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江苏省扬州市人民医院急诊室 江苏 扬州 225000)
(2江苏省扬州市苏北医院急诊室 江苏 扬州 225000)
【摘要】 目的:探讨在急诊护理工作中应用定位抢救法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急诊抢救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抢救方法划分为两组,各30例,其中对照组应用常规急诊抢救法,观察组应用定位抢救法,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对照组抢救成功率为76.7%,明显低于观察组90.0%,对比差异明显(P<0.05)。结论:在急诊护理工作中应用定位抢救法临床效果明显,值得推广。
【关键词】 急诊护理工作;定位抢救法;效果
【中图分类号】R47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6)05-0306-02
对于急诊室而言其首要工作为对危急重症患者开展准确、及时以及快速的抢救与治疗工作,能否有效抢救各类危急重症患者可将该医院乃至该地区的医疗技术水平准确反映出来[1],且为主要标志。因此,急诊室一定要构建一个高效且综合素质高的医疗团队,对急救流程予以规定,建立健全急救管理制度。定位抢救法为临床新型抢救方法,即固定护士站位,可避免操作重复或意外事件,减少体力与时间消耗,提升急诊抢救效果[2]。本文为详细探讨定位抢救法应用于急诊护理工作的临床效果,现选取患者60例,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急诊抢救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对照组男女比例为19:11,年龄为2岁至86岁,平均(45.2±9.4)岁;抢救疾病类型:6例为创伤,10例为脑血管疾病,9例为心血管疾病,5例为呼吸系统疾病。观察组男女比例为18:12,年龄为4岁至88岁,平均(47.1±10.6)岁;抢救疾病类型:7例为创伤,9例为脑血管疾病,10例为心血管疾病,4例为呼吸系统疾病。两组患者在一般资料上对比差异不明显(P>0.05),具有可比性。
1.2 一般方法
对照组行常规急救方法,即结合患者需要与病情开展各类抢救工作,未明确规定护士在抢救时的职责与位置。观察组行定位抢救法,可结合护士当时人力状况确定定位护士人数,主要为3人、2人以及1人。
1.2.1 3人定位抢救法在抢救危急重症患者时应用定位抢救法3人定位为最佳人力资源搭配模式。护士3名分别在患者头侧、脚部以及体侧站立,即分别为头位护士、尾位护士以及侧位护士。高级责任护士担任头位护士,主要管理内容为呼吸系统,确保呼吸道处于通畅状态,同时给予吸痰、吸氧、气管插管与呼吸机相连等工作,且全程指挥与负责抢救现场。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初级护师担任侧位护士,主要负责管理循环系统,具体而言其内容为按压胸外心脏、开展心电监护、医生在除颤时予以协助、对2条及其以上静脉通道予以快速构建、抽血、输血、配血等,对于医生各种口头医嘱需严格执行,与医生配合开展穿刺检查等。进修护士或初级责任护士担任尾位护士,主要工作内容为抢救联络与对患者生命体征予以记录,开展必要的止血、加压包扎、输液卡填写以及导尿等工作。
1.2.2 2人定位抢救法 若受到客观条件影响只能2名护士在抢救工作中互相配合则主要为头位护士与侧位护士,主要负责内容为管理循环系统和呼吸系统,头位护士兼顾尾位护士工作。
1.2.3 1人定位抢救法若患者病情出现变化,比如心跳骤然停止,且刚好值班护士只有1名时可开展1人定位抢救法。为患者开展单人心肺复苏术,同时快速通知二值护士与值班医生到达现场配合开展抢救工作。此时对于护士综合素质提出高要求,即一定要镇静且沉着,灵活应对突发情况,对于致命性情况需优先处理,待医生与护士到达现场后再开展分工合作。
1.3 观察指标[3]
结合危急重症抢救指征与成功标准评定抢救成功率;同时依据患者及其家属、医生对护士在开展抢救工作时的主要表现评定满意度,内容包括护士对病情观察的准确性、工作主动性、急救的条理性、辅助检查的及时性以及现场环境管理的正确性等。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软件SPSS20.0统计学处理上述数据,n(%)表示计数资料,组间对比为卡方检验,对比以P<0.05代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两组抢救成功率对比 对照组创伤抢救成功4例,脑血管疾病抢救成功8例,心血管系统疾病抢救成功7例,呼吸系统疾病抢救成功4例,抢救成功率为76.7%;观察组创伤抢救成功6例,脑血管疾病抢救成功8例,心血管疾病抢救成功9例,呼吸系统疾病抢救成功4例,总抢救成功率为90.0%,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χ2=5.205)。
3.讨论
近年来医院护士多为90后,缺少工作经验,操作娴熟度缺乏,面对危急重症患者慌忙且乱,不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在急诊护理中应用定位抢救法可确保分工程序化与规范化,使每位护士明确自身工作内容与职责,忙而不乱,缩短抢救时间。且定位抢救中定位放置急救仪器,合理摆放仪器设备,保证有条不紊,护士了解设备固定位置后在抢救时不慌不乱,得心应手,促使抢救成功率提升,且医生与护士配合更佳默契,患者享受到最及时有效的抢救服务,提升满意度,和谐护患关系。本组对照组抢救成功率为76.7%,明显低于观察组90.0%,对比差异明显(P<0.05),与唐霞研究结果相近[4]。综上所述,在急诊护理工作中应用定位抢救法临床效果明显,可明显提升抢救成功率,和谐医护、护患关系,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刘金金,李文秀,史萍萍等.ABC/AB定位抢救模式在急诊护理团队培训中的应用[J].护理学杂志,2013,28(21):14-16.
[2] 蔡爱敏.分组定位救护模式在严重多发伤急救中的应用[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2,18(33):4039-4041.
[3] 陈薇,高贤珠,应莉敏等.护士三人定位法在心肺复苏抢救配合中应用[J].现代实用医学,2012,24(1):102-103.
[4] 唐霞,杨小玲.定位抢救法在急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J].医药前沿,2014,(25):271-271.
论文作者:于敏1,吴玲莉2(通讯作者)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6年2月第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5/24
标签:护士论文; 急诊论文; 患者论文; 工作论文; 危急论文; 医生论文; 效果论文; 《医药前沿》2016年2月第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