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给排水工程中水泵的安装技术是相当关键的,水泵是用来将水从一个地方输送到另一个地方的。随着我国经济技术的高速发展,我国的建筑行业也在大步地向前迈进,这同时也为给排水工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给排水工程中水泵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本文从水泵的选用原则出发,对给排水工程水泵安装技术进行了简要的分析。
关键词:给排水;水泵;安装技术
立式、卧式是水泵的主要的结构形式,立式水泵具有高度比较大、平面的尺寸小和启动方便的特点,水泵叶轮在立式水泵运行中淹没于水中,较高的安装要求和较大的检修难度是这种水泵的存在的缺陷;卧式水泵对泵房的面积要求较大,这种水泵的泵房载荷一般比较均匀。当进水池水位低于卧式水泵叶轮时,要增加一些充水的设备,这种卧式水泵的检修相对比较简便。
1准备工作
1.1检查设备
在水泵安装之前,必须对安装中所涉及到的设备进行检查,确保质量、数量符合工程的要求规定,能及时发现水泵在运输、现场存放过程中所造成的损坏。并且按图纸标明的水泵型号,水管路线的布置,泵轴的高程、坐标的要求,把安装工具,安装需要的材料以及吊装设备准备好。
1.2基础的混凝土浇筑
用一次灌浆法或二次灌浆法固定底脚螺栓,一次灌浆法是将水泵机组的底脚螺栓先在基础上进行固定,在对底脚螺栓直接进行混凝土浇筑。要求所有的尺寸、位置都必须符合水泵机组的设计规范要求,不得有偏差,而且要对螺栓的标高和螺栓的垂直度进行调整,确保都达到标准的要求;二次灌浆法是预先留出水泵机组的螺栓孔,等到水泵机组安装完成后,在进行混凝土浇筑,固定水泵机组的底脚螺栓。
底脚螺栓完成固定工作后,便可开始基础的混凝土浇筑工作。水泵基础的浇筑应一次完成,基础的混凝土浇筑和底脚螺栓的固定同时进行,最后振捣密实。防止底脚螺栓倾斜、移位、上浮等情况的出现。浇筑工作完成后,要进行12~18天的养护工作。养护后,要对混凝土的强度进行检测,达到标准后,方可进行下一步的工作。
2基础放样
水泵基础采用的大多数是混凝土块体基础,在进行水泵的安装之前,我们应首先确定水泵安装基础的尺寸。通常情况下,水泵基础的大小在设计时已有规定;若无规定,则基础平面尺寸的长和宽应比水泵底座相应尺寸大 100~150m;厚度通常比底脚螺栓在基础内的长度大150~200mm。
在确定基础平面尺寸和厚度后,即可用经纬仪或拉线先行测定出水泵进出口的中心线、水泵的轴线位置及高程,然后按照基础尺寸放线开挖。开挖深度应保证基础面比泵房地面能高出100~150m。基础底部应铺有碎石或砂垫层,其厚度约为 100~150mm。
3 混凝土浇筑
3.1 底脚螺栓固定
在混凝土浇筑前,必须将底脚螺栓固定牢固,常用的方法有两种,即一次灌浆法和二次灌浆法。
一次灌桨法一次灌浆法是将水泵机组的底脚螺栓固定在基础模板上,然后,将底脚螺栓直接浇筑在基础混凝土中。要求基础模板尺寸、位置及底脚螺栓的尺寸、位置必须符合设计及水泵机组安装要求,不能有偏差,并应调整好螺栓标高及螺栓垂直度。二次灌浆法二次灌浆法就是在水泵基础施工时,预先留出水泵机组底脚螺栓孔洞;待水泵机组安装完毕后,再次浇灌混凝土,以固定水泵机组的底脚螺栓。预留孔洞的尺寸,一般比直底脚螺栓直径大50m,比弯钩底脚螺栓的弯钩尺寸大50m;洞深一般比底脚螺栓的埋设大50~100mm。
3.2 基础浇筑
底脚螺栓固定完成后,即可进行基础混凝土浇筑,一般情况下,基础混凝土浇筑是与底脚螺栓固定同时进行的,水泵基础应一次浇筑完成,并用振动器捣实振密。在浇筑过程中应防止底脚螺栓或其预留孔模板歪斜、移位及上浮等现象发生。浇筑完成后,应进行必要的养护工作,一般为12~28d。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4 水泵安装
4.1 离心泵安装
4.1.2 底座安装
首先应将底座置于基础上,并套上底脚螺栓,调整底座的纵横中心位置与设计位置一致后,即可进行底脚螺栓二次灌浆,养护一段时间后再进行后续操作。
4.1.3 水泵找正
水泵找正工作包括中心线找正、水平找正和标高找正三部分。中心线找正是校正水泵的纵中心线(水泵轴的中心线)和横中心线(:出水管的中心线),使水泵的中心线位置符合设计要求,一般采用吊线法。水平找正是校正轴向水平和径向水平,可采用水平尺或专用水准仪进行施测。轴向水平是要求水泵两端的轴必须水平;径向水平是要求进、出口法兰必须垂直。标高找正是校正水泵轴心线高程,一般用水准仪测量。在进行调整时,可用垫片反复调整,直至符合要求为止;拧紧水泵与底座(或基础)的螺栓,然后再用水平尺检查水平是否有变动,如无变动便可进行电动机安装。
4.2 深井泵安装
深井泵是用来抽升深井地下水的井泵,其泵体由叶轮、泵轴和导流壳等组成,与吸水管和滤水网一齐位于深井下部,浸没在水里。检查井孔内径及井管垂直度,测量井的深度等使之满足设计及安装要求,并清除井内杂物。准备起吊设备并配备三脚架、滑轮、钢丝绳、轴承支架扳手、两副铁夹板等安装工具。井泵基础应表面水平,且有足够的强度,不允许有不均匀沉陷的状况,底脚螺栓的孔距和孔径应符合安装要求。井壁管与泵基之间不应牢固结合,以防止沉降时相互影响。井壁管管口应高出井泵基础的相应平面不小于25m。用管卡夹紧泵体上端将其吊起,徐徐放入井内,使管卡搁在基础之上的方木上。如有条件,应将滤水网与泵体预先装配好同时安装。用另一管卡夹紧短泵管的一端,旋下保险束节,并将传动轴插入支架轴承内。
5 电动机安装
电动机的安装是以已经安装好的水泵为标准的。水泵轴不得有弯曲,电动机应与水泵轴向相符。水泵和电机分装在两个楼层时,各层楼板的高程允许偏差应为±10m;上下层楼板安装电机和水泵的预留洞中心位置应在同一垂直线上。其相对偏差应为5m。
电动机与水泵间接传动方式一般采用皮带传动。电动机安装应当水平,与水泵的轴线要互相平行,两皮带轮的宽度中心线在一条直线上,高程等其他安装要求也应符合规定。
6 管道安装
在管道安装时,应当检查管子与附件的安装质量、管径、长度、规格、数量等是否满足要求,特别应检查已预留的吸水及压水管内有无渣滓,位置尺寸是否正确,法兰盘是否对眼,螺栓是否齐全。
7建筑给排水设计中水泵工况点的调节措施
7.1 建筑给排水设计中水泵节流的调节
水泵工况点的改变是通过对水泵出水管上阀门的开启度的调节来实现的,这种方式的原理是管路特性曲线的改变是通过系统阻力的增加来实现的,其具有防止汽蚀和防止机组超载的特点,但其也具有能耗大的缺陷。
7.2 建筑给排水设计中水泵的换轮运行
水泵的换轮运行是一种离心泵切削律的方法,水泵的效率在切削的一定范围内不变,其性能的H、Q等参数的变化和切合定律相符合,在水泵季节性工况点变化、稳定的变化程度和分期建设给水系统的情况下,水泵换轮运行的调节方式可以使其在较长的时间内稳定的处在高效区运行,以使系统的运行达到节能和安全的目的。
8结语
水泵整个建筑给排水工程的核心部位,所以,在给排水工程的设计施工中水泵的选择要在充分掌握了解水泵的工作原理和结构类型及水泵的选择原则和要点的基础上进行科学合理的选择,以保证建筑给排水的各个系统能够高效、安全和正常的运行,达到一种环保、节水、降耗、节支的目的,使建筑给排水系统的投入使用具有安全性、稳定性和经济性的特点。
参考文献:
[1]孙连溪.实用给水排水工程施工手册[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8.
[2]许其昌.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实施手册[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
[3]黄海峰.变频调速给水系统的几点节能措施[J].中国给水排水,2001(10).
论文作者:1郭林,2孙琪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细部》2018年第2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21
标签:水泵论文; 螺栓论文; 基础论文; 中心线论文; 混凝土论文; 给排水论文; 机组论文; 《建筑细部》2018年第2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