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下阑尾切除术是否荷包包埋阑尾残端的效果对比论文_苏建伟

宜昌市第三人民医院 湖北省宜昌市 443000

【摘要】目的:探索及比较腹腔镜下阑尾切除术是否荷包包埋阑尾残端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本科室2015年1月~2016年12月间接收的患阑尾炎的100例患者,随机分成2组:参考组共50例,拟行腹腔镜手术治疗,术中处理残端时予双重3-0可吸收线结扎处理;研究组共50例,采用与参考组相同的手术方案治疗,且于结扎后行交叉荷包缝合包埋处理。 观察及比较2组的手术及术后情况。结果:2组的手术操作时间、术后住院天数及住院费用对比差异不显著(P>0.05);研究组术后的各项并发症发生率与参考组相比明显更低(P<0.05)。结论:腹腔镜下阑尾切除术中行荷包包埋阑尾残端有助于降低患者的并发症发生风险,值得借鉴。

【关键字】阑尾炎;腹腔镜;荷包包埋;阑尾残端

阑尾炎为临床中常见的急腹症,症状主要为腹部疼痛。近年来,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在临床上获得了广泛的应用,以往临床上处理阑尾残端时主要行肽夹、套扎及丝线结扎处理,但实践发现患者术后常伴发多种并发症[1~2],严重影响了患者的术后生活质量。我们选择本科室接收的患阑尾炎的50例患者,于腹腔镜阑尾切除术中结扎后行包埋处理,效果较满意,现总结手术情况如下: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

选择本科室2015年1月~2016年12月间接收的患阑尾炎的100例患者,入组标准:(1)100例患者均经相关临床检查及影像学检查明确诊断;(2)均合并发热、腹痛及胃肠道反应等相关症状;(3)均无合并严重脑、心、肝及肾等器官性疾病者;(4)均满足相关手术指征;(5)均在知情同意书上签字同意。随机分成2组:参考组共50例,包含男性患者32岁,女性患者18岁;最低年龄者19岁,最高年龄者57岁,平均年龄(33.75±8.16)岁。研究组共50例,包含男性患者33岁,女性患者17岁;最低年龄者20岁,最高年龄者59岁,平均年龄(34.16±9.48)岁。2组患者的以上基线资料对比,没有明显的差异,(P>0.05)存在可比性。

1.2 方法

2组患者确诊后均拟行腹腔镜阑尾切除术进行治疗,按照临床常规操作将患者的阑尾切除。在此基础上,参考组患者在术中处理残端时予双重3-0可吸收线结扎处理,凝固患者的阑尾残端黏膜,不行包埋处理。研究组患者术中采用与参考组相同的手术方案,手术结扎后行“+”交叉荷包缝合包埋处理,首针于和阑尾根部相距约1.0cm位置的盲肠壁上对浆肌层进行缝合,遵循“右前左后”的顺序进行,对部分残端进行固定包埋后行第2针缝合,同样遵循“右前左后”的顺序对阑尾残端进行处理。如果包埋不完全,于空隙位置加一针,最后取出阑尾,对腹腔进行清理,按照患者的情况给予引流管留置。

1.3 观察指标

手术时详细记录2组的手术操作时间,术毕后详记录2组的住院天数、医疗费用及并发症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分析

收集相关数据在SPSS20.0统计软件中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通过均数±标准差(x±s)进行表示,且以 t 检验方法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通过[n(%)]进行表示,且以卡方检验方法进行分析,若P <0.05即代表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组的手术与术后情况对比分析

2组的手术操作时间、术后住院天数及住院费用对比差异不显著(P>0.05),如下表1:

3 讨论

急性阑尾炎为临床普外科常见疾病,其病情进展较快,也相对较重,早期发病时会产生高热、呕吐等表现,此时患者无明显右下腹疼痛表现,但有明显的肌紧张与压痛。转移性右下腹疼痛、阑尾点反跳痛及压痛是患者的常见症状,但该疾病的病情比较多变,临床症状主要呈持续的、合并阵发性加剧的恶心、呕吐及右下腹部疼痛症状。

临床上针对急性阑尾炎患者主要采用手术方案进行治疗,研究表明,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具有微创、切口小、术后疼痛程度轻、恢复速度快及并发症少等优点,已成为阑尾炎患者治疗的主要术式之一[3~4]。而以往术中对阑尾残端进行处理时只行结扎,弊端为腹腔创面暴露,容易出现粘连,还易引发漏粪、腹痛等并发症,明显影响患者的康复。故本研究中我们于患者结扎后行改良“+”交叉荷包缝合包埋,既满足了残端浆膜化原则,且操作简便,结果可见,2组手术均顺利完成,且手术情况无明显差异。但术后研究组的各项并发症发生率明显更低(P<0.05),与相关研究结果基本一致[5~6]。

综上所述,腹腔镜下阑尾切除术中行荷包包埋阑尾残端有助于降低患者的并发症发生风险,值得借鉴。

【参考文献】

[1] 曹建国,李志洲,王晓刚等.不同术式阑尾切除术后切口感染的对比分析一项大型多中心回顾性研究[J].中华普通外科杂志,2014,29(12):954-957.

[2] 王兆雄,武星君.腹腔镜下阑尾切除术是否荷包包埋阑尾残端的效果对比[J].中国医药指南,2016,14(27):134-134. [3] 徐宁,连彦军,王元杰等.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残端不同处理方法的效果分析[J].交通医学,2016,30(4):350-352. [4] 于晓天.腹腔镜下阑尾切除残端荷包缝合包埋与单纯结扎的比较分析[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6,8(35):113-115.

[5] 张永康,王玉珍,杜明国等.腹腔镜阑尾切除术阑尾残端荷包缝合包埋与Hem-o-lok的比较[J].中国微创外科杂志,2014,14(6):512-515.

论文作者:苏建伟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2017年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6/26

标签:;  ;  ;  ;  ;  ;  ;  ;  

腹腔镜下阑尾切除术是否荷包包埋阑尾残端的效果对比论文_苏建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