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三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江苏省 南京市 210000
摘要:智能化通信监控系统是维护社会公共安全和预防灾害事故为目的的一项系统工程,在银行、金融系统、大型商场、重要仓库和大中型供配电企业已获得广泛的应用。
关键词:智能化;监控系统
1 智能化通信监控系统的优势
1.1便于计算机计算
充分利用计算机的快速处理能力对视频图像进行数字化的处理,对其进行压缩、分析、存储和显示,通过对视频进行分析,及时发现情况并联动报警,实现智能化的无人监控。
1.2提供远程访问能力
数字信息具有抗干扰能力强、受传输线路信号衰减的影响小、便于加密传输的优点,因而可以在数千公里之外对现场进行实时监控,任何有通信线路的地方,用户都可以通过网络连接他们的数字视频服务器,在所选择的PC机上观看视频,模拟监控系统则不具备强大的远程访问能力。
1.3便于查找
与传统的存储在视频录像带上相比,数字智能化通信监控系统是将视频图像记录在计算机硬盘上,更加便于查找,利用计算机建立的多维度索引,很快就能够找到所需的信息,而且其图像清晰度也更高。
1.4易于管理和维护系统
数字智能化通信监控系统主要由电子设备组成,整个系统是模块化结构,体积小,易于安装、使用和维护。数字智能化通信监控系统的故障率要大大低于传统的模拟智能化通信监控系统,而且,数字智能化通信监控系统的运行是完全自动的,不需要人工介入。因此,当发生电源故障时,数字智能化通信监控系统中的自举功能将继续电源中断时所做的工作。此外,它可以通过远程操作对系统软件升级和维护,并且具有更好的扩展性好。
2 智能化通信监控管理系统建设的工作细项分析
2.1 按照管理级别构建统一的系统结构
根据我国的通信网络管理分级分类,从国到省到市再到更为具体的分区通信网络建设,就需要有统一完整的通信监控管理系统。每一级别的系统建设都是完整的,有其自己的每个分支系统,但是在整体统筹规划时,其内在级别牵制关系明确,由国家通信监控管理系统为最高级单位做系统建设的终端,省级、市级和更为具体的分区级分别为上层单位的分支系统。更为细致的分类级别则工作目标更具体化,要求更加明确,细化到每一项工作的落实中。只有统一的系统构成才能完成实时监控管理,对整个通信网络建设工作做到更为有效的指挥引导,促进通信网络更好地为人民服务。
2.2 智能化建设中所需的系统硬件配备设施
通过统筹规划整合出具体的系统结构体系,根据实际系统运作的操作需要购置相应的硬件配备设施,满足不同管理工作的需求。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由于最高终端及分支系统的硬件配备设施大同小异,因此做统一规定,再由每个系统的分站管理需求增加具体的配备设施,巩固整个管理系统的运行实效性。在整合规划之后,先确定整个系统的硬件构成。从最高级终端入手,再细化到系统分站。
①最高终端及分支系统的硬件配备设施。系统要求使用双层通信服务器以及双层通信网络,并使用C/S结构进行两端硬件环境的有效利用,便于任务分配到下级分支系统。同样是使用Oracle 9i系统的数据库、工作站、三层网络的交换机、病毒隔离型超强的服务器、通信前置机器设备、协议转换机、接口服务器等,不同的是最高级别的通信调节服务器配置的采用了UNIX操作系统的是IBM小型机,而在其他分支系统使用的是Windows操作系统。
②系统分站管理的硬件配备设施。系统分站管理时所运行的是另外一种管理结构,主要由两部分组成,即接口服务器和数据采集器。此处的接口服务器是用于系统分站接收各种数据信息以及其他智能通信装备的检测控制管理,便于后期进行信息集成管理和通过检测控制信息传递做好系统设备监管并在有需要时做及时修整。
2.3 赋予智能化通信监控管理系统的四个主要职能
①对通信网络服务系统做实时监控。要对通信网络服务系统做实时监控,就要有良好的设备和高效的管理,通过智能化技术的提高,扩展对整个通信网络服务系统的监控范围,加强监控力度,按照原本管理系统建设时的规划来执行实时监控职能。智能化管理能够利用先进的设备构成实时监控图,在系统的协助下完成监控系统工作表格,便于通信管理者对多个分站进行管理。
②加强对通信信息资源的管理。通信信息资源管理包括对各种通信所需的资源如管道设备、电力杆塔等的具体数据做实时操作记录,做统一的登记管理,方便对所有管理工作进行整合,能够为通信网络运行改善方案提供智能调度方案,也有利于后期对通信信息资源进行查询和有效利用。
③保证整个通信系统核心的正常运作。智能化的通信监控管理系统能够实现对系统的统一规划管理,有效应对通信网络的快速发展所产生的新要求,即快速提高其承载能力。因为只有在高效运行的管理系统管理下,才能保证通信网络系统核心的正常运作,实现“三集五大”的体系构建目标。
④提高通信监控管理系统的专业化。通信网络系统的运行还需要靠专业化的通信监控管理系统来维持,而智能化建设完善后的监控和管理系统就能够提高专业性能,对通信管理内容做到更细致、更精确地管理。
2.4 管理系统智能化的建设推广任务
为了使整个通信监控管理系统在智能化完善后能够更好地运行,应通过定点试行后再做修订,使该管理系统在全国各地有序地开展建设。因此,整个管理系统智能化的建设推广任务应分三步走。
第一步,在全国范围内进行定点试行。这一步要建立在系统的智能化升级基本完成的基础上,通过研究调查结合所选择的试行地区的实际通信管理系统实情做出管理系统调整,再在定点进行试行工作。通过定点试行后完成的工作记录情况作分析,吸取经验,对管理系统加以改善。
第二步,在全国范围内做推广应用。这一步的完成意味着整个智能化通信监控管理系统的完善及肯定,在完成改善后不断推进这一全新的管理系统,提高通信网络系统的运行效率。
第三步,在全国范围内做全面普及工作。当完成推广应用后,这个全新的管理系统的运用即获得大量的实战经验,能够因地制宜,帮助各个地区做管理系统调整,促进全国的通信管理工作达到国际化领先水平。
3 智能智能化通信监控系统的发展方向
3.1前端一体化
监控系统的前端一体化需要整合多种技术,以提高监控系统的适应性和适用性,为系统集成化奠定基础。
3.2传输网络化
智能化通信监控系统的网络化将意味着系统的结构将由集中式向集散式系统过渡,集散式系统采用多层分级的结构形式,可以多任务、多用户和分布式的操作系统,集散式监控系统的硬件和软件都要用标准化、系列化和模块化的设计,系统设备的配置要优良,提高监控系统的软件和硬件环境。传输网络化会让整个网络系统硬件和软件资源实现共享,打破地域限制,从而实现系统集成和整合的目的。
3.3处理数字化
信息处理数字化意味着信息流的数字化、编码压缩以及开放式协议,处理的数字化将会在很大程度上保证信息的准确、安全、高效,同时也便于对于信息进行管理。从视频编码、视频传输到视频存储都是数字信号,使得智能化通信监控与安防系统的其它子系统之间实现无缝连接。
3.4系统集成化
构建系统的各子系统实现网络化和数字化后,就可以实现在统一的操作平台上进行管理和控制,从而实现系统集成化。
3.5管理智能化
采用计算机为控制中心,通过系统软件实现控制界面的可视化,控制环境的多媒体化,可以方便地实现对视频切换、音频切换、镜头云台控制、报警输入、行动输出录像的智能化控制,进而达到对事件的分析、统计、处理,实现智能化通信监控的智能化管理。
4 结语
智能化监控系统本着智能化原则、可行性原则、网络化原则以及可升级原则,并探讨了系统具体的架构和功能,旨在进一步促进智能化监控系统的应用和发展。
参考文献
[1]耿征.智能化视频分析技术探讨[J].中国安防,2010.
[3]李德骏.智能小区安防实时视频图像跟踪系统的研究[J].武汉科技学院学报,2011.
论文作者:潘红刚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2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29
标签:管理系统论文; 系统论文; 通信论文; 监控系统论文; 硬件论文; 的是论文; 视频论文; 《防护工程》2018年第2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