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社区体育发展中的学术理念分析_群体行为论文

我国社区体育发展中的学术理念分析_群体行为论文

我国社区体育发展中学术理念的探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探析论文,理念论文,学术论文,我国论文,体育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8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5498(2006)03—0007—06

我国社区体育的称谓最早在1989年受社区服务的启发而提出,当时是指街道社区体协开展的各种活动,后来扩展为对所有小区域体育活动的统称。[1] 1991年7月,国家体委首次在天津召开“全国部分城市社区体育调研会”,此后社区体育概念逐渐被人们接受和运用。1995年出台的《全民健身计划纲要》中对发展社区体育做了明文规定。1996年底的首届全国社区体育工作会议,将社区体育作为社会发展和体育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1997年4月,国家5部委联合下发《关于城市社区体育工作的意见》,使社区体育正式成为一种由政府管理的社会事业。

社区体育的崛起引起了学术界的重视,各种社区体育理念也悄然兴起。这些理念或系统、或零散,或清晰、或笼统,或抽象、或具体,或超前、或实用,但都富含时代精神,体现了对社区体育实践的密切关注。加工和提炼这些理念对于社区体育研究和工作均有启发意义。笔者在研读我国当前较有代表性的社区体育学术文献的基础上,系统地阐述了我国社区体育发展中的学术理念。

1 社区体育发展的大局观

1.1 科学发展观

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是我们党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从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社区体育的发展也要以科学发展观的理念为指导,切实为社区居民服务。不仅要发展体育,也必须与其他社会事业协调;不仅要增强人民体质,也要保护生态环境;不仅要建设体育的物质文明,也要建设体育的精神文明;不仅要扩大体育的参与程度,也要提高体育的参与质量。

1.2 社会转型理念

我国正处于鲜明的社会转型时期,从经济体制到政治体制,从社会规范到价值观念,从生产方式到生活方式都发生着急剧的变革。我国的社会转型具有起点较低、跨时漫长、问题众多等特点,是在政府领导下的追求人民富裕、国家富强的自主改革过程;是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建设社会主义的过程;同时也是在较低的起点上实现现代化的过程。社会转型是当今中国社会变迁的总体特征。社会的经济转型和组织转型引发的竞争机制、政府职能转变、“单位体制”松动,以及“社区体制”建立等,对社区体育管理体制改革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推动了中国社会体育管理体制的重构。[2] 社区体育的发展应从我国社会转型的基本国情出发,服从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文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需要。

1.3 建设和谐社会理念

建设和谐社会要求社会资源分配上的公平和发展机会上的均等,要求积极化解社会矛盾,改善人民生活,促进社会事业全面均衡发展。从建设和谐社会的理念出发,要求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真正把人民的需要放在首要位置,不仅要重视竞技体育,更要重视关系到大众日常生活的社会体育;不仅要开展城市体育,也要推进农村体育;不仅要发展商业体育,也要扶持公益体育;不仅要满足重点人群的需求,也要满足弱势人群的需求。

2 社区体育发展的理论基础

2.1 社区发展理念

各种社区体育发展理念都有一个共同的出发点:促进社区发展。社区发展理念早在20世纪中期就已经被国际社会所认同,专指人民与政府机关协同改善社区的经济、社会及文化状况,把这些社区与整个国家的生活合为一体,使它们能够对国家的进步有充分贡献的一种社会工程。社区发展是人类有组织、有目的、有计划地在具体社区中,将社区各要素有机地组织起来。根据社区的共同需求,协调社区中的各种力量,充分利用社区内外各种资源,采取一系列的步骤,其目的在于更好地解决社区问题,促进社区中物质和精神文明的建设,从而使整个社区处于良性循环之中。[3]

从社区发展的理念出发,要求社区体育的开展应充分调动社区居民的积极性,发扬互助互利的精神。要求社区体育的发展要纳入社区建设和社区服务的框架之内,作为社区文化活动、思想交流的有效载体和主要形式。要求社区体育的发展应提高社区的活力和效力。

2.2 社区服务理念

社区服务这个概念是1986年由民政部正式提出的。社区服务是指以一定的社区为单位的社会服务。城市社区服务就是在政府领导和支持下,为满足社会成员的多种要求,以街道为主体,以居委会为依托,发动和组织社区内各方面力量,为社区成员提供物质生活和精神文化生活所必需的各种福利保障和服务。社区服务主要由社区福利和便民服务组成,是社会保障体系和社会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4]

社区体育的提出,从最初就带有社区服务的性质,具有明显的福利性。

2.3 社区照顾理念

二战之后社区照顾理念在西方社会兴起,最初是为避免精神病人长期住院产生的非人性化后果而使其留在社区接受照顾;后来引申为一种基于社区的社会福利理念,即认为社会服务的资源和决策权应该下放至地方政府甚至社区层面,而服务的提供则不应单单由政府全力承担,也应由政府以外的民间组织和志愿团体承担,甚至进一步大力发动亲友及邻舍提供的非正规照顾,照顾社区内有需要的人士。[5]

从社区照顾理念出发,社区体育的发展应该赋予基层社区更多的资源和权利,同时社区体育也应该凸显对需要照顾者(如老弱病残者)在体育上的支持与关心。

3 社区体育发展的主要模式

由于不同社区在地理环境、人口、风俗习惯、体育场地设施等方面千差万别,所以适合的发展策略也各不相同。因此学者们倡导社区体育模式化发展的理念。任海、王凯珍等系统地探讨了我国城市社区体育发展的模式;[6] 吕树庭等则从广州市社区特点出发,提出了广州市社区体育发展模式;[7] 李建国从上海市城市社区的特点出发,提出了上海市社区体育的发展模式;[8] 吕树庭强调区域现代化思想的指导作用和珠江三角洲地区对其他地区的辐射和带动作用;而李建国则从系统观点出发,把社区体育发展模式作为一项社会系统工程,构建了极为细致的社区体育发展模式体系,这一体系又由目标模式、现状模式和发展模式三部分构成。“发展模式是发展战略的具体化。它是由现状模式向目标模式过渡(转型)的一种动态过程模式。其模式内涵和发展过程的确定,主要依据现状模式与目标模式的差距及缩小这些差距的难度。因此,对社区体育目标模式与现状模式的比较,对社区体育发展模式的确立,具有重要的作用。”[8]

模式化发展理念启发我们寻找适合特定社区的体育发展道路。但模式化发展的社区基础建立在城市等宏观或中观的社区层面,对于基层社区的发展缺乏实际的指导意义,还需要进行更多微观研究。

3.1 街道社区体育模式

任海、王凯珍等学者较早地系统论述了我国城市社区体育的发展模式,他们在讨论了构建我国城市社区体育发展模式的基本依据的基础上,提出我国城市社区体育由领导、协调和操作3个子系统构成。[6] 街道社区在结构中居于核心地位,发挥着重要的中介作用。该模式具有福利性与经营性相结合的运行机制,它与其他社会形态和社会活动互为补充。任海、王凯珍等学者提出的城市社区体育模式显然是基于街道这一基层社区管理部门的。

3.2 小区体育模式

有学者认为商品住宅小区是未来城市居民的主要居住形式,小区内的体育设施建设和居民健身状况将是社会体育工作者研究的重点课题之一。商品住宅小区内的体育设施建设应在种类和数量上再有所增加;场地出租价格再有所降低,为居民健身提供更多的便利;广大体育工作者应当走入小区,与发展商和物业管理部门配合,积极地引导小区居民开展运动健身。[9] 还有学者主张小区体育设施建设应该有配套立法作为保障;[10] 还有学者对居民小区体育设施的建设、管理和利用情况进行了调查。[11] 由于住宅小区是居民生活的基本场所,开展居民小区体育可以使居民体育活动就近就便,更加容易生活化。对小区体育的关注也意味着社区体育研究的微观化。

3.3 小城镇体育模式——城市社区体育向农村社区体育的过渡

我国的社区体育活动的开展主要集中在城市社区,尤其是沿海经济较发达的大城市。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一是我国的城乡二元结构的现状,城市与农村的经济社会生活水平差距较大;二是我国地区发展的不平衡,沿海地区领先于内陆地区。农村社区在开展体育活动方面存在着组织管理不善、物质条件缺乏、文化观念陈旧、体育人才不足和技术手段落后等多重困难。农村社区体育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社会体育事业和全民健身事业进一步发展的重大问题。忽视农村体育将导致我国体育格局的整体失衡,重视农村体育又不得不面对各种来自于体育之外的客观困难。

针对这一局面,一些学者提出了大力发展小城镇体育的设想。发展小城镇被认为是推进我国城市化进程、又可以避免出现大城市弊端的一种良好的途径。[12] 发展小城镇体育符合我国社会发展的趋势,为城市体育向农村的延伸提供了阵地,为农村社区体育的发展提供了载体。有不少学者开始对小城镇体育的研究给予关注。[13—16] 其中以刘志民的研究视角最为多样。

3.4 学区体育理念——学校体育和社区体育的有机结合

在我国,学区体育理念较早由沈建华、李建国等学者提出。[17] 它是指以学校为中心,由学校和社区共同参与,以学校师生和社区居民为服务对象,以学校和社区的资源共享、文明共建为目的,一种全新的体育形态。学区体育围绕着学校、社区和家庭体育的一体化发展,突出资源共享意识,强调高度社会化的组织管理网络,倡导高质量的体育服务,注重学校对周围社区的体育辐射作用,力求体育活动科学性和人文性的统一以及实现生活化和终身化。学区体育理念符合我国体育社会化的时代潮流和全民健身计划的内在要求,有利于社区精神文明建设,也是学校体育改革的必由之路。学区体育理念的提出为社区体育和全民健身的研究指明了突破口,为社区体育和全民健身工作找到了新的抓手,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实践意义。

3.5 体育生活圈理念——社区体育是社区生活的延伸

社区就是特定地域内的人们社会生活的共同体。[18] 社区不仅是一个地域概念,也是一个社会生活概念。社区既是社会生活的基本场所,也是社会生活的高度集合。从生活圈的角度来看,社区是社区成员的重要生活领域,社区体育植根于社区成员的生活圈,是社区生活的延伸。社区成员的体育活动应植根于成员的社会生活。李建国和卢耿华率先开始了都市体育生活圈的研究。[19] 李建国的理论影响最大,许多观点和建议被上海市体育局吸取采纳。在上海市体育局公布的《上海市全民健身发展纲要(2004~2010年)》中明确提出要构筑日常、双休日、节(长)假日3个体育生活圈。

4 社会问题应对的理念——在困境中求发展

社会问题的本质是社会相对的不平衡、不稳定、不和谐,即社会失调,包括社会结构、社会制度、社会控制、社会功能、社会活动、社会关系、社会利益、社会心理、社会观念等诸方面的失调。[20] 社会问题是社会弊病的集中体现;对社会问题的关注和研究有助于发现影响社会发展的负面因素。从社会问题角度探讨社区体育的发展具有现实意义。笔者选取了弱势群体这一典型问题进行了分析。

弱势群体,“是一个在社会性资源分配上具有经济利益的贫困性、生活质量的低层次性和承受力的脆弱性的特殊社会群体。”[21] 我国当前的弱势群体主要包括:贫困者群体、残疾人群体、离退休者群体、失业者群体和流动群体等。关于我国弱势群体的规模,早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就有学者作过初步测算,当时中国社会弱势群体的人数占总人口的15%左右,其中,贫困者群体约有8000万;残疾人群体有5164万;精神病患者也有1000万;退休者群体达3000万;失业者、半失业者群体则有300万。[22] 可见我国的弱势群体具有规模大、底数高的特点。

弱势群体问题吸引了许多体育界学者的关注,王广虎认为弱势群体是全民健身应严肃面对和认真研究的社会问题,全民健身应针对弱势群体的基本特征、状态结构及不同成因,把弱势群体纳入社会支持体系中,采用灵活的政策,采取相应的措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全民”健身。[23] 不少学者对弱势群体的体育意识和行为状况进行了调查,为有关部门采取对策提供了参考依据。[24~26] 并从改良我国体育人口状况出发,对弱势群体的概念加以发挥,以体育行为能力为标准,提出了“体育弱势群体”的说法。

弱势群体在参与体育方面存在众多客观困难,比如经济收入少、生活水平低等,这些困难的解决又超出了体育自身的能力,但是从社会公平和体育与社会协调发展的角度来看,体育应顾及而不是放弃这些弱势群体。对社区体育而言,弱势群体的体育工作应该和社区救助、社区福利及社区服务等结合,使社区体育成为保障弱势群体基本生活权利、提高其生活质量的重要手段。

5 建设和谐社区的理念——将成为社区体育研究的热点

社区是社会生活的基础,建设和谐社区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手段和题中应有之意。目前,关于建设和谐社区的热潮已经席卷全国,有关学术讨论也正方兴未艾,体育界也开始重视。毫无疑问,社区体育对于建设和谐社区具有不可取代的作用,比如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改善邻里关系,使社区居民尤其是老年人能够善度余暇等等。需要思考的是,在当前的背景下,社区体育应该如何把握“和谐”这一主题。笔者从正反两个方面提出了自己的思路。

5.1 建立健全社区体育服务体系,保证社区体育资源分配的公平性

建立、健全社区体育服务保障体系是建设和谐社区的根本手段。要构建社区体育的制度政策、组织机构、人员人才和知识信息等保障服务体系,在政策上要给予更多倾斜,社区体育的需求要通过制度予以保障。在构建多层次、多类型的社区体育组织管理体系的同时,要对社区体育活动开展的主阵地——自发性体育组织给予更多的关注和支持。要建立一支高质量的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扩大体育信息在社区居民中的“覆盖面积”和“灌溉浓度”,使社区体育工作真正地基于社区生活、服务社区生活、融入社区生活。

公平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要保证不同群体尤其是弱势群体公平地享有社区体育资源;还要保证不同社区背景的社区体育都能得到发展。我国当前社区体育开展领域主要限于城市尤其是大城市社区,应充分拓展小城镇和农村的社区体育事业。农村社区体育曾经长期被忽视,近年来在党中央和政府解决“三农问题”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号召之下,情况有所改观,已有部分学者开始研究农村体育问题,虽然整体而言尚处于起步阶段,缺乏创新、有效的思路与对策,但是可以断言:农村社区体育将成为新的研究热点。

此外,还要更好地进行社区体育资源的整合与优化。政府、居民(村民)委员会、各种社团、自发性体育组织、家庭和学校要在体育工作方面进行更多的合作。学校尤其是体育院校应在这一社区体育资源的整合进程中发挥主导作用,可以尝试构建以体育院校为中心的和谐社区体育。

5.2 抵制和打击消极有害的体育文化,消解社会问题和危机

就我国国情而言,主要是抵制和打击封建迷信、伪科学和伪气功。伪气功(如法轮功)曾经造成了极其恶劣的影响,尽管其嚣张气焰已退,但伪气功弊病并未根除,通过互联网和各种隐秘手段仍旧在与健康的体育文化争夺受众和阵地,对此我们必须提高警惕。还要宣扬科学健身理念,规范健身市场,防治运动损伤和不法分子坑害群众、非法牟利。此外,在竞技体育领域发生的一些社会问题如球迷骚乱问题、幕后交易问题、体育明星的不良社会影响问题,等也极有可能会波及到社区体育,影响和谐社区的建设。不仅如此,作为社区体育的研究者还必须具备全球视野,要看到:随着中国不断融入全球生活和中国体育事业的国际化,原来主要发生在境外的一些因素也有可能涉足中国的社区体育,如恐怖主义、分裂主义、种族主义和宗教冲突等因素。对以上各种不和谐因素的治理并非体育自身能力所及,但是体育不应该听之任之,而应该有所作为。

要建立社区体育问题的社会预警机制。在社区体育文化传播和活动开展的主阵地——自发性体育组织设立观测点,开展微观细致的调查研究。还要建立合理的社会心理疏导机制,使社区居民的心声能够及时被感知和上传,压力和不满能够及时疏导和宣泄,从而避免由于长期压制造成爆发性危机。

6 社区体育研究的发展——研究范式的革新迫在眉睫

6.1 我国社区体育研究概况

我国对社区体育的研究起步于20世纪90年代。在1993年职工体育论文报告会上出现7篇社区体育相关论文,内容主要集中在社区体育界定、社区体育组织、社区体育现状和社区体育发展模式等方面。从研究情况来看,当属于研究框架建立阶段。[27] 之后,社区体育研究呈现逐年升温趋势。在第5、第6、第7届体育科学大会上也都有为数可观的社区体育论文被录取。截止2004年底,在全国各主要体育学术期刊上专门探讨社区体育的论文已经达200余篇。如今社区体育已经成为我国社会体育中最为热门的研究领域。

总体来看,我国社区体育研究具有如下一些特征:在研究数量上逐年增加;在研究内容上,涉及到了社区体育的基本理论(如社区体育由来、概念、特点、构成、功能和体制等)、社区体育的现状(如我国社区体育当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社区体育的发展模式(如社区体育的组织模式、服务模式、活动模式等)、中外社区体育比较(如中美、中日比较)、社区体育与其他社会活动的关系(如社区体育与卫生、社区体育与青少年教育、社区体育与社会老龄化、社区体育与社会福利等)等;在研究者方面出现了任海、王凯珍、李建国、吕树庭等一批在全国有影响力的社区体育专家;从研究者的空间分布来看,主要集中在北京、天津、上海、南京和广州等沿海大都市,这与上述城市整体发展水平高有关系;在研究成果上,表现为高水平基础研究较少,应用研究预见性差,跟不上社区建设的发展等。

6.2 我国社区体育研究的发展趋势

6.2.1 研究方法论的发展——实证主义面临挑战

我国当前的社区体育研究基本上都是以实证主义为指导思想的。实证主义的提出可以追溯到社会学创始人孔德。孔德以自然科学的法则解释人类社会,断言观察是社会学的主要方法,其次是实验,再次是比较法和历史法,所以社会学曾经被称为自然科学化的社会科学。实证主义的提出使社会学脱离社会哲学的母体成为一门独立的社会学科,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但是孔德的实证主义思想存在很多机械的地方,如将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类同等。尽管实证主义方法论在社会学中一直占据主导地位,但是反实证主义的方法论影响也很大。反实证主义者认为人类社会有着不同于自然界的特殊性,不能简单使用自然科学的方法研究人类社会,不应只从外部去观察人的行为,也不能给人的行为强加一种外部逻辑,而应该对社会环境和个人景遇实地、深入地考察,深入理解社会过程、社会现象和社会行为的意义。[28]

社会学在我国复兴后还不足30年,体育学引入社会学的理论与方法的历史更短。许多体育学学者在不了解社会学方法论全貌的情况下开展研究,造成重实证、轻理解的传统,表现在对问卷调查法和数理统计法等方法的过度依赖,而片面忽视对长期、深入的实地考察等方法。这种类型的研究容易肢解社会、走马观花、流于表浅,研究成果也难以转化为社会和经济效益。随着体育学科体系尤其是体育社会学的完善,在体育社会研究中实证主义一统天下的局面将被打破。

6.2.2 学科理论的发展——社区体育学有望形成

社区体育的研究应建立在社区研究的基础之上,单凭体育学难以胜任,应借助各种基础学科尤其是社会学的支持。体育社会学和社会体育学等交叉或分支学科将会大显身手。随着社区体育理论体系的成熟,社区体育学有望形成。

6.2.3 研究方式的发展——微观研究将大行其道

笔者以为,我国的社区体育研究将向以下几个纬度发展:在研究层次上,以具体社区为基地的微观研究将取代宏观和中观研究占据主导地位。在研究方法上,以实际促进社区体育发展为目的的带有社会实验性质的研究将会日益普遍。在研究主题上,与社区和居民实际利益密切相关的问题和对策研究将受到社会青睐。

收稿日期:2005—12—30;修回日期:2006—03—16

基金项目:上海市重点学科建设资助项目(Y0901)

标签:;  ;  ;  ;  ;  

我国社区体育发展中的学术理念分析_群体行为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