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困县农户收入的变化及原因分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农户论文,贫困县论文,收入论文,原因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收入和贫困状况
(一)人均纯收入的变化 表1表明,从人均纯收入的平均变化来看,这4个县229户农户人均纯收入2000年为928.02元,比1997年的825.06元提高102.96元,提高12.5%,全国农村居民2000年人均纯收入为2253.42元,比1997年提高7.8%(表1)。贫困县平均人均纯收入增长速度大于全国平均水平。近些年来,我国农民人均纯收入的增长速度逐年下降,全国平均增长速度由1997年的4.6%下降2000年2.1%。中东部地区农民人均纯收入比1999年减少,而西部地区比1999年增加。因此,这4个贫困县平均人均纯收入增长速度大于全国平均水平并不奇怪。4个县平均人均纯收入占全国平均水平由1997年的40.76%略微提高到2000年41.18%。
表1 收入水平变化(元)
*全国农村住户人均纯收入资料来自《中国农业年鉴》1997和2000
从各县的情况来看,人均纯收入最高的四川渠县2000年比1997年提高了156.92元,约提高11.4%。陕西商州、甘肃通渭农户人均纯收入2000年比1997年分别提高235.32元(33.4%)、66.04元(9.7%)。贵州威宁县农户人均纯收入2000年却比1997年下降了51.93元,下降7.4%。各县与各省增长速度相比,除了陕西商州的人均纯收入增长速度高于本省平均增长速度外,其余3个县的人均纯收入增长速度都低于本省。说明大部分贫困县在本省的经济发展地位仍然处于落后状态。
(二)贫困程度的变化 平均来看,贫困人口所占比例(贫困发生率)由1997年的46.49%略微下降到2000年的45.10%。同时贫困深度和贫困强度也由1997年的0.25和0.20下降到0.20和0.15(表2)。贫困深度是用来衡量贫困人口的收入距贫困线的距离,贫困深度越大,表明贫困人口的整体收入距贫困线越远,整体收入越低。贫困强度用来表示低于贫困线以下的贫困人口收入分布情况,贫困强度越大表明贫困人口中低收入者相对越多,收入分布越不平等。以上数据表明从1997年到2000年,这229户农户人均纯收入有一定地提高,贫困人口略有减少且贫困线以下人口的整体收入也在提高,同时贫困人口的收入差距逐渐减小,贫困程度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
表2 贫困程度变化
注:1997年贫困线标准为640元,2000年为625元
从各县的情况来看,人均纯收入最高的四川渠县贫困人口的比例由21.14%下降到17.90%,贫困深度由1997年的0.07下降到2000年的0.04,贫困强度由0.05下降到0.02。陕西商州、甘肃通渭贫困人口由1997年的50.24%、54.20%分别下降到2000年的45.03%和53.82%。且贫困深度从1997年的0.22和0.33下降到2000年的0.17和0.25。贫困强度也从1997年的0.16和0.27下降到2000年的0.09和0.19。但贵州威宁县随着人均纯收入的下降,贫困人口比例由52.31%上升到53.26%,贫困深度保持在0.30,贫困强度由0.25降到0.22。可见,不同县之间在收入增长和贫困状况的缓解方面存在着明显的差别。
(三)长期贫困和短期贫困 已有的研究表明,中国的农村贫困更多的是一种短期贫困,贫困户和非贫困户经常发生变化。在我们的样本中,贫困户由1997年的104户减少到2000年的95户,下降8.7%。非贫困户由1997年的125户增加到134户,增加7.2%。进一步的分析还发现,在总样本229户农户中,1997年贫困户为104户,其中有64户农户2000年仍为贫困户,处于长期贫困状况,而有40户1997年的贫困户在2000年的收入水平超过贫困线。另外,1997年非贫困户共有125户,其中有94户2000年仍为非贫困户,而有31户1997年的非贫困户在2000年的收入水平降到贫困线以下,沦为贫困户。我们的样本中,处于长期贫困状态的农户占27.9%,而处于短期贫困状况(收入水平在其中一年低于贫困线)的农户占到31%。
(四)其他贫困指标的变化 我们对贫困户与非贫困户在粮食产量、储备量、耐用消费品、房产和人均收入方面的差距变化进行分析,发现:(1)贫困户和非贫困户人均纯收入都有所提高,且收入差距2000年略小于1997年,变化不大。其中,贫困户收入提高38.82元,约提高13.3%,非贫困户收入提高55.06元,约提高4.2%。可见贫困户收入提高幅度远大于非贫困户。(2)无论是1997年还是2000年,贫困户和非贫困户之间人均纯收入差距要大于其他4个指标的差距。(3)人均房产差距仍然是贫困户和非贫困户之间最大的差距。在目前我国贫困地区房子的好坏和大小仍然是判断家庭经济条件好坏的重要指标。(4)人均粮食产量、人均粮食储藏和人均房产拥有量的差距2000年比1997年减小,分别减少了11、13和5个百分点。而贫困户和非贫困户之间人均耐用品和固定资产的差距2000年比1997年有较大幅度的提高,约提高18个百分点(表3)。说明随着人均纯收入的提高,贫困户和非贫困户之间在吃和住上差距逐渐减小,但家庭耐用品和固定资产拥有量上的差距在拉大,与1997年比,非贫困户比贫困户拥有更多的生活耐用品如电视、电扇、自行车以及更多的和生产经营用固定资产。
表3 贫困户和非贫困户其他贫困指标的变化
注:表中的耐用固定资产、人均房产、人均纯收入是根据消费物价指数调整后的数据
二、不平等程度的变化
(一)基尼系数的变化 表4显示四个县所有农户之间的平均基尼系数略有增加,由1997年的0.431增加到2000年的0.455,说明我国贫困地区的农户人均纯收入不平等程度仍然较高,且在继续增加。从各县来看,除了贵州威宁基尼系数减小之外,四川渠县、陕西商州、甘肃通渭3个县的基尼系数都有所增加。
表4 基尼系数变化
村是中国农村地区的基本社区单位,村与村之间收入的差距可以反映社区之间的不平等程度。四县所有村之间基尼系数1997为0.23,2000年为0.25,说明样本区村与村之间的平均人均纯收入不平等程度略有增加。但从各县内村之间基尼系数的变化来看,四川渠县、贵州威宁、甘肃通渭3个县基尼系数2000年比1997年要减小,只有陕西商州的各村之间基尼系数有所增加(表5)。可见,样本区村与村之间基尼系数的增加主要是由于县与县之间收入差距增加导致的。
表5 最低收入组和最高收入组人均纯收入的相对变化
进一步的分析还可以发现,村内农户间的不平等程度也在增加。平均来看,1997年村内农户收入基尼系数在0.2以下的占36%,0.2—0.3的村占40%,0.3—0.4占12%,0.4以上的村占16%。而2000年村内农户人均纯收入分布基尼系数在0.2以下的村减少到20%,基尼系数为0.2—0.3的村虽然有所下降,但仍然占32%,而0.3—0.4之间的村比例增加到32%,0.4以上的村比例没变仍然是16%。可见,1997年有更多的村的村内农户收入基尼系数在0.2以下和0.2—0.3范围内,而2000年村内农户间基尼系数位于0.2—0.3及0.3—0.4范围内的村最多。说明我国贫困地区社区内贫富差距还在进一步扩大。
(二)最低收入组和最高收入组人均纯收入的相对变化 为了进一步分析基尼系数增加所反映的收入分配状况,我们将农户按人均纯收入大小排队,分成5个组。第1组是最低收入组,第5组是最高收入组,第3组为中间收入组,也是我们衡量最低收入组和最高收入组收入相对变化的基准组。如果1组、2组与中间收入组的比例越大,说明低收入组收入距中间收入组的差距越小,反之越大。而4组、5组与中间收入组的比例越大,说明高收入组距中间收入组的差距越大,反之则越小。表5显示,四川渠县、陕西商州、甘肃通渭三个县,低收入组与中间收入组的比例2000年比1997年都有所增加,而高收入组与中间收入组的比例2000年比1997年也在增加,说明4个县中有3个县农户人均收入不平等程度的增加主要是,尽管低收入组和高收入组的人均纯收入都在增加,但高收入组比低收入组增加的更快。而不是所谓“穷人更穷、富人更富”的那种绝对意义上的两极分化。
三、收入来源的变化
(一)不同财产组农户的增收来源 表6为按1997年的财产分组后三组农户不同来源收入的增减情况。引人注目的是,除在家超过6个月的家庭成员的工资性收入外,最低财产组其他各项收入都在增长,其中转移性收入和私营活动收入增长最快,分别增加了9.15倍和83%(注:根据国家统计局的定义,家庭常住人口是指全年在家居住超过6个月的人口。挣工资是指家庭常住人口的工资性收入,一年中在外打工超过6个月的其他成员给家里的收入计入收入转移中。)。最高和中间财产组的农业收入(包括种植业和畜牧业)均有较大幅度的下降,支持最高财产组纯收入增长的唯一源泉是转移性收入(主要是在外居住超过6个月的家庭成员的工资收入),在外务工和私营活动是中间财产组收入增长的主要原因。
表6 不同财产组的收入来源变化
注:农户以1997年财产分组
“挣工资”是指在家居住6个月以上家庭成员挣工资情况。“收入转移”包括在外打工超过6个月的其他家庭成员给家里的钱、红白喜事和过年过节等礼尚往来的收入和救济等。2000年,外出打工的收入占转移性收入的80.02%。下同
(二)贫困户和非贫困户的增收来源 将农户按1997年收入和贫困线划分为贫困户和非贫困户,这两组农户近年来收入来源的变化的差异更加惊人。1997年的贫困户的人均纯收入三年增加了110.5%,而非贫困户人均纯收入则下降了6.3%(注:国家统计局根据农村住户调查资料计算的各收入组农户收入增长情况表明,2000年低收入组的收入增长要明显低于高收入组。但统计局各收入组的农户在不同的年份中并不是同样的农户,不具有可比性。如果将我们的样本户分别按1997和2000年的收入和贫困线分组,然后比较这两年的贫困户和非贫困户(不是同样的农户)的收入增长率,结果是贫困户人均收入增长13%,非贫困户增长10%,没有明显的区别。可见,用不同的农户进行比较会掩盖很多信息。)。贫困户所有来源的收入都有较大幅度的增长,而非贫困户除了转移性收入(主要是在外工资收入)大幅度增长外(增长156%),其他来源的收入均有一定程度的下降。无论是贫困户还是非贫困户,长期在外打工的工资性收入都是最重要的增收来源。
四、影响农户收入变化的原因分析
贫困地区不同类型农户收入在近年来出现不同的变化,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人均纯收入发生这样的变化?
粮食价格的下降是近年来农民收入减少的重要因素。我们利用农户的销售价格资料计算出主要粮食品种1997年和2000年的差价,并将2000年各种粮食产量乘以差价,得出2000年粮食收入因价格下降造成的收入损失(表7)。2000年与1997年相比,四个县小麦、玉米、水稻、大豆、土豆、红薯价格分别平均下降了28.6%、20.23%、30.41%、51.56%、25.41%、33.62%。粮食价格的下降对2000年农户家庭纯收入的影响平均为15.39%。其中,贵州威宁县受到的影响更大,粮食价格的下降使收入减少了19%,这也是该县农户人均纯收入下降的主要原因之一。
表7 粮食价格下降对收入的影响
注:--表示没1997年和2000年没有种该作物或其中某一年没有种该作物,因此不可比
为了进一步分析农户家庭的资源、财产和行为等特征变量对收入变化的影响,我们以人均纯收入变化量作为被解释变量,以人均耕地面积变化量(2000年人均耕地面积-1997年人均耕地面积)、劳动力负担变化(2000年劳动力负担比-1997年劳动力负担比)、1997年家庭劳动力平均年龄、1997年户主文化程度、外出挣工资人数的变化(2000年挣工资的家庭人口-1997年外出挣工资的家庭人口)、距乡镇距离、1997年家庭财产(耐用消费品和固定资产)、县虚变量等因素作解释变量,建立人均纯收入变化量影响因素回归分析模型,对各因素的影响进行定量估计。
1.人均耕地面积的增减对贫困地区农户人均纯收入的变化有显著的影响。人均耕地每增
表8为模型的结果,从中可以得出如下结论:加1亩,人均纯收入增加154元。
表8 影响农户人均纯收入变化因素的回归分析
注:凡是变化项,均为2000年减1997年相应值
*表示10%的显著水平
***表示1%的显著水平
2.劳动力平均年龄对人均纯收入变化有正向影响,即1997年平均年龄越大,人均纯收入提高的越多。调查样本中,1997年4个县劳动力平均年龄在37岁,大部分集中在20—40岁之间。即轻壮年劳动力为主。可以认为,这些劳动力的劳动能力和生产技术随着年龄的增长不断积累提高。
3.外出挣工资的家庭成员人数的变化对家庭人均纯收入有显著的影响。挣工资的家庭人口每增加1人,该家庭2000年的人均纯收入就比1997年增加293元。
4.1997年人均家庭财产对人均纯收入有显著的影响。1997年人均家庭财产每多1元,2000年人均纯收入就多增加0.35元。
五、结论
1.总体而言,样本县2000年人均纯收入比1997年有所提高,提高幅度大于全国平均水平,但是和本省相比,人均纯收入增长速度贫困县低于本省平均增长速度。随着人均纯收入的提高,贫困状况也在减缓,贫困发生率、贫困深度和强度都在下降。
2.短期贫困是这些贫困地区更严重的问题。尽管原有贫困户的收入增长快于非贫困户,有38%的贫困户摆脱贫困,但同时有25%的非贫困户的收入下降到贫困线以下,并且使得总的贫困人口减少不明显,没有出现像全国总的贫困人口大幅度减少的现象。这可能与我们的样本点主要在西部地区有关,因为根据国家统计局的农户调查资料,西部地区贫困人口的减少的幅度在这一时期比中东部要小的多。
3.随着人均纯收入的增加,这些地区农户人均纯收入不平等程度也在扩大,而这种不平等程度的扩大主要是低收入组和高收入组收入都在增加的同时,高收入组相对于中间收入组的增加程度大于低收入组所致。因此可以说目前贫困地区农户之间收入差距的扩大并不是“穷人更穷、富人更富”的这种绝对意义上的两极分化。此外,除家庭耐用品和固定资产拥有量的差距在拉大外,贫困户与非贫困户其他贫困指标(粮食、房产等)的差距在缩小。
4.外出打工收入是不同收入组农户收入得以增长的主要途径。低收入农户(贫困户)的收入增长主要依靠外出打工收入和私营活动收入支撑。
5.近年来粮食价格的持续下降使样本县农户人均纯收入下降了15%。外出就业、耕地和家庭初始财产状况是影响家庭收入的主要决定因素。
6.要保证贫困地区农户的收入增长。需要在贫困地区进一步改善投资环境,创造更多的非农就业和私营活动的机会,同时为劳动力的外出就业创造更有利的条件。粮食和其他农产品价格的稳定也将有利于农户生活和收入的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