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与媒体与舆论监督的关系分析_舆论监督论文

行政与媒体与舆论监督的关系分析_舆论监督论文

行政与媒体的关系解析及舆论监督,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舆论监督论文,行政论文,关系论文,媒体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行政与媒体双方的诉求

行政和媒体都有着各自利己的特性和利益诉求。从行政自身的角度看,行政机构和行政者希望媒体长期进行有利于自己的“正面”传播,帮助发布各种施政信息,化解公共危机与行政风险,帮助推动行政改革与行政发展。行政还特别希望媒体根据自己的意志或期望进行传播,在不需要报道的时候不要“添乱”,以避免出现杂音、搅乱行政秩序或者对行政领导和政府的公信力构成不必要的影响和威胁。从媒体自身的角度看,媒体则期望与行政机构长期保持信息主渠道的畅通。因为政府是最大的信息制造商,是媒体行政信息的主要来源。媒体期望政府实行善治,期望通过媒体的舆论来监督政府,帮助政府实现行政改革,推动经济与社会的发展。作为可以营利的传播机构和传播企业,媒体也希望在信息传播中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公信,希望不断地扩大其舆论的覆盖面和发行量。

二、行政主动传播的必要性

德国社会学家伊丽莎白·诺尔纽曼教授认为,大多数个人会力图避免由于单独持有某些态度和信念而产生的孤立。因为害怕孤立,他便不太愿意把自己的观点说出来。这样,占支配地位的观点或不断得到支持的意见就会愈加得势,而另一方则越来越失去支持的声音。这样,一方表述而另一方沉默的倾向便开始了一个螺旋过程,这个过程不断把一种意见确立为主要意见。如果这个过程有大众媒介参与,螺旋往往形成得更快也更明显。

“沉默的螺旋”现象在日常的传播中屡见不鲜。如果我们注意就会发现,在现实生活中,有些舆论和声音出现后会引起许多人的共鸣和呼应,得到越来越多人的支持,其传播的势头不断增强。即便这种舆论有偏颇或者不完全符合事实,但是因为支持的人多,声音很强,那些手中握有真理持不同意见的人会由于害怕自己受到攻击或者陷入孤立而不敢轻易发表不同的意见,从而更加纵容了某些舆论的一边倒现象。

尽管在许多时候坚持真理很困难,需要非同寻常的勇气,但是如果我们认定那是真理,就需要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勇敢地站出来校正那些被歪曲、片面化或者甚至被妖魔化的舆论,及时有效地传播事实真相,做好舆论疏导和危机公关,以免形成对我们自己或者行政体系不利的“沉默的螺旋”。真正避免出现“沉默的螺旋”现象的关键不是勇气,而是一个民主和开放的环境。否则,不是在行政中制造出更多的趋炎附势、随波逐流之辈,就是增加更多的勇敢者的冤魂。

三、行政与媒体关系的对立性

行政会出现官僚腐败以及利己的集权专断等现象。媒体会出现信息泛滥,过度逐利的商业化趋势,肆意炒作新闻,单纯满足自己的收视率和商业利益,误导舆论。因此,媒体和行政之间彼此的监督则显得十分重要,媒体和行政之间关系的“对立性”也就不可避免。

1.信息公开与非公开的矛盾

公众和媒体都希望行政机构开放信息,媒体则代表公众向政府和全社会转达意见,同时也把政府的意见转达给公众,发挥自己信息桥梁的作用。但是,现实中行政机构却控制着绝大多数的行政资源和行政信息。在多数情况下,政府没有及时全面地开放应该开放的信息,并没有像公众和媒体所期待的那样让行政透明。同时,一直对行政传播怀有巨大热情的媒体如果难以获得必要的行政信息,就会影响自身传播机构的传播效率和媒体公信。因此,公众和媒体希望行政最大限度地公开信息的现象与现实中行政信息的非公开现象就形成了一种固有的长期的矛盾。

2.“正面”传播与“负面”报道的矛盾

作为信息传播机构的媒体不仅要帮助政府报道信息、传播行政,同时对政府有一种天然的监督责任。一旦行政体系内违反公众意愿、侵害公共利益的现象或事实出现,媒体就需要迅速及时地加以传播,向公众“报告”,通过舆论号召公众,给行政造成巨大的压力。同时,媒体还可以调动立法和司法等其他公权力机构展开对可能出现腐败问题的行政机关、行政领导或其他公务人员的调查,防止行政的腐败并对公共资源和社会的伤害。另外,从媒体的新闻性上看,行政体系出现的问题和“坏消息”可能恰好是媒体需要和喜欢的“好新闻”。

3.追求收视率与体现公共价值的矛盾

媒体作为日益市场化的独立传播机构,其企业化的市场趋利性日益凸显。这势必与行政传播的公共性诉求发生激烈的矛盾和冲突,导致媒体客观公正性的偏离或者缺失,从而引发行政者或其他被传播对象的不满。

媒体行政传播的公共价值和媒体自身的社会责任完全要依赖媒体的道德自律。如果一些媒体不负责任,道德自律性不足,社会责任感差,在信息传播和行政传播中主要盯住一些行政问题或社会瑕疵不放,肆意扩大传播面,行政传播的公共价值就会衰减并受到损害。媒体泛自由化的倾向会使舆论导向出现不利于行政和社会公共利益和价值的偏移。

四、媒体对于公权力的舆论监督

1.媒体作为公众舆论代表的传播本质

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媒体独立性和市场化功能的增强,广义的信息传播成为了媒体最大也是最主要的功能。媒体日益从政治或行政的传播工具逐步演变成为了大众信息传播的工具,逐步成为公众舆论的代表。在行政传播中,媒体深入基层和社区传递公众的声音,反映公众的意见和建议,表达公众的诉求,为公众代言,让政府全面深入地了解基层和民众的情况,以便使政府能够“对症下药”,有效地解决公众的问题。

一个国家和地区,如果媒体传播的开放度不足,会使政府和公众双方都处在信息的黑洞之中,造成不必要的误解与冲突。如果没有媒体开放而有效的信息传播,公众就缺少了一个与政府沟通信息、表达诉求、提出意见和建议的最有效的渠道,公众就会对行政充满疑惑与猜忌。行政系统如果不了解公众的想法和诉求,会在盲目行政与主观决策中造成行政资源的巨大浪费,不仅会引起公众的不满,还会使行政陷入孤立的境地。同时,由于信息不透明,舆论监督的功能不能很好地发挥,公众诉求无法有效表达,公众累积的意见和怨气不能很好地疏导,就会酝酿出对社会的不满情绪,造成对行政根基的蚕食和破坏。

2.媒体对公权力和全社会监督的必要性

行政是公权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公众意志的具体执行和运作。因此,政府作为公民社会契约的产物,其行政原则和行政运行就应该得到契约双方的共同遵守,行政决策需要得到双方的同意,行政体系同样也需要有公民的有效监督。如果公权力长期失去监督,势必造成行政的官僚化、行政垄断或行政腐败,给国家形象、行政机构本身以及公民利益和整个社会造成严重的损害。

媒体不仅可以发挥其广泛透明传播的作用,还可以发挥监督、抨击社会中的不公、不平与黑暗现象,发挥治病救人的功效。除了法律监督渠道以外,公众和媒体还可以发挥舆论监督的作用,把许多党和政府不知道的严重问题和不公的现象通过大众新闻传媒向全社会公布。这就等于给当地政府、纪检监察部门和司法部门提供了调查的线索和依据,也给行政关联者和利益相关者等形成巨大的舆论压力,迫使政府和司法展开调查,使得不公正的问题能够得到及时的解决,群众的诉求能够得到及时的呼应,冤案能够得到及时昭雪,黑暗的势力得到及时的惩戒,公正和谐能够得到及时和理性的回归。

标签:;  ;  ;  

行政与媒体与舆论监督的关系分析_舆论监督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