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老年肺部感染并发急性左心衰竭临床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陈建华,刘艳影[1](2021)在《血清降钙素原用于急性左心力衰竭并发肺部感染的早期诊断价值》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在急性左心力衰竭并发肺部感染患者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该院在2020年1—12月收治的70例急性左心衰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并发肺部感染,将其分成观察组(感染组,n=35)与对照组(非感染组,n=35),收集其入院后第1、3天血清PCT浓度数据,根据其诊断情况实施计算,分析PCT、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的诊断意义,绘制接受者操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对PCT诊断界值进行评估。结果观察组患者入院第1天血清PCT表达为(2.44±0.43)ng/mL,第3天为(1.24±0.18)ng/mL,对照组患者入院第1天血清PCT表达为(0.53±0.03)ng/mL,第3天为(0.42±0.03)ng/mL,观察组入院第1天、第3天血清PCT表达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PCT在急性左心衰并发肺部感染早期诊断中,敏感性、特异性较高,最佳界值是0.49 ng/mL。
王显斌,王小蓉,李玉梅,苏天华[2](2021)在《血清巨噬细胞炎性蛋白-1α和CD40配体的表达对老年左心衰竭合并肺部感染患者的诊断价值分析》文中认为目的探究血清巨噬细胞炎性蛋白-1α(MIP-1α)和CD40配体(CD40L)的表达对老年左心衰竭合并肺部感染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2月至2020年8月我院收治的老年左心衰竭合并肺部感染患者86例为感染组,选取同期收治的老年左心衰竭未合并肺部感染患者88例为非感染组。比较两组血清MIP-1α和CD40L水平,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老年左心衰竭合并肺部感染影响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MIP-1α、CD40L水平对老年左心衰竭合并肺部感染的诊断价值,比较感染组不同感染程度血清MIP-1α、CD40L水平,分析感染组MIP-1α、CD40L与临床肺部感染评分(CPIS)的相关性。结果感染组>70岁比例高于对照组(75.58%比46.59%,P<0.001),心功能Ⅳ级比例高于对照组(51.16%比23.86%,P<0.001),左心室射血分数低于对照组[(44.38±2.41)%比(47.75±2.69)%,P<0.001],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低于对照组[(1.08±0.26)L比(1.41±0.35)L,P<0.001],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用力肺活量(FEV1/FVC)低于对照组[(60.72±5.69)%比(66.03±6.17)%,P<0.001],N末端B型利钠肽原/脑钠肽(NT-proBNP/BNP)高于对照组[(8.45±1.93)比(4.89±1.55),P<0.001],降钙素原(PCT)高于对照组[(15.51±5.39)μg/L比(3.30±1.22)μg/L,P<0.001],MIP-1α高于对照组[(502.91±66.38)ng/L比(382.06±71.49)ng/L,P<0.001],CD40L高于对照组[(31.09±5.13)ng/ml比(21.84±4.29)ng/ml,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方程校正混杂因素后,NT-proBNP/BNP(OR=2.226,P<0.001)、PCT(OR=2.265,P<0.001)、MIP-1α(OR=2.367,P<0.001)、CD40L(OR=4.228,P<0.001)仍与合并肺部感染相关;血清MIP-1α、CD40L联合诊断老年左心衰竭合并肺部感染的曲线下面积(AUC)最大为0.933,对应敏感度为93.02%,特异度为81.82%;感染组MIP-1α、CD40L与CPIS评分呈正相关关系(P<0.05)。结论老年左心衰竭合并肺部感染患者血清MIP-1α、CD40L水平均异常高表达,二者均是肺部感染发病影响因素,联合检测可为老年左心衰竭合并肺部感染早期诊断提供重要参考,可作为常规NT-proBNP/BNP、PCT指标诊断老年左心衰竭合并肺部感染的补充,进一步提高诊断价值。
加倩[3](2020)在《基于医疗大数据对运气交接节气的探索》文中指出目的:基于北京市全部急诊医保病例统计资料,比较大寒急诊患者的禀赋特点、疾病特点与前一年六之气(大雪、冬至、小寒)及后一年初之气(立春、雨水、惊蛰)的相似性,及大寒是否新出现与后一年运气相应的疾病,从而验证运气交接节气为大寒或立春。方法:本研究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分为禀赋特点分析与疾病特点分析两个角度。禀赋特点分析亦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为患者禀赋构成比较,以北京市2014-2018年的大寒及其前后3节气的全部急诊医保统计资料,计算各时间段内全部患者禀各岁运各客气的急诊人次及占比,代表该时间段的10岁运禀赋构成及12客气禀赋构成,通过曼哈顿距离(差的绝对值之和)比较大寒急诊患者的禀赋构成与其前3节气及后3节气急诊患者的相似性大小,若大寒与其前3节气的曼哈顿距离小于大寒与其后3节气的曼哈顿距离,说明大寒患者的禀赋特点与其前3节气更接近,即于大寒时运气并未转换交接,则立春应为运气交接节气,反之则大寒应为运气交接节气;另一部分为高发与低发禀赋变化的比较,即将各节气内10岁运及12客气各禀赋的急诊人次按从高到低排序,通过各节气急诊人次较高与较低的禀赋发生变化的节点判断运气交接节气。疾病特点分析以北京市2015年1月20日-2020年1月19日5年全部急诊医保统计资料,根据当年的总医保人数,计算各疾病在各节气的发病率,与各疾病120个节气的平均发病率相比较得到高发疾病;进而将5年同节气重复出现的高发疾病视为该节气的反复高发疾病;在各年各节气高发疾病中去除该节气于5年中的反复高发疾病,即去除节气因素对疾病的影响,以表示该节气客运客气影响下的高发疾病,结合临床经验及中医典籍,分析比较2016-2019年大寒及其前后3节气高发疾病相似性,及大寒的高发疾病特点是否更符合下一年的运气特点,进而判断运气交接节气。结果:禀赋特点分析结果显示2014-2018年大寒不论男性女性患者均与其后一年初之气的曼哈顿距离更小,即大寒与后一年初之气各禀赋构成的相似性更高;同时各节点不论男性与女性患者均于大寒开始出现与后一年初之气相同/相近的高发及低发禀赋的变化,且符合在某岁运、客气当令时,该岁运、客气禀赋为低发禀赋,而太少相反的岁运、司天在泉相反或阴阳五行属性相反的客气则为高发禀赋这一大体规律。疾病特点分析的结果亦显示各个大寒的疾病特点更符合后一年初之气的运气相应疾病特点,出现典型的与后一年初之气运气相应的疾病群。故本研究结果支持大寒为运气交接节气。结论:本研究利用目前较为丰富的医疗大数据及规范统计学分析方法验证五运六气的交接节气,为运气交接时刻的争议提供临床数据支持,开拓五运六气周期的验证性研究,为运气起始时刻的研究提供新思路;尚可为疾病与五运六气理论的印证提供临床依据,深化五运六气理论的内涵,并为疾病预测、治未病提供指导,具有重要理论价值和临床意义。
李宏斌,石珏[4](2019)在《急性左心衰竭合并肺部感染患者血清相关指标检测及其诊断价值》文中认为目的研究急性左心衰竭合并肺部感染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和心功能指标B型钠尿肽(BNP)、高敏肌钙蛋白T(hs-cTnT)检测水平及其诊断价值。方法将本院收治的80例急性左心衰竭患者依据患者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结果分为无合并肺部感染的非感染组(n=38)和合并肺部感染的感染组(n=42),另外选取80例同期在本院行健康体检的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n=80)。检测患者血清炎症因子(CRP、PCT)和心功能指标(BNP、hs-cTnT)水平,观察3组CRP、PCT、BNP、hs-cTnT指标水平差异及以上指标与急性左心衰竭合并肺部感染患者心功能的关系,并分析以上指标在急性左心衰竭合并肺部感染患者中的诊断价值。结果感染组血清CRP、PCT、BNP、hs-cTnT水平均显着高于对照组和非感染组(P <0. 05);非感染组血清CRP、PCT、BNP、hs-cTnT水平均显着高于对照组(P <0. 05)。感染组患者的心功能分级与血清CRP、PCT、BNP、hs-cTnT水平呈正相关(r=0. 755 8、0. 796 1、0. 921 6、0. 899 5,P <0. 05)。以CRP≥15 ng/L、PCT≥0. 15 ng/m L、BNP≥870 ng/L、hs-cTnT≥8 ng/m L结果为阳性标准,感染组患者血清CRP、PCT、BNP、hs-cTnT的阳性率均显着高于对照组和非感染组(P <0. 05)。结论急性左心衰竭患者体内血清炎症因子和心功能指标均可作为诊断早期合并肺部感染的重要指标,且其水平的高低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患者肺部感染的严重程度,能够指导急性左心衰患者早期合并肺部感染时的治疗。
李宝亮,苏华,李梦嘉,耿丽娜,马俊帅[5](2019)在《血清降钙素原与C-反应蛋白对单纯急性左心衰竭患者肺部感染的诊断效果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究血清降钙素原与C-反应蛋白对单纯急性左心衰竭患者肺部感染的诊断效果,为临床对此类患者的诊断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18年5月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急性左心衰竭患者20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肺部感染情况分为对照组97例与研究组103例,对照组为单纯急性左心衰竭患者,研究组为急性左心衰竭并发肺部感染患者。比较两组患者入院第1天、第3天、第5天及第7天的血清降钙素原与C-反应蛋白水平,并分别分析两组血清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与脑钠肽的相关性,通过ROC曲线图寻求最佳诊断界值。结果入院后第1天、3天、5天及7天,研究组患者的血清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及脑钠肽水平均高于对照组患者(P<0.001);两组患者的血清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及脑钠肽水平变化趋势均一致,但并不存在相关性;血清降钙素原最佳诊断界值为0.574μg/L,且当血清降钙素原水平>0.574μg/L时,诊断单纯急性左心衰竭患者肺部感染的特异性及敏感度较好;C-反应蛋白最佳诊断界值为110 mg/L,且当C-反应蛋白水平高于此值时,诊断单纯急性左心衰竭患者肺部感染的敏感性为0.705,特异性为0.762。结论血清降钙素原在诊断单纯急性左心衰竭肺部感染患者时存在最佳诊断界值,且特异性及敏感度均较高,而C-反应蛋白则不适于作为诊断单纯左心衰竭肺部感染患者的标志物。
Committee of Exports on Rational Drug Use National Health and Family Planning Commission of The People’Republic of China;Chinese Pharmacists Association;[6](2019)在《心力衰竭合理用药指南(第2版)》文中研究说明引言心力衰竭(以下简称心衰)是各种心血管事件的最终结果和各种心脏异常的累积效应,最终导致心脏泵功能下降。心血管患者一旦出现心衰的临床表现,提示预后差。心衰越重,死亡风险越高。因此,在面对心衰这种严重的可以致死的疾病时,需要临床医生正确地诊断、准确地评估病情、深刻理
杨相挺[7](2018)在《阿魏酸哌嗪片治疗老年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右心衰竭合并高尿酸血症的疗效观察》文中认为老年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右心衰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即COPD是其最重要的原发病)是我国老年人一种常见的呼吸系统兼循环系统的严重疾病,而且发病率还在不断升高,严重威胁公众健康。该病常常合并存在高尿酸(UA)血症并与病情严重程度存在正相关性。肺动脉高压和心肌受损伤便是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发生、发展的最重要和最基本的病理学基础。内皮素(ET)极重要地参与了肺动脉高压及心肌损伤的发生和发展过程。及时、有效的治疗对患者而言非常重要,可减轻患者症状,提高生活质量,降低死亡率。目前治疗现状:缺乏统一固定的治疗方案;单一治疗措施常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多采取联合治疗方案;新型靶向治疗肺动脉高压药物尚需要进一步的研究以便更好地服务临床;肺移植或心肺联合移植尚不能广泛开展;基因治疗缺乏广泛文献报道,需要进一步探索、研究;中西医结合治疗是我国特有的一种治疗途径。常规治疗整体疗效仍然欠佳,严重影响到患者的预后。故探索既能够提高疗效而安全性又有保障的治疗药物或措施就具有重大意义。阿魏酸哌嗪片作为一种新型的内皮素受体拮抗剂,近年来有研究表明其可用于治疗肺心病急性加重期的患者,但尚未见到用于治疗老年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右心衰竭合并高UA血症的报道,故考虑试用阿魏酸哌嗪片治疗COPD所致的老年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右心衰竭合并高UA血症的患者,观察其减轻肺动脉高压、改善心肺功能等的实际疗效及安全性。目的:观察并分析COPD所致的老年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右心衰竭合并高UA血症的患者使用阿魏酸哌嗪片药物治疗后右心功能、血气分析、血UA等指标的变化,为临床上安全有效应用该药提供参考。方法:将96例COPD所致的老年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右心衰竭合并高UA血症的患者依照随机抛硬币法分组为:对照组(主要予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主要予常规西医+阿魏酸哌嗪片治疗),每组都是48例,各治疗8周时间。在治疗前对两组患者的右心功能相关指标(TAPSE、E/A、RVMPI、PASP)、动脉血血气分析指标(Pa02、PaC02)、血UA和血TG等分别进行检测。治疗开始后一般对每例患者:每2周复查 TAPSE、E/A、RVMPI、PASP,每周复查 Pa02、PaC02,每 4 周复查血 UA、血TG(但治疗期间一旦患者症状、体征如有明显异常变化则随时复查上述指标)。记录两组患者各自的临床疗效,并主要在8周的治疗时间结束后作两组间疗效比较,同时观察药物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者经过8周时间的治疗后右心功能指标:TAPSE、RVMPI较治疗前有所好转,且治疗组好转程度比对照组更加明显(P<0.05);E/A、PASP较治疗前好转程度均无统计学意义,且两组患者治疗后两组之间好转程度差别比较也无统计学意义(P>0.05);动脉血血气分析指标都较治疗前有明显好转,而且治疗组患者的相关指标好转程度都比对照组更为明显(P<0.05);另外发现阿魏酸哌嗪片也有降血UA及血TG作用。治疗总有效率:治疗组患者为93.75%,明显比对照组79.17%高(P<0.05);两组患者都未见到明显的药物不良反应。结论:阿魏酸哌嗪片用于治疗COPD所致的老年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右心衰竭合并高UA血症患者可一定程度上提高临床疗效,而且安全性亦高,临床上可推荐推广应用。但是其总体治疗作用仍然有限,仍需要继续积极探索和研究。
国家卫生计生委合理用药专家委员会,中国药师协会[8](2018)在《冠心病合理用药指南(第2版)》文中认为循证医学相关方法说明2018年3月1日,由国家卫生计生委合理用药专家委员会和中国药师协会组成指南修订联合委员会,经3次联合会议讨论后最终确定了指南修订的总体原则及新指南拟回答的核心问题。指南工作组针对这些核心问题制定了具体的文献检索和评价策略,综合评价、筛选出相关文献。修订过程主要
国家卫生计生委合理用药专家委员会,中国药师协会[9](2016)在《心力衰竭合理用药指南》文中认为1心力衰竭的定义、分类、分期及流行病学1.1定义心力衰竭是各种原因造成心脏结构和功能的异常改变,使心室收缩射血和(或)舒张功能发生障碍,从而引起的一组复杂临床综合征,主要表现为运动耐量下降(呼吸困难、疲乏)和液体潴留(肺淤血、体循环淤血及外周水肿)。心力衰竭患者存在较宽的左心室功能异常谱,从左心室大小和左心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s,LVEF)正常至重度心室扩张和(或)LVEF
国家卫生计生委合理用药专家委员会,中国药师协会[10](2016)在《冠心病合理用药指南》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1冠心病概述1.1定义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是指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使管腔狭窄、痉挛或阻塞导致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而引发的心脏病,统称为冠状动脉性心脏病或冠状动脉疾病,简称冠心病,归属为缺血性心脏病,是动脉粥样硬化导致器官病变的最常见类型。1.2解剖及病理生理机制冠状动脉分为左、右两支,分别位于主动脉窦的左、右开口。左冠状动
二、老年肺部感染并发急性左心衰竭临床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老年肺部感染并发急性左心衰竭临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血清降钙素原用于急性左心力衰竭并发肺部感染的早期诊断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方法 |
1.3 观察指标 |
1.4 统计方法 |
2 结果 |
2.1 两组患者入院第1、3天血清PCT表达情况比较 |
2.2 血清PCT临界值情况分析 |
3 讨论 |
(2)血清巨噬细胞炎性蛋白-1α和CD40配体的表达对老年左心衰竭合并肺部感染患者的诊断价值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方法 |
1.3 观察指标 |
1.4 统计学处理 |
2 结果 |
2.1 两组临床资料、血清MIP-1α、CD40L水平 |
2.2 多因素logistic回归方程分析 |
2.3 血清MIP-1α、CD40L水平对老年左心衰竭合并肺部感染的诊断价值 |
2.4 感染组不同感染程度患者MIP-1α和CD40L水平对比 |
2.5 感染组MIP-1α、CD40L与CPIS评分的相关性 |
3 讨论 |
(3)基于医疗大数据对运气交接节气的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文献综述一 二十四节气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
1. 二十四节气起源 |
2. 二十四节气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
3. 小结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二 五运六气交接时刻的研究方法探讨 |
1. 经文解读 |
2. 天文历法溯源 |
3. 气象数据分析 |
4.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基于医疗大数据对运气交接节气的探索 |
前言 |
(一) 以急诊患者禀赋特点分析运气交接节气 |
1 临床资料 |
2 研究方法 |
3 结果 |
(二) 以急诊患者疾病特点判断运气交接节气 |
1 临床资料 |
2 研究方法 |
3 结果 |
讨论 |
1 关于研究的理论基础与可信度分析 |
2 与同类研究比较 |
3 研究意义 |
4 不足与展望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1 以立春为运气起始节气的禀赋特点比较 |
附录2 2016-2018年大寒前后3节气的高发疾病 |
简历 |
(4)急性左心衰竭合并肺部感染患者血清相关指标检测及其诊断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方法 |
1.3 观察指标 |
1.4 统计学分析 |
2 结果 |
2.1 3组血清相关指标水平 |
2.2 血清相关指标与急性左心衰竭合并肺部感染患者心功能的相关性分析 |
2.3 3组血清相关指标的阳性率比较 |
3 讨论 |
(5)血清降钙素原与C-反应蛋白对单纯急性左心衰竭患者肺部感染的诊断效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对象与方法 |
1.1 对象 |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
1.3 方法 |
1.4 观察指标 |
1.5 统计分析 |
2 结 果 |
2.1 两组患者基本情况 |
2.2 两组患者入院不同时间点的血清降钙素原与C-反应蛋白及脑钠肽水平 |
2.3 两组患者血清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与脑钠肽间的相关性 |
2.4 血清降钙素原与C-反应蛋白对单纯急性左心衰竭患者肺部感染的诊断价值 |
3 讨 论 |
(6)心力衰竭合理用药指南(第2版)(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1心力衰竭的概述 |
1.1定义 |
1.2分类 |
1.3分期和分级 |
1.4流行病学 |
1.5病因及病理生理机制 |
1.5.1病因 |
1.5.1.1原发性心肌损害 |
1.5.1.2异常的心脏负荷 |
1.5.2诱因 |
1.5.3病理生理机制 |
2心力衰竭的诊断与评估 |
2.1症状与体征 |
2.2实验室检查和辅助检查 |
2.2.1常规检查 |
2.2.1.1心电图 (Ⅰ类, C级) |
2.2.1.2胸部X线片 (Ⅰ类, C级) |
2.2.1.3生物学标志物 |
2.2.1.4实验室检查 |
2.2.1.5经胸超声心动图 (Ⅰ类, C级) |
2.2.2心衰的特殊检查用于需要进一步明确病因的患者。 |
2.2.2.1心脏磁共振 (cardiac magnetic resonance, CMR) |
2.2.2.2经食管超声心动图 (transesphageal echoc ardiography, TEE) |
2.2.2.3心脏计算机断层扫描 (computed tomo gr aphy, CT) |
2.2.2.4冠状动脉造影 |
2.2.2.5核素心室造影及核素心肌灌注和 (或) 代谢显像 |
2.2.2.6 6 min步行试验 |
2.2.2.7心肺运动试验 |
2.2.2.8基因检测 |
2.2.2.9心肌活检 |
2.2.2.10生活质量 (quality of life, QOL) 评估 |
2.2.2.11有创性血流动力学检查 |
2.3诊断流程 |
2.4预后评估 |
3心力衰竭的预防 |
3.1对心衰危险因素的控制与治疗 |
3.1.1高血压治疗 |
3.1.2血脂异常 |
3.1.3糖代谢异 |
3.1.4其他危险因素 |
3.1.5利钠肽水平升高 |
3.2对无症状性左心室收缩功能障碍的干预 |
4慢性射血分数降低的心力衰竭的药物治疗 |
4.1一般治疗 |
4.1.1治疗病因和诱因 |
4.1.2限钠 |
4.1.3限水 |
4.1.4营养和饮食 |
4.1.5休息和适度运动 |
4.1.6监测体重 |
4.1.7心理和精神治疗 |
4.2利尿剂 |
4.2.1适应证 |
4.2.2利尿剂的分类 |
4.2.3使用方法 |
4.2.4禁忌证 |
4.2.5不良反应及处理 |
4.3 RAAS抑制剂 |
4.3.1 ACEI |
4.3.2 ARB |
4.3.3 ARNI |
4.4β受体阻滞剂 |
4.4.1适应证 |
4.4.2禁忌证 |
4.4.3应用方法 |
4.4.4不良反应 |
4.5醛固酮受体拮抗剂 |
4.5.1适应证 |
4.5.2禁忌证 |
4.5.3应用方法 |
4.5.4不良反应 |
4.6伊伐布雷定 |
4.6.1适应证 |
4.6.2禁忌证 |
4.6.3应用方法 |
4.6.4不良反应 |
4.7洋地黄类药物 |
4.7.1适应证 |
4.7.2禁忌证 |
4.7.3应用方法 |
4.7.4不良反应 |
4.8中药 |
4.8.1辨证分型 |
4.8.2分期治疗 |
4.8.3中西药相互作用 |
4.9改善能量代谢药物 |
4.9.1曲美他嗪 |
4.9.2辅酶Q10 |
4.9.3辅酶Ⅰ (NAD+) |
4.9.4左卡尼汀 |
4.9.5注射用磷酸肌酸钠 |
4.9.6雷诺嗪 |
4.10血管扩张剂 |
4.11抗血栓药物 |
4.12心衰患者应避免使用或慎用的药物 |
4.12.1α肾上腺素能受体拮抗剂 |
4.12.2抗心律失常药物 |
4.12.3 CCB |
4.12.4非甾体抗炎药或COX-2抑制剂 |
4.12.5糖皮质激素 |
4.12.6西洛他唑 |
4.12.7口服降糖药 |
4.13慢性HFrEF的治疗流程 |
5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和射血分数中间值的心力衰竭的治疗 |
5.1利尿剂 |
5.2基础疾病及合并症的治疗 |
5.3醛固酮受体拮抗剂 |
5.4射血分数中间值的心衰 |
6急性心力衰竭的药物治疗 |
6.1急性心衰的诊断 |
6.1.1病史、症状及体征 |
6.1.2急性肺水肿 |
6.1.3心源性休克 |
6.2急性心衰的评估 |
6.2.1院前急救阶段 |
6.2.2急诊室阶段 |
6.3辅助检查 |
6.3.1常规检查 |
6.3.2超声心动图和肺部超声 |
6.3.3动脉血气分析 |
6.4监测 |
6.4.1无创监测 |
6.4.2血流动力学监测 |
6.5急性心衰的分型和分级 |
6.6治疗原则 |
6.6.1一般处理 |
6.6.2根据急性心衰临床分型确定治疗方案, 同时治疗心衰病因。 |
6.6.3容量管理 |
6.7药物的选择和合理使用 |
6.7.1利尿剂 (Ⅰ类, B级) |
6.7.2血管扩张剂 (Ⅱa类, B级) |
6.7.3正性肌力药物 (Ⅱb类, C级) |
6.7.4血管收缩药物 |
6.7.5洋地黄类 (Ⅱa类, C级) |
6.7.6抗凝治疗 (Ⅰ类, B级) |
6.7.7改善预后的药物 (Ⅰ类, C级) |
6.8心源性休克的处理 |
6.9急性心衰稳定后的后续处理 |
7终末期心力衰竭的药物治疗 |
7.1利尿剂 |
7.2神经内分泌阻滞剂 |
7.3静脉正性肌力药物 |
7.4静脉血管扩张剂 |
7.5中药治疗 |
8右心衰竭的药物治疗 |
8.1右心衰竭的诊断和评估 |
8.1.1诊断标准 |
8.1.2鉴别诊断 |
8.1.3病情评估 |
8.2治疗原则 |
8.3药物选择和合理应用 |
9心力衰竭病因及合并疾病的药物治疗 |
9.1心衰合并心律失常 |
9.1.1房颤 |
9.1.2室性心律失常 |
9.1.3缓慢性心律失常 |
9.2心脏瓣膜病 |
9.2.1二尖瓣病变 |
9.2.2主动脉瓣病变 |
9.3冠心病 |
9.3.1慢性心衰合并冠心病 |
9.3.2急性心衰合并冠心病 |
9.4高血压 |
9.5心肌炎 |
9.6特殊类型的心肌病 |
9.7先天性心脏病 |
9.8高原性心脏病 |
9.8.1高原肺水肿 |
9.8.2慢性高原性心脏病 |
9.9糖尿病 |
9.10血脂异常 |
9.10.1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合并心衰 |
9.10.2其他原因心衰合并血脂代谢异常 |
9.11痛风和高尿酸血症 |
9.12肥胖 |
9.12.1肥胖在心衰患者中的患病率和对预后的影响 |
9.12.2肥胖引起心衰的机制 |
9.12.3肥胖合并心衰的处理原则 |
9.13电解质紊乱 |
9.13.1低钾与高钾血症 |
9.13.2低钠血症 |
9.14缺铁和贫血 |
9.15泌尿系统疾病 |
9.15.1心衰合并肾功能不全 |
9.15.2心衰合并前列腺梗阻 |
9.15.3心衰合并勃起功能障碍 |
9.16肺部疾病 |
9.17睡眠障碍和睡眠呼吸暂停 |
9.18神经系统疾病和心理疾病 |
9.19肿瘤治疗相关性心衰 |
9.19.1抗肿瘤治疗前的基线心血管疾病风险评估与预测 |
9.19.2抗肿瘤治疗相关心衰的筛查与诊断 |
9.19.3抗肿瘤治疗相关心衰的监测与随访 |
9.19.4抗肿瘤相关心衰的药物治疗 |
9.20恶病质 |
10心力衰竭患者管理 |
10.1心衰管理团队 |
10.2优化心衰管理流程 |
10.3随访频率和内容 |
10.4患者教育 |
10.4.1症状和体征的监控 |
10.4.2饮食、营养和体重管理 |
10.4.3运动 |
10.5老年心衰患者的管理 |
10.5.1老年心衰诊治特殊性 |
10.5.2一般治疗 |
10.5.3药物治疗 |
10.6妊娠心衰管理 |
10.7终末期心衰患者的管理 |
10.7.1识别心衰终末期患者 |
10.7.2与患者沟通 |
10.7.3治疗方法 |
附录A心力衰竭常用药物一览表 |
附录B药物相互作用一览表 |
(7)阿魏酸哌嗪片治疗老年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右心衰竭合并高尿酸血症的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中英文缩略词 1 |
引言 2 |
资料与方法 2.1 |
研究对象 2.2 |
治疗方法 2.3 |
观察指标 2.4 |
疗效评价标准 2.5 |
统计学方法 3 |
结果 3.1 |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基本情况比较 3.2 |
临床疗效 3.3 |
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8周时间后右心功能相关检查指标的变化情况比较 3.4 |
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8周时间后动脉血血气分析检查指标变化情况比较 3.5 |
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8周时间后血UA、TG检查指标的变化情况比较 3.6 |
不良反应 4 |
讨论 5 |
本实验研究不足之处与展望 6 |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8)冠心病合理用药指南(第2版)(论文提纲范文)
循证医学相关方法说明 |
1 冠心病概述 |
1.1 冠心病的定义 |
1.2 冠心病的解剖及病理生理学机制 |
1.3 冠心病的临床分型 |
1.3.1慢性心肌缺血综合征 |
1.3.1.1隐匿型冠心病 |
1.3.1.2稳定型心绞痛 |
1.3.1.3缺血性心肌病 |
1.3.2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
1.3.2. 1 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
1.3.2. 2 不稳定型心绞痛 |
1.3.2. 3 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
1.4 冠心病的流行病学 |
1.4.1 国际冠心病流行情况 |
1.4.2 我国冠心病流行情况 |
1.5 冠心病危险因素及预防 |
2 冠心病用药分类 |
2.1 改善缺血、减轻症状的药物 |
2.1.1 β受体阻滞剂 |
2.1.2 硝酸酯类药物 |
2.1.3 钙通道阻滞剂 |
2.1.4 其他治疗药物 |
2.1.5 减轻症状、改善缺血的药物治疗建议 |
2.2 预防心肌梗死, 改善预后的药物 |
2.2.1 阿司匹林 |
2.2.2 氯吡格雷 |
2.2.3 替格瑞洛 |
2.2.4抗凝药物 |
2.2.5 β受体阻滞剂 |
2.2.6 他汀类药物 |
2.2.7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或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 |
2.2.8 改善预后的药物治疗建议 |
2.3 用于冠心病的相关中成药 |
3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
3.1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概念 |
3.2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
3.2.1 诊断 |
3.2.2 鉴别诊断 |
3.3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危险分层 |
3.3.1 低危患者 |
3.3.2 中危患者 |
3.3.3 高危患者 |
3.4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治疗策略 |
3.4.1 治疗原则和目标 |
3.4.2 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治疗 |
3.4.2. 1 住院后初始处理 |
3.4.2. 2 溶栓治疗 |
3.4.2. 3 抗栓治疗 |
3.5 调脂治疗 |
3.6 其他治疗 (表3-5) |
3.7不稳定型心绞痛及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治疗 |
3.7.1 一般治疗 |
3.7.2 抗缺血治疗 (表3-7) |
3.7.3 抗血小板治疗 (图3-8) |
3.7.4 抗凝治疗 (表3-11, 表3-12, 表3-13) |
4 稳定型冠状动脉疾病 |
4.1 概述 |
4.2 慢性稳定型心绞痛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
4.3 慢性稳定型心绞痛的病情评估 |
4.3.1 临床评估 |
4.3.2 负荷试验 |
4.3.3 左心室功能 |
4.3.4 单电子发射CT成像 |
4.3.5 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 |
4.3.6 冠状动脉造影 |
4.4 慢性稳定型心绞痛的治疗原则 |
4.4.1 建议健康的生活方式 |
4.4.2 循证药物治疗 |
4.4.3 血运重建 |
4.5 药物的选择和合理使用 |
4.5.1缓解心绞痛/心肌缺血治疗的药物 |
4.5.2 预防危险事件治疗的药物 |
5 微血管性心绞痛 |
5.1 微血管性心绞痛的定义 |
5.2 微血管性心绞痛的病因与机制 |
5.2.1内皮功能不全及冠状动脉微循环障碍 |
5.2.2 炎性因子 |
5.2.3 心脏自主神经系统失调 |
5.2.4 雌激素水平紊乱 |
5.2.5冠状动脉慢血流综合征 |
5.2.6 神经内分泌及代谢因素 |
5.3微血管性心绞痛的临床表现 |
5.4 微血管性心绞痛的诊断及鉴别诊断 |
5.5 微血管性心绞痛的药物治疗 |
5.5.1 β受体阻滞剂 |
5.5.2 硝酸酯类药物 |
5.5.3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 |
5.5.4他汀类药物 |
5.5.5 尼可地尔 |
5.5.6 钙通道阻滞剂 |
5.5.7 其他药物 |
5.5.8 中成药 |
5.6微血管性心绞痛的非药物治疗手段 |
6 无症状性心肌缺血 |
6.1 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定义 |
6.1.1完全无症状性心肌缺血 |
6.1.2 心肌梗死后的无症状性心肌缺血 |
6.1.3心绞痛伴无症状性心肌缺血 |
6.2 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可能机制 |
6.2.1 血浆内啡肽升高 |
6.2.2 致痛物质未达到痛阈 |
6.2.3 疼痛信号神经的改变对心绞痛的影响 |
6.3 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诊断 |
6.3.1 动态心电图 |
6.3.2心电图运动试验 |
6.3.3 负荷超声心动图 |
6.3.4 核素心肌灌注显像 |
6.4 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预防及治疗 |
6.4.1 预防 |
6.4.2 治疗 |
7 冠心病特殊合并症 |
7.1 冠心病合并高血压 |
7.1.1 概述 |
7.1.2 降压治疗原则 |
7.1.3 降压治疗的启动 |
7.1.4 血压目标管理 |
7.1.5 药物推荐 |
7.1.6 药物使用注意事项 |
7.2 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 |
7.2.1 概述 |
7.2.2 冠心病合并急性心力衰竭 |
7.2.2. 1 发病机制 |
7.2.2. 2 诊断及评估 |
7.2.2. 3 药物治疗 |
7.2.3 冠心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 |
7.2.3. 1 发病机制 |
7.2.3. 2 诊断及评估 |
7.2.3. 3 药物治疗 |
7.3 冠心病合并心房颤动 |
7.3.1 风险评估是平衡冠心病合并心房颤动患者血栓和出血风险的前提 |
7.3.2 规范抗栓是平衡冠心病合并心房颤动患者血栓和出血风险的关键 |
7.3.2. 1《2014年欧洲非瓣膜性心房颤动合并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和 (或) 接受经皮冠脉/瓣膜介入治疗联合共识》相关推荐 (表7-14) 。 |
7.3.2. 2《2016年ESC心房颤动管理指南》相关推荐 (表7-15, 图7-2, 图7-3) |
7.3.2. 3《老年人非瓣膜性心房颤动诊治中国专家建议 (2016) 》相关推荐 |
7.3.2. 4 华法林及新型口服抗凝药的应用 |
7.3.2. 5 双联抗血小板治疗联合口服抗凝药物出血管理 |
7.4 冠心病合并瓣膜性心脏病 |
7.4.1 概述 |
7.4.2 一般药物治疗 |
7.4.2. 1 主动脉瓣反流 |
7.4.2. 2 主动脉瓣狭窄 |
7.4.2. 3 二尖瓣反流 |
7.4.2. 4 二尖瓣狭窄 |
7.4.2. 5 三尖瓣反流 |
7.4.2. 6 三尖瓣狭窄 |
7.4.3 抗凝治疗 |
7.4.3. 1 瓣膜病合并心房颤动 |
7.4.3. 2 瓣膜置换术后 |
7.5 冠心病与脑卒中 |
7.5.1 概述 |
7.5.2 冠心病合并脑卒中的抗栓治疗原则 |
7.5.2. 1 冠心病合并出血性脑卒中 |
7.5.2. 1. 1 抗栓药物致颅内出血的机制:颅内出血 |
7.5.2. 1. 2 抗栓治疗的出血风险评估:对于ACS患 |
7.5.2. 1. 4 冠心病患者缺血相关评估及意义:当颅 |
7.5.2. 2 冠心病合并缺血性脑卒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
7.5.3 具体治疗方案 |
7.5.3. 1 抗血小板治疗抗血小板治疗是冠心病和缺血性脑卒中治疗的基石。 |
7.5.3. 3 他汀类药物调脂治疗 |
7.5.3. 4 其他 |
7.6 冠心病合并肺栓塞 |
7.6.1 概述 |
7.6.2 稳定性冠心病合并急性肺栓塞 |
7.6.2. 1 抗凝治疗 |
7.6.2. 2 溶栓治疗 |
7.6.2. 3 临床常用溶栓药物及用法 |
7.6.3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合并急性肺栓塞 |
7.7 冠心病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
7.7.1 概述 |
7.7.2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影响冠心病的发病机制 |
7.7.3 冠心病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药物治疗 |
7.7.3. 1 β2受体激动剂 |
7.7.3. 2 β受体阻滞剂 |
7.8 冠心病合并消化道出血 |
7.8.1 概述 |
7.8.2 抗血小板药物与质子泵抑制剂联用 |
7.8.2. 1 抗血小板药物损伤消化道机制 |
7.8.2. 2 质子泵抑制剂 |
7.8.3 消化道出血风险评估与预防策略 |
7.8.4 消化道出血的处理 |
7.8.4. 1 停用抗血小板药物 |
7.8.4. 3 内镜止血治疗 |
7.8.5 止血后治疗药物选择 |
7.9 冠心病合并肝功能障碍 |
7.9.1 概述 |
7.9.2 常用的肝功能评价指标 |
7.9.3 肝功能障碍患者的药物代谢动力学改变 |
7.9.4 肝功能障碍患者的用药原则 |
7.9.6 他汀类药物在合并肝功能障碍患者中的应用 |
7.9.7 他汀类药物所致肝功能异常的预防 |
7.9.8 他汀类药物所致肝损害的治疗 |
7.1 0 冠心病合并慢性肾脏疾病 |
7.1 0. 1 概述 |
7.1 0. 2 慢性肾脏病的定义和分期 |
7.1 0.2.1 定义 |
7.1 0.2.2 分期 |
7.1 0. 3 合并冠心病患者的合理药物治疗 |
7.1 0.3.1 抗栓药物治疗 |
7.1 0.3.1. 1 溶栓治疗:尽管直接PCI是STEMI患 |
7.1 0.3.1. 2 抗凝治疗 |
7.1 0.3.1. 3 抗血小板治疗 |
7.1 0.3.2 他汀类药物 |
7.1 0.3.3 抗缺血治疗 |
7.1 1 冠心病合并糖尿病 |
7.1 1. 1 概述 |
7.1 1. 4 诊断 |
7.1 1. 5 治疗 |
7.1 1.5.1 一般治疗 |
7.1 1.5.2 抗缺血治疗 |
7.1 1.5.3 调脂治疗 |
7.1 1.5.4 β受体阻滞剂 |
7.1 1.5.5 硝酸酯类药物 |
7.1 1.5.6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和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 |
7.1 2 冠心病合并甲状腺疾病 |
7.1 2. 1 概述 |
7.1 2. 2 冠心病合并临床和亚临床甲状腺功能亢进7.1 2.2.1 |
7.1 2.2.2 诊断 |
7.1 2.2.3 治疗 |
7.1 2. 3 冠心病合并临床和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7.1 2.3.1 |
7.1 2.3.2 诊断 |
7.1 2.3.3 治疗 |
7.1 2.3.4 特殊情况管理推荐 |
7.1 3 冠心病合并风湿免疫疾病 |
7.1 3. 1 概述 |
7.1 4 冠心病合并外科手术 |
7.1 4. 1 概述 |
7.1 4. 2 药物选择 |
7.1 4.2.1 β受体阻滞剂 |
7.1 4.2.2 他汀类药物 |
7.1 4.2.3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或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 |
7.1 4.2.4 硝酸酯类药物 |
7.1 4.2.5 抗血小板药物 |
7.1 4.2.6 抗凝药物 |
7.1 4.2.7 钙通道阻滞剂 |
7.1 4.2.8 α2受体激动剂 |
7.1 4. 3 注意事项 |
7.1 4.3.1 β受体阻滞剂 |
7.1 4.3.2 他汀类药物 |
7.1 4.3.3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 |
7.1 4.3.4 硝酸酯类药物 |
7.1 4.3.5 抗血小板、抗凝药物 |
7.1 5 冠心病合并外周动脉粥样硬化疾病 |
7.1 5. 1 概述 |
7.1 5. 1 诊断与鉴别诊断 |
7.1 5.1.1 冠心病诊断方法见本书相关章节。 |
7.1 5.1.2 外周动脉疾病诊断方法 (图7-11) |
7.1 5. 3 冠心病合并外周动脉疾病患者治疗 |
7.1 5.3.1 降低心血管风险的治疗 (表7-40) |
7.1 5.3.2 缓解症状的治疗 (表7-41) |
8 冠心病特殊类型 |
8.1 川崎病所致冠状动脉病变 |
8.1.1 概述 |
8.1.2 临床诊断 |
8.1.2. 1 川崎病合并冠状动脉损害的诊断 |
8.1.2. 2 美国心脏协会制定的冠状动脉瘤分类 |
8.1.3. 1 阿司匹林 |
8.1.3. 2 大剂量静脉注射用丙种球蛋白 |
8.1.3. 3 冠状动脉瘤的治疗主要采用抗凝及溶栓治疗。 |
8.1.3. 4 冠状动脉狭窄的治疗 |
8.1.3. 5 其他药物 |
8.1.4 预后及随访 |
8.2 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所致冠心病 |
8.2.1 概述 |
8.2.2 筛查 |
8.2.3 诊断 |
8.2.4 调脂药物治疗 |
8.2.4. 1 调脂治疗原则FH目前尚不能在精准诊 |
8.2.4. 3 调脂药物治疗目标 |
8.2.4. 4 调脂药物种类及选择 (表8-2) |
8.2.4. 5 联合治疗 |
8.3 非粥样硬化性冠心病 |
8.3.1 冠状动脉痉挛 |
8.3.1. 1 概述 |
8.3.1. 2 药物治疗策略 |
8.3.2 冠状动脉肌桥 |
8.3.2. 1 概述 |
8.3.2. 2 药物治疗策略 |
8.3.3 自发性冠状动脉夹层 |
8.3.3. 1 概述 |
8.3.3. 2 药物治疗策略 |
9 冠心病相关中成药治疗 |
9.1 中医分型及用药 |
9.1.1 心血瘀阻 |
9.1.2 痰浊内阻 |
9.1.3 气滞血瘀 |
9.1.4 气虚血瘀 |
9.1.5 寒凝血瘀 |
9.1.6 瘀热互结 |
9.1.7 气阴两虚 |
9.1.8 心肾阳虚 |
9.1.9 心肾阴虚 |
9.2 中药的现代医学作用机制 |
9.2.1 抗血小板作用 |
9.2.3 改善冠状动脉血管内皮功能、改善微循环的作用 |
9.2.4 抗氧化及炎性反应作用 |
9.2.5 改善冠心病患者精神焦虑及抑郁状态的作用 |
9.2.6 改善缺血性心律失常作用 |
1 0 冠心病常用药物用药小结 |
1 0.2 冠心病二级预防常用药物 |
1 0.3 冠心病介入围术期抗凝及溶栓治疗常用药物 |
1 0.4 冠心病合并其他疾病的用药 |
(9)心力衰竭合理用药指南(论文提纲范文)
1 心力衰竭的定义、分类、分期及流行病学 |
1.1 定义 |
1.2分类 |
1.2.1 射血分数降低性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 with reduced ejection fractions,HF-REF)和射血分数保留性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 with preserved ejection fractions,HF-PEF) |
1.2.2 慢性心力衰竭和急性心力衰竭 |
1.2.3左心衰竭、右心衰竭和全心衰竭 |
1.3 分期 |
1.4 流行病学 |
2 心力衰竭的病因及病理生理机制 |
3 心力衰竭的诊断与评估 |
3.1 临床表现 |
3.2 实验室检查和辅助检查 |
3.2.1 心力衰竭的常规检查 |
3.2.2心力衰竭的特殊检查 |
3.3临床评估 |
3.3.1 心力衰竭的初始评估 |
3.3.2 心力衰竭评估治疗 |
3.3.3 预后的评定 |
4 慢性射血分数降低性心力衰竭治疗药物的合理应用 |
4.1 治疗目的及策略 |
4.2 一般治疗 |
4.2.1 去除诱发因素 |
4.2.2 监测体重及出入量 |
4.2.3 调整生活方式 |
4.2.4 心理和精神治疗 |
4.2.5 吸氧 |
4.3 药物治疗 |
4.3.1 利尿剂 |
4.3.1. 1 适应证 |
4.3.1. 2 利尿剂的分类 |
4.3.1. 3 使用方法 |
4.3.1. 4 禁忌证 |
4.3.1. 5 不良反应及处理 |
4.3.2 ACEI |
4.3.2. 1 适应证 |
4.3.2. 2 禁忌证 |
4.3.2. 3 使用方法 |
4.3.2. 4 不良反应及处理 |
4.3.3 β受体阻滞剂 |
4.3.3. 1 适应证 |
4.3.3. 2 禁忌证 |
4.3.3. 4 不良反应及处理 |
4.3.4 醛固酮受体拮抗剂 |
4.3.4. 1 适应证 |
4.3.4.2禁忌证 |
4.3.4. 3 使用方法 |
4.3.4. 4 不良反应及处理 |
4.3.5 ARB |
4.3.5. 1 适应证 |
4.3.5.2禁忌证 |
4.3.5. 3 应用方法 |
4.3.5. 4 不良反应及处理 |
4.3.6 洋地黄类药物 |
4.3.6. 1 适应证 |
4.3.6. 2 禁忌证 |
4.3.6. 3 使用方法 |
4.3.6. 4 不良反应和处理 |
4.3.7 伊伐布雷定 |
4.3.7. 1 适应证 |
4.3.7. 2 禁忌证 |
4.3.7. 3 使用方法 |
4.3.7. 4 不良反应及处理 |
4.3.9有争议、正在研究或疗效尚不能肯定的药物 |
4.3.1 0 心力衰竭患者应避免使用或慎用的药物 |
4.3.1 1 药物治疗初始治疗、联合治疗、治疗方案的调整原则 |
5 射血分数保留性心力衰竭治疗药物的合理应用 |
5.1概述 |
5.2 药物的选择和合理应用 |
5.2.1 HF-PEF急性失代偿期的治疗 |
5.2.2 HF-PEF慢性稳定期的治疗 |
6 右心衰竭治疗药物的合理应用 |
6.1 诊断与鉴别诊断右心衰竭的标准 |
6.2 病情评估 |
6.2.1 评估患者右心衰竭分期 |
6.2.2 积极寻找导致右心衰竭的病因及诱因 |
6.3 治疗原则 |
6.4.1 优化右心室前负荷 |
6.4.2 优化心肌收缩力 |
6.4.3 优化右心室后负荷 |
6.4.4 抗凝治疗 |
6.4.5 神经内分泌调节 |
6.4.6 7种主要疾病导致的右心衰竭的药物治疗 |
6.4.6. 1 肺动脉高压伴右心衰竭 |
6.4.6. 2 急性肺血栓栓塞症 |
6.4.6. 3 COPD治疗范围 |
6.4.6.4左心衰竭合并右心衰竭 |
6.4.6. 5 右心瓣膜病 |
6.4.6.6急性右心室心肌梗死 |
6.4.6.7心肌病 |
7 终末期心力衰竭治疗药物的合理应用 |
7.1 概述 |
7.2 药物的选择和合理应用 |
7.2.1 限水、限钠 |
7.2.2 利尿剂 |
7.2.3 正性肌力药 |
7.2.4 血管扩张剂 |
8 心力衰竭并发症治疗药物的合理应用 |
8.1 心力衰竭并发心血管疾病治疗药物的选择和合理应用 |
8.1.1 心力衰竭并发心律失常 |
8.1.1. 1 心房颤动 |
8.1.1. 2 室性心律失常 |
8.1.1. 3 缓慢性心律失常 |
8.1.2 心力衰竭并发心脏瓣膜病 |
8.1.2. 1 二尖瓣狭窄 |
8.1.2. 2 二尖瓣脱垂 |
8.1.2. 3 二尖瓣关闭不全 |
8.1.2.4主动脉瓣狭窄 |
8.1.2. 5 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
8.1.2. 6 二尖瓣狭窄 |
8.1.2. 7 二尖瓣关闭不全 |
8.1.3 心力衰竭并发冠心病 |
8.1.3. 1 冠心病诊断 |
8.1.3. 2 病情评估及治疗 |
8.1.4心力衰竭并发高血压 |
8.1.4. 1 高血压诊断 |
8.1.4. 2 高血压病情评估 |
8.1.4. 3 治疗原则 |
8.1.5 心力衰竭并发2型糖尿病 |
8.1.5 心力衰竭并发糖尿病 |
8.1.5. 1 糖尿病诊断 |
8.1.5. 2 病情评估 |
8.1.5. 3 治疗原则 |
8.1.5. 4 药物治疗 |
8.2心力衰竭并发非心血管疾病治疗药物的选择和合理应用 |
8.2.1 心力衰竭并发肾功能不全 |
8.2.1. 1 诊断 |
8.2.1. 2 病情评估 |
8.2.1. 3 治疗原则 |
8.2.2心力衰竭并发肺部疾病 |
8.2.2. 1 诊断与鉴别诊断 |
8.2.2. 2 病情评估 |
8.2.2. 3 治疗 |
8.2.3 心力衰竭并发其他疾病 |
8.2.3. 1 缺铁和贫血 |
8.2.3. 2 抑郁 |
8.2.3. 3 痛风 |
9 急性心力衰竭治疗药物的合理应用 |
9.1 诊断与鉴别诊断 |
9.2 病情评估 |
9.3 治疗原则 |
9.4 药物的选择和合理使用 |
9.4.1 一般处理 |
9.4.2 药物治疗 |
9.4.2. 1 基础治疗 |
9.4.2. 2 利尿剂 |
9.4.2. 3 血管扩张剂 |
9.4.2. 4 正性肌力药 |
9.4.2. 5 血管收缩药物 |
9.4.2. 6 抗凝治疗 |
9.4.2. 7 改善预后的药物 |
1 0 心力衰竭的整体治疗 |
1 0.1 设计管理方案 |
1 0.2 实施管理方案 |
1 0.3 终末期管理 |
(10)冠心病合理用药指南(论文提纲范文)
1 冠心病概述 |
1.1 定义 |
1.2 解剖及病理生理机制 |
1.3 临床分型 |
1.4.1 国际冠心病流行情况 |
1.4.2 我国冠心病流行情况 |
1.5 危险因素及预防 |
2 冠心病用药分类 |
2.1 减轻症状、改善缺血的药物 |
2.1.1 β受体阻滞剂 |
2.1.2 硝酸酯类药物 |
2.1.3 CCB |
2.1.4 其他治疗药物 |
2.1.5 减轻症状、改善缺血的药物治疗建议 |
2.2 预防心肌梗死、改善预后的药物 |
2.2.1 阿司匹林 |
2.2.2 氯吡格雷 |
2.2.3替格瑞洛 |
2.2.4 β受体阻滞剂 |
2.2.5 他汀类药物 |
2.2.6 ACEI或ARB |
2.2.7 改善预后的药物治疗建议 |
3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合理用药指南 |
3.1 定义 |
3.2 危险分层 |
3.3 诊断和鉴别诊断 |
3.3.1 诊断 |
3.3.2 鉴别诊断 |
3.4 治疗策略 |
3.4.1 治疗原则和目标 |
3.4.2 STEMI的治疗 |
3.4.2. 1 住院后初始处理 |
3.4.2.2溶栓治疗 |
3.4.2. 3 抗栓治疗 |
3.4.2. 4 抗心肌缺血 |
3.4.2. 5 调脂治疗 |
3.4.2. 6 其他治疗 |
3.4.3 UA及非ST段抬高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NSTE-ACS)的治疗 |
3.4.3. 1 一般治疗 |
3.4.3. 2 抗缺血治疗(具体推荐见表1) |
3.4.3. 3 抗血小板治疗(表2) |
3.4.3. 4 抗凝治疗 |
4 慢性稳定型心绞痛合理用药指南 |
4.1 诊断与鉴别诊断 |
4.2 病情评估 |
4.2.1 临床评估 |
4.2.2 负荷试验 |
4.2.3 左心室功能 |
4.2.4 心肌缺血成像(SPECT) |
4.2.5 冠状动脉CTA |
4.2.6 冠状动脉造影 |
4.3 治疗原则 |
4.3.1 建议健康的生活方式 |
4.3.2 循证药物治疗 |
4.3.3 血运重建 |
4.4 药物的选择和合理使用 |
4.4.1 缓解心绞痛/心肌缺血治疗的药物 |
4.4.2 预防危险事件治疗的药物 |
5 微血管性心绞痛 |
5.1 定义 |
5.2 病因与机制 |
5.2.1 内皮功能不全及MCD |
5.2.2 炎性反应 |
5.2.3 心脏自主神经系统失调 |
5.2.4 雌激素水平紊乱 |
5.2.5 冠状动脉慢血流综合征 |
5.2.6 神经内分泌及代谢因素 |
5.3临床表现 |
5.4 诊断及鉴别诊断 |
5.5 药物治疗 |
5.5.1 β受体阻滞剂 |
5.5.2 CCB |
5.5.3 硝酸酯类药物 |
5.5.4 ACEI |
5.5.5 他汀类药物 |
5.5.6 其他药物 |
5.6 非药物治疗 |
6 无症状性心肌缺血 |
6.1 定义及分型 |
6.1.1 完全SMI |
6.1.2心肌梗死后的SMI |
6.1.3 心绞痛伴SMI |
6.2 可能机制 |
6.3 诊断 |
6.3.1 动态心电图 |
6.3.2 心电图运动试验 |
6.3.3 负荷超声心动图 |
6.3.4核素心肌灌注显像 |
6.4 预防及治疗 |
6.4.1 预防 |
6.4.2 治疗 |
7 冠心病特殊合并症的用药治疗原则 |
7.1 冠心病合并高血压 |
7.1.1 概述 |
7.1.2 药物选择 |
7.1.2. 1 降压治疗的启动 |
7.1.2. 2 目标管理 |
7.1.2. 3 药物推荐 |
7.1.3 药物使用注意事项 |
7.2 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 |
7.2.1 概述 |
7.2.2 冠心病合并急性心力衰竭 |
7.2.2. 1 发病机制 |
7.2.2. 2 诊断及评估 |
7.2.2. 3 药物治疗 |
7.2.3 冠心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 |
7.2.3. 1 发病机制 |
7.2.3. 2 诊断及评估 |
7.2.3. 3 药物治疗 |
7.3 冠心病合并心房颤动 |
7.3.1 概述 |
7.3.2 冠心病合并心房颤动患者血栓和出血风险评估 |
7.3.3 规范抗栓治疗是平衡冠心病合并心房颤动患者血栓和出血风险的关键 |
7.3.3. 1 稳定性冠心病合并心房颤动患者的抗栓治疗 |
7.3.3. 2 NSTE-ACS合并心房颤动的抗栓治疗 |
7.3.3. 3 STEMI合并心房颤动行直接PCI患者的抗栓治疗 |
7.3.4 NOAC |
7.3.4. 1 直接凝血酶抑制剂——达比加群酯 |
7.3.4. 2 直接因子Ⅹa抑制剂 |
7.3.5 注意事项 |
7.4 冠心病合并心脏瓣膜疾病 |
7.4.1 概述 |
7.4.2 一般药物治疗 |
7.4.2. 1 主动脉瓣反流 |
7.4.2. 2 主动脉瓣狭窄 |
7.4.2. 3 二尖瓣反流 |
7.4.2.4二尖瓣狭窄 |
7.4.2. 5 三尖瓣反流 |
7.4.2. 6 三尖瓣狭窄 |
7.4.3 抗凝治疗 |
7.4.3. 1 心脏瓣膜疾病合并心房颤动 |
7.4.3. 2 瓣膜置换术后 |
7.5 冠心病合并脑卒中 |
7.5.1 概述 |
7.5.2 流行病学 |
7.5.3 冠心病合并脑卒中的抗栓治疗原则 |
7.5.3. 1 冠心病合并出血性脑卒中是否需进行抗血小板治疗 |
7.5.3. 2 冠心病合并缺血性脑卒中/TIA抗血小板、抗凝治疗 |
7.5.4 一般治疗 |
7.5.4. 1 抗血小板治疗 |
7.5.4.2降压治疗 |
7.5.4. 3 他汀类药物治疗 |
7.5.4.4其他 |
7.6 冠心病合并肺栓塞 |
7.6.1 概述 |
7.6.2 稳定性冠心病合并急性肺栓塞 |
7.6.2. 1 初始抗凝治疗 |
7.6.2. 2 溶栓治疗 |
7.6.2.3长期抗凝治疗 |
7.6.3 ACS合并急性肺栓塞 |
7.6.4 PCI合并急性肺栓塞 |
7.7 冠心病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
7.7.1 概述 |
7.7.2 COPD影响冠心病的发病机制 |
7.7.3 冠心病合并COPD的药物治疗 |
7.7.3. 1 β2受体激动剂 |
7.7.3. 2 β受体阻滞剂 |
7.7.3. 3 他汀类药物 |
7.8 冠心病合并消化道出血 |
7.8.1 概述 |
7.8.2 抗血小板药物与PPI联用 |
7.8.2. 1 抗血小板药物损伤消化道机制 |
7.8.2. 2 PPI |
7.8.3 消化道出血风险评估与预防策略 |
7.8.4 消化道出血的处理 |
7.8.4. 1 停用抗血小板药物 |
7.8.4. 2 药物治疗 |
7.8.4. 3 内镜止血治疗 |
7.8.5 止血后治疗药物选择 |
7.9 冠心病合并肝功能异常 |
7.9.1 概述 |
7.9.2 常用的肝功能评价指标 |
7.9.3 肝功能障碍患者的药物代谢动力学改变 |
7.9.4 肝功能异常患者的用药原则 |
7.9.5他汀类药物对肝功能的影响 |
7.9.6 他汀类药物在合并肝功能异常患者中的应用 |
7.9.8 他汀类药物所致肝损害的治疗 |
(1)非特异性抗炎药:代表药物为复方甘草酸二铵、复方甘草酸苷、异甘草酸镁等。 |
(2)解毒类药物:代表药物为谷胱甘肽、硫普罗宁。 |
(3)肝细胞膜修复保护剂:代表药物为多烯磷脂酰胆碱。 |
(4)抗氧化类药物:代表药物为水飞蓟宾。 |
(5)利胆类药物:代表药物为腺苷蛋氨酸、熊去氧胆酸。 |
7.9.9 其他冠心病常用药物对肝功能异常患者的影响 |
7.1 0 冠心病合并慢性肾脏病 |
7.1 0. 1 CKD的定义和分期 |
7.1 0.1.1 CKD的定义 |
7.1 0.1.2 CKD的分期 |
7.1 0. 2 冠心病合并CKD患者的药物治疗 |
7.1 0.2.1 抗栓治疗 |
7.1 0.2.2 他汀类药物 |
7.1 0.2.3 抗缺血治疗 |
7.1 1 冠心病合并糖尿病 |
7.1 1. 1 概述及流行病学 |
7.1 1. 2 冠心病合并糖尿病的病理生理 |
7.1 1. 3 临床特点 |
7.1 1. 4 诊断 |
7.1 1. 5 治疗 |
7.1 2 冠心病合并甲状腺疾病 |
7.1 2. 1 概述 |
7.1 2. 2 冠心病合并临床和亚临床甲状腺功能亢进(甲亢) |
7.1 2.2.1 流行病学 |
7.1 2.2.2 一般治疗 |
7.1 2.2.3 特殊治疗推荐 |
7.1 2. 3 冠心病合并临床和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甲减) |
7.1 2.3.1 流行病学 |
7.1 2.3.2 一般治疗 |
7.1 2.3.3 特殊治疗推荐 |
7.1 3 冠心病合并风湿免疫疾病 |
7.1 3. 1 概述 |
7.13.2药物治疗推荐 |
7.1 4 冠心病合并外科手术 |
7.1 4. 1 概述 |
7.1 4. 2 药物选择 |
7.1 4.2.1 β受体阻滞剂 |
7.1 4.2.2 他汀类药物 |
7.1 4.2.3 ACEI或ARB |
7.1 4.2.4 硝酸酯类药物 |
7.1 4.2.5 抗血小板药物 |
7.1 4.2.6 抗凝药物 |
7.1 4.2.7 CCB |
7.14.2.8α2受体激动剂 |
7.1 4. 3 注意事项 |
7.1 4.3.1 β受体阻滞剂 |
7.1 4.3.2 他汀类药物 |
7.1 4.3.3 ACEI |
7.1 4.3.4 硝酸酯类药物 |
7.1 4.3.5 抗血小板、抗凝药物 |
8 冠心病特殊类型的用药治疗原则 |
8.1 川崎病所致冠状动脉病变 |
8.1.1 概述 |
8.1.2 临床诊断 |
8.1.2. 1 KD合并CAL的诊断 |
8.1.2. 2 AHA制定的CAA分类 |
8.1.3 药物治疗 |
8.1.3. 2 大剂量IVIG |
8.1.3. 3 CAA治疗 |
8.1.3. 4 冠状动脉狭窄治疗 |
8.1.3. 5 其他药物 |
8.1.4 预后及随访 |
8.2 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所致冠心病 |
8.2.1 概述 |
8.2.2 诊断 |
8.2.3 调脂药物治疗 |
8.2.3. 1 调脂治疗原则 |
8.2.3. 2 调脂药物开始时间 |
8.2.3. 3 调脂药物治疗目标 |
8.2.3. 4 调脂药物种类及选择 |
8.3 非粥样硬化性冠心病 |
8.3.1 冠状动脉痉挛(coronary artery spasm,CAS) |
8.3.1.1疾病概述 |
8.3.1. 2 药物治疗策略 |
8.3.2 冠状动脉肌桥 |
8.3.2. 1 疾病概述 |
8.3.2. 2 药物治疗策略 |
8.3.3 自发性冠状动脉夹层 |
8.3.3. 1 疾病概述 |
8.3.3. 2 药物治疗策略 |
9 冠心病常用药物用药小结 |
9.1 冠心病一级预防常用药物 |
9.1.1 冠心病合并高血压病的常用药物 |
9.1.2 调脂治疗的常用他汀类药物 |
9.2 冠心病二级预防常用药物 |
9.3 冠心病介入治疗围术期抗凝及溶栓治疗常用药物 |
9.4 冠心病合并其他疾病的用药 |
四、老年肺部感染并发急性左心衰竭临床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血清降钙素原用于急性左心力衰竭并发肺部感染的早期诊断价值[J]. 陈建华,刘艳影. 系统医学, 2021(24)
- [2]血清巨噬细胞炎性蛋白-1α和CD40配体的表达对老年左心衰竭合并肺部感染患者的诊断价值分析[J]. 王显斌,王小蓉,李玉梅,苏天华.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2021(12)
- [3]基于医疗大数据对运气交接节气的探索[D]. 加倩.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4)
- [4]急性左心衰竭合并肺部感染患者血清相关指标检测及其诊断价值[J]. 李宏斌,石珏.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9(21)
- [5]血清降钙素原与C-反应蛋白对单纯急性左心衰竭患者肺部感染的诊断效果研究[J]. 李宝亮,苏华,李梦嘉,耿丽娜,马俊帅.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19(19)
- [6]心力衰竭合理用药指南(第2版)[J]. Committee of Exports on Rational Drug Use National Health and Family Planning Commission of The People’Republic of China;Chinese Pharmacists Association;.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9(07)
- [7]阿魏酸哌嗪片治疗老年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右心衰竭合并高尿酸血症的疗效观察[D]. 杨相挺. 浙江大学, 2018(02)
- [8]冠心病合理用药指南(第2版)[J]. 国家卫生计生委合理用药专家委员会,中国药师协会.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8(06)
- [9]心力衰竭合理用药指南[J]. 国家卫生计生委合理用药专家委员会,中国药师协会.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6(09)
- [10]冠心病合理用药指南[J]. 国家卫生计生委合理用药专家委员会,中国药师协会.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