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数字档案馆信息资源国家控制力的思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控制力论文,档案馆论文,信息资源论文,数字论文,国家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文章编号:1005-9652(2011)02-0012-04 中图分类号:D035 文献标识码:A
一、数字档案馆、数字档案馆信息资源和数字档案馆信息资源国家控制力概念
数字档案馆是信息时代的产物,因其出现的时间不长,人们的认识能力相对有限性,现阶段对数字档案馆的概念界定尚无统一,但是基本上都认为数字档案馆有两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的数字档案馆是单个数字档案馆,几乎是传统档案馆的数字化,亦称为狭义的数字档案馆。随着技术的成熟和行业的发展趋势,所有的单个数字档案馆将连接成一个超级数字档案馆,这是数字档案馆建设的第二阶段,也称为广义的数字档案馆。受经济发展水平和技术因素的影响,我国现阶段的数字档案馆建设尚处于第一阶段。
信息资源必须满足人的需求,具有可获知性、可用性。数字档案馆信息资源的结构复杂,从其来源看,有传统馆藏的数字化资源,有无纸化办公背景下接收的电子档案,也有网络上采集的具有档案价值的数字信息,同时也包括了数字档案馆自身在运转过程中所产生的各类原始信息。从信息的状态来看,有在线信息,这些信息是在网络中流动的动态信息,也有离线信息,因其价值或者是密级原因而处于相对静止状态。资金、技术限制,目前国家控制力的实施范围适宜主要分布在具有重要社会价值的档案信息资源,如数字化档案信息、立档单位移交的电子档案以及网络采集的重要档案信息,其他如数字档案馆员工、设备信息等在国家控制过程中暂时居于次要地位。
国家控制力即国家控制能力,王绍光和胡鞍钢认为,国家能力是国家将自己的意志、目标转化为现实的能力。[1]现代政府在文化管理中应具有以下职能:保存和发扬已有民族文化,促进新文化产生以及提高公民创造、获取文化、信息的能力。为了实现这些职能,政府被赋予权力对相关条件进行控制。数字档案馆信息资源国家控制力是指政府对数字档案馆建设、运转过程中的相关变量进行协调、组织从而达到政策目的或者与目标相近程度。政府采用的数字档案馆信息资源政策能够又好又快实现目的,控制力强,反之则小。
二、影响数字档案馆信息资源国家控制力的因素
在知识经济时代,信息在促进经济增长方面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甚至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作为信息大家族中的重要成员——档案,在经济、政治、文化、军事中的作用更是不可或缺。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数字档案馆必须维护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促进社会的发展,这就决定了我国的数字档案馆信息资源国家控制力是有别于其他国家的。
1.布局结构
数字档案信息资源的存储保管必须有一个空间载体和虚拟载体,国家实现对这些资源的控制也必须通过这些载体来实现。目前我国的数字档案馆分布存在以下不足:建设主体单一,区域建设不平衡,资源特色欠缺。国内较为有代表性的数字档案馆有深圳数字档案馆、青岛数字档案馆、杭州萧山区数字档案馆、浙江省数字档案馆、胜利油田数字档案馆等。这些已建成投入使用的数字档案馆分布在经济发达的东部地区,建设主体以政府牵头为主,对传统馆藏数字化、接收立档单位电子档案以及有价值的网络信息采集,主要目标是建立综合性数字档案馆。作为科研、教育单位的高校和以效益为目的的企业在这次数字档案馆建设中的缺位,西部地区缺乏可借鉴的符合不发达地区实际的数字档案馆建设经验。虽然实施控制的主体是国家,但是没有相关部门的合作,谈何控制?西部地区数字档案馆的建设没有一个成功实践的参考,在建设过程中可能出现更多的问题,载体失控,谈何资源的控制?
2.国家控制手段
国家对数字档案馆信息资源的控制手段是多种多样的,控制手段直接影响了控制的效果。以国家为主导的数字档案馆建设就能对其信息资源进行直接有效的控制,如我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和第二历史档案馆的数字化建设。档案事业管理采取集中分布式制度与我国等第式的行政机构划分相适应,在数字档案馆建设中,各级政府发挥其主导作用,协调相关的利益关系,为数字档案馆建设创造良好的环境。数字档案信息级数增长,各地的数字档案馆建设都如第一历史档案馆以国家为主体并不现实,运用法律手段、经济手段、行政手段等宏观调控方式将被更多应用于数字档案馆信息资源控制。从影响范围和效果来说,这些宏观调控手段的渗透力最强,作用持久。在我国的数字档案馆建设中,政府都或多或少进行了直接的参与,但是在法律法规建设、经济投入方面还有待加强。
3.经济基础
只有经济发展才能为数字档案馆建设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数字档案馆的建设需要雄厚的资金支持,其信息资源的接收、采集、保管、安全、共享、利用等都必须有技术支撑。近年来,我国的经济持续平稳快速发展,信息技术革命也对档案事业的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新的技术背景下国家对档案的控制方式以及力度也随之变化。传统档案的国家控制主要是通过行政机构的划分对档案实行分级管理,在信息技术条件下,行政机构在信息获取上一改以往上下行文的金字塔结构,变为扁平化组织,更有利于加强国家对数字档案馆信息资源的控制。
4.思想基础
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有反作用,正确的社会意识将有力促进社会存在的发展。从国家产生之日起,统治阶级就认识到档案是“插在剑鞘里的利刃”,近代战争中,胜者往往将战败国的档案资源掠夺或毁坏。现代复杂的国际竞争中,数字档案成为新的竞争情报。维基解密网站公布了美军的相关机密档案,引起了国际关系的变动。因此,数字档案馆信息资源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为控制这些数字资源,国家制定了相关的法律法规以及指导政策,《档案法》第四条规定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档案工作的领导,把档案事业的建设列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2010年6月17日,国家档案局发布《数字档案馆建设指南》提出数字档案馆的建设目标是逐步实现对数字档案信息资源的网络化管理以及分层次多渠道提供档案信息资源利用和社会共享服务。[2]2005年10月,数字档案馆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杭州召开。[3]“《加强电子文件信息资源国家控制力的战略思考》研讨会在浦东召开”。[4]
5.组织基础
数字档案馆是个动态的、发展中的事物,数字档案馆的建设不是一朝一夕就完成的,是需要多个部门持续协作才能完成的系统工程。部门之间的利益冲突,必须有一个中间机构予以协调,所以在数字档案馆建设中,必须有一个专门协调、指导、负责数字档案馆的行政机构。市场经济条件下数字档案馆建设也要遵循市场经济的需求法则,但是市场调节不是万能的,社会对文化的需求有时候并不在当代就能体现出来,如果完全依靠市场调节,必定会有大量人类遗产被遗失在当代,因此,为避免这些损失,必须由国家行政机构弥补这些缺陷。国家意志在文化领域的体现,国家职能的实现也不能没有档案,尤其是在这个“谁控制了网络谁就控制了世界的时代”,也需要设立一个统筹全国数字档案馆事业的行政机构,充分发挥数字档案馆信息资源的影响力和带动力。
三、增强数字档案馆信息资源国家控制力的有效途径
1.适当调整数字档案馆布局结构
经济发展是数字档案馆建设的基础。沿海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数字档案馆的建设走在全国的前列,成为西部地区数字档案馆建设的典范。但是,毕竟经济基础不同,依靠市场调节,东西部地区的数字档案馆水平差距会越来越大,西部地区没有实践参考价值的数字档案馆,依靠各地方摸索,其质量良莠不齐,并且缺少足够的资金投入,在设备、技术的选用上很难实现先进性和适用性的结合,最终是对资源的浪费,这样的数字档案馆布局不利于国家控制。在已有的国内实践和世界实践过程中,经验都表明不能没有示范馆。在我国,继深圳数字档案馆建设成功后,各地以其为参考模型,兴起一股数字档案馆建设热潮。美国的“911”数字档案馆、日本关西数字档案馆建设为世界数字档案馆功能定位提供了新的思路。但在全国各类数字档案馆建设中,如企业数字档案馆、高校数字档案馆、专题数字档案馆、地方数字档案馆都面临经济因素、经验教训的示范问题。因此,国家在继续鼓励东部地区探索数字档案馆建设,总结经验教训的同时,也要适当增加对西部地区数字档案馆的投入,启动国家为核心的示范馆建设计划,为东西部地区、各种类型的数字档案馆建设提供科学的管理办法和系统实施方案,通过示范馆的作用,从制度、技术、设备、人才、标准等方面影响各地、各类型数字档案馆的建设,以影响力实现控制力。
2.综合运用各种调控手段
数字档案馆是新时代背景下国家加强档案信息资源控制的新工具,主要可以通过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和必要的行政手段达到控制目的。经济手段是指国家通过经济利益的调整而实现资源的配置。数字档案馆建设前期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数字化档案的输入输出设备、数字档案的接收、管理系统、网络档案的采集系统以及这些信息资源保管的数据库、数字档案信息资源的流通、利用系统等购买和维护都需要不菲的成本,国家通过财政支出方向,调控数字档案馆的建设,各馆根据资金状况对数字档案信息资源进行分级保管和利用。法律手段是指国家通过制定和运用法律配置资源。法律是国家意志的体现,也是维护秩序的准绳,完善的法律建设有利于档案事业的发展,实现国家对档案的绝对控制。法律必须明确数字档案的所有权、处分权、收益权。生产资料公有制的经济制度,减少了我国数字档案信息资源的所有权、处分权、收益权争议,但是,因为模糊的公权,降低了这些权利的效力,容易与个人利益相冲突。比如法律规定,一般的档案,保密期限满三十年必须公开,本着谨慎的原则,许多符合开放条件的档案没有及时公开,侵犯了公民的利用权利力。因此,数字档案馆信息资源的控制,不仅要求法律明文要求,更重要的是要有法必依,执法必严,否则法律也就是一纸空文,大大降低人们对法律甚至是对国家的信任,更别谈信息的控制。行政手段,是指国家行政机构通过行政命令、指标、指示等方式来实现调控目标。数字档案馆是21世纪档案馆发展的必然趋势,但是相对传统档案馆来说它还是个新事物,新事物的成长并不会一帆风顺,数字档案馆的建设也会遭遇到排斥或敷衍了事,那么国家必须通过行政命令的方式督促各地方认真完成建设任务,贯彻执行、完成国家制定的各项相关的指标、指示。在行政机构的设置上,应该设立一个专门负责数字档案馆的小组,制定数字档案馆发展规划,促进数字档案馆信息资源管理的标准化,实现资源的共享、利用。
3.继续完善相关思想体系构建
数字档案馆信息资源国家控制力的加强必须建立在相关的基础理论、标准研究、法律体系、政策制定的基础上。数字档案信息资源具有电子文件的特征,电子文件的前端控制、全程管理、风险管理原则为国家控制力实施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都伯林元数据标准、档案信息著录、标引标准、主题词表等有利于确保数字档案信息资源的真实性、有效性、准确性、统一性。英、美等西方发达国家在数字档案馆建设、电子文件管理方面都注重标准的应用,如基于Open Archives Information System,OAIS(开放档案信息系统参考模型)建设数字档案馆,数据提交、存储、传递标准化,解决了各数字档案馆之间信息交换的障碍。法律是国家控制的另一重要工具。国家控制力有内容和形式之分,从形式看,国家控制力包括两个层面:第一层面的国家控制力是国家对社会秩序的控制,这是国家控制力的基本表现,也是国家控制力的象征。[5]在法治社会,国家在数字档案馆信息资源方面的控制力必须通过法律明确信息资源的各种权限来实现,一旦出现侵权的现象,致使他人、集体、或国家利益受损,就必须受到法律制裁,以维护信息资源领域的秩序和国家在该领域的权威。档案价值发挥作用不是朝夕即能见效,但是档案又是人类文化创造的见证,尤其是数字档案信息资源,若不加以保护,转瞬即逝,将是人类文化史上的一大空白,因此,国家在制定发展规划之时必须把数字档案馆信息资源建设纳入预算,从政策方面施加控制。
4.纳入电子政务建设规划
电子政务是指高效、开放的政府凭借计算机技术、现代通讯技术等高新技术在安全可靠的网络平台上全方位行使管理职能,开展政务活动。[6]从概念来看,电子政务实施主体是国家行政机构。电子政务建设、实施过程产生大量的现行电子信息和历史电子信息。有统计表明,社会信息有80%掌握在政府的手里。数字档案馆信息资源主要来源于政府机构,从经济的角度考虑,在电子政务建设之初就将数字档案馆建设纳入电子政务规划中,电子政务所产生的数字档案信息及时由数字档案馆保管,并向社会公布提供利用,充分发挥政府信息资源的效用。2002年发布的《全国档案信息化实施纲要》中明确指出“各级档案行政管理部门要积极参与当地政府上网工程和电子政务建设,加强档案信息建库入网工作,将各地档案数据库作为重要信息资源库纳入当地电子政务、信息港建设总格局中。从这个角度来说,数字档案馆借电子政务的东风,可谓共赢策略。数字档案馆既能丰富、优化信息资源结构,又能借助电子政务的财力,提高信息化水平,提升数字档案馆的功能。电子文件信息的真实性、安全可靠性要求数字档案馆对这些资源实施前端控制和全程控制,大大改变了社会印象中档案馆的“后台”观念,一改以往被动接收文件的形象。对政府来说,数字档案馆能为其提供专业的信息管理,同时也能通过其依附关系,加强对数字档案馆信息资源的控制。
加强档案的控制,一直是巩固国家政权、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事项。数字环境下加强数字档案馆信息资源的控制,技术的力量使控制较传统档案更易于深化,但也因为技术的脆弱性和不稳定性,使国家控制面临更加复杂的环境。我们不能因为容易而掉以轻心,不能因为困难而退缩,以正确的态度,多管齐下,确保数字档案馆信息资源的国家控制。
收稿日期:2011-0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