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安全可靠度是评价建筑结构设计是否合理的主要指标,也被称为可靠度。安全性是指建筑工程项目使用时可抵抗外部带来的负荷,并且在发生自然灾害以及其他安全事故中能够维持建筑的稳定性,不会因发生安全危害事故而影响建筑内人的生命和财产安全。为了使建筑结构设计更加安全,不但要提升设计人员的综合能力,更要关注并研究影响建筑结构安全性能的因素。
关键词:建筑结构设计;安全;可靠度;提高措施;必要性
1 建筑结构设计安全可靠度的分析
假如建筑使用时其结构被破坏,就会造成建筑下陷、坍塌等更多影响人类生命财产安全的事故,从而导致无法弥补的损失。根据有关规定,将建筑结构分为三个安全等级。建筑结构设计的结构构件一般都能满足建筑安全的等级要求。建筑设计工作的基本目标就是在现有经济条件下保证建筑结构有较高的安全可靠度。一般情况下,建筑物必须要满足下列需要:①建筑结构在正常使用情况下的安全性能,与此同时,还要充分考虑其他影响建筑结构稳定性的因素,保证建筑物使用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②设计建筑物时,设计者要对结构的实用性以及适用性进行更深层次的研究,从而使资源能够有效的被利用,节省建筑物投入的资金;③必须要保证建筑物的结构耐用性,即我们所说的建筑物的可靠性。所谓建筑可靠度就是建筑物在一定的使用年限、一定的条件下能够满足预定作用的概率。
2提升建筑结构设计安全可靠度的必要性分析
2.1建筑产业发展现状
社会经济的发展越来越迅速,老百姓的生活水平也不断的提高,因此人们在生活观念方面就有了巨大的改变,同时对建筑物的作用也有了更多的要求。为了使建筑结构能跟上现代人的生活要求,设计师就要不停地创新,从而促使更多的新型建筑结构方式的诞生。提高建筑结构设计的安全可靠度也是促进该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
2.2与国外建筑业相比存在差距
与欧美等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建筑在安全可靠度方面还要加以提高。中国政府对房地产行业的监管相对来说比较严格,制定并实施了很多保障建筑结构设计安全的法律法规。
2.3满足现代建筑需求
现代建筑设计中,结构设计人员需要结合自身丰富的设计经验,以及扎实的专业基础,综合性思考,完成建筑结构设计工作。结构设计中需要考虑到的安全因素众多,其中包括建筑结构抗震性能、防火性能等,这些内容也是现代建筑设计的要点。特别需要注重的是建筑结构对不良自然灾害的抵御能力,结构设计人员对该内容必须要给予高度重视。促进建筑结构设计安全可靠度提升,可以满足现代建筑工程项目建设的需求,促进建筑业不断发展。
3建筑结构设计可靠度影响因素
3.1水平荷载参数影响
建筑结构框架在搭建过程中,不单单需要考虑整体建筑在地面上的垂直荷载,还应当根据当前环境与楼体外表面设计水平恒荷载的承受能力,以确保相应建筑体系能够稳定,并在此基础上赋予建筑功能的可持续使用。其中针对建筑结构水平荷载变量供分为两种进行分析。首先,主要是建筑居民或外部给予的非定向水平荷载力,这种力一般没有确切估量标准,故而,在制定此种水平荷载力的同时,拟定一个荷载值在现有结构设计中,并依据房屋墙体构造将室内首层窗台以下部位进行混凝土结构整体浇筑施工,便是有效的人为水平荷载控制的条件,若相关设计专业对此部分涉及不深,极容易导致墙体应力出现问题,从而导致下部墙体功能性丧失;其次,另一种水平荷载主要是建筑建成后所面临的自然环境荷载,常见如风荷载、雨雪荷载等,此种荷载虽然相较于直接的作用力影响较小,但依据建筑功能长时间的使用,会针对建筑基准期产生影响,并为后续建筑结构体系的刚度产生干扰。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2施工质量影响
在相对完善的结构设计施工开展过程中,针对结构材料、施工技术、基础深度、基坑条件等多方面均应当进行着重关注,其中任何一环在施工质量上难以满足功能需求便会导致建筑功能使用出现问题。例如,在钢筋混凝土施工环境中,针对混凝土混合强度与钢筋型号使用错误,模板搭建不规范、基础预埋深度不足都会为建筑功能的使用埋下隐患。故而,只有严格把控施工质量,并强调细节操作的可靠性,才是有效确保建筑质量的条件基础。
4保证建筑结构设计可靠度的有效途径
4.1提高对建筑抗震设计重要性的认识
建筑结构的抗震性对建筑结构的安全性与稳定性有着非常显著的影响,同时其也是评价一个建筑结构可靠度的一个重要指标。因此建筑设计单位一定要增强设计人员对结构设计抗震指标的认识与了解,同时还要采取有效措施,不断地提升设计人员自身的抗震意识与安全意识,进而更好地保证设计人员在建筑结构设计中能够充分考虑到可靠度的要求。设计人员在日常工作中还要积极总结经验教训,以此来更好地提高建筑结构设计的质量与水平。
4.2充分掌握建材自身的质量
建材的质量对建筑工程而言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设计人员要对市面上的建材质量进行充分地了解。在结构设计前,设计人员应开展全面的市场调查,同时还要对建材予以全面充分地了解,确保最终的设计能够充分达到设计图纸以及设计方案的实际要求。避免由于建材自身的质量无法达到要求,而影响了建筑结构设计的可靠度。
4.3加强对施工的管理与监督
设计前后的监督和管理十分关键,为了更好地保证设计的监督与管理,必须要在实际的工作中对管理制度进行全方位的改进和完善,同时还要对建筑工程开展严格的监督,确保工程建设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设计前,设计人员要对工程周围的环境予以全面勘察,同时还要将实际情况以书面报告的形式递交给建筑企业。在设计工作结束后,审查人员还要按照报告的内容对设计进行可靠度评定,将评价报告递交到管理层当中。
4.4对设计人员开展全面培训,提高专业素质
当前,一些设计人员在设计工作中态度不认真,同时也不能积极地承担自己的责任,在专业知识方面也没有及时更新。因此在专业素质上还存在着非常明显的不足。而这就需要不断提高设计人员自身的专业水平。所以必须要吸引更多的专业人才,同时还要对设计人员进行系统化和规范化的专业知识以及安全培训,从而更好地满足当今时代的发展要求。此外还要对设计人员开展专业考核,对于专业素质不能满足考核标准的人员进行再次培训,再次考核后依然没有达标的人员应调岗或淘汰,从而更好地提高设计人员对建筑结构设计工作的重视程度。
4.5严格遵守标准,确保建筑结构设计的可靠度
设计人员在日常工作中一定要及时地提出自己的疑问,同时还要对设计规范中不合理的部分进行适当的讨论,并对相关的问题进行详细的说明,提出自己的意见和看法。建筑设计人员在日常工作中还要形成一种相互监督,相互牵制的制度,及时举报违规行为和违规人员,进而能够更好地避免更大的损失。
结束语
建筑行业的迅速发展使人们对建筑工程设计提出了更多的要求,建筑结构设计的安全可靠度是保证建筑应用安全的根本。因此,建筑设计师必须加大研究分析的力度,从而最大程度的保证建筑结构设计是安全可靠的。文章对如何提升建筑结构设计的安全可靠性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分析,以期对设计人员有一定的帮助。
参考文献:
[1]李永玉.建筑结构设计可靠度的影响因素研究[J].建材与装饰,2017(51):124.
[2]夏印之.针对建筑结构设计可靠度探讨[J].低碳世界,2017(35):238-239.
[3]李爱兵.建筑结构设计可靠度的影响因素浅述[J].居舍,2017(33):71.
[4]符敏.建筑结构设计可靠度的影响因素研究[J].建材与装饰,2017(39):96-97.
论文作者:周伟1,张中玲2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3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3
标签:建筑论文; 结构设计论文; 可靠论文; 荷载论文; 设计人员论文; 建筑结构论文; 要对论文; 《基层建设》2018年第3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