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巴彦县育新小学,哈尔滨 151800)
摘要:“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以及接班人,是对“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教育理念的深化,是对今后教育改革发展方向的指明。立德树人,指的是教育事业不仅要传授学生知识、培养学生能力,还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到国民教育体系之中,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荣辱观。让教育回归本真,坚持德育为先,育人为本,提升师德,共同努力,从而实现教育事业科学发展。
关键词:立德树人,教育,德育,本真
我们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当前,教育领域重分数轻育人的现象,教育质量、应试教育、教育公平等问题,愈演愈烈。为了克服这些弊端,培养优秀人才的要求,作为教育人我们义不容辞,要以人为本,进一步明确教育改革目标,在立德树人中让教育回归本真,实现教育事业科学发展。
坚持德育为先。十八大报告指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立德树人”首次确立为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对十七大“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教育理念的深化,是对今后教育改革发展方向的指明。立德树人,即教育事业不仅要传授学生知识、培养学生能力,还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体系之中,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荣辱观。立德树人,“德”字为先。习近平同志指出,道德之于个人、之于社会都具有基础性意义,做人做事第一位的是崇德修身。立德是树人的前提和基础。坚持德育为先,需要构建课堂教学、校园文化和社会实践合一的平台,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学生心中生根发芽、开花结果。只有切实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以及亲和力、感染力,为孩子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环境,才能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真正入脑入心入行,落地生根。深化课程改革,将教育落到实处,完善中小学有机衔接、循序渐进的课程体系,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动进入教材、进入课堂、进入学生头脑;培育优良的校风和优质的校园文化,利用重要节日,开展爱国主义、民族传统、礼仪礼节等具有特色主题的教育活动,积极营造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浓厚校园文化氛围。
坚持育人为本。立德树人,教育任重道远。教育关乎民生,关系未来。尊重教育规律、教学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地成长,是教育的神圣使命,也是教育改革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不仅关系党和人民教育事业的发展,也关系整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面向未来的事业,需要一代又一代有志青年持续奋斗。以学生为主体,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让每一个学生积极参与,激励每一个学生奋发上进,期待每一个学生获得成功,使学校成为学生幸福成长的象牙塔,让学生在校园享受快乐、展现自己的潜能、放飞自己的梦想。充分践行“以人为本”的学生观,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倡导启发式教学和探究式学习,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教师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强调自主发展以及合作参与,推动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理论联系实践实践从而获得全面健康的发展。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坚持提升师德。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代表了希望与未来,是一个国家民族精神维系的基础,是促进社会进步的保证,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知识或可言传,德行需得身教。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肩负着为人师表、教书育人的重任,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传播者和建设者,是青少年成长的引路者。立德先立师,树人先正己,教师的水平如何直接关系到教育的水平优劣。培养和造就一支学高身正的教师队伍,是立德树人成败的关键。师之德,教之魂。教师为烛,师德为光,光照大地,照亮一代又一代学子实现梦想的希望之路。不断提高师德水平,建立严格的考核管理和健全的制度规范,确立更加有效的机制,把师德教育融入教师教育全过程,采取更加强有力的措施维护教师权益,大力改善教师待遇,关心教师身心健康,为教师立德树人创造良好条件。
坚持共同努力。立德树人是一项涉及教育理念、教育体系、教育治理以及教育环境的创新和优化的系统工程,需要学校、家庭、社会协力推进。教育工作者应该合作共同努力,不仅为学生在学业上传道授业解惑,而且为学生指引人生方向,让学生少走弯路;在传授知识和培养能力的同时,培养学生健康的情感、积极的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在各级各类学校建立多方位、立体化的科学育人体系,营造课内外、校内外密切配合、互相促进的良好育人环境;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充分发挥家庭教育对学生做人做事的重要作用,形成立德树人的合力。
“办人们满意的教育”这一目标一直指引着教育工作者大胆创新。在新课改推进十多年来,中国的教育改革取得了很大的进步,教育的发展之路仍然需要我们肩并着肩一起走下去。始终坚持“以民为本”兴教育、“以师为本”强队伍、“以人为本”重德育、“以生为本”改教学,立德树人,让教育回归本真,实现教育事业科学发展。
参考文献
[1]杨峻坪.让教育回归育人育德的本真[J].教育,2017(45):51.
[2].朝着亮光那方前行[J].新课程(综合版),2017(10):18.
[3]方祥华.让教育回归本真——北京市石景山实验幼儿园阳光教育侧记[J].中国教师,2017(19):85-87.
[4]程燕.感悟朴素 聆听童音,促进认知——让教育回归孩子的本真[J].好家长,2015(49):34-35.
[5]郑招浩.让教育回归本真——基于新高考改革对当下中国教育意义的思考[J].教育,2015(36):44.
[6]刘晨. 创新育人理念,让教育回归本真[A]. .守望教育——教师节三十周年纪念版[C].:,2014:4.
[7]聂延军,宋继东.童心:让教育回归生命的本真——对话“童心教育”践行者宋继东[J].辅导员,2013(36):20-25.
[8]刘相金.让教育科研回归本真[J].山东教育,2010(26):16.
[9]徐金才. 合道德:让教育回归本真[N]. 江苏教育报,2010-04-05(006).
作者简介:凌丽,女(1969年—),汉族,黑龙江省巴彦县人,单位为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巴彦县育新小学,职称为二级教师,研究方向为教育。
论文作者:凌丽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8年5月下
论文发表时间:2018/6/13
标签:本真论文; 立德论文; 学生论文; 教师论文; 为本论文; 德育论文; 师德论文; 《知识-力量》2018年5月下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