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平[1]2014年在《基于生态伦理的环境科学理论观念和实践观念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基于生态伦理视角的环境科学,肩负着变革传统理论观念与建构和创新生态文明建设所需要的实践观念的光荣任务和历史使命。为此,对环境科学的整体定位进行了重新确证,认为环境科学的体系结构是兼容生态哲学、生态伦理学,以及环境自然科学、环境人文与社会科学等门类的超级学科群落。它的特征在于观念的继承性和革命性、研究的多样性与统一性、学科发展的发散性和收敛性、文化的批判性和先导性、结果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环境科学共同体不应局限于自然科学,还应扩展到环境交叉学科,形成大环境科学共同体,明确环境科学研究的人文范式,并以“一个地球,两个世界”协同进化的生态世界观、地球“资源”和“根源”并存的生态价值观、从“社会契约”到“自然契约”的生态权利观,作为本课题研究的基础和理论工具。分析环境科学不同层面的理论观念问题,认为环境自然观不应当建立在自然终结论的基础上,而应当坚持自然有机体论、进化自然论,主张敬畏自然,其依据在于“自然界最懂自然”、“生物利益的自我保护性”和“大自然的报复性”;在环境保护观上,分析了“极端的环保”观点产生的原因,其症结在于坚持极端的人类中心主义并忽视环境保护的时-空异质性、经济发展区位的差异性。人与自然关系的度在于“益于人类,促进生态”的双标尺度;在“循环型经济还是节约型经济”的环境社会观的争论上,对二者的不同观点进行了分析,认为“循环型经济”适合于产业发展模式,不适合于环境社会发展模式;节约型经济是针对经济社会的物欲消费提出的,包括循环。循环的目的在于节约,突出环境社会的伦理自觉,即在于物质上的节制主义、生活上的简约主义。对环境科学的实践观念问题展开研究。一方面,分析城市环境友好型产业产生的背景和工业生态化应确立的实践观念,认为环境友好型产业是工业生态化的范例,不可能自动实现,依据在于“整体支配并决定部分”、“外部不经济性”、“工业生态化并非企业自愿”和“取-予平衡”等环境观念。特别是“小水泥”为摆脱“落后产能”而开展的处理城镇生活垃圾的工艺创新,尽管环境评价和水泥质量监测均符合国家相关规定,但是其社会正当的商品生产和生态生产的名分仍未确定,其症结在于缺乏“实践的发展的观点”看问题的态度,以及正确的评价标准。“耗能”、“环保程度”、“地方水泥需求状况”以及企业本土化程度应当成为评价的标准。另一方面,从生态伦理视角,对“荒野环境”、“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以及“河流生命伦理及其建构的实践思维方式”进行论证,认为荒野属于环境关系集合体,其内涵不在于有无人居住,而在于人与自然关系的可持续性。其特征在于:原发自然性与建构自然性、多样性与统一性、稳定性与波动性、局部斗争性与整体和谐性。荒野的本质在于野性。野性是自然历史过程中积累的成就。确立荒野概念并作为决策观念,有助于改变仅从森林,或湿地,或河流等局部进行的“条块分割的决策”。生物多样性属于环境关系的属性,它与文化多样性相互制约,并以此为出发点对生物多样性保护的伦理进行探讨,发现生物多样性不等于生物多样,而是多样生物的本质属性。认为人类与其他生物都有“生存环境的依赖”,而人类科学理性则把多样的“生活世界”变成了单一的物质世界,用简单的机械物理运动代替生命运动形式,这是今天生物多样性破坏的文化本质。实质上,任何生物包括人类,都有存活属性和种属属性。保护存活属性的共性和种属属性的差异性是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本质。基于生态伦理研究河流环境实体,在地球水圈图景中透视河流“活的”生命形态,目的是确立以“河流生命健康”观念为特征的河流生命管理方式。认为河流生命概念符合非平衡生态学和复杂性理论,特别是耗散结构理论、协同学和超循环理论的机体模型解释,体现自然界活的系统是自组织系统,具有协同的整体性和进化的方向性。由此,把机械系统存在的因果关系与有机系统存在的功能关系相区别。河流生命的根是水,其命脉是超循环流动,有其自身的生存和健康方式。对河流生命的管理应坚持协同的整体论、进化的价值论和“像河流那样思考”的伦理思想特征。河流生命是一个新概念,是绿色知识创造和传播体系中的一个范畴。其实践思维方式体现在对河流生命意义的重要性、表达和理解的叁个维度。环境科学肩负着为人类终极关怀服务和为人与自然和谐服务的使命,其任务在于形成大环境科学共同体并促进环境学科的交叉研究,特别是当前需要开展环境科学史的基础研究。
刘建金[2]2002年在《论生态伦理学的理论创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生态伦理学是二十世纪初新兴的一门崭新学科,它在不到一个世纪的时间里取得了飞速的发展。生态伦理学的产生与发展既有其坚实的现实基础——日益严重的生态危机、工业文明的消极影响以及各种力量挽救生态危机的不懈努力:也有其丰厚的理论基础——现代西方哲学的后现代转向、现代西方伦理学的当代转向以及生态学、系统科学等自然科学的积极推动等等。 与传统伦理相比较,生态伦理学具有明显的创新性,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1) 将道德权利的主体扩展到了动物、生物及生态系统等非人类存在物,破除了传统伦理对人类的固恋,确立了生态中心主义的伦理观念,为可持续发展战略提供了理论基础;(2) 从人类对自然的依赖这一角度来理解自然的外在价值,从目的论和整体论的角度论证了自然的内在价值,并因此增加了人类对自然的道德义务;(3) 以有机、整体、全面的思维方式取代了传统伦理机械、片面的二元思维方式,克服了事实与价值的分离及真善美的分隔,从而使人与自然由相互对立走向和谐统一;(4) 超越了局限于人类自身利益的价值评价尺度,以非人类存在物的利益作为道德评价的标准,将公平、公正扩展到了当代人与后代人、人与自然的全新领域;(5) 将人类道德修养的境界从追求人际平等的境界提升到了动物平等境界、生物平等境界及生态整体境界,使人们超越日常生活的道德修养境界而达到某个更高的、更有意义的状态成为可能。 作为一门新生的学科,生态伦理学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缺陷:派别林立,没有统一有机的理论体系;充满理想,缺少切实可行的操作体系。但各流派的理论主张和研究方法并非截然对立,而是存有深层的共性和锲合的可能,生态伦理学必将由分化逐步走向整合;生态伦理规则的研究、与法律的结合及其道德建设必将促使生态伦理由理论逐步走向实践。
朱步楼[3]2005年在《可持续发展伦理研究》文中提出可持续发展观的提出并在全球范围内达成共识和付诸实施,反映了世界各国对解决目前威胁人类生存的环境问题的迫切愿望,标志着人类对发展问题的认识不断走向深入。作为一种理性的发展模式,要保持其科学性、合理性和持续性,不仅要在实践中确立政策的基本导向,更要建立起自我评价、自我约束、自我反省、自我规范的机制。历史和现实进一步告诉我们:随着生态系统遭到愈来愈严重的破坏和环境危机的日益加深,要在更加全面、深入的层面上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不能仅仅依赖技术、经济和法律的手段,还必须同时诉诸伦理信念,建立相应的伦理机制。只有以伦理信念为基础,以伦理机制为保障,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才能从幼稚走向成熟,从肤浅走向深沉。本研究从传统伦理学和生态伦理学的基本观点和方法入手,以可持续发展战略和政策的制定与实施为依据,力图从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角度,讨论可持续发展伦理观确立的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尝试对可持续发展伦理的本质、内涵和手段进行分析,初步确立起一个有关可持续发展伦理体系的框架模式。论文逻辑结构或框架安排按照“总—分—总”的逻辑次序展开,主要观点包括:提出“可持续发展本质上是一种新型伦理观”的基本结论;提出可持续发展伦理“叁维度”和“叁价值”的对称性分析框架;在生态伦理和代际伦理之外,首次提出域际伦理的概念及分析体系;从制度创新的角度提出我国可持续发展伦理的实现模式。
董强[4]2013年在《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研究》文中研究指明20世纪中叶以来,生态危机逐渐成为一个全球性问题。在不同的社会历史发展阶段,人类在反思自身行为的过程中,就如何解决生态问题形成了不同的观点和理论,构成了不同的生态观。生态观作为观念上层建筑的组成部分,随着生态危机的产生而产生,也随着人类生态实践活动的拓展而发展。马克思主义生态观是指马克思主义关于生态问题的基本观点和整体理解,是围绕人与自然、社会、自身的关系等问题,从哲学角度所概括、思考而形成的一种理论体系,既包括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思想,也包括后人对其继承和发展的生态理论。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发展脉络主要包括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思想,也包括西方马克思主义、苏俄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等对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进行继承和发展的生态理论。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思想是随着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发展而逐渐完善,所以其生态思想的分期大致分为萌芽时期、产生时期和完善时期。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是在实践观、自然观、唯物主义历史观、唯物主义辩证法等理论基础上所形成的一种关于生态问题的基本观点和整体理解,主要内容有实践唯物主义的人化自然观、以异化劳动理论和唯物史观视角对资本主义的生态批判、解决生态问题的社会制度设想等。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的研究对象不仅包含了自然、环境,还包括人与社会;其研究内容不仅包括人与自然的关系,也应该包括人与社会、人与自身的关系。同时,马克思恩格斯认为,生态危机的直接原因是人与自然关系的异化,但其更深层次的原因在于人与社会关系的异化,并表现为人与自身关系的异化。人与自然关系紧张的根源并不在于人与自然关系本身,而在于人与社会的关系;不在于科技、消费观念、人类中心主义观念等,而在于实践过程中所形成的资本主义私有制生产关系。西方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发展主要经历了早期西方马克思主义自然观、法兰克福学派自然观和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叁个阶段。苏俄对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的继承与发展主要有普列汉诺夫对马克思主义地理环境理论的阐释、布哈林提出的社会和自然之间的平衡论、H.T.弗罗洛夫把生态问题的本质定位为社会问题等。我国对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的继承与发展主要体现在“绿化祖国”口号、“环境保护”国策、可持续发展观与科学发展观等方面。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在内容上,以实践作为逻辑起点,根据马克思实践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双层结构(实践的底层结构和社会的表层结构),把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底层构架和表层构架作为逻辑展开,把人的全面自由发展作为其逻辑结论。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底层构架主要包括实践唯物主义生态自然观、有机和谐的生态社会观和回归自身的生态人学观,表层构架主要包括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经济观、具有鲜明阶级性的生态政治观和反思科技理性的生态文化观。因而,关于解决生态危机的路径和否弃资本主义制度、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路径具有同一性。只有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为指导,把马克思主义对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批判理论与生态批判理论相结合,从生产力发展的基础维度、生产关系变革的核心维度和上层建筑的导向维度叁个方面相结合,才能真正找到解决生态危机的现实路径。在生产力发展的基础维度中,生产力中人口因素、绿色科学、管理的生态化等,为解决生态危机提供了前提条件和具体路径。在生产关系变革的核心维度中,在静态的生产资料所有制方面,通过对生态利益的共同性和冲突性分析,得出要实现共同的生态利益、就要消灭国家和私有制生产关系的结论:要消灭私有制生产关系,就要消灭那种产生私有制的异化劳动和旧式分工;在动态的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四个环节,通过建立生态利益调节机制,包括生产环节的生态成本控制机制,分配环节的生态补偿机制,交换环节的生态公平机制和消费环节的生态再生产机制,以实现私有制生产关系的生态变革。在上层建筑反作用的导向维度中,生态政治和生态文化对生态问题的解决具有重要的反作用,但这种反作用是在坚持前两个维度的基础上来理解的,它对生态危机的解决不具有决定作用。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具有基于哲学的生态批判精神、和谐发展的生态哲学视野和改造世界的生态实践情怀的特征。在解决全球生态危机的实践中,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在认识论、价值论和方法论叁个方面提供了思想的指南;并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中,揭示了生态文明发展的规律和动力,从生态交往的角度分析了生态文明冲突与融合的解决方式,即:建立在普遍交往基础上的私有制生产方式变革。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研究逐渐成为学术研究的热点,这既是其内在理论逻辑的演进,又是现实生态危机的要求。在全球生态危机仍在不断发展的情况下,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也越来越彰显出其理论的力量。
于冰沁[5]2012年在《寻踪—生态主义思想在西方近现代风景园林中的产生、发展与实践》文中研究表明本文对生态主义思想在西方近现代风景园林领域产生的思想源流、发展历程、对现代风景园林设计的影响、未来发展趋势等进行了分析与归纳,并对生态主义思想影响下的西方近现代风景园林设计理论、方法及实践案例进行了回顾和评价,目的在于认清生态危机影响下的生态主义设计的必要性与紧迫性,明确风景园林师的责任与义务,明晰生态主义思想的发展脉络,预测生态主义设计未来可能的发展方向,并希冀从中获得可借鉴的宝贵经验和指导国内风景园林生态设计实践的启示。通过文献研究与案例研究的方法,本文对国内外的相关理论研究和实践案例进行了归纳和总结,并通过类比分析的方法,研究不同学科、不同地域、不同风景园林师之间的思想差异性与相互渗透性,以探寻时代、社会、文化背景与生态主义设计思想之间的内在联系性,从而广泛地汲取相关学科的研究成果,并从多个角度来分析、论证本文的研究主题。基于上述研究方法,本文将西方近现代风景园林设计领域的生态主义思想的发展历程划分为6个阶段,并分别就每个发展时期出现的具有代表性的案例、设计思想、设计理论和技术进行了深入地剖析,以总结归纳出生态主义思想在西方现代风景园林中的发展框架,理清其发展脉络。同时,通过对国内一些地区进行的生态主义设计的实践情况的现场踏勘,了解我国在生态设计理论研究与实践过程中的优势和问题,认识生态主义的设计思想对我国可持续景观的建设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从而使本文的研究对于国内的景观生态建设起到一定的现实作用。本文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3个部分:首先,介绍了生态主义思想和现代风景园林的相关概念及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并就其两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和伦理思考;其次,探究了生态主义思想在西方近现代风景园林领域的发展历程,分为萌芽阶段(16至18世纪)、产生阶段(19世纪)、发展阶段(20世纪初至80年代)、兴盛阶段(20世纪90年代)、成熟阶段(21世纪初至今)及后成熟阶段等6个时期,并就其各个发展阶段的时代背景、相关学科的影响及具有代表性的设计思想、研究理论、规划方法和相关实践进行了剖析,揭示了生态主义思想与风景园林之间的内在联系,并对生态主义思想引导下的现代风景园林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最后,总结并归纳生态主义思想对西方近现代风景园林设计的影响、生态主义设计发展过程中表现出的多样化倾向和实践过程中遵循的具体的实践原则。研究结果表明生态主义思想在西方近现代风景园林领域起源于16、17世纪文艺复兴园林中的丛林和林园景观,萌芽于18世纪的自然风致园,产生于19世纪现代主义园林,因相关学科的渗透和分析技术的进步而迅猛发展于20世纪60、70年代,促进了设计师生态主义意识的嬗变和生态规划理论的完善,并于20世纪90年代伴随着生态设计原则、再生设计原理、可持续发展观的提出和生态材料与技术的创新逐步走向兴盛,21世纪初因景观及生态都市主义思潮的出现而日臻成熟。生态意识的出现曾一度造成了风景园林学科内部的分裂局面,而生态思想的发展与成熟逐渐融合了生态性、艺术性和社会性等属性,消解了审美与科学、设计与规划、艺术与生态之间的二元对立关系,其发展与变化深深地影响了风景园林设计的自然观、价值观、研究范畴、设计思维、理论方法和实践技术。在生态主义思想的引导下,西方现代风景园林从单纯地美学设计逐渐走向了科学规划的道路,也将由科学走向伦理学的思考。纵观国内外关于风景园林学、生态学和地理学等相关学科的研究成果,对生态主义思想的研究均呈现为局部的、片段式的、破碎化的状态,尚未形成完整的、系统的理论研究,对于生态主义思想在风景园林设计领域的产生缘由、发展轨迹、表达与实践均没有清晰的脉络呈现。因此,本文所做的研究和探索具有一定的独创性和创新性,具体表现为以下5点:(1)尝试在风景园林设计领域对生态主义思想重新加以理解;(2)探寻了生态主义思想在风景园林领域的产生根源,构建了生态主义思想的发展框架,理清了生态主义思想的发展脉络,揭示了生态主义思想对风景园林的影响;(3)以客观性和辩证性的视角对风景园林先驱的设计思想、理论方法和实践作品进行了分析与研究,回顾风景园林生态设计的历史,并进行反思与再认识,以总结历史的经验与教训,对我国现代风景园林生态设计的实践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4)总结生态主义思想在西方近现代风景园林中的各个发展阶段的主要特征,归纳影响生态主义思想变化的主导因子,并在其发展历程的基础上,划分了生态主义设计的5种主要倾向,明确了生态主义设计的实践原则;(5)提出了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的生态性、艺术性、科学性与社会性多元融合的生态设计理念,展望了风景园林学与生态伦理学和伦理美学相结合的未来发展趋势。
王顺玲[6]2013年在《生态伦理及生态伦理教育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生态危机是人类共同面临并亟待解决的难题,生态伦理建设乃至生态文明建设是解决生态危机的重要举措。本文从多个视角对生态危机的现状和生态危机产生的原因进行了比较系统、全面的分析,探讨了生态伦理及生态伦理教育的丰富内涵,力求多维度、多层次的对生态伦理进行解读,并就生态伦理教育的内容、原则以及具体的实施路径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第一,生态伦理发端于生态问题的凸显和对生态问题进行伦理反思的哲学重构。作为唯一适合人类居住的星球,地球上已经出现了诸如资源枯竭、环境污染的严重问题,且长期以来的环境责任与环境利益的分配不公也在困扰着人类。人们通常将生态危机的产生归因于对科学技术的滥用、人类中心主义的价值观或者人文精神的失落等因素,实际上生态困境标志着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身关系的失衡。因此在现代西方环保运动实践的基础上,生态伦理学作为哲学层面的反思开始确立下来。也只有在伦理道德上认识生态困境,才是应对生态危机最为根本的办法。第二,在对人类中心主义和非人类中心主义两大派别进行梳理的基础上,对生态伦理的基本思想进行考察。人类中心主义认为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是最终的价值标准,生态伦理的提出是为了实现人类的长远利益与根本利益。但由于人类中心主义在认识论、价值观等方面都存在着问题,导致了走出人类中心主义的呼声越来越高,强调应该给予非人存在物同样道德关怀的非人类中心主义兴起。这两大派别的思想碰撞进一步促进了生态伦理基本思想的丰富和发展,生态伦理整体主义观和自然价值观成为生态伦理的基本内涵。前者认为整体大于部分之和,强调自然生态系统与人类社会之间相互影响的关系;后者认为人与自然物的存在都有其特定的内在价值,人类应该在尊重其内在价值的基础上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第叁,对生态伦理建设的现代价值进行了阐述。笔者认为加强生态伦理建设可以帮助人们发现传统的以经济增长为中心的价值观的缺陷,重视经济发展与生态建设之间唇亡齿寒的依存关系,从而推动人们经济发展理念的转变,为促进循环经济、绿色经济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理论支撑;生态伦理建设也有利于培养人们适度消费观的形成,能够为生态文明的发展提供价值引导,因而,生态伦理建设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力量,能够从根本上完善生态文明的发展;同时,生态伦理建设能够促进环境责任与利益的公平分配,从而实现环境上的正义问题。第四,鉴于生态伦理建设的重要意义,笔者对生态伦理教育的内涵及其理论基础进行了探讨。生态伦理素质既是解决生态危机的客观要求,也是源于人类本质的内在需要,生态伦理教育已经成为我国德育工作面临的重要课题。生态伦理教育属于德育范畴,建立在环境学、社会学、政治学、伦理学的基础之上,目的是通过给全民施加影响,帮助人们树立尊重自然、敬畏自然的价值观念和遵循环境公平与正义的自觉性,藉此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完善人与社会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促进现代公民的生态人格,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健康发展。而生态伦理教育的开展需要正确的理论基础作为引导,其中道德哲学和教育哲学是其必不可缺的两种理论资源:前者提供生态伦理教育的内容支撑,后者提供生态伦理教育的方法支撑。第五,对生态伦理教育的内容以及方法途径进行了深入研究。笔者认为生态伦理教育的内容应该是由生态道德观念教育、生态道德行为规范教育、生态道德原则教育叁个方面共同组成的有机整体。其中生态道德观念教育包括天人和谐的和谐自然观、生态系统的有机整体主义观、环境责任与利益公平分配的环境正义观、生态伦理意识的经济观以及自然资源有限存在的资源观,生态道德行为规范教育包含科学消费观教育以及低代价发展观教育,生态道德原则教育包含和谐性原则、整体性原则和全面性原则。在此基础上,笔者认为可以通过以下途径展开生态伦理教育的实践: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作用,进行系统的生态伦理教育;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德育优势,加强生态伦理意识灌输;完善生态法制建设,保障生态伦理意识的切实落实;以管理为载体,提高生态伦理教育的实效性;加强生态文化建设,树立生态伦理价值观;充分利用大众传媒,加强生态伦理意识的宣传与普及;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培养生态伦理意识。生态伦理以及生态伦理教育研究是当代经济社会生活方面的重大课题,也是影响国人生存状态与生存质量的关键因素,希望文中所做的理论思考能够对生态伦理的建设有所裨益,生态伦理教育必将随着生态文明的推进获得更加深入的发展。
顾超[7]2013年在《论生态伦理的当代中国形态》文中研究指明生态伦理学在中国的出场是中国环境问题的现实和西方思想反响交融的结果。其中人类中心主义与非人类中心主义之争、自然内在价值等问题的争论明显带有西方的话语色彩。中国的生态伦理学不能仅仅局限于西方话语系统必须具有中国自身的特质,应该在吸收西方生态伦理学、马克思的生态学思想、生态学马克思主义、中国传统生态学等思想资源的基础上加以建构。在现阶段,这一形态的典型存在样态应该是科学发展观和生态文明建设。
徐莹[8]2013年在《生态道德教育实现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生态道德教育作为21世纪德育的新课题,正得到越来越多的人的关注。如何确立和选择正确有效的生态道德教育实现方法,是生态道德教育研究中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理性生态人”的培养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在要求。工业革命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人的主体意识的提高及膨胀,人类对自然的控制和征服产生了无度化的倾向,造成了人与自然关系的紧张,现实的生态危机不断加剧。于是,20世纪中期以来,很多西方的学者以及政府等开始尝试从道德的角度去思考和解决人与自然的矛盾,将人与自然的关系纳入伦理道德的调整范畴,从而带来了生态伦理学的兴起和发展,这为生态道德教育的发展提供了理论基础。另外,当今社会,人们对发展方式的认识不断深化,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和生态文明建设的推进,是我们对生态道德教育实现方法研究的时代要求。生态道德教育实现方法的拓展和丰富,一方面,为生态道德教育理论的发展和生态道德教育实践推进提供理论基础条件,另一方面,对于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谐社会的构建以及生态文明的建设等方面来说,都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也有利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以及实现人们对生态道德教育内容从知到行的转化。对生态道德教育实现方法的研究,目前国内外已经形成了一些成果,这对于进一步的研究提供了基础性的参考内容,但是总体来看,其中存在的问题依然不能忽视。例如对生态道德教育实现方法的研究并没有形成系统的结构,其可操作性的研究也显得不足,与时代发展的密切结合也需要进一步推动等。因此,本文力图在选择性的借鉴已有成果的基础上,对生态道德教育实现方法进行更为深入细致和有针对性的研究,让自己的努力加入到生态道德教育实现方法研究的这项任务中来。本文以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指导,综合运用系统研究方法、比较借鉴方法、分析归纳方法等各种方法,以生态道德教育实现方法为中心,分别探讨了生态道德教育实现方法的概念特征、思想基础、时代要求、具体方法以及运用维护等问题,以期对生态道德教育实现方法的思想来源、新时代的要求、其具体的方法结构、内容以及生态道德教育实现方法的运用和维护问题做出解答。具体来说,本文是从生态道德教育实现方法的逻辑起点和思想基础、生态道德教育实现方法的时代要求和具体表现、生态道德教育实现方法的运用和维护叁个层次逐渐展开阐述的。对生态道德教育实现方法的概念、特征和作用以及对中国和西方已经形成的生态道德教育实现方法的分析,这是本文分析的逻辑起点和思想基础。对思想基础的分析,坚持从纵向和横向两个角度,全面地对古今中外的生态道德教育实现方法进行了阐述。一是阐述了中国古代的儒道佛叁家思想中蕴含的丰富的生态智慧以及与之密切联系的生态道德教育实现方法,并分析了其中存在的不足和对现代生态道德教育实现方法的启示。二是对西方生态道德教育实现方法进行了归纳和概括,并指出其优势和不足。叁是对马克思和恩格斯思想中有关生态的思想进行解读。逐层对人与自然关系的科学认识、对资本主义制度下生态危机的形成的分析以及如何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解”等内容进行了阐述。四是对中国共产党人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结合我国基本国情采取的生态道德教育实现方法进行梳理和概括。这样的分析,是为了让生态道德教育实现方法的探索具有丰厚的理论素材的支持以及坚实的思想基础。现代生态道德教育实现方法的探索离不开吸收中国传统的生态智慧,现代西方的生态道德教育实现方法也为当今的探索提供了基础理论资源,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生态思想及其对生态问题的解决途径的探索,给我们提供了最基础的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科学认识,中国共产党人对生态道德教育实现方法的探索为我们当前研究提供了最有针对性的和现实性的理论基础。生态道德教育具有明显的时代性特征,生态道德教育实现方法的确立和选择也应该注意时代的要求。全球化、信息化的推进以及公民社会的兴起和发展对生态道德教育的发展产生了显着的影响,也对生态道德教育实现方法的选择提出了新的要求。例如,生态道德教育实现方法的确立和选择应该有更加广阔的视野,注重方法的多元性、实效性、开放性和创新性等特点和要求。在此基础上,对生态道德教育实现方法的结构及具体方法进行了分析,总结出了包括外显性生态道德教育实现方法、渗透性生态道德教育实现方法以及协同性生态道德教育实现方法叁类内容在内的共十七种具体生态道德教育实现方法,并对每种生态道德教育实现方法的概念以及运用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进行了阐述。这是运用系统方法对生态道德教育实现方法的结构内容进行的建构,从而使生态道德教育实现方法表现出系统化的特点,形成了层次分明、相对独立而又相互交叉、相互补充并呈现综合发展趋势的方法体系。方法就是工具,就是手段,是过河的“船”和“桥”。研究方法不能忽视应用。生态道德教育实现方法作为一般方法的具体化和特殊化,也是如此。因此,探讨生态道德教育实现方法的运用也就成为必然。本文从生态道德教育实施的不同领域入手,重点分析了企业、社区、农村及虚拟领域的生态道德教育实现方法的选择和运用。这是对生态道德教育实现方法运用问题的具体阐述,同时也会对现实中生态道德教育实现方法在其他方面的运用起到启示作用。生态道德教育实现方法的运用和维护是密切联系的,探讨生态道德教育实现方法,也不能忽视对其维护方面的探讨。生态道德教育实现方法的维护,应该坚持从观念引导、制度维护、组织维护和个体维护等不同方面展开,这是保证生态道德教育实现方法的科学运行以及在实际操作和运用中能充分发挥其功效、达到生态道德教育目标的必然要求。本文力图打破那种把生态道德教育作为一个整体进行全面研究的窠臼,避免对生态道德教育实现方法泛泛而谈却不能深入研究的缺陷产生,把生态道德教育实现方法从其中择出单列,作为一个课题进行研究,并对其进行体系性、系统性的构建和阐释,形成一个新的架构,这是本文的一个创新之处。另外,本文结合时代发展的特征,择取了全球化、信息化和公民社会这叁个最具代表性的方面,分析了其对生态道德教育实现方法的新要求,并在此基础上详细具体地阐述了生态道德教育实现的十七个具体方法,同时分析了其运用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这使生态道德教育实现方法的探讨不再空泛,也更具有可操作性。对这个多层次、交叉互补、综合发展的生态道德教育实现方法的体系的阐释,既是本文的中心和重点,也是本文的一个创新之处。过去不少的学者只是在研究生态道德教育过程中涉及生态道德教育实践路径或者实施方法和策略,而没有对其单独、重点研究并形成体系性的不足在此得到克服。另外,本文对生态道德教育实现方法的维护进行了多角度的探索,弥补了过去对生态道德教育实现方法本身研究的多,而对其方法的维护和保障研究的少的缺陷。离开了方法的维护和保障内容的研究,生态道德教育实现方法的研究也是不全面、不完整的,也不利于生态道德教育实现方法有效性在现实中的充分发挥。总之,对生态道德教育实现方法的阐释和构建,需要在坚持科学性的基础上,运用正确的研究方法,总结历史和现实的经验,针对现时代的特征和要求,形成有层次性、系统性、创新性和可操作性的生态道德教育实现方法。只有如此,才能更好地服务于当今的生态道德和生态文明的建设,缓解人与自然的紧张关系,改善人类的生存环境,进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以及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实现,创造新的文明。
叶平[9]1991年在《人与自然:西方生态伦理学研究概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生态伦理学在西方又称环境伦理学,是关于人与自然关系伦理方面的道德研究,是当今世界生态哲学研究的“热点”之一。国内不少学者的视野正在转向生态伦理学问题,迫切需要了解和掌握国外同行的研究情况,笔者在此将西方生态伦理学研究的沿革和现状作一概略的介绍。
曾建平[10]2002年在《自然之思》文中认为随着生态危机的日益加剧和全球环境意识的逐步增强,生态伦理作为环境保护的伦理依据已日渐成为一门显学。对它不足百年的历史,西方学者做过广泛的探讨。然而,从哲学角度看,这些探讨极少以自然哲学为立论基础,还没有深入到生态伦理学所不可或缺的本体论基础和认识论基础。 本文主要基于自然哲学同时兼涉本体论和认识论的视角,把生态伦理看成是解读人与自然关系的新范式,通过对西方生态伦理思想的演进历程、现实缘由、学理背景、逻辑框架等方面的考察,揭示和阐明西方生态伦理思想产生和发展的可能性、必要性和必然性,并据此预测其未来走向。全文重在回答两个方面问题:1.西方生态伦理思想何以产生?它产生的内部原因、外部条件是什么?2.西方生态伦理思想如何发展?其现有的体系应进行怎样的内部整合、外部融合才能达致超越? 西方生态伦理思想孕育于18世纪后期至19世纪末。这一时期的法、英、德、美等国的浪漫主义思潮所表现出来的热爱自然、回归自然情绪感染着后世的思想家。梭罗就是在这种气息的浸染下思考生态哲学的,他因而成为把田园道德论发展为近代生态哲学的最主要的人。缪尔则受到爱默生和梭罗的影响,提出大自然拥有权利的重要思想。20世纪初至中叶是西方生态伦理思想的创立期。施韦泽的敬畏生命理念、利奥波德的土地伦理、卡逊对化学物品之危害的揭露使得生态伦理适时地登上历史舞台并迅速广受注目。20世纪60年代以后,西方生态伦理思想的两大派系人类中心论与自然中心论初具雏形,两大派系又各自分化为若干流派。生态伦理思想已开始渗入人类的经济、政治、科技、生活方式中,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 西方生态伦理思想的产生和发展有着深刻的现实缘由。20世纪60年代以来,全球面临生态困境,这表现在环境困境、资源困境、人口困境等诸多方面。与此同时,处在工业社会中的人们出现了精神失落,这种失落的一个重要表现是消费文化所带来的重大负面影响,这与生态困境的形成也有密切关联。或者说,生态困境与精神失落是现代人的双重变奏,二者互为表里,互为因果。它们构成了促发生态伦理的动因和诱因。绿色运动的勃蓬兴起则是其直接动因。历史地看,绿色运动约略可分为叁次,它们大体上分别对应于生态伦理思想的孕育、创立和发展叁个阶段。这种对应不是偶然的巧合。它表明,绿色运动从实践层面为西方生态伦理思想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深刻而直接的动力;反过来,生态伦理思想的传播、发展和深化又为绿色运动提供了理论武器,指导它向纵深方向开进。 如果说,对现实缘由的分析重在阐释西方生态伦理思想产生和发展的外在条件和现实机遇,那么,对学理背景的考察则意在说明其产生和发展的内在依据和理论基础。就科学背景而言,进化论和生态学的产生和发展与生态伦理思想的历史进程有着重要关联。进化论对人在自然中的位笠重新做了科学的确定,它不但蕴含着与后世生态伦理学相契合的思想,而且还直接启发着许多生态学家萌生生态伦理思想。然而,达尔文及其追随者的潜生态伦理思想明显带有人类中心论的痕迹。生态学发展史上的一系列重要概念和理论学说,因具有与生态伦理学相融合的品格而被广泛运用于生态伦理学的理论建构中,并成为其科学基础。概括而言,生态学所揭示的相互依赖性、整体性与生态伦理思想相契,但是生态学并不总是导向田园风光式的伦理,还时而导出帝国霸权式的伦理。就哲学背景而言,有机论自然观认为自然是活的生成的充满理智秋序的。这一观念在古希腊居于支配地位,由此形成柏拉图主义、亚里士多德主义和斯多葛主义这叁大作为后来混合有机论之渊源的传统思潮。近代是机械论.自然观占统治地位的时期,有机论自然观退缩在宗教思想家和德国古典哲学家的自然哲学中不断与机械论对垒杭衡。随着科技的发展,机械论不断受到挑战,有机论在现代再次受到青睐,并为整体论、过程论、后现代自然观所继承和发挥。它的主要原则与生态伦理思想存在契合转换的资质:或者是通向生态伦理意识形态的重要桥梁,或者是通过现代性的转换成为生态伦理思想的构成因子;但有机论自然观并不直接就是生态伦理思想。当代西方伦理学日益致力于放弃形而上的致思理路而呼唤回归生活、回复德性,这种应用性的转向为构建生态伦理提供了养分和孕体。生态伦理本质上足一种后现代道德,它不仅把德性交还了人类而且还使德性延伸至人之外的存在者,因此它是一种“大生之德”,是应用伦理学的“范型”。、一 作为一种哲学形态,西方生态伦理思想为建构其学说创设了诸种理论预设。 一2一动物解放权利论认为感知能力是道德评判的最终依据。生物中心论则以生命本身作为理论预设,认为生命本身值得羊重是伦理学的基本原则。生态中心论则以自然价值、自然权利为前设,认为自然具有不以人类意志为转移的固有价值,这是生态伦理学的理论支点;自然拥有自我生存即不被人类利用的权利,尊重自然权利,这是人对自然负有的基本义务。?
参考文献:
[1]. 基于生态伦理的环境科学理论观念和实践观念问题研究[D]. 叶平.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4
[2]. 论生态伦理学的理论创新[D]. 刘建金. 中南大学. 2002
[3]. 可持续发展伦理研究[D]. 朱步楼. 南京师范大学. 2005
[4]. 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研究[D]. 董强. 华中师范大学. 2013
[5]. 寻踪—生态主义思想在西方近现代风景园林中的产生、发展与实践[D]. 于冰沁. 北京林业大学. 2012
[6]. 生态伦理及生态伦理教育研究[D]. 王顺玲. 北京交通大学. 2013
[7]. 论生态伦理的当代中国形态[J]. 顾超. 江苏社会科学. 2013
[8]. 生态道德教育实现方法研究[D]. 徐莹. 山东师范大学. 2013
[9]. 人与自然:西方生态伦理学研究概述[J]. 叶平. 自然辩证法研究. 1991
[10]. 自然之思[D]. 曾建平. 湖南师范大学. 2002
标签:伦理学论文; 伦理学论文; 生态危机论文; 生态环境论文; 哲学研究论文; 理论创新论文; 可持续发展论文; 社会教育论文; 社会观念论文; 人与自然论文; 生态学论文; 自然观论文; 科学论文; 道德教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