自己的理论建构和相互竞争。与此同时,儒释道三教之间及依据体用逻辑相互批评,又以此为根据进行相互融合。明末清初的方以智和王夫之成为中国古代哲学体用思想发展的集大成和最高峰。此一时期在伊斯兰教中国化过程中,刘智完全把伊斯兰教义思想体用逻辑化,从而实现其与中国传统哲学尤其是宋明理学的融合。近代以降,中国文化受到西方强势文化的剧烈冲击,体用逻辑在中国文化命运的激荡中发挥重要作用,各种围绕中西体用之间的争论此起彼伏,至今未息;更重要的是这一时期全面进入了对体用思想本身的自觉反思,为体用哲学的形成创造条件。第二,研究表明,体用范畴的核心意蕴是世界的真实存在和存在者之间的普遍联系,基于存在的静态方面而有“实体—作用(表现或功用)”的逻辑呈现,基于存在的动态方面而有“本体—作用(显发或流行)”的逻辑呈现。体用范畴属于中国哲学最高的形式性范畴,能够以任何实质性范畴和其它形式性范畴为诠释对象,其与中国哲学最高的实质性范畴“天人”结合形成中国哲学(儒释道)的基本结构——“天人—体用”或“本体—工夫”,这一结构同时也与西方哲学的基本结构——“思维—存在”或“本体—认知”形成鲜明对比。中西哲学形态上的巨大差异,其根源在于作为哲学文化底层的精神活动方式的巨大差异,即西方的“反思”与中国的“返思”,正是这两者之间的显著不同,致使中西各有其“本体论”和“ontology”,以及中国以“体知”为核心的“工夫论”和西方以“认知”为根本的“知识论”。中西哲学的对话应该以中国哲学的主体性和世界性为前提,同时要建立在“(世界—历史)—人”的新本体之上,在体用不二的框架内充分发展体用二分的反思哲学,在体用二分的分析中努力回归体用不二的返思哲学,这正是中国体用哲学的创新使命,也是未来“世界哲学”的必然方向。总之,整个体用思想的历史考察和哲学分析充分表明:“体用”思想贯穿中国哲学发展之古今,其内涵丰富,形态多姿,不仅是中国哲学系统的思维核心,同时也是把握儒释道三教互动融合的总关键,更是近现代以及未来展开中西文化对话的总枢纽之一。

刘元琪[5]2000年在《净影慧远《大乘义章》佛学思想研究》文中认为馨狂家次萝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题目:净影慧远《大乘义章》佛学思想研究姓名:刘元琪院系:哲学系专业:中一国哲学导师姓名:楼宇烈

翁士洋[6]2013年在《地论学派心识思想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地论学派因研习、传播汉译《十地经论》而得名,是南北朝时期一个重要的理论派别,是印度佛教瑜伽行派在中土形成的第一个理论学派,其影响力不言而喻。《十地经论》汉译本经勒那摩提、菩提流支及其追随者翻译、阐释之后,因师承和学力的关系而对经论中的义理产生分歧,遂形成南、北二道。二道分歧的根源在于对“一心”阿黎耶识性质是净是染,为真为妄的争论。南道以阿黎耶识为真如,并以此为依持;北道以黎耶为妄,以为依持,因而产生了佛性的现常、当常之说,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各自独特的修行理论体系。由此可见,地论学派的心识思想是其佛性论、修行功夫论展开的重要理论前提和根源,对心识思想的研究将在地论学派其他方面的研究中具有肇始性的重大意义。文章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汉译《十地经论》前心识思想在中土的传播。文章以心识思想在中土的发展为主线,考察了在汉译《十地经论》出现之前,心识思想经历解脱心识、表面心识和初传深层心识的大致过程,作为地论学派心识思想一脉相承的重要理论前提。第二部分,地论学派南、北二道的心识思想。这一部分主要探讨了地论学派南、北二道分歧产生的原因,并考察了南道系在净影慧远之前的心识思想,主要是法上的心识思想;北道系由于文献资料的缺失,只能透过后来记述资料的记载得以略窥一二。第三部分,净影慧远的心识思想。净影慧远是南道系义学的集大成者,其心识思想是地论学派心识思想重要的组成部分。这一部分主要探讨了净影慧远的生平和著述,对其重要著述《大乘义章》中的“八识”思想作了重点考察,并将其所谓真心、妄心和事识三者之间的关系作了详细阐述。第四部分,地论学派心识思想的影响。这一部分讨论了地论学派心识思想对唐代华严宗和唯识宗心识思想的影响,主要从法脉传承和义理传承两个方面作初步探讨。

智清[7]2016年在《净影慧远《大乘起信论义疏》真伪考》文中研究表明隋代净影慧远大师所撰的《大乘起信论义疏》是现今保存较早、最完善的关于《大乘起信论》的注疏(下简称《起信论》),也是影响最大的注疏之一,被列入"《起信论》三疏"。然而,早在18世纪,在日本,该书是否为净影慧远所撰就遭到怀疑,至今尚未明确结论。本文首先对学界所提出诸多疑点进行梳理,在此基础上,从该书的书志学考察、净影慧远的行文章句习惯、词义文句的逻辑合理性等诸方面进行分析,并通过《大乘义章》相关内容的对比来考究,认为《大乘起信论义疏》的著者确为净影慧远,且应当是其晚期未加整理的讲经文稿。

智清[8]2017年在《净影慧远佛性思想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净影慧远的佛性思想在其所著的《大乘义章·佛性义》中有全面的阐述。在文章开篇即用"种子因本之义"来释义佛性的内涵。可以说,"种子因本之义"是佛性最为简洁的概括,也是对佛性主要思想的全面性概述。本文以"种子""因""本"三个词为切入点来分析慧远对佛性的认识。

冯焕珍[9]2001年在《净影寺慧远著述考》文中研究指明净影寺慧远被中国古代佛教界尊为“隋代三大师”之一,著作宏富,影响深广。本文在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全面考察了慧远的著作,首次考定《敦煌宝藏》所载P.2141号写本残卷乃是其传本《地持论义记》的一部分;更为细密地论证了其《大乘起信论义疏》的真实性;具体地推定了慧远首次著述的时间和《大般涅■经义记》的成书情况;同时亦简要论述了慧远对智■、吉藏、元晓、智俨、法藏等重要佛学家的影响。对于慧远的研究,这都是切实的推进。

林啸[10]2016年在《净影慧远佛性观对其净土思想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南北朝晚期地论学派的代表人物净影慧远,他对佛性的阐释是以如来藏思想诠释佛性思想的。对慧远《观经疏》《大乘义章》等论著的研究发现,他在论述净土思想时的语言表达、思维模式、论证形式都与他对佛性思想的讨论接近,甚至一致。慧远以"佛性之因"论证"三土差异",以"性之四门"描述"四门往生因",以"二门体状"讨论"染、净关系",以"不善阴等四门"疏解"五逆十恶"等,不仅推动了佛教解经学的发展,而且赋予净土思想更多的义理色彩。

参考文献:

[1]. 慧远《大乘义章》涅槃观研究[D]. 田湖. 华侨大学. 2014

[2]. 理性一味、一分始有[D]. 周长帅. 山东大学. 2012

[3]. 北朝地论师“当常”、“现常”思想研究[D]. 冯永昌. 西南大学. 2009

[4]. 中国哲学体用思想研究[D]. 胡勇. 南京大学. 2013

[5]. 净影慧远《大乘义章》佛学思想研究[D]. 刘元琪. 北京大学. 2000

[6]. 地论学派心识思想研究[D]. 翁士洋.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 2013

[7]. 净影慧远《大乘起信论义疏》真伪考[J]. 智清. 中国佛学. 2016

[8]. 净影慧远佛性思想研究[J]. 智清. 中国佛学. 2017

[9]. 净影寺慧远著述考[J]. 冯焕珍.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1

[10]. 净影慧远佛性观对其净土思想的影响[J]. 林啸.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

标签:;  ;  ;  ;  ;  ;  ;  ;  

净影慧远《大乘义章》佛学思想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