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工业亟须法律保障,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汽车工业论文,法律论文,亟须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我国汽车工业的快速发展,需要一个环境良好的汽车大市场来支持。建立一个公开、公正、有序、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就必须加强法制建设。实现市场法制化的汽车大市场是国家希望和企业早已盼望的生存发展环境。目前,许多省、市的地方保护主义、保护政策和对汽车市场采取的不正当干涉行为限制了企业在市场上的竞争,使得本来供需矛盾十分尖锐的汽车市场更是雪上加霜,不平等的竞争也使汽车的价格严重扭曲,对轿车消费市场形成了错误的指导,从而导致了市场的混乱和无序。不正当的竞争行为将会扰乱社会经济秩序,损害经营者和消费者的利益,助长不正之风,严重地影响经济体制的改革,这无疑对正在发育的我国汽车工业起到了破坏作用。
经济规律告诉我们,汽车的发展应该与经济的发展同步,任何人为的干预都将起到阻碍和破坏作用。尽管前一时期国家已下达了取消地方限制经济型轿车使用的规定,但是,曾经出台了对经济型轿车的限制政策的部分地方政府则并无较大改变。
那么部分省市地区针对汽车的销售、出租车的使用而出台的各种限行、限购政策所产生的严重后果及其影响主要反映在哪些方面呢?
——有碍于汽车工业的整体发展。汽车工业是一个资金、技术、知识密集型、高投入高产出的产业。近十几年来,国家在财政状况并不宽裕的情况下,动用相当数额的资金对汽车工业加以调整、改造。时至今日,汽车工业已初具规模,但就整体素质而言,与国外大企业相比,还有相当大的距离,有待下大力气去建设,去提高。面对国内汽车工业十分薄弱的基础和国外汽车行业的大举“包抄渗透”,近期一些地方出台的地方保护主义政策和对汽车市场采取的不正当干涉行为,严重地冲击了汽车工业的整体发展。不利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长期目标的实现,这种保护政策制约了汽车工业的整体发展。
——《汽车工业产业政策》的实施受到严重影响。地方保护主义政策和对汽车市场采取的不正当干涉行为与国家产业政策相违背,与汽车市场的经济发展规律相违背,不利于汽车产业政策的贯彻实施。
——产生较大的负效应。如果各级政府只追求“短期效益”,而当这种行为作为政府行为出现时,它的影响和危害涉及的将是一个面,“上行下效”,将导致地方保护主义升级,派生出更多的类似花样。刚刚治理“散、乱、差”有点成效的汽车生产、销售局面又有可能复原。
——制约了生产企业的正常发展。限行限购政策,从近期看可以缓解一些企业的困境,但从长远看,这种“短期行为”只能奏效一时。就地区、企业而言,由于这种行为导致的“市场封锁、垄断”,扰乱、违背了市场经济环境下,公平竞争、优胜劣汰的基本运行规律,汽车产品只能在各地区筑起的“壁垒”内流通,缺乏市场竞争的激励机制,由此引发的后果是在保护既得利益的同时,原有产品的优势也在渐渐丧失,而市场在产品优势的逐渐丧失中萎缩。这种行为在削弱民族汽车工业的竞争力,最终受害的是企业。
——使消费者的权益受到了损害。《汽车工业产业政策》明确规定:我国汽车工业产品重点是发展经济型轿车。为了加速汽车工业的发展,鼓励私人购买小轿车,使轿车早日进入家庭,近期国内几大轿车生产厂都进入了批量的生产,越来越靠近目前实际消费者的承受能力,然而,地方保护主义政策和对汽车市场采取的不正当干涉行为,使消费者减少了选购车余地,消费者的权益受到了损害。
地方保护主义政策和对汽车市场采取的不正当干涉行为是市场经济改革带来的诸多问题表面化的一种反映。因此,笔者建议:
一、加快经济体制改革步伐,深化企业改革。经济体制改革不可能按照最终标准“一步到位”。关键是各级政府要以尊重科学的态度,面对转型期市场出现的问题,规范行为,正确引导企业。解决国有企业资金、库积、产销等困难。推动企业改革步伐,在构筑适应市场经济的企业经营机制方面取得根本性的突破,在生产要素上重新优化组合。其次,深化投资体制改革,完善投资总量与投资结构的宏观调控体系,建立严格的投资决策责任制。
二、继续培育和完善有序的汽车大市场。尽快完善市场的运行机制和经济法制以适应当前市场的需要。各级政府部门要加强宏观调控,认真研究市场,增强质量观念,提高自身管理,通过公平的市场竞争占领市场。
三、进一步完善政府部门的职能转换。各级政府部门要切实转变政府职能,为企业创造良好的环境。扩大市场的综合信息来源,尽快使企业提高产品开发能力和管理水平,积极参与国内市场竞争,不断开拓国际市场,使政府部门在向着适应市场经济的目标转换的同时,成为企业转换经营机制的有力保障。
四、尽快出台相关的法律和法规。进一步贯彻和落实好现有的汽车法规和政策。为汽车生产企业提供一个快速发展和平等竞争的环境,依靠法律对作为市场主体的企业、各级政府部门的行为进行监督和约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