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生素在普外科手术中预防切口感染的临床应用论文_宋典缙

抗生素在普外科手术中预防切口感染的临床应用论文_宋典缙

长沙捷奥医院 湖南长沙 410000

【摘 要】抗生素作为外科手术中经常需要使用的药物对患者的恢复有较大的作用。在本院中,抗生素在普外科手术预防切口感染中应用的例子比较多,对于一些临床手术来说,抗生素的使用能够提高手术的成功率,并且在患者的康复也有较大的促进作用。本文主要通过分析并评价抗生素在普外科手术中预防切口感染的临床应用,对抗生素的种类以及药效进行简要的分析。

【关键词】抗生素;普外科手术;预防切口感染;临床应用

在普外科手术中抗生素的作用大多是预防和减少切口感染,帮助患者恢复健康。就一般的临床手术而言,切口感染极易加重患者的痛苦,并且对治疗时间也有一定的延长作用,从而导致患者的恢复速度较慢。抗生素在本院普外科手术中预防感染的例子比较多,也是我院在给患者进行外科手术的过程中运用的主要药物,笔者将对本院普外科手术病例进行分析,并且通过临床应用总结抗生素在普外科手术中预防感染的作用。

一、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

就本院收集的一般资料进行分析,抽取其中普外科手术患者300例,并且男女比例比较均衡,年龄跨度比较大,范围在24-75岁之间,患者的平均年龄在49岁左右,对于分析结果具有较强的可视性。94例患者的感染部位是胆道结石感染,14例患者是腹股沟疝,53例患者腹部外伤,48例阑尾炎,52例胃十二指肠溃疡及穿孔,其余的就是肠梗阻。这些病例具有一定程度的可参照性,患者当中有125例的手术切口是清洁切口,160例清洁-污染切口,其余的就是污染切口。笔者对这300位患者的用药史进行了详细的了解,发现均没有药物过敏史,并且患者的体温均小于37℃,患者在进行手术之前都没有服用过抗生素进行治疗,因此不会给本次研究带来影响。另外,笔者本次的研究均是在患者签署了知情同意书的情况下进行的。

2、观察指标

就本次的研究而言,是应该建立在合理有效的指标之上的。笔者对患者的术后住院天数以及300例患者的平均住院天数都进行了记录,以此给抗生素的药效提供参数。一般来说,对临床药物进行研究需要针对研究内容进行相应的分类,针对此次的研究内容,笔者会列出切口感染的主要观察指标。切口局部出现红肿、阵痛及发热的情况都属于切口感染,另外在拆线后若有脓液流出,则也属于切口感染,甚至这种情况相较于前面一种情况更为严重,需要说明的是,笔者列出的切口感染情况与细菌学检验证据没有关系。

3、方法

在对抗生素的应用进行分析的过程中,要根据抗生素中含有的主要成分的不同选择不同的使用方法以及适用症状。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就抗生素的使用方法来说,一般都分为以下几种:(1)术前、术后使用,患者在进行手术的前一天服用抗生素,并且在术后连续服用7天,如果临床患者是按照这种方式使用抗生素的话,则在术中不能使用;(2)术中使用,并且只能在麻醉诱导期间使用一次,如果患者的手术时间需要维持在三个小时以上,则可以给予第二次的补充。这两种抗生素的使用方法是不能根据临床患者的年龄以及病情确定的,就统计学来说,这种统计方式并不具备可比性,因此只能视临床手术的实际情况而定。需要注意的是,抗生素都需要使用0.9%NaCl溶液稀释然后迅速静置,才可以给患者使用。

二、结果

1、手术类型与切口感染的关系

就抗生素在普外科手术中的预防切口感染的临床应用来说,手术类型与切口感染率还是存在一定程度的关系的。笔者通过分析300例患者的具体手术情况进行了总结,总结的结果是进行胆囊切除术、阑尾切除术及肠道修补术的患者,其切口感染率比较高,且几率以此递减,而乳腺癌根治术、肝、脾切除术这类手术的感染率则较低,因此,手术类型与切口感染还是有关系的。

2、抗生素不同使用方法与术后切口感染的关系

在普外科临床手术中,用不同的方法给患者使用抗生素呈现的切口感染程度也是会有一定程度的差别的。笔者主要分析了三种主要成分不同的抗生素呈现的切口感染进行讨论,并且给患者使用抗生素的方式也有所区别。在术前术后各给半量的抗生素与术后全量使用抗生素这两种方式对预防切口感染的效果也会有些微的不同,表现为术前术后各半量使用抗生素的切口感染率较低。

三、抗生素在普外科手术中预防切口感染的临床应用

抗生素的作用就是防止患者在进行手术后,切口受到细菌感染,因此在较早的时候,抗生素又叫做抗菌素,在治疗各种细菌感染或者一直致病微生物感染的过程中都有比较明显的效果。抗生素在普外科手术中预防切口感染主要是通过其在患者体内进行作用,使得药物本身产生的抗病原体或其他活性的一类次级代谢产物干扰其他生活细胞发育功能,从而发挥预防感染的作用。在预防细菌入侵的过程中,抗生素能够一直细菌细胞壁的合成,同时能够与细胞膜进行相互作用,在蛋白质合成的过程中进行干扰,然后在核酸的转录和复制过程中起到杀菌作用,使得切口能够预防细菌的生成。在现代临床手术中,抗生素主要是从微生物培养液中提取的,另外还可以用化学合成以及半合成的方法获得抗生素。就抗生素的药效来说,是根据组成抗生素的不同的主要药物成分决定的,当然它还与抗生素的作用方式和机理有关。临床医学上常用的抗生素种类有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及喹诺酮类抗生素,这几类抗生素的组成成分有一定的区别,在作用机理上也存在较大的差异,医生会通过观察患者的切口情况以及种类合理使用抗生素,从而保证抗生素发挥最佳效果。其中青霉素和头孢菌类抗生素的作用机制是存在相同的地方的,主要是干扰细菌细胞壁的形成,从而发挥抗生素的预防切口感染的作用,但是二者在结构上还是存在一定的差异。喹诺酮类抗生素在临床手术中使用的例子较多,就这种抗生素来说使用最广的是左氧氟沙星和环丙沙星,它具有较强的抗菌活性,并且在实际的临床手术中产生的不良反应也比较少。

四、结语

综上所述,抗生素在预防且切口感染的临床手术中应用较为广泛,笔者仅分析了本院的部分病例,并且就患者的实际情况根据抗生素的使用方法以及种类对切口感染的作用进行了探讨,虽然研究样本范围不具有广泛性,但是对于研究结果来说还是具有较强的可取性。

参考文献:

[1]王谆.抗生素在普外科手术中预防切口感染的临床应用[J].当代医学,2012(24)

[2]谢上瑜.抗生素在普外科手术中预防切口感染的临床[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5(05)

[3]王太敏.抗生素在普外科手术中预防切口感染的临床观察[J].海峡药学,2011(10)

[4]莫国应.普外科手术中应用抗生素预防切口感染的探讨[J].饮食保健,2015

论文作者:宋典缙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蒙医药》2017年4月第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4/23

标签:;  ;  ;  ;  ;  ;  ;  ;  

抗生素在普外科手术中预防切口感染的临床应用论文_宋典缙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