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市一人民医院 湖南岳阳 414000)
摘要:目的 探析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急性重症心力衰竭的效果及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8月19日-2017年8月18日我院收治的急性重症心力衰竭患者的74例为研究对象,将患者平均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分别行常规治疗和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心功能、全身状况及心血管意外事件的情况。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心功能和全身状况均优于参照组(p<0.05),心血管意外事件的发生率为5.41%,低于参照组的24.32%(p<0.05)。结论 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急性重症心力衰竭的效果显著、患者的预后较佳,是一种理想的治疗药物。
关键词:急性重症心力衰竭;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效果;预后
急性重症心力衰竭是各种类型心血管病发展的严重后果,是心脏负荷加重及心肌收缩力下降引起的综合征,具有发病急骤、病情进行性加重的特点,患者5年内的死亡率高达67%[1]。笔者选取74例患者进行本次研究是为了探析重组人脑利钠肽在急性重症心力衰竭患者治疗过程中的效果,总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8月19日-2017年8月18日我院收治的急性重症心力衰竭患者的74例为研究对象,并排除合并严重心律失常、心瓣膜疾病、肥厚性心肌病、限制性心肌病、恶性肿瘤、甲状腺疾病严重疾病、肝肾功能严重不全、心源性休克及无法耐受本次研究所用药物的患者。
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患者平均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参照组男女患者比例为21/16;年龄最小46岁,平均79岁,平均年龄(58.32±4.75)岁;病程最短2个月,最长4年,平均病程(1.96±0.31)年;心功能Killip分级[2]:Ⅱ级17例、Ⅲ级12例、Ⅳ级8例。研究组男女患者比例为23/14;年龄最小45岁,平均80岁,平均年龄(58.34±4.76)岁;病程最短3个月,最长4年,平均病程(1.97±0.32)年;心功能Killip分级:Ⅱ级18例、Ⅲ级12例、Ⅳ级7例。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治疗方法
参照组:给予患者利尿、扩血管等常规组治疗。
研究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患者1.5μg/kg的注射用重组人脑利钠肽(成都诺迪康生物制药有限公司生产,批准文号:国药准字S20050033,规格:0.5mg×1瓶/盒)静脉推注,之后给予患者注射用重组人脑利钠肽连续72h的静脉滴注。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心功能[左室射血分数(LVEF)、每搏输出量(SV)、心脏指数(CI)及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全身状况及心血管意外事件的情况。观察患者治疗后的尿量(24h尿量<400mL为少尿,24h尿量<100mL为无尿)、踝部水肿、肝肿大、肺部湿罗音、胸腹腔积液及颈静脉充盈或怒张的程度对患者的全身状况进行评估,总分的分值为0~6分,得分的高低与患者全身状况的好坏呈负相关[3]。
1.4统计学分析
应用SPSS18.0软件分析和处理研究数据,p<0.05,则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74例患者治疗后的心功能
行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的研究组患者心功能优于参照组(p<0.05)。具体数据详见表1。
2.3两组患者治疗后心血管意外事件的情况
参照组患者治疗后室速或室颤3例、心力衰竭再次入院3例、严重心律失常2例、心源性死亡1例,心血管意外事件的发生率为24.32%;研究组患者治疗后室速或室颤1例、心力衰竭再次入院1例,心血管意外事件的发生率为5.41%。二者比较后,差异具有统计学价值(p<0.05)。
3.讨论
急性重症心力衰竭是临床上常见的急危重症,以器官灌注不足、急性肺淤血、心源性休克及肺水肿为主要病变[4],若未给予及时、有效的治疗,患者可并发呼吸衰竭及多系统功能的急性损伤。因此,临床治疗以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与心脏功能衰竭为主,避免脏器损伤向不可逆阶段发展[5]。
重组脑利钠肽是利用生物重组技术形成的一种肽类物质,其结构与人体内源性脑利钠肽一致,不仅可以对患者的心肌纤维化和血管的扩大起到抑制作用,还可以激活交感神经系统、拮抗继发性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6]。研究中,研究组患者治疗后心功能优于参照组(p<0.05),说明重组脑利钠肽治疗急性重症心力衰竭的效果显著,且研究组患者治疗后的全身状况优于参照组,心血管意外事件的发生率低于参照组(p<0.05),说明重组脑利钠肽可改善患者的预后。
综上所述,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急性重症心力衰竭的效果显著、患者的预后较佳,是一种理想的治疗药物。
参考文献
[1]苗慧慧,杨立明,张艳丽等.P(Aa)O2与CVP在重症心力衰竭机械通气病人撤机中的预测作用研究[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6,14(11):1263-1265.
[2]王永红,王剑波,龙晓莉等.重组人脑利钠肽对高龄急性心肌梗死合并泵衰竭患者心肌重构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4,34(21):5949-5951.
[3]嵇朝晖,温晓红,戴竹泉等.左西孟旦注射液治疗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J].中国生化药物杂志,2017,37(5):263-265.
[4]常超,信栓力,刘吉祥等.重组人脑利钠肽对急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和炎症介质的影响[J].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2013,22(5):505-507.
[5]汲海燕,序贯性通气治疗重症急性左心力衰竭伴呼吸衰竭患者的疗效[J].医疗装备,2017,30(10):103-104.
[6]吴建华,蔡晓盛,潘景业等.Rh-BNP联合硝普钠对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流动力学、心功能及循环因子水平的影响[J].中国生化药物杂志,2017,37(5):240-242.
论文作者:蒋沁娟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7年第1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20
标签:患者论文; 心力衰竭论文; 人脑论文; 重症论文; 功能论文; 心血管论文; 平均论文; 《航空军医》2017年第1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