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屏斥的珍籍——《四库全书存目丛书》中的天主教文献,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天主教论文,丛书论文,文献论文,四库全书论文,被屏斥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建国以来最大的古籍整理项目《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已于1997年秋全部出齐,它被学界誉为是“继轨全书,沾溉后生”的文化盛事。该书将散在各地的四库存目书4523种收录印影,分装1200巨册,使《四库全书》之外、乾隆之前的历代古籍尽可能地搜全。这样,既完成了四库馆臣没有做完的工作,又为当代提供了一批丰富的历史资料。
《四库全书存目丛书》中的天主教文献,是清政府编纂《四库全书》时弃置的珍贵史料。《四库全书》对于明李之藻编的《天学初函》,只收讲述天文历算、水利地理等的“器编”,涉及基督教神学、哲学的“理编”,除《职方外纪》外,“概从屏斥,以示放绝”。因为其书“崇奉天主以炫惑人心”,“欲人舍其父母而以天主为至亲,后其君长而以传天主之教者执国命,悖乱纲常,莫斯为甚,岂可行于中国者哉。”《职方外纪》原是庞迪我、熊三拔奉旨讲解利玛窦“万国全图”的译稿,后由艾儒略增译,杨廷筠汇记成书。所记皆五大洲风土民情,气候物产,以欧洲最详,还涉及哥伦布发现美洲的史事。四库馆臣认为,其内容“为自古舆图所不载。”“所述多奇异,不可究诘,似不免多所夸饰。然天地之大,何所不有?录而存之,亦足以广异闻也。”当时对于耶稣会士的著译,是著录《全书》,还是屏入“存目”,在子部杂家类十种耶稣会士著译的提要之后,有一个总的说明:
案欧逻巴人天文推算之密,工匠创作之巧,实逾前古。其议论夸诈迂怪,亦为异端之尤。国朝节取其技能,而禁传其学术,具存深意。其书本不足登册府之编,然如《寰有诠》之类,《明史·艺文志》已列其名,削而不论,转虑或诬,故著录而辟斥之。又《明史》载其书于道家,今考所言,兼剽三教之理,而又举三教全排之,变幻支离,莫可究诘,真杂学也。
这段话是四库馆臣站在正统儒学的立场上,对传教士及其“西学”的批评。也充分表明基督教在清初中国社会的地位和影响。对此,陈垣先生在《重刊〈灵言蠡勺〉序》中评论说:
《天学初函》在明季流传极广,翻板者数次,故守山阁诸家均获见之。惟理编自遭四库屏黜以来,校刻家不敢过问。之藻之意,本重在理编,使人知昭事之学之足贵,而四库及诸家所录,乃舍其理而器是求,是真所谓买椟还珠者哉。
这里的学术是非姑且不论,明显的是,自《四库全书》颁行后,统治者的定评对社会产生影响。对于基督教,知识分子日见疏远,上流社会满怀戒心,士大夫愈加蔑视。以致有人探讨天主教失势的原因时,认为“其影响之最大者,则为《四库全书》对教会书籍之恶评。”
屏入四库存目的天主教著译共13种,其中子部杂家类10种,史部地理类2种,经部小学类1种。
子部杂家类杂学属的第一种是《辩学遗牍》。该书是天主教反击佛教的护教书。前编是利玛窦与虞淳熙辩论佛教与基督教异同的书信;后编为反驳袾宏和尚《竹窗随笔·天说四端》的护教书。旧题利玛窦撰,但后编实为假托。该书作为两教争论的资料颇有价值。四库提要评论说:“利玛窦力排释氏,故学佛者起而相争,利玛窦又反唇相诘,各持一悠谬荒唐之说,以校胜负于不可究诘之地。不知佛教可辟,非天主教所可辟;天主教可辟,又非佛教所可辟,均所谓同浴而讥裸裎耳。”
第二种《二十五言》,利玛窦撰,是一本宗教伦理书,为25节修身格言。徐光启在跋中说:“盖其学无所不闚,而其大者以归诚上帝,乾乾昭事为宗,朝夕瞬息,亡一念不在此;诸凡情感诱慕,即无论不涉其躬,不挂其口,亦绝不萌诸其心,务期扫除净洁,以求所谓体受归全者。”因此,《郁冈斋笔尘》卷三评论其格言“若浅近而其旨深远。”但四库提要则说:“西洋人之入中国,自利玛窦始,西洋教法传中国,亦自此二十五条始,大旨多剽窃释氏,而文词尤拙;盖西方之教,惟有佛书,欧逻巴人取其意而变幻之,犹未能甚离其本。厥后既入中国,习见儒书,则因缘假借,以文其说,及渐至蔓衍支离,不可究诘,自以为超出三教上矣。附存其目,庶可知彼教之初,所见不过如是也。”
实际上,利玛窦在中国传教始自第三种书《天主实义》。该书初名《天学实义》,为针对中国士大夫疑惑的教义问答。“是书也,历引吾六经之语,以证其实,而深诋谈空之误。”(冯应京《天主实义序》)首论天主创造并主宰天地万物,批判佛教空无之说与宋儒太极之论;再论灵魂不灭,人兽各异,天主不能与万物一体。批驳轮回戒杀之谬,强调后世赏罚有天堂地狱,并论述人性本善。最后列举西方习俗,解释传教士独身之道。该书初出,深得当时士大夫之赞许。但四库提要则说:该书“大旨主于使人尊信天主以行其教,知儒教之不可攻,则附会六经中上帝之说,以合于天主,而特攻释氏以求胜。然天堂地狱之说与轮回之说相去无几也,特小变释氏之说而本原则一耳。”
第四种《畸人十篇》与《天主实义》一样,是教义回答,并采用问答体。提问者10人,皆当时的达官名士;所问者“皆关于吾国之通俗信仰与迷信,及儒家之疑难。所答亦均切中事理,阐发详明。”其内容“与《天主实义》相近,以行于世,顾自命曰畸人。其言关切人道,大约淡泊以明志,行德以俟命,谨言苦志以禔身,绝欲广爱以通乎天载;虽强半先圣贤所已言,而警喻博证,令人读之而迷者醒、贪者廉、傲者谦、妒者仁、悍者悌。至于常念死候,引善防恶,以祈佑于天主,一唱三叹,尤为砭世至论,何畸之与有。”(李之藻《畸人十篇序》)四库提要说:“其言宏肆博辩,颇足动听;大抵掇释氏生死无常、罪福不爽之说,而不取其轮回戒杀不娶之说,以附会于儒理,使人猝不可攻,较所作《天主实义》,纯涉支离荒诞者,立说较较。以佛书比之,《天主实义》犹其礼忏,此则犹其谈禅也。”
该书附有《西琴曲意》一卷,是利玛窦奉命为宫廷所译的西曲八首的词意。
第五种《交友论》,原题《上建安王论友》,系利玛窦应明建安王之请所作。其内容是苏格拉底、亚里斯多德、西塞罗、塞涅卡、奥古斯丁、安布罗斯等人关于交友的格言汇编。这些格言使人耳目一新,有人感叹:“有味乎其言之也,病怀为之爽然,胜枚乘七发远矣!”(《郁冈斋笔尘》卷三)四库提要则说:“其言不甚荒悖,然多为利害而言,醇驳参半。如云友者过誉之害,大于仇者过訾之害,此中理者也。又云多有密友便无密友,此洞悉物情者也。至云视其人之友如林,则知其德之盛;视其人之友落落如晨星,则知其德之薄,是导天下以滥交矣。又云二人为友,不应一富一贫,是止知有通财之义,而不知古礼惟小功同财,不概诸朋友。一相友而即同财,是使富者爱无差等,而贫者且以利合,又岂中庸之道乎?”
第六种《七克》,庞迪我撰,宗教伦理著作。七克,就是克制七种罪恶:骄傲、嫉妒、悭吝、忿怒、迷饮食、迷色和懈惰于善。首先解说每一种罪恶,然后列举先哲教父的言论,以及历代圣徒修身养德的故事,附带解答士大夫提出的疑问。杨廷筠在《七克序》中说:“惟是《七克》所载,大率远于俗情,如富贵荣宠为缀疣,贫穷苦楚为福泽;骤阅之,觉可骇可异,而徐玩之,名理妙趣,醒心豁目,未有不跃然神解,而卷不释手者。”但四库提要认为,“其言出于儒墨之间,就所论之一事言之,不为无理,而皆归本敬事天主以求福,则其谬在宗旨,不在词说也。其论保守童身一条载,或人难以人俱守贞不婚,人类将灭?乃答以傥世人俱守贞,人类将灭,天主必有处之,何烦过虑;其词已遁。又谓生人之类,有生必有灭,亦始终成毁之常,若得以此终,以此毁,幸甚大愿;则又词穷理屈,不觉遁于释氏矣,尚何辟佛之云乎。”
第七种《西学凡》,艾儒略译述,是欧洲大学所授各科的课程纲要。六门学科是:文科,译名勒铎理加,即拉丁文Rethorica (七艺)的译音;理科,译名斐录所斐亚,即Philosophia(哲学)的译音; 医科,译名默第济纳,即Medicina(医学)的译音;法科,译名勒义斯,即Leges(法律)的译音;教科,译名加诺搦斯,即Canones(教会法)的译音;道科,译名陡录日亚,即Cheologia(神学)的译音。 对于各科课程,书中分别解说其内容和范围,并撮要论列。如在理科中,详细介绍了各种哲学流派;在道科中,对托马斯·阿奎那的《神学大全》,按上编论天主性体、三位一体、万物原始、天主主宰等;中编论人的终极与真福、人的欲望与行为、灵魂与诸德、罪恶与法律、圣宠与德行等;下编论天主降生、死后复活、七件圣事等作专门介绍,统称为《超性学要》。四库提要评论说:“所述皆其国建学育才之法,凡分六科……其教授各有次第,大抵从文入理,而理为之纲。文科如中国之小学,理科则如中国之大学,医科、法科、教科者,皆其事业,道科则在彼法中所谓尽性知命之极也。其致力亦以格物穷理为本,以明体达用为功,与儒学次序略似。特所格之物,皆器数之末,而所穷之理,又支离神怪而不可诘,是所以为异学耳。”
该书后附《景教流行中国碑颂》一卷,以“明其教之久入中国”。四库馆臣对此文兴大发,在提要中作了一段较长的批驳性考据文章。文中引证历史典籍,但将摩尼教、祆教,甚至伊斯兰教与景教混为一谈,武断地说:“据此数说,则西洋人即所谓波斯,天主即所谓祆神,中国具有记载,不但有此碑可证。”“是祆教至宋之末年,尚由贾舶达广州,而利玛窦之初来,乃诧为亘古未睹。艾儒略作此书,既援唐碑以自证,则其为祆教更无疑义。”然后感叹:至今“乃无一人援古事以扶其源流,遂使蔓延于海内。盖万历以来;士大夫大抵讲心学,刻语录,即尽一生之能事,故不能征实考古,以遏邪说之流行也。”这确是一篇难得的资料,足以反映当时士大夫对于西方宗教的认识及谬误。
第八种《灵言蠡勺》,毕方济口授,徐光启笔录,系神学著作,原著是葡萄牙科英布拉大学耶稣会会士哲学讲义,可译为《论灵魂》。徐光启笔录时已63岁,“学精道萃”,故“能以其玄妙之笔,清晰之思,将种种非常抽象之理,达之于书;而文字又雅,又达,又信,诚非有哲学明悟者不能译一字,著一语。至术语选择之切确,用字之的当,犹其余事。”因此,陈垣重校刊印时认为,《天学初函》中以《灵言蠡勺》“说理最精”。四库提要说该书“皆论亚尼玛之学;亚尼玛者,华言灵性也;凡四篇,一论亚尼玛之体,二论亚尼玛之能,三论亚尼玛之尊,四论亚尼玛所向美好之情,而总归于敬事天主以求福,其实即释氏觉性之说,而巧为敷衍耳。明之季年,心学盛行,西士惨黠,因摭佛经而变幻之,以投时好。其说骤行,盖由于此;所谓物必先腐,而后虫生,非尽恃论之巧也。”
《空际格致》为第九种,高一志(即王丰肃)撰。该书未收入《天学初函》,属论自然界的神学读本。书中以火、气、水、土为四元素,在此基础上论述天地间的各种自然现象。四库提要评论说:“西法以火气水土为四大元行,而以中国五行兼用金木为非。一志因作此书以畅其说,然其窥测天文,不能废五星也。天地自然之气,而欲以强词夺之,乌可得乎,适成其妄而已矣。”
第十种《寰有诠》,傅汎际译义,李之藻达辞,系论宇宙的神学著作,也未收入《天学初函》。原著亦葡萄牙科英布拉大学耶稣会会士哲学讲义。该书是节选意译,非直译全本。“但文理古奥雅达,不愧翰曹文章。”四库提要也出奇地简短:“其论皆宗天主,又有圆满纯体不坏等十五篇,总以阐明彼法。”
在史部地理类收有存目书两种。其中《别本坤舆外纪》实为南怀仁《坤舆外纪》的节选本,《坤舆外纪》已为《四库全书》著录,为避免重复,《四库存目丛书》未收。另外一种是《西方要纪》,又名《御览西方要纪》,系康熙七年十一月,南怀仁、利类思、安文思等应康熙询问西洋风土国俗而条答之书。内容简括,在“教法”条下,专门介绍天主教。在“西士”条下,介绍天主教修会修士。四库提要说:此书“凡二十条,专记西洋国土、风俗、人物、土产及海程远近。大抵意在夸大其教,故语多粉饰失实。”
在经部小学类,有金尼阁的《西儒耳目资》。此书是文字音韵学著作,书名意为帮助西洋文士学习中文,以耳听字之音韵,以目视字之拼合,拼合即以拉丁字母拼音。金尼阁在自序中说:“幸至中华,朝夕讲求,欲以言字通相同之理。但初闻新言,耳鼓则不聪,观新字,目镜则不明,恐不能触理动之内意;欲捄聋瞽,舍此药法,其道无由,故表之曰耳目资也。”而在致西士信中,他说:“余应中国教友之情,曾以汉字编一字典(余不感汉文困难),凡三册,使汉字与吾邦之元音辅音接近,俾中国人得于三日内通晓西洋文字之系统。此一文典式之工作,颇引起中国人之惊奇,彼等目覩一外国人矫正其文字上久待改善之疵病,自觉难能可贵也。此书且为吸引偶像教人进入天主教网罟之饵,前礼部尚书某公损资刊刻,并作一极有价值之序,为之增色。”四库提要评论说,该书“以西洋之音通中国之音”,“大抵所谓字父,即中国之字母。所谓字母,即中国之韵部。所谓清浊,即中国之阴平阳平。所谓甚次,即中国之轻重等子。其三合四合五合成音者,则西域之法,非中国韵书有矣。”“欧逻巴地接西荒,故亦讲于声音之学。其国俗好语精微,凡事皆刻意研求,故体例颇涉繁碎,然亦自成其一家之学。”“固应存录是书,以备象胥之掌”。“惟此本残缺颇多……故附存其目焉。”《四库全书存目丛书》今收明天启刻本是足本。
上述这些耶稣会会士的著述,是“西学西教东渐之重要文献”,对于研究天主教在中国的传播及其与中国传统文化和其他宗教的冲撞,以及利玛窦、徐光启等人为综合两种文化所作的努力,都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但四库存目书的价值不限于此,在此之外还有数量极大的野史、笔记、杂录、方志、别集,以及被四库馆臣视为“寻常”、“琐屑”之作,恰恰在这些书中保存了许多为正史所不载的珍贵史料,有待于开发和利用。例如子部谱录类的程大约《程氏墨苑》,是一部讲造墨之法的书。提要说,“是编以所制诸墨摹画成图,分为六类,曰元工,曰舆地,曰人官,曰物华,曰儒藏,曰缁黄,每类各分上下二卷,雕镂题识,颇为精巧。”在卷六缁黄下,有西洋宗教画四幅,解说三则。画和解说均系利玛窦赠程大约,程大约因之收入自编的《程氏墨苑》。卷三有利玛窦赠文一篇,今本缺。三幅宗教画有题,分别为“信而步海,疑而即沉”、“二徒闻实,即舍空虚”、“淫色秽气,自速天火”,均采自《圣经》故事。这三幅画的“作图者为復斯,刻图者为威里克斯,均当时名家,故利氏称之曰宝像三座,并撰《西字奇迹》以记其事。《墨苑》之作画者为丁云鹏,刻手为黄鏻,皆一时名手,可谓双绝。”说明为利玛窦亲笔所撰,每个汉字右侧有拉丁文注音。款识为“万历三十三年岁次乙已腊月朔,遇宝像三座,耶稣会利玛窦谨题。”另一幅是圣母玛利亚怀抱圣婴耶稣之像。据圣母像下之拉丁文,可断定为万历二十五年(1597年)日本画院出品,作画者为修士尼阁老。赠文一篇也有拉丁文注音。拉丁文拼音应是利玛窦亲笔所写,其题款为“欧逻巴利玛窦撰并羽笔。”陈垣说:“明季有西洋画不足奇,西洋画而见采于中国美术界,施之于文房用品,刊之于中国载籍,则实为仅见。其说明用罗马字注音,亦前此所无。金尼阁著《西儒耳目资》,即师其法,当时以此为西洋人认识汉字之捷诀。”该书末附有汪廷讷《坐隐奕谱》罗马字一则,自称此则为利玛窦所赠,转换成汉字则词句不通。实际上,是从《程氏墨苑》利玛窦赠程大约文和“信而步海,疑而即沉”说明中,“信手剪裁,任意联缀,不顾其汉音文义如何,欺当时识罗马字者希,特取其奇字异形,托之利赠,以惊世炫俗,可见当时风尚,士大夫以得利玛窦一言为荣也。”
此外,地方志如《澳门纪略》,文集如《德园集》、《仰节堂集》等,载有天主教史料的著作,在《存目丛书》散见各部各类,不胜枚举。由于四库存目书散处各地,多为罕见之书,尚未为学者充分利用。现在,《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已结集出版,研究者尽可恣意披读,不假旁求。中国天主教的研究,乃至宗教研究,不久定会有新发现、新成果相继问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