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吕元祥建筑设计咨询有限公司 广东广州 510000
摘要:近年来,我国公共交通系统的发展日新月异,各种各样的新型交通方式涌现,地铁、高铁、轻轨、城轨、APM、BRT等,名目多种多样,规模之庞大已达到世界第一。伴随着交通网络的飞速发展,国内庞大的人口也进行着更为复杂又便捷的流动。作为建筑设计行业的从业人员,我们也逐渐的认识到,公共交通对城市规划以及建筑设计的影响越来越大,也有越来越多的人研究这个问题。
关键词:TOD;公共交通;规划;建筑
1.TOD的概念
关于TOD的概念,Transit-Oriented-Development是“以公共交通为导向”的开发模式。这个概念由新城市主义代表人物彼得·卡尔索尔普提出,是为了解决二战后美国城市的无限制蔓延而采取的一种以公共交通为中枢、综合发展的步行化城区。其中公共交通主要是地铁、轻轨等轨道交通及巴士干线,然后以公交站点为中心、以400~800m(5—10分钟步行路程)为半径建立集工作、商业、文化、教育、居住等为一体的城区,以实现各个城市组团紧凑型开发的有机协调模式。TOD是国际上具有代表性的城市社区开发模式。同时,也是新城市主义最具代表性的模式之一。目前被广泛利用在城市开发中,尤其是在城市尚未成片开发的地区,通过先期对规划发展区的用地以较低的价格征用,导入公共交通,形成开发地价的时间差,然后,出售基础设施完善的“熟地”,政府从土地升值的回报中回收公共交通的先期投入。
2.交通系统的分析
2.1地铁
地铁作为交通工具,已经有150多年的历史了。世界上第一条地铁诞生于英国,1843年设计,1853年开始建造,1863年才正式运营。中国大陆首条地铁系统是北京地铁,建于1965年,竣工于1969年,试运营于1971年1月。也就是说,我国已有50年的地铁运营经验,但实际上地铁的大发展却是在最近10来年。自2000年以来,随着地铁技术的完善,中国轨道交通不管是从技术上还是里程上,都已经处于世界领先的位置。中国用50年时间,赶超了世界上发达国家100多年才走完的路。地铁是TOD系统的核心,地铁有着他无语伦比的优势,准时、快捷、方便、永不堵车。
2.2高铁
从技术上定义的中国高铁是指中国几次铁路大提速新建设计开行250公里/小时及以上动车组列车且初期运营速度不小于200公里/小时的客运专线铁路;路网建设的广义中国高铁是指中国境内所有设计速度达到200km/h及以上的新线铁路和部分经改造达标后的既有线铁路。2018年底,我国高铁营业里程达到2.9万公里,超过世界高铁总里程的2/3,成为世界上高铁里程最长、运输密度最高、成网运营场景最复杂的国家。
高铁是TOD系统的城市主干,他将公共交通系统的导向性,延伸出了单一城市的范围。可能在某个区域,甚至跨省实现公共交通系统的强链接。例如现在重庆已经开通直达香港的高铁,这就实现了重庆人周末到香港购物的梦想。甚至连带着的,各个城市高铁站周围同样吸引各处投资商进行开发建设,在A城工作,B城居住都已成为现实。
2.3轻轨
轻轨是城市轨道建设的一种重要形式,也是当今世界上发展最为迅猛的轨道交通形式。轻轨的机车重量和载客量要比一般列车小,所使用的铁轨质量轻,每米只有50kg,因此叫做“轻轨”。城市轻轨具有运量大、速度快、污染小、能耗少、准点运行、安全性高等优点。城市轻轨与地下铁道、城市铁路及其它轨道交通形式构成城市快速轨道交通体系。它可以有效缓解人口与交通资源、汽车与交通设施之间的紧张关系。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轻轨作为改善城市交通现状的有效载体,成为现代化大都市的重要选择。它在极大程度上方便了乘客出行,使居民享受更高品质的生活。轻轨也更符合绿色交通的标准,轨道延伸之处的大规模市政配套设施建设,更有利于环境综合治理。
2.4 BRT
BRT快速公交系统是一种介于快速轨道交通与常规公交之间的新型公共客运系统,其投资及运营成本比轨道交通低,而运营效果接近于轨道交通。BRT在“公交优先”策略的指导下,提供高容量、高频率的服务,从而达到接近轨道交通的服务水平。通过提高公交车运营速度,为乘客节省时间,比增加道路容量来满足小汽车增长的要求所需的成本小很多。以笔者所在的城市广州为例,在城市主干道中山大道的近10年运营中,BRT有效的解决了主干道的公共运输难题,使更多的公众享受到了公共交通的便利。在这条没有地铁的主干道上,有了“陆地地铁”的美誉。
3.公共交通与城市规划
城市规划是对一定时期内城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土地利用、空间布局以及各项建设的综合部署,具体安排和实施管理。规划是对未来的一种安排和谋划。它设计到许多领域,具有综合性、政策性与前瞻性。因此,它是城市建设与发展的“龙头”。 现代交通与古典交通之问的最大差异在于它能够很好地满足人们出行的需求,包括速度、方便的程度、舒适的程度。从这种意义上讲,现代交通已经跟社会的各个方面融为一体。
交通与城市规划是密不可分的。“现代化经济——现代化城市——现代化交通”,经济是基础,城市是包装,交通是骨架。当然城市规划决定了交通发展的前提、依据、环境和条件,但是现状的和规划的交通又决定了城市规划的形态、布局、网络和动脉。而公共交通对城市规划的影响至关重要,对于把公共交通放在首位去引导城市发展方向的概念,就是我们所说的TOD。
以一线城市之一的广州为例,政府在相对偏僻的区域修建了很多条地铁线路,而每个地铁站的周围土地价值陡升,各大地产商争先涌入。短短几年时间,每个地铁站附近基本都形成一个区域中心。特别是两条地铁的交汇处,通常都会吸引万达、万科这样总量级的房产投入资本进行开发。这就是典型的TOD模式,以“公共交通为导向”,进而扩大城市的范围,对于缓解城市拥堵,提高城市竞争力都有很大的作用。在未来,我们仍然会继续使用这个概念,并且不断完善。
4.公共交通与建筑设计
城市之所以是城市,最主要就在于服务和功能的专门化和规模效应。高度密集的建筑物保证了高度聚集的社会经济活动的聚集空间,便捷的城市交通网络可以保证人们在更广的地域范围内的有效聚集。所以简易来说,一个城市的发展就是要妥善处理建筑与交通的关系。
虽然通过交通分析能够认识到在城市高强度开发过程中大容量公共交通的决定性作用,但由于每个地块、单个建筑设计在前,轨道交通和城市交通换乘枢纽建设在后,这样无论在落实交通枢纽用地,还是体现TOD 发展模式的理念上都存在一定的困难,在布局形态上依然体现出非常明显的以汽车交通为导向的发展模式—为了避免汽车的高度聚集,在布局上必须采取拉大建筑物之间距离的方式。这样的布局模式将会使人流的联系变得比较困难,人们又必须依赖小汽车实现建筑物之间的联系。而如果在城市建设中采用公共交通先导的发展模式,建筑和城市建设就会围绕城市公共交通走廊和公共交通枢纽展开,公共交通的步行距离就会成为建筑设计的一个重要指标,从而形成更有活力的城市街区。城市综合体被认为是推动城市化发展,提升城市发展竞争力,克服城市发展过程中存在的诸如交通拥挤、环境恶化和居住拥挤等问题的一剂“良方”。
城市综合体作为办公楼聚集之地,大多在城市中心或副中心,这些地区需要有密集发达的公共交通系统的支撑,以保证该地区有较高的城市公共交通可达性,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吸引更多的人到这里来工作,同时由于采用公共交通的方式,又不至于使城市交通拥挤不堪,对多中心的城市而言,是必然会出现的一个产物。
5.结语
城市、建筑与交通之间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高度的城市活力和城市社会经济活动的高度聚集需要改变交通与建筑、交通与土地使用互为边界的实践模式。设计师必须在城市设计、建筑设计中把交通作为一个重要的要素,在交通网络规划中必须把建筑设计或城市规划设计当成一个可以调节和变化的要素加以整体考虑,城市交通建筑、交通空间设计也应该体现高度人流聚集所带来的城市性,从而创造出更有活力、充分适用未来发展不确定性的城市。
论文作者:刘洋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细部》2019年第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10
标签:城市论文; 公共交通论文; 交通论文; 地铁论文; 轻轨论文; 轨道交通论文; 模式论文; 《建筑细部》2019年第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