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新课改下小学数学教学方法的创新论文_杨娟

探究新课改下小学数学教学方法的创新论文_杨娟

(安徽省阜南县焦陂镇公兴小学,236309)

摘要:数学是小学课程中十分重要的一门课,它不仅可以锻炼小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还是日后许多重要科目的计算基础。由此可见小学数学的重要性。自从小学课堂实行新课改以来,小学数学就在不断地进行教学模式创新、教学内容翻新的尝试,目的就是希望能够让小学生在数学课堂上获得最大的收益,培养浓厚的学习兴趣。本文将浅析目前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并探讨在新课改的背景下进行教学创新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新课改;小学数学;教学创新

引言:

随着新课改教学要求的提出,在教学活动中更加注重学生自主能力的培养和发挥,改变了传统的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方式,逐渐发展为学生为主体、教师为引导者的教学方式。[1]所以小学数学课程为了配合新课改也必须做出适当的教学模式调整。当然了,教学模式必须针对目前的小学数学教学实践中存在的不足进行相应的调整,教学课堂必须要能够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数学老师在课堂上的角色要从授课为主转变成引导为主。下面将先分析小学教学中存在的不足。

一、目前小学数学教学模式存在的不足

(一)教学模式说教痕迹严重,举例不贴切

有些小学的数学课堂虽然开始实施新课改,改进后的课堂的确内容丰富了许多,但是依然有枯燥乏味的缺点。很多老师不能真正理解新课改引导教学的真正内涵,例如北师大版的小学数学一年级上会传授学生关于加减的知识,很多老师虽然举了很多例子让学生去理解这些抽象的数学概念。但老师忽略的是,这些例子都是老师作为成年人熟悉的例子,而不是站在学生的出发点设计出来的教学案例,即使例子再多也无法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这依旧是一种说教式的教学,还会影响到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热情。

(二)教学课堂不够与时俱进

目前多媒体技术已经发展得足够成熟,对于数字原住民的小学生来说,利用视频、音频教学更容易调动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但是现在很多小学都没有配备相应的多媒体设备。老师的板书依旧是手写而成,很多学校的投影设备只是摆设,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在新媒体时代,教学模式也应该与时俱进,老师应该善于利用媒体技术来丰富教学方式。

(三)教学考核体系单一,不注重多元化培养

小学的数学教学目标主要是为了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计算能力,为以后的初高中的学习奠定数学基础,但是现在很多小学都过分强调计算能力的培养,考试考核的形式也比较单一,很多老师甚至简单地认为数学学得好的表现就是算数能力强,所以很多老师根本不注重数学能力的多方面培养。例如在北师大版的小学教学四年级上的书本中,有许多有趣的模块,例如卫星计算,买文具等内容,这些模块应该用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并培养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灵活使用数学知识而不只是为了考试得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小学数学教学模式改革的具体措施

(一)改革传统教学模式

传统的板书说教式教学已经无法满足新课改后的数学教学内容,例如北师大版的小学数学六年级上有一课是帮助学生掌握观察物体的办法,如此抽象的课程内容如果只是借助黑板或者是手中的课本没有办法使学生能够形象地理解老师讲授的知识,书中举例的天安门广场对于没有见过或者空间想象力不强的孩子来说更是难上加难,如果学生无法在学习数学中感受到学习的快乐,这很有可能打击孩子日后学习的积极性。所以为了学生能够更直观地“看”到知识,学校的课堂应该引进多媒体设施,采用声画一体的教学模式帮助学生理解那些抽象的概念。

(二)采用互动式教学模式

数学问题来源于生活,更要服务于生活。教师在创新教学模式的同时,要注意结合教材理论、习题等内容创建相应的情景,让学生通过情景的融入学习到极具应用性的数学知识。[2] 例如前面提到的买文具就是一个很好的情景设置,老师可以在课堂上模拟一个购买文具的过程,一个同学负责卖文具,几个同学负责买文具,这样既锻炼了学生的心算能力,又能够将数学知识运用到生活场景中来。老师还可以设置打折、捆绑销售的购物模式来考验学生利用数学知识的灵活性。对于学生来说,这样的一堂数学课又有趣又利于知识的记忆,还顺便锻炼了生活技能,是一举两得的教学模式。

(三)培养老师多元化教学和因材施教的意识

对于老师来说,每一个学生都是特别的,都是独一无二的,虽然数学知识是一样的,但是不同的学生理解能力不同,创造能力不同,在数学课堂上的表现也就各有差异。这时,老师就必须针对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不能无视活跃的学生看似无厘头的问题,也不能无视那些课堂中十分安静的学生。在小学 数学的课堂教学过程中,对于学生的不同见解,教师要积极给予肯定,对于学生的课堂表现要多鼓励和表扬,少批评与否定,以学生为主体,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3]在课堂上,老师可以针对不同性格的学生安排不同的学习任务,设置不同的角色,这样能够让每一个学生都在课堂上找到存在感,继而培养自信心。

(四)锻炼学生自主学习数学的能力

新课改强调的就是培养学生在学习中的自主能力,这是日后学习中最令人受益的能力之一,所以在小学数学课堂中,数学知识不应全交由老师来传授,在上课之前,学生应该自主进行课本预习。而老师在结束一堂课之后,可以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在课后有时间收集相关资料,然后找到解决方法,这样不仅可以解决问题还可以拓宽学生的课外知识,提高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4]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虽然小学的教学模式已经陆续依照新课改的要求进行了改革,但是结果依旧不尽人意,还存在着诸多不足之处,例如教学方法过于死板、教学模式单一等问题。所以为了能够真正实现新课改的要求,培养出一批批自主学习能力强的学生,小学数学的教学方法的改革创新迫在眉睫,笔者提到的四点方法仅是为小学数学教学模式改善提出的建议,具体实践还需靠小学教师身体力行。

参考文献

[1]汪胜奎.探究新课改下小学数学教学方法的创新[J].西部素质教育,2016,2(13):179-180.

[2]周晓云,徐学梅.浅谈新课改下小学数学教学方法的创新[J].中国校外教育,2017(22):98-98.

[3]顾建斌.新课改背景下小学数学课堂创新模式探究[J].科技创新导报, 2014(36):136-136.

[4]刘太红.“推陈出新”话创新——试论新课改下小学数学教学的创新[J]. 同行,2015(9):219-222.

论文作者:杨娟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8年9月下

论文发表时间:2018/9/27

标签:;  ;  ;  ;  ;  ;  ;  ;  

探究新课改下小学数学教学方法的创新论文_杨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