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理性工具到人文融合 :科学技术在历史研究中的源流与变迁
王剑波
(赣南师范大学 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江西 赣州 341000)
摘 要 :论述了科学技术的发展广泛推动了我国生产力水平的提高,极高改善了我们生活质量,给人类带来前所未有的良好生存体验。科学技术的影响力已经涉及到我们生活的各个领域与角落,特别对笔者感触比较大的是科学技术在历史研究中日渐起到了比较显著的作用。这种作用的体现于科学技术可以助力于历史研究中实现学术研究技术上的突破,提高了效率,获得了新的活力,同时科学技术的发展本身也组成了历史痕迹的一部分,走入了历史研究的视野,衍生出新型的科学技术史以及一大批专门学术研究机构。科学技术在历史研究中已经从工具理性走向人文融合,深刻反映了两者之间丰富的学科内涵与辨证统一关系。
关键词 :科学技术;历史研究;工具;融合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一个被反复提及、反复经过实践检验的真理。科学技术的发展已经惠及我们生活的全领域与各层次,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作为一名历史学专业研究人员,同时也是一名科学技术的痴迷爱好者,长期深入观察科学技术在历史研究中应用与发展,试图从理论建构与学术研究的视野挖掘科学技术在历史研究中的脉络与地位。基于这种思考,笔者广泛阅读了各类文献资料以及进行丰富的实践探索。王士舫,董自励指出科学技术伴随着人类的起源而发展并长期贯穿于整个人历史长河中,科学技术与人类社会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相辅相成的[1]。周光召认为中国科学技术的发展是一个长期艰难发展的过程,其缓慢发展的原因有诸如社会制度、思维惯性等方面的影响,随着近代科学技术从西方传入中国以及中国的崛起,中国的科学技术必将取得长足的发展[2]。段瑞华强调历史上多次科学技术革命无不从技术层次上推动了社会主义的发展,并必将对社会主义的长远进步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3]。王慧峰认为在科学技术快速更迭的当下,故宫借助现代技术,将现代文明成果和古代灿烂文化大胆融合,探索出一条新型传播路径,让历史“活”了起来[4]。科学技术伴随着人类起源而发展,对人类社会产生了重大而深刻的影响,特别是在我们历史学专业研究中从最初充当理性工具,最终走向人文统一。科学技术在历史研究中的作用与地位值得我们深入挖掘,以便更好地助力于历史研究,同时实现两者之间的和谐共存。
1科学技术与历史研究
科学技术促进了生产方式的表格,为我们实际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历史研究是一切社会科学的基础,其目的是为了更好的走向未来。两者目的一致,同时两者也有其特定的内涵与外延。
医生说狗蛋的鸡鸡是被蝎子咬了。蝎毒已经扩散。抢救了一夜,虽然脱离了危险,但现在还躺在医院的病床上输液。媳妇眼皮红肿,头发披散着,守在狗蛋的床前发着呆。亮天的时候,护士走进来,问问孩子的进出量,给孩子量量体温,然后摸摸脉搏,说一切都正常,又端着盛着器械的托盘走出去。哥们儿朝洛蒙松了口气。感觉身体有些全支撑不住,到外面抽了根烟。(烟是我们哥几个留下的,还有我们凑的两千块钱)。抽完烟哥们儿朝洛蒙缓过劲来。他上楼来,准备替媳妇看会儿狗蛋,让她坐着椅子在橱柜上趴一会儿。他戳戳媳妇的胳膊,媳妇没有动。媳妇回过头来拿眼睛瞪着她。眼泪在眼圈里打转转。
1.1 科学技术的内涵与外延
关于科学技术的定义,学术界历来都有不同的看法,并随着时代的变迁而发生略微变化,但其核心的内涵还是比较稳定且一致的:科学技术由科学和技术两部分组成。科学技术包含着科学和技术两个概念,它们虽属于不同的范畴,但两者之间相互渗透,相辅相成,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科学与技术之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科学是技术的理论指导,技术是科学的理论基础,结合生产实际进行开发研究,得出的新的方法、新材料、新工艺、新品种、新产品等,技术是科学的实际运用,是科学和生产的中介,没有技术,科学对生产就没有实际意义。技术对科学也有巨大的反作用,在技术开发过程中所出现的新的现象和提出新问题,可以扩展科学研究的领域,技术能为科学研究提供必要的仪器设备。关于科学技术的外延,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将“科学”定义为“认识客观世界的学问”,将“技术”定义为“改造客观世界的学问”。在上述定义的基础上,科学技术体系纵向分成11个大门类: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数学科学、系统科学、思维科学、人体科学、地理科学、军事科学、建筑科学、行为科学和文学艺术。除文学艺术外,每一个门类在横向上都分为3个层次:基础科学、技术科学和工程技术。钱学森院士对于科学技术体系的定义基本上确定了我国科学技术未来发展方向,具有丰富的指导意义。
1.2 历史研究的内涵和外延
关于历史研究的内涵,习近平第二十二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的贺信中指出历史研究是一切社会科学的基础,承担着“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的使命。重视历史、研究历史、借鉴历史,可以给人类带来很多了解昨天、把握今天、开创明天的智慧。历史研究的对象是人类历史进程中存在,其目的在于揭示人类历史发展的对应规律和特点,对于研究过去,指导现在生活具有丰富的科学意义。历史研究经过多年的发展现在已明显的呈现出几个特点:①3个范式,从鸿篇巨著让位到细部深描,从政治史、战争史延伸到经济史、社会史,从西方中心观慢慢过渡到东方中心观;②二个视角,革命化视角和现代化视角。现在国内比较通行的历史学可以分为考古学、世界史、中国史3个一级学科,史学理论及史学史、考古学及博物馆学、历史地理学、历史文献学、专门史、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世界史等8个二级学科,现代化的历史学科体系已初步建立,历史研究的内容也比较丰满起来。
科学技术史是关于科学技术的产生、发展及其内部规律的一门学科。科学技术史主要侧重于研究科学技术内在的逻辑联系和发展规律,同时探讨科学技术与整个社会中各种因素的相互联系和相互制约的辩证关系。因此,科学技术史既不是一般的自然科学,也不同于一般的社会历史学。它是横跨于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之间的一门综合性学科,是基于科学技术和历史学科长期交叉融合的结果。目前国内各顶尖高校和学术研究机构均高度重视科学技术史的研究和搭建,组建了一大批学术研究机构,产生了丰富的研究成果。北京科技大学是国内较早关注科学技术史的高校,该校在柯俊院士等老一辈科学家的关注与带领下,从最初编写中国冶金史到技术科学史硕士的建立,后来又获得技术科学史博士学位授予权,技术科学史与自然科学史等专业合并调整成科学技术史一级学科,该校成为国内第一个科学技术史(工学)博士点。另外中科大,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也相继后续发力成立一系列相关科研机构,慢慢搭建起我国科学技术史的学科研究机构。
2科学技术在历史研究中的工具理性作用
关于历史研究领域里面还有很多科学技术的成分,如遥感信息技术、虚拟现实等成分,这些都有效组成了历史研究的一部分,相信经过未来一段时间的发展,历史研究中科学技术的成分将会越来越重。
2.1 科技考古
现在在学术界,特别是在文博界,科技文博已经是一个非常热门的词汇。利用C14测定技术、遥感技术以及人工智能方面的虚拟现实技术能够有效促进相关文物的管理与修复,让陈旧的文物以一种新的形式重新展现处理。首都博物馆在2016年的“王后·母亲·女将——纪念殷墟妇好墓考古发掘四十周年特展”中,便充分利用VR技术将这一时期的相关建筑及发掘文物进行科学虚拟复原,向广大观众详细地展示了妇好墓的完整建筑构造以及关于其入土的整个过程过程。中国测绘科技馆则借助数字技术与实体沙盘,把相对枯燥的数据转化为生动的语言便于观众理解。天水民俗博物馆则使用异形投影技术,在模型上依次幻化出不同角色的秦腔戏剧脸谱图案,观众还可以DIY戏剧脸谱并打印出来作为留念。2008年我国北京奥运会开幕意义上《清明上河图》便以一种3D+VR的科学形式活灵活现的运动了起来。
2.2 科技文博
马克思指出科学是历史的有力的杠杆,这充分说明科学技术最初就充当了历史研究的理性工具作用。科学技术自产生起就对历史研究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研究,特别是早期活字印刷术的出现直接促进了历史文献的书写方式,C14规律的发现也直接应用到考古与文物修复这块。在现在的生活中,科学技术在历史研究中的工具性作用更是产生了百花齐放的作用: 从1940年代的放射性碳测定年代技术到1960年底的遥测技术,考古学家们一直都是未来主义技术的最早采用者。今天的考古学家们借助许多科学领域的专业知识,操控着精密的设备和技术来更深入的了解那些古老的世界。我国著名的夏商周断代工程就曾大量引入科技成分,借用C14的分子生物学的科学原理进行年代分期,很多困扰已久的问题通过科技成分的引入实现了很大突破与解答。
2.3 历史大数据
现今我们生活中已经对大数据已经不再新鲜与敏感了,大数据的概念与应用涉及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在历史研究领域,大数据体系也慢慢建立起来。在论文搜索这块,我们可以查阅百度学术,中国知网,爱学术,万方数据,维普等一些列论文查询数据库;在文献搜索这块,我们可以查阅爱如生,鼎秀,瀚堂典藏,中国方志库等诸多文献数据库。这些大数据的建立与应用有利于我们快速搜索查询资料,提高我们做历史研究的效率。
3科学技术的历史研究中的变迁本身就形成了历史研究的一部分
世界动物卫生组织非洲猪瘟参考实验室的专家表示,非洲猪瘟病毒感染家猪虽然病死率高,但是感染这种病毒猪如同老年人一般,行动缓慢,并不像口蹄疫、经典猪瘟那样迅速在场内、场间传播。如果养殖场能坚持执行严格的生物安全措施,切断病毒传播路径,就能够有效保护家猪不受侵害。
科学技术在促进历史研究革新的过程中自身也纳入到了历史研究的视野,衍生了诸多细分研究领域。
3.1 计量史学
计量史学是运用数理统计和相关模型来构建历史研究框架,致力于提升历史研究效率,提供更具量化研究路径和数字真实性的一类历史学研究领域。国外计量史学研究出现较早,且应用模式比较成熟且丰富,产生了诸多理论成果。现今国内关于计量史学的探讨与应用正日益受到广大历史学研究人员的青睐与关注,运用计量史学进行学术研究与论文写作已经成为了一种风潮,广受好评。计量史学目前应用比较广泛一般是图表法,模型法,数据检索法等等,这些方法虽然自20世纪80年代引进中国,但却在中国应用的非常普遍。
3.2 科学技术史
传统实地数据采集方式,以样地重金属调查为例,除了携带相关土壤重金属检测设备外,另有专人携带相当数量各类表格文件,围绕样地的众多样点,每检测1次,就在相应表格上记录1次,期间还要防止将不同重金属数据记录到错误表格上;调查完后,将记录的各表格文件中数据带回,输入到计算机中,进行数字化处理。此种作业方式效率非常低,携带文件不方便,浪费人力、物力。若采用可定制的数据采集方法,效率将得到大大提升。
科学技术与历史研究不是孤立存在的,两者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与交融。具体分析科学技术、在历史研究过程中的应用时,可分为以下几方面。
4科学技术与历史研究从工具理性走向人文统一的辨证思考
学科交叉法在欧美国家大学等研究机构已广泛使用,并取得了丰富的理论成果与实践经验。然而在中国大陆在跨学科交叉法的应用的不是很普遍,目前只在国内顶尖高校和港澳台一些高校应用的相关普遍。分析其缘由:①可能是由于中国传统历史研究思维偏向于整体性,忽视了其他学科的渗透应用,没有形成跨学科交叉研究的氛围与习惯;②可能是源于跨学科复合型高端历史研究人才相对较少,在国内的影响力过于小,没法引起广大历史研究者重视。这种现状的弊端深深让人担忧,也让笔者个人有深深的使命感:决心致力于跨学科历史研究的推广与应用。
4.1 历史研究中跨学科交叉法
科学技术的地位不言而喻,在历史研究最初充当理性工具的作用,大大提高了历史研究的效率,促进了历史研究领域的细分,特别是在现在互联网+的背景下,各类科技考古,科技文博,科技文献等等新形式层出不穷,各种文献大数据,共享APP广泛出现,给历史研究带来了新的时代。同时历史研究也普遍关注于科学技术的应用,衍生了计量史学、科学技术史等细分领域,关于科学技术的历史研究机构如雨后春笋般在各大高校和研究机构出现。这种打破学科界限,从工具走向统一的过程值得人们深深反思与考量。
4.2 历史研究中的学科融合
科学技术在促进历史研究革新的同时也进入历史研究的视域,产生两者之间的交集:计量史学和科学技术史,相信还会产生更多的细分研究领域,如分子历史学、智能史学等等,这是一个非常好的趋势与方向,值得人们深深思考。在当今互联网+和人工智能的大背景下,历史研究应积极打破学科界限,解放思想,主动融入到这些大环境中,充分运用其所长实现自我革新,同时密切关注历史研究新的领域。历史研究中的这些学科融合必将拓展历史研究的技术层面、丰富历史研究的研究内容,对历史研究而言是一个新的提升与发展。
4.3 不忘初心,无问西东
在历史研究的过程中,我们要积极运用学科交叉法,主动推动学科融合,笃定我们历史学研究者求真求知的初心。在以后的历史研究过程中,我们应秉持追求真知的态度,打破国别、打破民族、打破区域、打破学科等界限,突破固定思维,把一切知识融合在一起,真正实现把追求知识作为历史研究最基本的出发点。西湖大学校长施一公院士在其竞聘讲演中谈到:搞妥西湖大学是我肩上当仁不让的义务。人生为一件小事而来,西湖大学即是我性命中的这件小事。我曾经做好筹备,毫无生存地支付我的扫数心力,以没有忘初心、无问西东的求实立场,带着全社会、国度、当局以及全体师生员工的重托,使西湖大学成为国度以及平易近族的自满。笔者觉得这对我们年轻的历史学研究者更具有丰富的启发意义,更加坚定从事学术研究,追求真理知识的初心。
5结束语
科学技术伴随着人类的起源而发展,并在人类社会的长期发展过程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影响和作用。在本学科的历史研究中,科学技术的作用更是不可忽视,从最初的活字印刷术的出现促进了历史文献书写的革新,到近代多次革命的出现促进了历史学科各研究领域的细分,直到现在科技考古,科技文物修复,数字化历史记载,历史大数据的应用都充分说明了科学技术的地位。在科学技术助力于历史研究的过程中,其本身也组成了历史研究领域的一部分,衍生出了计量史学、科学技术史等一些列细分研究分类,出现了一大批丰富的科研机构,诸多学者关注于这些领域,并取得了丰富的理论成果和实践经验。科学技术在历史研究的理性工具走向了人文统一,充分说明了两学科之间丰富的内涵,也说明了学科交叉与融合,知识的共通与转化,这对我们打开学科界限,运用跨学科进行学术研究具有丰富的指导意义。
幼儿是用感官和双手来探索这个世界的。用一双明亮的眼睛欣赏不同的绘画方式,用自己的双手去感受不同的绘画工具带来的视觉冲击。作为教师,应该尊重幼儿的自主感受,打破画种和材料的界限,不受绘画技法的限制,创设让幼儿自主表现的机会,营造一种幼儿敢于大胆表达的氛围。
第二步,当p和s存在且p是发散性属性,需要检测修复s的p发散性属性不一致性,如果插入操作执行,但是o不存在,o的生命区间为修改后的数据的有效时间。
[参考文献 ]
[1] 王士舫,董自励.科学技术发展简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2] 周光召.中国科学技术发展的历史现状和展望[J].管理世界,1989,(1):185~189.
[3] 段瑞华.科学技术革命与社会主义之历史演进[M].武汉: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96.53.
[4] 王慧峰.文物与科技:当历史遇上未来——北京故宫博物院的数字革命探索[N].人民政协报,2017-12-5.
[5] 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文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372.
[6] 新华网网址.习近平致第二十二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的贺信[EB/OL]. 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15-08/23/c_1116344061.htm,2018-07-07.
中图分类号 :C912.81;C9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6921(2019)06—0006—03
收稿日期 :2019-01-20
作者简介 :王剑波(1988—),男,湖北仙桃人,就读于江西省赣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
标签:科学技术论文; 历史研究论文; 工具论文; 融合论文; 赣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