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教育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护理效果分析论文_刘阳

刘阳(湖北省枣阳市第一人民医院 神经外科 441200)

【摘要】目的:探究健康教育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选择2012 年11 月~2014 年11 月我院收治的64 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且给予患者健康教育干预,后比较在干预前后患者的SCL-90 因子分与健康信念调查结果。结果:健康教育干预后患者躯体化、强迫、抑郁、焦虑及敌对等SCL-90 因子分较于干预前显著改善;且干预后患者医护人员信任度、疾病重视程度及服药重要性了解程度均显著优于干预前,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经健康教育,预后效果良好,可临床推广采用。

【关键词】健康教育、维持性血液透析、护理效果【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5)09-0146-01

维持性血液透析为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尿毒症的有效安全的肾脏替代治疗方式。相关研究显示,健康教育可有效提高血液透析生活能力[1]。患者透析治疗护理期间,护理人员应积极给予健康教育,不仅可有效促进透析治疗的顺利进行,还可控制发生不良反应,提高生活质量,延长寿命等。本研究中对64 例维持性血液透析给予健康教育,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在2012 年11 月~2014 年11 月于我院治疗的64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男39 例,女25 例,年龄为21~76 岁,平均年龄为(55.3±9.2)岁,病程为1 个月~13 年,平均病程为(12.5±7.3)个月。

1.2 方法

1.2.1 透析环境干预 护理人员应保持透析环境的整洁干净,积极耐心为患者介绍血透室中环境及工作人员,增强患者内心信任感。

1.2.2 心理指导 通常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受到疾病、家庭、社会的影响易出现各种心理问题,因此极易产生紧张、焦虑、逆反的不良情绪。在诱导透析期患者承受巨大心理压力,常食欲不振、焦虑不安。因此护理人员应针对患者自身病情,积极主动与患者交谈,告知血液透析治疗的必要性,增强患者对血液透析与疾病本身的认识,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1.2.3 饮食指导 通常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会表现为营养不良,其原因在于:血液透析前尿毒症导致机体内残留过多毒素,导致食欲不振;血液透析前患者一直控制饮食,使得体内组织分解,血液2.2 患者健康教育干预前后健康信念比较 健康教育干预后患者医护人员信任度、疾病重视程度及服药重要性了解程度均显著优于3、讨论慢性肾衰竭属于不可逆的慢性危重疾病,由于病症预后较差,加重患者家庭经济负担,生活质量显著下降,给患者造成巨大心理压力[2]。这种压力作为心理应激源,长期作用人体后出现各种身心症状。部分研究均经不同心理评估得出慢性肾衰竭患者心理障碍发生率较高,且心理障碍与躯体症状密切相关。经长期血透治疗的患者心理健康较差,尤其表现在人际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惧等方面[3]。本研究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干预,不断为患者讲解更多关于的疾病知识,多方面了解患者心理感受,使得患者内心不良情绪得到宣泄。且经健康教育可缓解患者内心压力,增强患者健康信念,使患者形成良好的遵医行为。健康教育干预后患者躯体化、强迫、抑郁、焦虑及敌对等SCL-90 因子分较于干预前显著改善;且干预后患者医护人员信任度、疾病重视程透析后仍继续保持此种饮食状态;血液透析期前患者营养成分一直流失。因此护理人员应积极为患者讲解营养不良原因,严格控制水、钠盐的摄入。

1.2.4 运动指导 血液透析患者可经运动调节身体机能,包括增强新陈代谢,促进血液循环等。但大部分患者会担心运动会加重病情,未能进行适量运动锻炼,使得身体机能不断下降。因此护理人员应根据患者具体病情,给予针对性运动锻炼建议。

1.2.5 血管通路保护指导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保持血管通路具有重要临床意义,因此患者需充分认识血管通路。护理人员应详尽为患者介绍内瘘的作用、保护方法、位置,以及预防感染、损伤及内瘘血管闭塞等并发症防治措施。

1.3 资料收集方法 采用调查问卷方式,分发给每位患者进行作答,当场收回并进行核实。在准确无误后整理收集。

1.4 疗效评价方法 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评价患者心理状态,其中包括躯体化、强迫、抑郁、焦虑、敌对等因子。采用健康信念调查表,调查患者对医护人员的信任度、疾病重视程度及服药的重要性。

1.5 统计学方法 经SPSS 16.0 统计学软件行数据分析,且经t与X2 检验,P<0.05 表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2.1 患者健康教育干预前后SCL-90 因子分比较 健康教育干预后患者躯体化、强迫、抑郁、焦虑及敌对等SCL-90 因子分较于干预前显著改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1。

干欲前,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2。

度及服药重要性了解程度均显著优于干预前,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表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行健康教育干预的有效性。

综上所述,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经健康教育,可有效改善患者心理状态,增强其健康信念,预后效果良好。

参考文献:[1] 郑建华 . 血液透析护理人力资源管理方法的时效性和安全性研究. 护理研究 , 2011, 34( 1) : 3178-3179.[2] 张学军 .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营养不良的护理干预 . 护理实践与研究 , 2011, 2( 1) : 38-39.[3] 孙桂玉 , 李家花 , 臧运香 . 血液透析深静脉置管感染的护理干预. 中国医疗前沿 , 2012, 6( 1) : 79.

论文作者:刘阳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5年5月第9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6/29

标签:;  ;  ;  ;  ;  ;  ;  ;  

健康教育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护理效果分析论文_刘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