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2012年国家基金导向的旅游科学研究综述,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科学研究论文,导向论文,基金论文,国家论文,旅游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是我国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中的主体部分。国家科学基金资助的旅游相关项目是旅游研究中学术前沿问题、政府导向问题和学者兴趣问题的综合体现(图1)。国家自然科学研究的定位是支持基础研究、坚持自由探索、发挥导向作用;旅游科学相关项目归口于地球科学部,研究方向侧重旅游地理学;国家社会科学研究注重导向性、权威性和示范性,旅游科学研究涉及应用经济、管理学、民族问题和体育学,研究方向包括旅游经济、旅游管理、民族旅游和体育旅游等。目前,基于研究论文的旅游科学综述较多[1-8],鲜见基于国家基金旅游项目的旅游科学综述[9]。 本文通过构建1999-2012年旅游科学国家基金项目数据库,运用Spss和Excel数理统计工具,结合ArcGIS空间制图功能,从项目数量、研究经费、项目分布、研究领域等方面探讨国家基金导向条件下的旅游科学研究进展,拟为旅游学者把握国家产业动向、确立科学选题、促进学科发展提供参考。 图1 基于国家科学基金导向的旅游研究学科归属 一、资料来源与处理方法 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申请与资助情况库”①和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数据库”②为资料来源,在“项目名称”字段内以“旅游”为关键词进行检索,分别统计项目批准年份、项目名称、研究领域、项目负责人、依托单位、批准金额、项目起止年月、学科分类等信息,构建“1999-2012年旅游科学国家基金项目数据库”。 在系统分析获批项目研究内容的基础上,将其归纳为17个研究领域,分别为旅游服务、生态旅游、旅游经济、乡村旅游、城市旅游、旅游影响、旅游地理、旅游心理、旅游安全、民族旅游、文化旅游、特种旅游、旅游过程、可持续旅游、旅游承载力、旅游制度、体育旅游。按照项目数量、研究经费、依托单位省市、研究领域等字段,运用Spss软件进行频数、频率分析,运用Excel软件绘制相应平滑线散点图,运用ArcGIS软件编绘相应专题地图。 二、研究结果 1.国家自然科学领域的旅游研究 (1)数量和经费 1999-2012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旅游科学相关项目156项(表1),资助数量和资助经费呈现出持续增加趋势,2009年以后呈线性增加态势(图2—a)。尤其是2007年以来,年资助项目数超过10项,2012年总资助项目数达到44项(表1)。2004年资助经费超过100万元,2008年超过200万元,2011年超过1 000万,2012年达到2 006.5万(表1)。 图2 国家科学基金资助旅游项目数和经费数变化趋势(a国家自然科学基金,b国家社会科学基金) (2)空间分布 空间分布方面,围绕旅游地理学建设和高等院校形成相应的项目高频区(图3—a)。具体而言,以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北京邮电大学为主的北京市获批27项,以中山大学、暨南大学为主的广东省获批16项,以安徽师范大学为主的安徽省获批15项,以南京大学、南京师范大学为主的江苏省获批15项,以云南大学、云南师范大学为主的云南省获批12项,以陕西师范大学为主的陕西省获批11项,以复旦大学、上海师范大学为主的上海市获批11项。值得一提的是,重庆、甘肃、黑龙江、吉林、内蒙古、天津等6省市尚未获得国家自然科学旅游研究项目资助。 图3 国家科学基金旅游科学相关项目空间分布图(a国家自然科学基金,b国家社会科学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的旅游科学研究热点内容在东、中、西部省份中存在显著的差异性。东部地区旅游学者集中在北京市、广东省和江苏省,旅游热点问题包括城市旅游与旅游城市化、生态旅游(含生态效率、生态补偿)与旅游区域影响、旅游风险认知与旅游安全评价(含突发危机事件、旅游资源安全)等;中部地区以安徽省、湖南省和湖北省为主,旅游热点问题涉及自然观光旅游(含山岳或山地、湖泊、水乡)与乡村旅游、地理信息(含自发信息、电子社交网络)与旅游地发展等;西部地区以云南省和陕西省为主,主要关注民族旅游与入境旅游、文化旅游产业与旅游经济社会效应(含旅游扶贫、旅游资源保护)等问题。 (3)研究领域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的旅游科学研究领域有15类,按照数量多少依次为旅游服务、生态旅游、旅游经济、乡村旅游、城市旅游、旅游影响、旅游地理、旅游心理、旅游安全、民族旅游、文化旅游、特种旅游、旅游过程、可持续旅游和旅游承载力(表2)。其中,旅游服务研究内容包括旅游交通、旅游信息、旅行社产品(旅游线路、旅游食宿)、信息技术应用(云计算、电子网络、数据挖掘)、景区引导系统、旅游供给链等。生态旅游研究内容包括与旅游活动相关的生态健康诊断、生态敏感性分析、生态效率评价、生态安全评价、生态风险评价、生态补偿测量以及低碳旅游相关问题。旅游经济主要涉及旅游产业集群、协同、合作、发展,旅游资金、旅游贸易、旅游商业化、旅游地产、旅游卫星账户及旅游宏观决策等方向。 乡村旅游和城市旅游主要探讨两种不同经济社会体环境下旅游主体、旅游客体(京郊村镇、环城游憩带、城郊旅游综合体、历史文化名村、古镇、小城镇、大城市、都市圈)和旅游过程(旅游交通、背包旅游)的相互作用与相互影响。其中、乡村旅游城市化与旅游产业发展是该领域研究的热点问题。旅游影响研究涉及环境影响、生态(动植物)影响、社会(文化)影响、景观影响等。旅游地理基于空间分布、格局、态势、效应等视角,研究旅游产业、旅游文化、旅游地域系统、旅游交通、旅游流的时空特征。旅游心理主要涉及旅游认知(感知)、旅游形象(意象)及旅游行为模式等。旅游安全研究涉及旅游目的地生态环境(水资源、空气污染、社区灾害)安全评价与风险认知、旅游业风险管控、突发旅游危机事件(非常规事件)应对等。 民族旅游主要涉及少数民族地区(村寨)旅游资源(含文化资源)开发、旅游对居民的影响(生活环境、文化认同)及旅游业宏观(空间)调控等。文化旅游主要针对文化与旅游促进、融合及文化旅游业相关问题的探讨。特种旅游研究内容包括(主题)公园旅游、山地旅游、遗产旅游、湖泊旅游、草原旅游、科技旅游、工业旅游、湿地旅游、红色旅游、夕阳红旅游、农业旅游、节事旅游、地震遗址等。可持续旅游探讨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的理论与应用问题,旅游过程研究专论旅游流时间、空间效应及其优化、扰动机理等问题。旅游承载力研究侧重景区环境容量、游客容量的测算以及旅游地生命周期相关的理论与案例。 图4 国家科学基金旅游科学不同研究领域项目数和经费数(a国家自然科学基金,b国家社会科学基金) 从总体数量来看,旅游服务、生态旅游、旅游经济研究项目均超过15项,年均大于1项,是近年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主要资助的研究领域(图4—a)。其次,乡村旅游、城市旅游、旅游影响、旅游地理、旅游心理、旅游安全资助项目超过10项,是相对稳定的研究领域。民族旅游、文化旅游、特种旅游、旅游过程、可持续旅游及旅游承载力研究是较为新兴的热点科学问题。经费资助方面,城市旅游和生态旅游是资助额度最大的研究领域,分别达到694万元和676万元(表2)。此外,旅游安全和可持续旅游问题也是较为重视的领域,年均经费达到20万元。 从发展趋势来看,生态旅游、城市旅游、旅游服务研究获批数逐年增加(图5),旅游经济、乡村旅游、旅游地理、旅游心理、旅游影响研究获批项目较为稳定,民族旅游、文化旅游、特种旅游、旅游过程、可持续旅游和旅游承载力是近年来旅游科学的热点问题(表2)。 2.国家社会科学领域的旅游研究 (1)数量变化与空间分布 1995-2012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旅游科学相关项目204项(表1),资助数量变化分5阶段,呈现出波动增加态势(图2—b)。2000年以前,年资助数量不超过2项;2001-2003年,资助数量呈现微弱增加趋势;2004-2006年,资助幅度明显增加;2007-2009年,资助数量呈现波动变化趋势,但均超过10项/年;2010年以后,资助数量呈现出准线性增加趋势,2012年资助数量达到48项。 图5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旅游科学主要研究领域项目数 空间分布方面,西南地区获资助数高于其他区域(图3—b),湖南、云南和广西是资助数量最多的前3名,分别为20项、15项和14项,年均资助数接近1项/年(表1)。北京、陕西、重庆、上海资助数超过10项,海南、江西、新疆、安徽、河南、宁夏、黑龙江、内蒙古、天津、河北、吉林、辽宁、山西资助数不足5项。国家社科基金资助旅游科学项目依托单位类型较多,综合性、师范类、理工类、财经工商类、旅游专职类院校均有涉及。其中,吉首大学(湖南吉首)获资助8项,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获资助4项,广西大学商学院、海南师范大学、厦门大学、云南民族大学、重庆师范大学各获资助3项。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旅游科学研究热点内容在东、中、西部省份中存在一定的差异性。东部地区旅游热点问题集中在文化旅游(含古村落、村寨、遗产地、草原文化、非物质文化)与旅游社会学、旅游产业集聚与区域协同、旅游立法与旅游诚信等方面;中部地区关注红色旅游、节事旅游、体育旅游等特殊旅游类型和旅游产业发展问题;西部地区更多地探讨民族旅游与旅游伦理、旅游就业、社会福利与农民增收效应、高原旅游开发与旅游资源数字化保护等内容。 (2)研究领域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旅游科学研究的领域分为15类,分别是旅游经济、民族旅游、文化旅游、可持续旅游、生态旅游、特种旅游、旅游服务、体育旅游、旅游影响、旅游制度、乡村旅游、旅游安全、旅游承载力、旅游心理和旅游地理。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关注的领域不同的是,国家社科基金对城市旅游和旅游过程的研究关注较少,对体育旅游和旅游制度的研究别具特色。其中,体育旅游涉及重大事件旅游(2008年奥运会)、不同地区体育旅游(西部地区、热带地区、中部省区)等。旅游制度研究涉及旅游立法、道德建设、诚信评价、统计体系等。 资助数量方面,旅游经济、民族旅游和文化旅游获资助数占总数的62.7%(图4—b),其中,旅游经济共获批50项,年均获准2.78项;民族旅游共获批44项,年均获准2.44项;文化旅游共获批34项,年均获批1.89项。此外,可持续旅游和生态旅游获资助数均超过10项。发展趋势方面,文化旅游是近年来国家社会科学资助旅游科学研究的主要领域,尤其是2010年以后,资助数呈直线上升态势。旅游经济和民族旅游资助数呈现出波动上升趋势,可持续旅游和生态旅游研究项目获批数增加态势不明显。此外,从获资助项目的申报归口学科来看,属于应用经济和经济理论范畴的83项,占总数的40.69%;管理学27项,占总数的13.23%。体育学、民族问题、社会学、法学、统计学、哲学和中国文学也有部分旅游科学问题涉及。西部项目是国家社科基金针对西部地区旅游问题特设的项目类别,占总数的13.23%。 三、结论与讨论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资助旅游地理学相关问题的研究。按照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报代码归类,旅游科学属于地理学(代码:D01)、人文地理学(代码:D0102)、社会、文化地理学(代码:D010202)下的旅游地理方向(代码:6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的旅游科学研究往往是基于旅游地理学基本理论与方法的旅游产业、旅游学科应用研究。目前,主要资助的研究领域为旅游服务有效性、生态旅游与可持续旅游、旅游与乡村、城市的经济社会发展等。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关注旅游发展与经济、社会和文化的关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旅游科学研究项目主要归口学科为应用经济和管理学,同时,民族问题研究、体育学和社会学有所涉及。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的旅游科学研究往往针对问题、现状、开发、保护、机制、机理、模式、制度、战略、对策、调控、管理等关键词来开展,研究成果定性与定量相结合,更好地服务于区域旅游开发与社会发展。目前,主要资助的研究领域为旅游业发展与文化创新、少数民族地区旅游开发与文化保护等。 旅游科学是涉及管理学、地理学、文化学等诸多学科的综合性学科,研究领域往往交叉渗透。概括来说,旅游科学研究呈现出城市旅游与旅游经济相结合,乡村旅游与民族旅游相结合,民族旅游与文化旅游相结合,可持续旅游与旅游承载力相结合,旅游心理与旅游行为相结合等特征。如前所述,国家基金导向的旅游科学研究是学术前沿、政府资助和学者兴趣三方综合的结果,其优先和重点资助项目体现出国内旅游研究的发展趋势,即旅游自然、社会、经济、生态效应的定量测评与绩效评估、文化旅游开发与区域旅游协同发展、旅游安全评价与旅游风险认知、特殊旅游资源开发(如生态旅游、民族旅游、红色旅游、节事旅游、体育旅游、探险旅游、高原旅游)与旅游业良性发展等方面。 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申请与资助情况库”链接为:http://isisn.nsfc.gov.cn/egrantindex/funcindex/prjsearch-list。 ②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数据库”链接为:http://fz.people.com.cn/skygb/sk/。1999~2012年国家基金指导下的旅游科学研究综述_旅游经济论文
1999~2012年国家基金指导下的旅游科学研究综述_旅游经济论文
下载Doc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