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乡村与环境要素分析论文_刘锋

美丽乡村与环境要素分析论文_刘锋

荆门市弘景园林工程有限公司 湖北荆门 448000

摘要:我国农村面积广大,农村环境问题十分突出。新阶段建设新型农村是我国现阶段函待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以湖北省荆门市东宝区为例,通过东宝区美丽乡村生态规划建设活动分析,对东宝区美丽乡村的生态规划及建设进行调查分析和归纳总结,为全国各地美丽乡村建设提供参考。

关键词:美丽乡村建设,调查,东宝区

引言

为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有效指导生态文明建设,为各区、县、乡镇编制生态文明建设规划提供依据。本文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在综合分析东宝区生态文明建设现状的基础上,提出生态文明建设目标、指标体系、生态文明建设内容、重点项目及保障措施。

1概况

东宝区是湖北省荆门市下辖的一个区,总面积面积1298平方千米,人口约41万人,山川秀美,风景如画。然而,随着东宝区经济的发展,人口的增长,人民生活质量的提升和消费水平的提高,居民生活垃圾的数量也大幅度增加。近年来,东宝区在农业生产养殖、过程中,由于农业生产污水、养殖粪便处理不当,产生了污水,对空气也造成了严重的污染,经常恶臭弥漫。此外,工業也开始转入农村,以第一产业生产为主的东宝区,注重经济发展对社会的带动作用,而由工业发展导致的环境问题也越来越突出,在危害人们身体健康的同时,也影响了东宝区当地的生态平衡。

2东宝区乡村环境问题的外在表现

2.1农业污染

东宝区农村养殖是家庭散养式的,粪便的随意排放又没有经过良好的处理,使得农村的环境受到极大的破坏。山清水秀的乡村风光被养殖业的肆意发展破坏,乡村的祥和与宁静因人为的因素遭到破坏。

2.2化工污染

一些转移到农村的化工公司,这些化工公司与居民区直线距离较近。附近的居民因为空气污染苦不堪言,而带来的呼吸道疾病,如慢性支气管炎、哮喘、肺气肿等疾病让人叫苦连连。化工污染除了威胁到居民的身体健康之外,对当地的生态环境也造成了危害,如导致植物数量减少、植物叶片退绿等;

2.3固废污染现状

①生活垃圾产生与处置。生活所长生的废弃物由专门的保洁员集中收集后运往填埋场进行填埋处理。②工业固体废弃物产生及处置现状。由生产性公司所产出的工业固废均能被合理处理,当年产生的固体废弃物基本能在当年进行系统消化、消化处理。

2.2农村环境建设目标

2.2.1建设方针

保护好饮用水源地,立足现状、找出问题,明确目标、制定计划,通过各项生态文明建设措施的推进和重点项目工程的实施,为保障广大老百姓的喝水安全问题,努力把乡村发展成为生态文明的先进村。

2.2.2建设目标

立足乡村经济、社会、环境与文化,坚持在保护中发展,以水源地保护为核心,通过扎实有效的生态文明建设,推进全村各项事业协调并进,努力使生态产业健康发展、生态环境质量稳步提升、生态文化突出显现,生态行为升入入心。到2016年,美丽乡村初步成形,2020年,把乡村村建设成为生态结构合理、生态经济发达、生态环境优美、生态安全可靠、生态文化繁荣,人居和谐的绿色新村庄。

2.2.3指标体系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最新发布的《国家生态文明建设试点示范区指标》,结合乡村村的自身特点,编拟了乡村村生态文明建设体系的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由生产发展、生态良好、生活富裕、村风文明四个层面的18个指标构成。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东宝区乡村村美丽乡村生态环境建设解决措施方案分析

3.1美丽乡村建设

3.1.1美丽乡村农业建设

①优化产业布局。重点建设现代农业示范基地、绿色生态养殖基地和高标准良田种植基地三个片区现代农业示范基地:拓展特色果品蔬菜种植,把产能能力放在首位,主攻蔬菜设施建设、高质有机蔬菜、无害化果盘方向。②提高绿色农产品比重。③推广秸秆综合利用。积极引导,使广大农民充分认识到烧秸秆的不好方面,同时也要提高这些废物的再利用减少对大气等环境的危害;发展秸秆栽培食用菌;扶持秸秆编制,开发秸秆工艺品编制技术。

3.1.2美丽乡村工业建设

①构建新型体系。以绿色工业模式为指导,以产业结构升级优化为重点,实现工业经济的扩量升级,构建以优势传统产业为基础、以新兴产业为依靠,以园区集聚发展为重点的工业新体系。积极引导工业经济、产业向绿色环保经济企业转型,把洁净生产作为模板,通过示范、辐射带动全区工业经济的绿色环保化进程,促进乡村村工业实现转变式的发展和可持续工业体系的建立。②绿色持续发展。坚持市场导向、增量带动、积极创新原则和持续发展。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积极发展循环经济,推广清洁生产。③节约创新发展。推行清洁生产,创建绿色企业。深化节支降本,提高企业综合效益。重视有效投入,促进企业生产方式转型。

3.1.3美丽乡村服务业建设

①完善载体建设,发展生态型商贸业。配合生态建设的需要,重点建设乡村农贸市场,完善现有乡村村商贸业载体,对其进行生态优化;做大做优蔬菜生态示范区、水产养殖区等一批绿色农产品专业市场,提升传统商贸业,实现跨越发展。②调整服务方式,提供优质村级服务。调整服务方式,提供优质村级服务。不断完善以可持续发展为路径的发展型民生保障体系,逐步健全以多元化保障为导向的社会福利制度。

3.2美丽乡村生态环境

3.2.1乡村生态功能区划

生态功能区划能够有效增加资源和生态环境的相互平衡关系。增加自然、社会发展联系程度。根据环境功能发展以及生态区域产业方向、结构类型和本地布局趋同性上所进行的环境区域区分,为环境管理部门和决策提供管理信息与管理手段,实现区域生态功能的动态平衡。乡村村生态功能区划对于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优化区域功能分类,能够使社会、产业、环境共同一起互惠互利共同发展。

3.2.2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①水环境综合整治。严格执行建设项目生态环境等评价标准及制度,实行排污许可证制度和排污年度申报制度,实现排污浓度和排污总量双控制;②依靠科技进步,发展生态农业。把科学与传统第一产业相结合,花大代价提倡绿色、生态、有机农业,倡导绿色科技农业;③加强河道清淤管理。为了提高村域内水环境质量和景观效果,对内的纵横河道进行整治,控制内源污染,优化美化环境。近期重点对石庄河、定向河、乡村港河进行河岸整治、景观绿化,形成生物防护带,控制农田和地面径流污染物带入水体。远期全面完成所有河道的清淤疏浚,有计划的逐年对河道进行全面清理。

3.3大气环境综合整治

严格把控准入门槛,推行节能减排技术,并且抑制扬尘污染。

3.4声环境综合整治

主要包含对工业噪声、交通噪声、施工噪声、社会生活噪声的治理。

3.5固废综合整治

通过分散集中,统一管理、统一处置等方法,把各单元的废物统一收集管理,垃圾处置费用按照谁的垃圾谁承担的原则处置,通过以上一些列的的方法提高垃圾的处置能力。

结语

综上所述,新农村建设涉及到方方面面,如何科学管理是需要深入反思研究的工作,只有把基础性的工作好,从源头开始管控,在实施过程中按要求实施才能达到预期的目标。

参考文献

[1]钟兰花.共建美丽乡村共享美好生活[N]二绍兴日报,2012-11-17001.

[2]叶舒雯.共建美丽乡村共享美好生活[N].共建美丽乡村共享美好生活「N].泉州晚.2012,一10-25001

[3]王旭东.建设美丽乡村共享美好生活[N].绍兴日报,2013-04-18001

论文作者:刘锋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6/4

标签:;  ;  ;  ;  ;  ;  ;  ;  

美丽乡村与环境要素分析论文_刘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