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静语文:语文属性的道德回归,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语文论文,沉静论文,属性论文,道德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在教育走向公平优质化的今天,尊重教育的常识,相信人成长的长期性与复杂性,主张语文教育是一项慢工细活,把语文课堂看作是师生精神生命生长的重要场境,勇于冲破现实的羁绊、迷惑和遮蔽,激起理想和精神的火花,洞穿教育现实的平庸、媚俗、功利的厚重壁障,回归原点,捡拾传统,成为当下语文教学改革的重要走向。我们的沉静语文探索便是一个勇于担当的例证。
沉静语文教学思想的缘起
沉静就是从烦躁不安之中解脱的状态:宁静、安详、沉着。美国自然主义文学家奥尔森认为,宁静也具备无形的价值。梭罗的《瓦尔登湖》则教我们要学会“简朴、简朴、再简朴”。当梭罗面对自然时,他发挥的是所有五官的作用,要让自己完全沉浸于各种可感受的气味和声色的现实中。透过这些自然主义学者的笔触与心境,联想到当下的语文教学,感慨良多,繁华、喧闹、不知所向甚至自说自话的浮躁。沉静的“自然”应当是一种隐喻,梭罗亲近自然的各种方式对我们学习语文不无启示。
道家思想主张清静无为。清静,在这里主要指的是心神宁静;无为,指的是不轻举妄动。老子反复强调:“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圣人之道,为而不争。”“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他揭示对立面的互相转化主要是为了说明静可以转化为动,柔可以转化为刚,弱可以转化为强。老子最先提出“道常无为而无不为”的命题,以说明自然与人为的关系。就是说,必须无为才能有为,无为之中产生有为。这就是“道常无为而无不为”的基本含义。道家思想之于沉静语文教学的意义在于,语文教学贵柔,要以宁静之心对待人的心智成长,对待需要用心濡染而非推理计算的语文,宁静积淀,以静制动,似春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我国语文教育界叶圣陶、吕叔湘、张志公等一些著名的教育家冷静清醒,发表了许多精辟的论述,主张语文应当返璞归真,走向沉静。叶圣陶先生极力反对教师多讲。他认为必须改变“教师滔滔讲说,学生默默聆受的现象”,“首在养成读书之良好习惯”。教师“不多讲,而以提问与指点代替多讲。提问不能答,指点不开窍,然后畅讲,印入更深”。叶圣陶先生的语文教育思想正是表明了语文教学应当沉静下来,走出浮华喧闹而复归根本。
吕叔湘先生以一位语言学家特有的感受,审视了语文教学中的一些重要的问题。吕叔湘论定,“‘语文教学’就是‘口语’和‘书面语’的教学”,“撇开语言教文字,这是一种半身不遂的语文教学”。他科学地总结出学习语文的一般过程。他简洁地表述:“语文的使用是一种技能,一种习惯,只有通过正确的模仿和反复的实践才能养成。”他指出:“现在的问题,不是讲得太少,而是讲得太多。讲为练服务,不能练为讲服务。”
张志公先生十分重视对传统语文教育经验的整理与总结。他认为中国的语文教育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经验,应当认真地加以探讨。张志公认为“最突出的一点是前人绝少注意到说话能力的培养”,在这方面,“可以说,前人没有留给我们任何经验,正相反,留下来的倒是一种难除的积习——直到今天,不少人在语文教育工作之中还是只重目治,而忽视口耳训练”。为此,他主张“应该使学生养成大声朗读的习惯”。张志公先生尤为重视说话能力的培养,重视大声朗读,培养良好的语言习惯。
综观“三老”语文教学之重要论述,不难看出,重朗读、重语言训练、重习惯养成,少讲多学,加强阅读等等是他们共同的主张。老一辈语文教育家告诉我们,语文教学要沉静下来,务本求真。
沉静语文教学思想的内涵
1.沉静语文之“沉”
想到“沉”字,我就想到生活中的一个景象:向日葵到秋天成熟时,它的果实——葵盘总是沉甸甸的,弯下头对着大地。每当这个时候我就理解了什么叫“秋的收获”,什么叫“对大地母亲的回报”。其实,在大自然中,结满籽粒和果实的植物都把丰足的头垂向大地,这是成熟者必备的谦逊之品质,也是对孕育了自己的大地母亲的一种无语的敬奉和感激。每每想到这些,我就觉得教学中,我们不能忘却了“沉”。“沉”是语文教学的一种品质。
沉,在古代汉语中有“没入水中”“深沉”“潜伏、隐藏”之意,可以组成关于“沉”的词语颇多:沉酣、沉厚、沉潜、沉吟等。其之于语文学习的意义俯拾皆是。沉酣:醉心其事,畅快淋漓;沉厚:深沉稳重,深沉仁厚;沉潜:含蕴浸润,深刻思考;沉吟:深思吟咏,乐在其中。概括起来,语文学习之沉,即积累丰富,稳重厚实,浸润积淀,其乐融融。因此,语文应当是沉实的文字,沉思的文章,沉淀的文学。
所谓沉实的文字,是语文学习的基石。语文首先表现的是中国的汉字,汉字的博大精深,决定了语文的丰富灵动。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首当学好汉字,在整个基础教育阶段都应当如此。不能做文字不会认、不会写就开始大张旗鼓地赏析文本的傻事。语文教学首先应当抓住的就是文字,其他即使没有得到什么,有了文字就保住了底线,就有了基本的口粮,否则就是乱弹琴。佛家讲:每一段木头里都有佛;儒家讲:道不远人;哲学家讲:一滴水可见太阳的光辉。讲的就是最常见的东西往往是最重要的、本质的东西。
沉思的文章,就是让学习者深入文本之中,认真思考。所谓沉思的文章,就是语文教学不是给学生现成的东西,给可以不动脑筋只需要死记硬背的东西。反思学生为什么不喜欢语文,大抵就是对死记硬背语文的反感。其实,就精神世界而言,没有思考,就没有欢乐。只有让学习的人真正经历一个思考的过程,学生获得的东西才是自己的东西,学生享受的应该是思考成功后的喜悦。
所谓沉淀的文学,指向的是学习的结果。学习语文,获得的是美的愉悦,精神的生长,人格力量的充实,而这些唯文学支撑。有了相当的文学积淀,人的精神气象、人格力量等就水到渠成。
2.沉静语文之“静”
这里的静,有安静、平静、安详之意,教学的状态应当是:静静地倾听、静静地思索、静静地等待。
所谓静静地倾听,就是语文学习不是老师逼命似的非要学生对自己的问题说出个子丑寅卯来不可。该讲的就是要讲,就是要告诉吗?古人讲教育是“传道、授业、解惑”,其实就是“开讲”。该怎么讲呢?很有讲究:老师当讲得井井有条,讲得酣畅淋漓,讲得言简意赅。学语文的趣味,首先应当体现在听老师讲解,听到那些闻所未闻的东西,听到那些百思不得其解的东西,学生惊奇得睁大了渴求知识的眼睛,眼睛里闪烁着光泽,有醍醐灌顶之感。
所谓静静地思索,就是那些东西是值得思索的,是有意味的,这是对老师的要求。我们应当相信:几乎不会有这样的学生,会积极主动思考老师布置的既没有趣味又没有思考价值的题目。所以,静静地思考,不是简单地、默默地不出声地做题目,而是饶有趣味地学,就像匍匐在春天的草地上,静听那天籁之音,气定神游地行走在字里行间,吮吸那文学之甘露。
所谓静静地等待,就是语文教学要尽力挣脱功利的羁绊。分数不等于语文学习的收获,获取分数只是一种和知识暂时联系的现象,而不是掌握学习的本质。我们不是经常发现,高强度的复习,经过考试之后,学生就把知识忘记得一干二净吗?语文学科是一门人文性很强的学科,“悟”是人文学科学习方法中的最重要的方法之一。既然是“悟”,就不能很快,因为很快得出结论的东西就不叫“悟”,似乎就像酒一样,要发酵,成酒以后还是不好喝,必须“窖”一段时间,才能散发出芳香。静静地等待是一种修行,修行出一种定力。教语文,等待是一种责任。
静,就像侧耳倾听那花开的声音,怡然、恬静、泰若,恍若禅定一般。这是一种大智慧啊!
3.沉静是语文教学的哲学
“沉静”,不是物理意义上的宁静,而是一种超然物我的心灵超脱,是一种凤凰涅槃的宗教情怀。著名作家史铁生已经离我们远去,人们评价他的一生,用的最多的一个词就是说他“宁静”。他对待生死是那样的泰然自若,真的就是视死如归。这样平静地对待死亡,既不夸张对它的向往,也不回避它的到来,就像一个操心家务的农夫,安排惊蛰开梨、清明下种的农事,预告秋季的收成一样寻常。庄子说:人莫鉴于流水,而鉴于止水。意思是说,要对一个人做出判断,观其动不如视其静。自古以来,心如止水、宠辱不惊、以不变应万变等说法,都表现了人们对宁静心态的某种崇敬。所以,沉静是一种高贵的品质。
我所主张的沉静语文其实是一种语文哲学的诉求,这主要基于以下的思考:
教育道德的呼唤。成长是学生首要的道德义务和权利。师生都是道德的学习者,人的一生是终生道德学习的过程。鉴于学生未成熟,教师有责任对其予以帮助。因此教师不仅要有知性的精神自觉,更应该有德性的关怀,用发自内心的热爱来感染学生,建立起“沉浮与共”的普遍感情。课堂是学生成长最重要的场所,是师生精神生命生长的重要场境,冲破现实的羁绊、迷惑和遮蔽,激起理想和精神,洞穿教育现实的平庸、媚俗、功利的厚重壁障,追求课堂的价值与意义,重塑学校的理想与精神,这是学校对教育规律的尊重和回归。因此,教师的心情应该是淡定从容的,不断唤醒自己,平心静气地思考教学的本意与责任,尤其是语文课堂,更应该是静静的,静是一种德性的自觉,是学科道德的诉求。新课程的10年实践,以“春风又绿江南岸”的诗情画意给语文教坛吹来一股清新之风,但这拂面春风也有“熏”得几多游人醉的窘况:课堂中充斥问答式教学,或教师口若悬河,学生一头雾水;或教师狂轰烂炸,学生苦不堪言;或教师微言大义,学生隔岸观火。以问代讲,以技(多媒体)代教,自主缺席合而不作,虚假探究,过分追究形式的表面繁荣,泡沫现象十分严重。许多觉醒的语文教师忧心忡忡,甚至倍感焦虑。要突破语文教学这种重讲轻读、重练轻悟、重牵制轻自主、重文本轻拓展、重记忆轻表达等非语文樊篱,语文教学就应该追寻一种伦理的精神——沉静。
“沉静”,所期待的是语文人的一种精神状态,是一种心境或说是境界。语文的沉静,就是改变长期以来语文教学人为复杂化、扑朔迷离、华而不实的现状,唤醒语文人能够走向一种自觉,把握文本的温度、广度和高度,让语文教学目标更加清楚、凝练,方法更加简朴,手段更加务实,流程更加自然、生动与真实,让语文学习的过程成为促进学生语文素养提升的过程。
当然,沉静语文不是无声无息,不是沉默缄口;是既理智而又不乏波澜起伏、激情奔涌;不讲声音的分贝,但有余音绕梁般美好的感受!
说其是一种哲学,就是从理性上培育教师潜心会文的教学品质,培育沉着稳健的教学风格,培育沉朴、自然宁静的教学流程,培养学生沉湎于课堂、沉浸于学习场域的学习品质,形成一种沉迷、沉稳、沉毅、沉醉的课堂追求,最终形成宁静致远的课堂文化。
沉静语文契合语文的本质属性
沉静语文的教学诉求,在于从语文教学的“教师中心”转向“学生中心”,这是沉静语文的使命,也是由语文学科的学习属性所决定的。
1.语文学习具有整体性的特点
整体主义认为,整体是一种关系思维。一切事物都存在于关系中,存在于相互关联和意义的背景中,任何变化或事件都会引起整个模式的重新排列。“整体大于部分之和”意味着整体是由一种关系模式构成的,这些关系并不包含于部分中,但最终却界定着它们。由此,关系就具有了本体论意义,关系思维成为一种关系本体论。在关系思维视域中,宇宙是一切事物的相互联系的整体。整体主义是一种转化思维。在整体主义看来,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不是单向的影响,亦不是外在的相互作用,而是在相互依存的过程当中共同创造、共同显现和共同演进的。事物是彼此嵌入、彼此包容和相互渗透的。遵循整体性教学原理,其实就是强调教学要遵循认识论的基本原理——人的一切认知活动都得遵循“整体—部分—整体”的原则,这应该是一种教学思维方式。成熟的、沉稳的、扎实的教学必须遵循整体性教学原理。
2.语文学习具有感悟性特点
人的心灵、人的关系、人的活动、人的社会从一开始就是和语言交织在一起的。人在语言中思考、生活,人在语言中沟通、交往,人在语言中劳动、创造,人在语言中展望、前行。人的所有能力无不以语言能力为其前提或核心,语言最能表现人之为人的特点。联结人和语言的纽带就是语感,如果说语言是人之为人的直接源头,那么语感就是人之为人的基本特征。人们的语言活动须臾离不开语感。语感具有感性与理性统一、个人性与社会性统一、科学性与人文性统一、继承性与创新性统一的特征。夏丏尊、叶圣陶、吕叔湘等老一辈语文教育家都十分崇尚对语感的培养。准确地说,语言能力应当是言语能力,读、写、听、说的能力无不是言语能力,而言语能力又总是和人的认识、情感不可分割地交融在一起。因而培养语感是培养言语能力的核心,广化、深化、美化、敏化人的语感,促进人的成长、发展是语文教学的重大使命。语文教学应当沉静下来,扎实训练学生的语感,长此以往的训练,语言的感受性才能增强,语言工具所开启的精神世界才会丰满。
3.语文学习具有“慢”的特点
人文教育不仅是语文教育,但是语文教育在人文教育中却占有一个特殊甚至是核心的位置,因为语文的文学性对青少年更富有感染的力量。对此,北大钱理群教授有着独到的见解。他认为,人文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让学生领略中国语言文字的美。汉字一方面难学,另一方面积淀了很丰富的文化,不仅是一种简单的符号。中国语言文字的背后是人性的美……我们应该根据汉语的特点与规律去进行语文教育。比如说,汉语是感知的文字,中国传统的私塾教育不让学生过早地了解意义,让他们在朗诵中感悟语言中的意蕴,这正是符合汉语言文字的特点的,而我们今天的语文教学恰恰忽略了这一点,把整个教学变成纯粹的意义阐释,而且是意识形态化的、极其繁琐的分析。其实中国语言文字的美也正好是读写教育与人文教育的结合点。语言是思想与灵魂的外在存在形式,引导学生感悟语言文字的美,也就是感悟人性的美;引导学生写出美的文字,也就是对学生灵魂的净化与升华,二者应该可以统一,语文教学的真正魅力也正在于此。语文教育的实质在于给人建立一种精神的底子,这种精神的底子应当是浪漫主义和理想主义的,即给人的生命一种亮色。有了这种亮色,当他遇到沉重、黑暗的东西时才不至于走向虚无。
语文教学实践的道德回归
沉静语文来源于对学生真切的、真诚的、真实的爱;来源于教师丰厚的修养与教学艺术;来源于对文本内容深度把握和高度执掌,是深入浅出、由博返约,是厚积薄发,是所谓“绚烂之极归于平淡,博学详说归于简约”。
沉静的语文课堂应该是这样的状态:
1.读一读
读是为了深入思考与发现,读是为了记忆与积淀,读是为了领悟与体会。语文教学中,要从盲目走向理性,为了引导思考与发现,要让学生读一读,读的过程就是思考与发现的过程。感悟是语文教学的特征,因此,读一读,学生可以悟出一些东西。语文是需要积淀的,因而熟读方可成诵。古代塾师滥读而不开讲,古人强调诵读,其可取之处就在于读的同时,让人感受文章中人、事、物,感受语言文字,让语言文字在人的心目中活起来。这些“活起来的文字”让学生在赏读品味的同时多了份与之交流的亲切感与期望。
2.议一议
古人云:“独学而无友,则孤陋寡闻。”这里强调的是学生互助,集体学习功效在于个体学习功效,其中讨论交流是重要的方式之一。议一议不仅是互通有无,更重要的是碰撞与启示,产生智慧的火花,火花点燃的是激情。教学中教师对一些探究性的问题,让学生去追问,培养的不仅是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和探究意识,还有智慧的生成。讨论不要太功利,讨论不是解决问题的灵丹妙药,解决不了的,课后还可以继续。有些讨论答案是多元的,有的甚至永远没有答案,只凭感觉。
3.练一练
课堂的练不能盲干,练习的目的是为了巩固与拓展,因此,除了难易适度以外,要求要明确,要有实际效果。例如一位教师在教学《苏州园林》时,设计抢答题,让两大组学生凡是会的就站起来抢答。学生为了抢答,把课桌上的书都搞翻了,满地拾东西,不仅分散了课堂的注意力,而且学生根本没有什么收益。练习设计与训练的形式要解决一定的问题而且便于操作,让学生多种感官都参与。练习的方式多种多样,笔头的、体态的,要练就一招一式,处处到位,不可蜻蜓点水,“水过地皮不湿”。
4.品一品
语文的感悟性特点需要学生独自以自己喜欢的方式去思考,可以默看,可以轻声读,可以闭目沉思,可以放声诵读,可以同伴小声议一议,可以如品茗般字斟句酌地静静思量。这个过程中,教师要鼓励孩子以闲适的心态去感悟,怎么想都可以,尊重孩子独自的感受,鼓励他们谈真实的想法,大胆表达内心的感觉、感受与感动。
5.讲一讲
教学中凡不需讲的一定不讲,但凡该讲的东西一定要讲透。文学知识、写作方法、作品艺术价值、作者构思的匠心独运之道、文本的相关知识背景,非学生能够悟得出的就该讲。该讲的就直接告诉学生,记住则可,不必故弄玄虚,似讲又非讲;也不可夸夸其谈,不着边际地讲。
沉静语文的视野不仅是课堂,沉静语文倡导的语文课堂是无边界的,阅读是沉静语文的宗教。语文教学要重新捡拾中国传统的语文学习方法,大力倡导通过阅读、经典诵读来丰富语言积累,以涵泳的方式走进语文的境界。正如诗人余光中所说:“不熟读古典诗文,就不会见到中文美到什么程度。”
鲁迅先生曾经提到有一种“山羊”,它能够“率领羊群,悉依它的进止”,“成了一长串,挨挨挤挤,浩浩荡荡,凝着柔顺有余的眼色,跟定它匆匆地竞奔它们的前程”。鲁迅说:“我看见这种认真的忙迫的情形时,心里总想开口向它们发一句愚不可及的疑问——‘往哪里去?!’”我们的语文教学究竟要往哪里去?就让我们沉静下来,以德性的关怀,想好了再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