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独具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政党论文,中国论文,特色论文,制度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的基本原理告诉我们,政党制度又叫政党政治,它是一个国家的政党行使政权或干预政治时的方式、方法、程序等形式的统称。政党政治是当代世界各国政治的共同特点。然而,由于各个国家历史传统和国情不同,各自的革命进程也不相一致,使得各国政党制度的形成、确立各具特色。江泽民同志《在庆祝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成立五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是适合中国国情、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型政党制度。”
一、独具中国特色政党制度产生的必然性
在目前我国政治舞台上,除了执政的中国共产党以外, 还存在着8个民主党派,它们是: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中国民主同盟、中国民主建国会、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国农工民主党、中国致公党、九三学社、台湾民主自治同盟。在中国长期的革命和建设事业中,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真诚合作,竭诚共事,民主协商,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为共同的目标而努力。
那么,在我们这样一个幅员辽阔,人口众多的大国里,为什么会有中国共产党同民主党派紧密团结、竭诚共事?为什么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能够建立并坚持这种多党合作的政治制度?邓小平同志指出:“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实行多党派的合作,这是我国具体历史条件和现实条件所决定的。”这画龙点睛之笔,切中要害地点明了中国产生这种政党制度的历史必然性。
(一)这是我国特殊历史条件下的产物
人所共知,近代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相互勾结,共同统治和压迫中国人民,特别是帝国主义国家的不断侵略和掠夺,不但给中国的劳苦大众造成极大的灾难,使他们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而且还导致中国的民族工业受束缚、受压抑,发展缓慢。这样的社会性质和矛盾,决定了旧中国是一个两头小、中间大的社会。所谓两头小,一方面是指领导中国革命的无产阶级。这个阶级按周恩来的说法,它是本事大、人数少、力量小;另一方面是指作为革命对象的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它们在社会总人口中也是少数,是帝国主义的走狗,代表着落后的生产关系,是革命的敌人。在这两个根本对立的阶级之外,存在着大量的中间阶级。主要是农民、民族资产阶级和上层小资产阶级,以及同这些阶级相联系的知识分子和其他爱国主义人士,从而形成了中间大的状况。这广大的中间阶级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即受帝国主义的压迫,又受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束缚。因此,他们具有强烈的爱国心和反帝反封建、反官僚资本主义的政治要求。
然而,在我国特定的历史环境中,近代中国没有产生过代表农民阶级利益的政党。辛亥革命前后,虽然出现过一些小资产阶级和资产阶级性质的政党,但是,由于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经济不发达,民族资产阶级具有天生的软弱性和动摇性,小资产阶级是汪洋大海,具有保守性和散漫性。加之国民党反动派实行一党专政和法西斯统治,剥夺了人民一切民主和自由的权利,使它们无法形成自己独立强大的政治力量,不可能在国民党和共产党之外形成第三大党,以实现其本阶级的要求。因此,他们要从根本上摆脱帝国主义的压迫和封建主义的束缚,争取生存与发展的权力,就必须向工农阶级寻求支持和合作;而无产阶级及其政党要领导中国革命取胜利,也必须争取联合这些阶级或阶层,建立包括大多数人在内的广泛的统一战线,以便彻底孤立和打击最主要的敌人。正是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我国的各民主党派基于爱国民主和维护自身利益的要求,经过长期的孕育、发展,在关系民族危亡的抗日战争时期和两种命运、两种前途决战的解放战争时期,在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政策的影响下,为中华民族的救亡图存而纷纷成立起来。有的党派经过反思,放弃了“中间路线”,与其他党派一起走上了与共产党合作和结成同盟的道路,与共产党风雨同舟,并肩战斗,为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新中国,做出了贡献。历史表明,在中国的政治舞台上,各民主党派从成立之日起就是以国民党独裁统治的反对者和中国共产党的同盟者的姿态出现的,这是形成中国多党长期合作的重要基础。
(二)这是由民主党派的性质所决定的
马克思主义认为,政党是社会经济和阶级斗争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一般地说,政党是代表某一特定阶级,并为这一阶级的利益服务的。但是,在一定历史条件下,政党也可能是几个阶级的联盟,并为几个阶级的共同利益服务。我国的民主党派正是如此。从我国各民主党派形成时的社会基础看,主要是民族资产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和它们的知识分子,以及其他爱国主义分子。它们代表和反映的虽然主要是民族资产阶级的利益和要求,但它们都不是单一阶级的政党。而是这些阶级、阶层的人们在反帝爱国斗争和争取民主斗争中的广泛政治联盟,就其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行动纲领和政治主张来说,主要是反帝爱国和要求民主。这同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纲领是基本一致的。正是这种一致性,使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团结合作,建立和发展人民民主统一战线有了共同的政治基础。可见,我国各民主党派的这种政治联盟的性质,就为我国实行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提供了历史条件。
到了社会主义时期,特别是在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由于剥削阶级作为一个阶级已不复存在,民族资产阶级、上层小资产阶级及其知识分子已经逐渐成为社会主义劳动者的一部分,因此,民主党派的性质,随着其社会基础的变化而由代表民族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和与之相联系的知识分子的阶级联盟的政党,逐步转变为代表一部分社会主义劳动者利益的政党。这一性质的转变决定了:各民主党派的政治纲领和奋斗目标,均与中国共产党和中央人民政府在不同时期的总任务相同。在行动上,同中国共产党“风雨同舟,患难与共”,在社会主义时期的各个历史阶段,经受了严峻考验,作出了重要贡献。今天,他们又动员和组织成员面向社会,深入调查研究,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提出方略和建议,尤其是在实现祖国统一大业方面铺路搭桥,力肩重担。正如邓小平所指出的:“我国各民主党派在民主革命中有过光荣的历史,在社会主义改造中也作了重要的贡献。”“现在它们都已经成为各自联系的一部分。社会主义劳动者和一部分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的政治联盟,都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政治力量”。(注:《新时期统一战线文献选编》第86~87页。)民主党派在新的历史时期属性的改变和所处的地位,为我国实行多党合作提供了现实的条件。可见,我国之所以实行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是由民主党派的特性决定的。
(三)这是由民主党派与中国共产党长期合作的历史所决定的
在中国共产党正确的统战政策的影响和指导下,我国各民主党派从成立之日起,就同中国共产党建立了不同程度的合作关系。并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践中逐步发展了这种关系。
在抗日战争时期,他们同共产党合作,共同为坚持抗战、团结、进步,反对国民党顽固派的投降、分裂、倒退而斗争;日本帝国主义投降后,他们同共产党一起,反对国民党的内战独裁政策,为和平民主而奋斗,在人民解放战争即将取得最后胜利的时刻,各民主党派公开宣布站在人民革命一边,同共产党一道为推翻国民党的反动统治、建立新中国而共同奋斗。接着,各民主党派响应共产党关于召开新政协、成立民主联合政府的号召,其领导人陆续进入解放区,宣布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同共产党一道筹备新政协,参与制定《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选举产生了中央人民政府,宣告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
新中国成立后,在中国共产党成为领导全国政权的执政党的历史条件下,各民主党派接受共产党的领导,拥护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共产党继续保持和发展了同各民主党派的合作,团结他们参加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共同协商、讨论国家政治生活和统一战线的大事,使他们彻底完成了民主革命任务和顺利地实现了由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历史转变。然而,从1957年下半年开始,由于“左”的错误的干扰,多党合作制度遭到了破坏,特别是“文化大革命”,使各民主党派的工作停顿十年之久。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共中央加强了民主党派的工作,把它们当做助手和诤友,使各民主党派得到了很大恢复和发展。经过建国后五十年锻炼和考验的各民主党派,同共产党在政治上更加一致,关系上更加协调,合作的更加紧密。它们都明确拥护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拥护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为建设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国家,为实现祖国统一大业,为反帝、反霸和维护世界和平贡献力量,从而使我国多党合作的政治制度更加巩固。
总之,历史事实表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派合作共事,是在我国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是由我国历史的和现实的条件所决定的,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正如周恩来所说:“在中国具体历史条件下,民族资产阶级必须走今天这样的路,民主党派也必定是今天这样的类型,这是历史的必然”。 (注:《周恩来统一战线文选》第347、179、171页。)
二、独具中国特色政党制度的特点
1989年12月30日《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中明文规定:“我们实行的共产党领导、多党合作的政党体制是我国政治制度的特点和优点”。所谓特点和优点,是把中国摆在世界范围内,通过与其他国家的政党制度相比较而言的,正如《意见》所规定的“它根本不同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多党制或两党制,也有别于一些社会主义国家实行的一党制。它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革命与建设相结合的一个创造,是符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政党制度”。
(一)不同于西方国家的多党制或两党制
西方国家的两党制和多党制,是指西方某些资本主义国家两个或两个以上政党并立,为取得国家最高权力而相互竞争的政党制度,是资产阶级政党代表资产阶级掌握国家政权,实行资产阶级专政的一种手段。在实行两党制或多党制的资本主义国家里,通常是由在议会中取得多数席位或在总统竞选中获胜的那个政党上台执政的,称为“执政党”或“在朝党”,可以组织政府。在议会中获少数议席和没能参加执政的另一政党或其他一些政党称为“在野党”,也叫“反对党”,可以合法存在。当执政党地位一旦发生危机倒台时,在野党可以取而代之,实行“轮流执政”。这种产生于资本主义土壤中的政党制度,与产生于中国社会主义土壤中的中国共产党领导、多党合作的政党制度,有着根本的不同。正如周恩来指出的:“我国的各民主党派,不论名称叫什么,仍然是政党,“但不能用英美政党的标准来衡量,它们是从中国的土壤中生长出来的”。(注:《邓小平文选》第231页。)因此, 它具有自己独特而又鲜明的特点。
首先,产生的基础不同。西方的多党制是建立在生产资料私有制基础之上的,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中自由竞争、自由贸易特征在国家政治上的表现。其目的是通过代表各自垄断财团利益的政党的互相竞争、互相制约来调节资产阶级的内部关系,进行利益的再分配,以共同维护对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统治和剥削。而我国实行的共产党领导、多党合作的政党制度,是建立在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主体基础之上的。我们允许发展个体经济、私营经济以及中外合资、合作企业和外资企业,绝不是也不会改变我们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经济制度,而使其成为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有益的、必要的补充,适应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的实际状况的需要,促进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这种经济制度决定了我国不存在私有集团之间的利害冲突。不需要也不允许搞私有制下哪种为了资本利益而互相倾轧和竞争。
其次,依赖的制度不同。西方的“多党制”是适应资产阶级统治的一种形式,是垄断财团控制政权,瓜分权益的工具。尽管资产阶级都把它们实行的多党制标榜为自由、平等、民主的制度,但各政党代表的是各垄断集团的利益,各个垄断集团之间为了争权夺利进行着激烈的争斗。而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下,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之间没有根本的利害冲突,而是长期风雨同舟,荣辱与共,目标相同,方向一致,共同致力于社会主义事业,不存在也不允许存在象西方资产阶级党派那样的勾心斗角,争权夺势。
第三,政党之间的关系不同。西方国家的多党制,是一种竞争式的轮流执政体制。联合政府的各政党分别代表着不同垄断集团的利益,势均力敌,谁也不承认谁是领导党、谁又不得不承认都是执政党,共同领导,联合或轮流执政,台上、台下是“在朝党”与“在野党”的关系,是执政党与反对党的关系,相互之间明争暗斗,互相攻击,互相拆台。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下,中国共产党同各民主党派之间的关系,是共产党领导下的合作共事关系。各民主党派自觉接受共产党的领导,承认四项基本原则为合作共事的政治基础,参加国家政权建设,服务于社会主义事业。因此,我国各民主党派既不是“在野党”,更不是“反对党”,而是共产党的友党,是国家政权的“参政党”。不需要也不允许存在西方多党制下那种“轮流座庄”。
第四,代表的利益不同。在西方实行两党制或多党制的资本主义国家中,虽然采取的政党制度各有特点,但资产阶级政党都是由本国垄断财团操纵的,其实质都是为垄断资产阶级牢固地掌握国家政权服务的,维护的是垄断资产阶级的根本利益。正如邓小平指出的:“资本主义国家的多党制有什么好处?那种多党制是资产阶级互相倾轧的竞争状态所决定的。他们谁也不代表广大劳动人民的利益。”(注:《邓小平文选》第231页。)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 则代表了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的根本利益,是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手段,最终是为社会主义服务的。中国共产党一贯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根本宗旨,她向来都是人民利益的代表者,除了全体人民的利益之外,自身决无私利可图。而民主党派是一部分社会主义劳动者的政治代表和这部分劳动者利益的代表者。他们“在承认共产党领导这个前提下面,服务于社会主义事业”。因此,它们都是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政党。可见,两种不同的政党制度,代表的利益是迥然不同的。
最后,平等程度不同。西方国家的多党制,是资产阶级民主的装饰品,具有很大的虚伪性和欺骗性,是垄断资产阶级实现其统治的工具。从表面看,资产阶级各政党地位都是平等的,通过竞选,有的可以上台执政,有的可以在野评说,互相批驳,相互指责,台上台下吵吵闹闹,好象很民主,但实际绝非如此。因为在大鱼吃小鱼的社会中,在“金钱是政治的母乳”的条件下,资产阶级政党具有排他性,这就决定了大党和小党之间,只能是以大欺小,以强凌弱。享受民主、平等权利的只能是大垄断资产阶级。而在我国,各民主党派和共产党一样,都受到宪法的承认和保护,都享有宪法赋予的权利和义务范围内的自由、组织独立和法律上的平等地位。它们按照分工,独立自主地开展工作和活动,处理自己内部的事务,发展成员和出版自己的报刊等等。共产党对民主党派实行路线、方针和政策的领导,不介入不干预他们的内部事务,不包办代替他们决定自己的问题。在宪法的制约下,我国各政党之间相互独立、平等,相互尊重、支持,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的平等原则。
总之,我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具有自己独特而鲜明的特点,根本区别于资本主义国家的多党制。
(二)有别于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一党制
社会主义国家是劳动人民当家作主的新型民主和新型专政的国家,社会主义国家的政党制度,究竟应用什么样的形式,在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里并没有提出固定的模式,而是要按照各国的实际情况来决定。在东欧各国剧变前的罗马尼亚、匈牙利、南斯拉夫、阿尔巴尼亚四国和解体前的苏联实行的是一党制。所谓“一党制”,一般是指在一个国家里,只有一个政党单独执政,法律上和事实上都不允许其他政党与之争夺国家权力。这些国家之所以采用一党制,是完全由各国的历史特点决定的。如苏联社会主义革命胜利后,列宁曾试图在社会主义政治体制中实行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制度。早在十月革命前夕,列宁就多次提出争取同资产阶级自由派、社会革命党和小资产阶级的党实行联合。但是,在帝国主义的武装干涉和国内战争中,这些党派却完全站在反革命一边,同苏维埃政权作对。在此种情况下,布尔什维克党只好宣布立宪民主党人为人民公敌,并将孟什维克和社会革命党的代表从苏维埃内开除出去。十月革命后,布尔什维克也曾建议同左派社会革命党人建立“政府联盟”,让它与布尔什维克党“分掌政权”。但是,左派社会革命党人籍口反对签订布列斯特和约,发动武装叛乱,被苏维埃政权镇压。由于俄国资产阶级反对革命,苏维埃宪法明文规定剥夺资产阶级选举权。于是苏维埃政权由布尔什维克党单独掌握,历史地形成了苏联的一党制。1936年,斯大林认为:只有在阶级利益对立而不可调和的对抗性的阶级社会里,才有多党存在的可能和必要,而苏联已消灭了阶级对抗,所以他在关于苏联宪法草案的报告中指出:“在苏联也就没有几个政党存在的基础”,“只有一个党,即共产党存在的基础”。从此,苏联形成了一党制的局面。
东欧四国的情况,除阿尔巴尼亚一直只有一个政党——共产党(后改名为劳动党)外,其余几国在战胜法西斯,建立人民政权以后,都曾实行过共产党领导下多党合作的政权形式。如当时南斯拉夫政府中有共产党、民主党;罗马尼亚政府中有共产党、社会民主党、民族农民党、民族自由党;匈牙利政府中有共产党、小农党、社会民主党、全国农民党等。这些国家在社会主义改造阶段先后废除了君主制,实行土地改革和工业国有化的政策。在这个过程中,一部分代表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右翼的政治力量反对社会主义改造,不承认共产党的领导地位,脱离了政府而走向反动,引起了某些党派的分裂和改组。这几国的共产党和社会民主党为了争取工人阶级队伍的统一,在1948年左右也普遍进行了合并。这样,经过分裂、合并和改组,南、罗、匈这三国的政治制度中就只剩下一个共产党(工人党),不再有其他民主党派。
通过以上可以看出,苏东实行一党制的国家,与我国的政党制度具有很大不同之处。首先,从无产阶级政党内部关系看,苏东实行一党制的国家,他们的工人阶级政党有一个从统一到分裂,再由分裂到统一的过程。而中国工人阶级内部从未有过政党并列和合并的情况。这就使中国共产党具有巨大的凝聚力,不致象苏东有些国家那样,无产阶级在斗争中互相抵消力量。
其次,从无产阶级政党与其他党派的关系看,苏东实行一党制的国家,当无产阶级革命取得胜利后,有的资产阶级及其政党曾经企图利用国际反共势力和武器干涉为背景,推翻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政权,建立资产阶级政府;有的则反对社会主义改造,不承认共产党的领导地位,自动脱离政府而走向反动。结果被这些政府宣布为非法而取缔、解散。我国各民主党派在反帝反蒋斗争中,与中共密切合作。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与中共风雨同舟,患难与共。中共与他们是“净友党”,从未有过民主党派被解散、取缔之类的事。
最后,从实行不同政党制度的实践看,苏东实行一党制的国家,由于实行了一党制,社会内部不同的社会阶层、社会集团之间的不同利益要求没有通过一定的组织、一定的代表形式及时反映出来,结果造成了社会动乱和政局不稳。如苏联三十年代末肃反扩大化问题,长期得不到揭露和纠正,到1956年苏共二十大时,问题一旦暴露出来,就造成了苏联社会的动乱,同时也波及整个国际共产主义运动。1956年发生的匈牙利事件也就是如此。特别是1989年发生的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及当前俄罗斯频繁更换内阁,各派政治力量之间明争暗斗,也与此种政党制度有着很大关系。
我们中国共产党,采取了多党合作的形式,身边保留着八个民主党派,欢迎、鼓励他们对党提意见,监督共产党的工作。这样,身边就能经常听到来自各阶层、各社会集团之间的各种不同声音,使共产党能够与群众保持更加密切的联系,及时地调整和处理人民内部的各种矛盾,从而使党的领导不致于犯大的错误,犯了错误也能及时纠正。因此,我国实行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确实比一党制要优越的多。
三、独具中国特色政党制度的优点
中共中央宣传部下发的《关于社会主义若干问题学习纲要》中指出:“实行这种制度,有利于坚持和改善共产党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方向,有利于广泛联系和团结各阶层群众,巩固和扩大爱国统一战线,有利于反映最广大群众的利益和意愿,发展社会主义民主”。这三个“有利于”,就是独具中国特色政党制度优点的具体体现。具体说来,它的优点主要表现在:
第一,有利于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中国共产党是一个处于执政地位的党,它在国家政治生活和各项事业中居于领导地位。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是否正确,党风是否端正,直接关系着国家的命运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前途。毫无疑问,中国共产党是一个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根本宗旨的党,是伟大、光荣而正确的党。但这并不等于说,他不会有缺点,也不会犯错误,恰恰相反,他不仅过去犯过错误,而且今后也还会犯错误。因此,它特别需要听取各个方面的意见和批评,接受各方面的帮助和监督。而实行多党合作,加强各民主党派对中国共产党的民主监督,则是使共产党的重大决策更加符合实际,少犯错误、少出失误的有效措施。毛泽东在谈到为什么要让民主党派监督共产党这一问题时指出:“因为一个党同一个人一样,身边很需要听到不同的声音,大家知道,主要监督共产党的是劳动人民和党员群众,但是有了民主党派,对我们更有益”。(注:《斯大林文选》(上册)第100 页)江泽民同志在《庆祝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成立五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也指出:“在当代中国,共产党处于执政地位,需要始终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和批评,当然也需要始终接受一直与自己保持密切合作的各民主党派的监督和批评。”因为各民主党派中有较多的专家、学者或经营管理的行家,具有较高的文化科学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因此,共产党更需要听取来自各民主党派的意见和建议,从各民主党派的监督和批评中得到帮助。特别是各民主党派对共产党的监督,既不同于党的代表大会和人民代表大会所实行的带有约束力的权力性监督,又不同于直接来自广大人民的群众性监督。它们所提供的监督和帮助,正如邓小平所指出的:“能够于我们党提供一种单靠党员所不容易提供的监督,能够发现我们工作中的一些我们所没有发现的错误和缺点,能够对于我们的工作做出有益的帮助”。(注:《毛泽东选集》第5卷,第394~395页。)因此, 来自民主党派的批评、监督和帮助,是共产党克服工作中的缺点、错误的有效措施,是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的有效形式。
第二,有利于充分调动各方面人士的社会主义积极性,推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要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强国,必须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组成浩浩荡荡的大军、齐心协力地共同奋斗。我国各民主党派的成员以及他们所联系的那一部分社会主义劳动者和爱国者,特别是知识分子和原工商业者,他们具有较高的文化科学知识水平,比较熟悉现代科学技术,具有比较丰富的经营管理企业的经验,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一支不可缺少的重要力量。实行共产党领导的多党派合作,就可以把民主党派所联系的各方面人才的社会主义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加速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发展。特别自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的各民主党派根据自己的特点,利用自己的长处和便利条件,开展各种科学技术和经济管理咨询服务工作;兴办各类业余学校和各种培训班;从事智力开发和“智力支边”活动,等等。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作出了十分有益的贡献。
第三,有利于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巩固人民民主专政。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实质上是共产党领导下的一部分社会主义劳动者和一部分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行使政治权力的一种具体的政治途径和民主形式。各民主党派选派他们的优秀代表人物直接参加对国家政权的管理;各民主党派以政党的形式参加对国家大政方针的民主协商和对国家事务的民主监督,从而为人民当家作主、实现管理国家事务的权力提供了重要的手段和途径。与此同时,共产党通过与民主党派合作的这些具体形式;能够使共产党政府部门经常听到来自各个阶层、各个方面群众的意见、建议、批评和要求,集中各方面人士的智慧和力量,对于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巩固人民民主专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第四,有利于实现祖国和平统一大业。在新的历史时期,统一祖国、振兴中华,已成为中国共产党同各民主党派合作的共同奋斗目标。而在实现这一目标方面,民主党派的条件更优越,发挥作用的领域更为广阔,任重而道远。人所共知,民主党派具有广泛社会联系的特点,这一特点决定了民主党派不仅在四化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成为社会主义建设的依靠力量;而且在沟通海峡两岸的联系和交往,贯彻“一国两制”的方针,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伟大事业中,发挥出不可估量的作用。我国民主党派中,有一部分原国民党军政人员和其他爱国人士,他们同台湾同胞,特别是同台湾当局的一些党政要员有着各种各样的社会联系和历史联系。实行中国共产党的多党派合作,可以更好地通过宣传祖国大陆各方面的伟大成就和党的有关方针、政策,增进大陆和港、澳、台有关各方面的相互了解,开展各种经济和科学文化交流活动,不断扩大和巩固爱国统一战线,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早日实现。
总之,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的一个成功创造,是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个重要特征,是中国政治制度的一大特点和优点。我们应该用这样的基本观点来充分认识我国的多党合作制,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胆肝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始终如一地坚持和完善这项政治制度,从而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使这一独具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更加巩固、发展和完善,发挥出更大的作用。
标签:多党制论文; 一党制论文; 中国民主党派论文; 政治论文; 历史政治论文; 政党制度论文; 社会主义民主论文; 日本政党论文; 中国共产党论文; 国家社会主义论文; 人民民主论文; 民主制度论文; 社会阶级论文; 资产阶级革命论文; 时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