涌泉穴命名文化及临床应用论文_沈儒1,王巍1通讯作者,任清峰2

涌泉穴命名文化及临床应用论文_沈儒1,王巍1通讯作者,任清峰2

沈儒1 王巍1通讯作者 任清峰2

1辽宁中医药大学研究生学院 沈阳 110032;2沈阳二四二医院 沈阳 110034

【摘 要】经穴是针灸学的基础,针灸学是指导临床针刺的必修课。在人体浩如星海的穴位中如何能找到一条穴位主治的总体规律是现代针灸人继承并创新的突破口,兹研究涌泉穴命名文化及临床应用抛砖引玉,从穴位命名文化角度来探索古人对穴位的临床应用研究如下。

【关键词】涌泉;命名文化;临床应用;滋阴;引火下行

Naming culture and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Yong quan

SHEN Ru,WANG Wei,REN Qing-feng

(1Colleg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Liaoning University,Shenyang 110032,China;2Shenyang Second Hospital,Shenyang 110034,China)

Abstract:Acupuncture are the basis of acupuncture,it is a compulsory course to guide the clinical acupuncture。in the human body,such as lots of points how to find a point of attending the general law of modern acupuncture is the succession and innovation of the breakthrough,The naming of culture and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the cave,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the cultural point of view of the ancients to explore the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acupuncture points as follows.

Key words:Yongquan;naming culture;clinical application;Ziyin;ignition down

涌泉(又名地冲),本穴名最早出现在《黄帝内经灵枢》本输第二“肾出于涌泉,涌泉者,足心也,为井木。”《内经博议》又云“而足下足心。又为三阴之所聚。足心则少阴肾之涌泉也。”意思是说肾气源于涌泉,涌泉本为阴穴涌出以滋周身四末。古人对涌泉穴的应用十分广泛涉及内、妇、儿、养生、导引、急救等方面,纵观各种古书对涌泉穴的应用记载如《内经》《甲乙经》《资生》《医贯》等多对其应用有重要论述,《针灸资生经》云“千金于诸穴皆分主之,独于膏肓、三里、涌泉穴特云治杂病。是三穴者,无所不治也。”足可以证明古人对其穴重视性。但笔者发现其主治过于繁杂没有突出重点,和系统的论述,遂将清前古书和现代文献进行查阅对此穴位应用进行总结分析以明其道。

1.命名文化:

涌《说文﹣水部》云:滕也。滕,水超踊也。有水浪腾起之义。泉《说文-水部》水源也。涌泉,是指水由下向上冒出,不作高喷,称为涌泉。有源源不断之义。《针灸穴名解》云“《灵枢经﹣本输篇》:肾出于涌泉,于泉者足心也。”张隐菴注:“地下之水泉,天一之所生也。故少阴所出,名曰涌泉。按少阴居人身六经之最里。本穴又为全身孔穴最下,承至阴之静,由阳经至于阴经,而作涌泉之动。犹人情物理之极,则必反也。少阴根于涌泉,即犹天一之水由地下涌出。”现代地理学认为地下潜流大量汇聚,并由水平运动变为垂直向上运动,促进了岩溶发育和水位抬高,在强大的静水压力下,地下水穿过岩溶裂隙,在灰岩和侵入岩体的接触地带及第四系沉积层较薄弱处夺地而出,涌出地表,形成天然涌泉。正如涌泉穴的别名地冲。地,地部也。冲,冲突也。地冲名意指体内肾经的经水由此外涌而出体表。《本草纲目》记载:“出岩泉水,此山岩土石间所出泉,流为溪涧者也……其泉源远清冷,或山有玉石美草木者为良;其山有黑土毒石恶草者不可用。”简而言之,泉水的形成需要两个基本元素,一水,二、压力。它对其周边的生物有滋润濡养作用为生命之源,古本草认为新汲的、未被污染的井泉水均有某种医疗价值。《素问。六节藏象论》云:“肾者,主蛰,封藏之本,精之处也”。《灵枢。决气》曰:“两神相搏,合而成形,常先身生,是谓精”肾藏先天之精供人体生命活动为一身之根本,涌泉穴为肾经之井穴,通过肾阳(压力)的作用,源源不断的为机体输送“精”(水),这与自然界息息相通的。人身之精分为先天后天,先天是人体的根本,后天滋养先天,综上所述古人对涌泉的命名意义包含了1、它是水经穴且居位最下故可以源源不断滋阴人体故能滋阴和引火下行2、所出为井故它是肾经的原动力故能温阳补气3、泉藏于地下而涌泉穴作为井穴而且位于足底部是与地面距离最近的穴位,最易受地气影响是大地之气与人体经气传输的枢纽点,故可以调和阴阳,开窍醒神。正如《寿世青编》云:“涌泉二穴,精气所生之地,寝时宜擦千遍。榻前宜烧苍术诸香,以辟秽气及诸不详”。

2.临床应用:

2.1滋阴降火:《疡医大全》记载“盖涌泉虽是水穴,水中实有火气存焉”简而言之就是肾阴被肾阳气化后津液上升的开关,世医家不乏以此进行临床应用如《寿世保元》“人有气如火。从脚上入腹者。此虚极也。盖火起于九泉之下也。此病十不救一。治法以四物汤加黄柏、知母。降火之药服之。外以大附子为末。津调贴脚心涌泉穴。以引火下。”这是古代医家记载的脚气病。此病机在于肾水涸竭,虚火上泛,故运用运用四物汤加黄柏、知母,补其阴液滋阴降火,附子等大辛大热之品贴附于涌泉穴,增强涌泉穴津液润布的作用,相当于肾阳加于肾阴使从涌泉不断上济阴液以降火。《外科证治全书》中记载“孩儿患目赤痛,不能服药者,用胡黄连细末一钱,人乳调,按男左女右,涂脚心涌泉穴即愈。如眼生白翳,取桑汁以灯心点之即退。”同样也应用于儿科。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现代研究也证实了涌泉穴确实存在滋阴降火的作用且应用广泛比如黄建军等{1}应用针刺涌泉穴治疗阴虚火旺的半身汗出和肾阴不足,阴不制阳的巅顶痛;独头蒜捣碎贴敷涌泉穴治疗肾水不足引起的鼻衄;收获很好的效果。王建平等{2}运用中药止血膏(硫黄10 g、牛膝10 g、肉桂3 g、冰片3 g等药物研为细末,用独头大蒜1头共捣为膏状)贴敷涌泉穴治疗虚火上扰,损伤血络,迫血妄行的咳血有效率高达94.44%。朱少可等{3}运用火针温经,吴茱萸贴服治疗阿弗它口炎(复发性口腔溃疡)达到中针药并用,引火下行,以水济火,而使“阴平阳秘”,标本兼治,治愈率高达98.27%。《医贯》云:“人身足下有涌泉穴。肩上有肩井穴。此暗水潜行之道。凡津液润布于皮肤之内者。皆井泉水也。”卷之一 玄元肤论 五行论。亦能证明古人命名其为涌泉穴有够滋阴降火的临床意义。

2.2温阳补气:《医学入门》中记载“其实一气流行,每子时自左脚心涌泉穴起,阳循左足腹胁手,而上至头顶囟门午位而止。”这说明人体之气完成一气周流是以涌泉穴为起止点的,肾气为一身之根本,涌泉作为肾经的井穴,具有激发肾阳气的作用和其他脏腑阳气的作用。如《针灸甲乙经》“足厥喘逆,足下清至膝,涌泉主之。”《针灸甲乙经》“小便不利,涌泉主之”。此病机在于肾气不足不能温熏下焦故“足下清至膝”,同时肾司二便,肾脏气化无力无力膀胱收缩故小便难。《黄帝内经灵枢》“腹胀腰痛,大便难。”道理相同。同时它还具有激发心肺之气的功效如《针灸资生经》“涌泉、主短气。”《古今医统大全》“伤寒痞气结胸中,两目昏黄汗不通。涌泉妙穴三分许,速使周身汗自通。”同时涌泉穴激发人体正能量运用在妇科治疗肾气不足的不孕症和难产如《备急千金要方》“女子无子,咳而短气,刺涌泉,入三分,灸三壮,在足心陷者中。”《妇科秘方》“难产方黄柏硫黄(各一钱)、蓖麻子(不拘多少)捣烂,贴左右涌泉穴,胎下即去。”现代研究已经证明涌泉对刺激肾上腺素分泌有双向调节作用,古代有将涌泉穴应用于急救如《急救便方》“治自缢气已脱极重者,只灸涌泉穴(在足底心),男左女右,灸三壮即活。”。现代多应用在温阳补气方面如张润民等{4}运用针刺涌泉起到激活肾气通精治疗不射精症有效率达到83.3%韩明 张维娜等{5}中针刺涌泉配合三阴交、关元 等穴治疗不孕症效果明显。

2.3调和阴阳 开窍醒神:《内经灵枢》云“所出为井……二十七气所行,皆在五腧也。”井穴为阴阳经相交之地,其位置在人体最低点能沟通地气所以具有调和阴阳开窍醒神的作用。《针灸聚英》“顶心头痛眼不开。涌泉下针定安泰。”此病机为上实下虚,阴阳之气上下不协调故头顶痛伴随眼不开。《黄帝内经灵枢》“少阴根于涌泉,结于廉泉。”所以就会出现《医学纲目》“咽中痛,不可纳食,涌泉主之。”《鬻婴提要说》“小儿有实痰壅筑喉内,吐不出,咽不入,于气海穴以手指曲节抵之,旋又放之,再将儿中指掐至尖数下,再推涌泉穴,左转不揉,以指对抵夹车穴,用耳挖爬舌上即吐。”这些都是人体上焦阳气郁阻导致痰邪结热而阴气无法上济和阳痰不易咯出,阴阳不调故百病丛生,阴平阳秘精神乃至也。还有肾经与心经为同名经《普济方·针灸》“穴涌泉治卒心痛。”,心脉瘀阻故卒心痛作,故涌泉穴还有开窍醒神的作用。现代应用将涌泉穴调和阴阳以平衡人体中风后遗症肢体不协调、开窍醒神以恢复患者语言功能和吞咽功能,《内经》云“暴怒伤阴,暴喜伤阳。厥气上行,满脉去形。”有现代医家临床如孙妍,冯美娟等{6}通过对中风后遗症患者的双侧涌泉穴进行针刺艾

(下转第177页)灸等手段进行治疗发现明显改善肢体痉挛和运动机能,神志苏醒方面的有效率高达87.5%孙妍韩新强等{7}中运用针刺涌泉穴治疗小儿高热神昏抽搐39例全部有效。余幼鸣等{8}

中对23成人癔症性的晕厥和抽搐,针刺涌泉学取得23例病患皆意识恢复,抽搐停止。

3.总结

涌泉是肾经的源头,而肾是人的先天之本,刺激涌泉穴也就是激活生命的活水源头,自古就有《圣济总录》“临睡搓脚心百次即可延年益寿”“地户涌泉不可伤,伤即令人百神俱散”古代医家穴的应用十分广泛,对穴位的命名意义深远,那么笔者认为如果从从穴位命名文化角度作为切入点来研究古代医家对穴位应用情况,这样会在繁杂的穴位主治中寻得一条普遍应用规律,对现代医者全面掌握穴位应用更加明确和对穴位特殊主治印象更加深刻,特写此文。

参考文献:

[1]黄建军.涌泉穴临床应用举隅[J].中国针灸,1998,18(8):469-470

[2]王建平.涌泉穴贴敷止血膏治疗咳血36例[J].中国针灸,2003,第23(11):683

[3]朱少可.火针加外敷涌泉穴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J]中国针灸,1998,18(11):677

[4]张润民.针刺涌泉穴治疗不射精症42例[J].中国针灸,1992,12(4):10

[5]韩明 张维娜.涌泉穴在临床上的应用[J].中国针灸,1993,13(6):32-32

[6]孙妍 冯美娟.针刺加涌泉放血缓解中风肢体痉挛的疗效观察{J}.上海针灸杂志,2003,22(2):14-15

[7]韩新强.针刺涌泉穴治疗小儿高热惊厥39例[B].中国针灸,2005,25(12):872

[8]余幼鸣.针刺涌泉穴治疗疮病性昏厥抽搐23例[J].中国针灸,1997,17(6):367

论文作者:沈儒1,王巍1通讯作者,任清峰2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蒙医药》2018年第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6/7

标签:;  ;  ;  ;  ;  ;  ;  ;  

涌泉穴命名文化及临床应用论文_沈儒1,王巍1通讯作者,任清峰2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