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教问题学术研讨会综述,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儒教论文,学术研讨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B222
文献标识码:D
文章编号:0511-4721(2001)04-0111-04
2001年2月24-25日,中国社科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在北京国家图书馆召开了“儒教问题学术研讨会”。出席这次会议的学者,除了世界宗教研究所的吴云贵、卓新平、曹中建、张新鹰、李申、方广锠、任延黎、金正耀、黄夏年、邢东田等人外,还有中国社科院哲学研究所、历史研究所、研究生院、国家图书馆、国家宗教局研究中心、山东大学、山东社科院儒学研究所、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南京大学、北京天坛公园等单位的专家学者方克立、张立文、蒙培元、周桂钿、陈来、郑万耕、赖永海、徐远和、蔡德贵、王中江、姚安等,以及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文化报、上海人民出版社等新闻出版单位的编辑记者,共30余人。“儒教是教”说的提出者,85岁高龄的任继愈先生也应邀出席。武汉大学郭齐勇教授向会议提交了书面发言。
一、关于什么是宗教
关于儒教是不是宗教的争论,最核心的问题在于究竟什么是宗教。有的学者指出,我们在儒教问题上的争论,与宗教概念上的“西方话语”有关。中国文化是一个独立发展的系统,而宗教概念来自西方,因此不少学者对宗教概念是否具有普遍意义表示怀疑。有的学者甚至认为,儒教是不是宗教纯粹是一个西方人的问题,中国古代无此问题,从三教关系来看,“儒释道”都是宗教。有的学者指出,这个问题的产生,确有一个文化问题。但二战以后,西方的概念也在不断地变化。任先生提出“儒教是教”说时,赞同者较少,现在接受的人多起来了,这与20年来我们认识了宗教概念的复杂性有关。有的学者指出,其实西方的观点也不尽一致,我们夸大了其中一部分人的观点。
有的学者认为,如果从价值的角度看,的确有个东西方不同标准的问题;如果从认识的角度看,就只有一个标准,不应有什么东西方之分。有学者指出,承认儒教是否宗教与价值观念有很大关系。西学传入后,受法国启蒙思想和科学主义的影响,我们更强调宗教的负面作用,如果把儒家文化与宗教联系起来,就贬低了它,所以一些从事传统文化研究和继承的人就很不愿意承认儒教是宗教。现在价值观发生变化,宗教被认为是合理的,海外新儒家就是从正面肯定儒家文化的宗教性的。有的学者指出,我们可以通过比较宗教学,找到几条基本的东西,不限于西方的含义,把宗教变成共名。对宗教概念有个大概的界定,困难就会少一些。
有的学者指出,说到宗教的共名,我国宗教学界比较有影响的是“四要素”说。该理论认为,由信仰和崇拜神灵的思想观念、情感体验、行为活动和组织制度构成的体系,就属于典型的宗教。按照这个标准,儒教既有信仰和崇拜神灵的观念系统,也有相应的情感体验、行为活动和组织制度,就是典型的宗教。近代梁启超和陈独秀之所以把儒教排除在宗教之外,恰恰不是以四要素,而是以是否讲来世和灵魂来判定的。其实按照恩格斯的论述,宗教最本质的属性就是相信和崇拜超自然的神灵,而是否讲灵魂和来世则是次要的。有的学者指出,儒教以天帝(皇天上帝)为最高神,有天地日月、英雄祖先、山林川泽、城隍关公以及孔圣先贤等多种祭祀,说儒教不讲灵魂和天国就无法解释这些现象。有的学者提出,说儒教是广义的宗教还可以接受,如果说儒教是典型的宗教,总觉得有些不像。有的学者则指出,这主要是把佛教和基督教的某些非本质特征当作宗教的典型特征造成的。从世界史范围考察,与儒教相似的宗教非常多,如古代埃及的宗教,古代两河流域的宗教,古代希腊罗马的宗教、甚至现在还有影响的神道教、印度教等。
二、关于儒教是不是宗教
弄清了什么是宗教的问题,判定儒教是不是宗教就比较容易了。否认儒教是教的学者,大多承认中国历史上的儒教(有的学者更愿意用儒家、儒学、儒术等词)具有宗教性,并且在历史上发挥着宗教的作用。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认为儒教是一种广义的宗教(精神化宗教、准宗教),但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宗教(制度化宗教)。有的学者指出,儒教之“教”是教化之“教”,而非宗教之“教”;儒教的“天”不是人格神,至少在汉代以后,随着社会的发展,儒者心目中的天越来越自然化;儒家的创始人孔子是人不是神,也不信神。如果说儒教是宗教,那么它是否也有组织管理系统(教团)?谁是儒教教徒(有没有入教仪式)?儒教作为一个大的宗教为什么在辛亥革命以后就不存在了?
持“儒教是教”说观点的学者认为,儒教不仅是广义的宗教,而且是严格意义上的宗教,是中国古代的国教。儒教有以上帝(天)为首的神灵系统,其重大举措都是在神的名义下进行的,如皇帝受命于天,对民众实施教化(宗教教育)等。儒教的自然之“天”与宗教之“天”是统一的。儒教的神除了“天”还有“地”,谁都知道地是脚下实实在在的自然之“地”,但还是要敬以为神。至于孔子信不信神,要全面地看。目前研究儒学最大的问题是撇开儒经讲儒学。与我们今天的教育不同,孔子时代教材是自己选的。儒经中有大量鬼神内容,作为教师的孔子如果不相信,何以育人。儒经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资源,读经是成为儒者的首要条件。与我们今天搞研究不一样,古代儒者对儒经的每一句话都确信不疑,奉为至理。孔子当然是人不是神,但老子、耶稣、释迦牟尼也都是人,这并不妨碍人们将他们奉为神。有的学者指出,即使仅以《论语》为依据,也不能说明孔子不信神。准确地而不是望文生义、想当然地理解《论语》中的话,孔子信神敬神乃是确凿无疑的事实。
有的学者指出,否认儒教是教的人有一个重要的疑问,就是儒教不像佛教和基督教那样讲来世和天国。其实宗教的本质在于相信和崇拜神灵,而不在于讲来世和天国。有的学者指出,中国古代儒释道三教互补,佛道二教已经讲了的东西,儒教就不需要讲了。有的学者指出,宗教文化具有广泛性、差异性,有神灵观念、讲今生、讲来世,就是宗教,任何宗教都有神圣和世俗两个方面,不可能只讲来世不讲今生。有的学者指出,许多宗教都是要建立地上天国的,比如犹太教。基督教讲天国,是因为耶稣建立地上天国的努力失败了。一个宗教如果能够在本土正常发展,一般是不需要另外的天国的。中华文明是世界上唯一具有连续发展历史的古老文明,儒教是从原始宗教不断演变发展而来的,这就决定了它具有特别突出的古代宗教的特征,而与佛教、基督教等较多人为创造成分、且在本土以外发达起来的现代宗教差别较大。也有的学者指出,其实后世的宋明理学与禅宗的差别已经很小了,而现代的基督教和佛教显然也比过去更加关注世俗生活了。
三、关于儒教作为宗教的特征
如果儒教也是严格意义上的宗教,那么它具有哪些特征?有的学者指出,儒教最突出的特征就是它的原生性、连续性和正统性。中华民族很早就形成了自然崇拜、图腾崇拜、鬼魂崇拜和祖先崇拜等原始宗教信仰,后来在夏商周三代发展为我国奴隶制时期的国家宗教。三代宗教的至上神是帝或天,在天帝之下有日月星辰、风雨雷电、山河湖海、英雄祖先等多种崇拜,政教一体,全民信教。春秋战国时代传统宗教开始解体,但经过孔子及其弟子和后学的继承、改造和发展,它又以新的形态在汉代取得国教地位,成为中国宗教的正统。孔子是传统宗教的继承发扬者,又是儒学的创立者,所以被奉为教主,其宗教也被称为儒教。儒教的最高教职是历代的封建皇帝,就像三代传统宗教的最高教职是奴隶制国家的君主、三代以前原始宗教的最高教职是华夏族的部落联盟首领一样。儒教的组织制度和国家政权是一体的,历代封建王朝专门设有礼部,其重要职能就是研究和决定国家应该祭祀哪些神灵以及如何祭祀,类似的宗教部门在秦汉以前是《周官》中的春官系统。
有的学者进一步指出,儒教的原生性、连续性和正统性,使它具有较多的原始宗教和古代宗教的特征,如政教一体、政府首脑充当最高祭司、以天帝为首的多神信仰、宗教教义与政治法律思想难解难分、以宗教教育代替国民教育、宗教往往随着国家政权一同消亡等。佛教和基督教是在传统宗教的基础上创立的新宗教,其教团组织是另起炉灶的,即便后来被奉为国教也容易保持独立的教团,而且为了扩大影响它必然要不断地外出传教,这反而有利于它向其他民族和地区传播,从而发展为世界宗教。这样的教团因为独立于政权组织之外,一般是属于下层人民的,所以比较强调个人灵魂的得救和来世幸福。而儒教因为是从古代正统宗教发展而来的,原则上是为上层统治阶级服务的,所以其关心的重点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其核心是以“君权神授”论来论证天子统治下民的合理性,而不太关注甚至忽视、蔑视追求来世与天国。孔子说,“未知生,焉知死”,“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就是引导人们要把人间的事情做好,然后用同样的原则对待彼岸之事就行了。
有的学者指出,儒教的落脚点在家族,其最大功能是稳定家庭和国家。在儒教中,天是天子的祖先,天子是宗子,百姓是小宗。儒教有几个原则,宗法、天地、鬼神、修齐、治平等,以小农家庭为基础,以孝为核心。儒教的彼岸世界是个虚拟的美好境界,三代王道之治就是儒教的天国。儒教在老百姓那里比较简单,主要是祭祀祖先;在统治者那里就比较完备,如敬天、祭祖、祀孔、祭先农社稷等。与基督教关心个人的命运相比,儒教更关心集体的命运。人格的自我完善,成贤成圣,都体现了儒教精神。儒学的终极关怀,就是生死问题,“仁者寿”,是对个体生命的关怀,但更关心大我,“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着眼于整个家族生命的延续。也有的学者认为,儒释道三教相互补充,佛道二教解决了的问题,儒教就不用管了,比如儒教里没有地狱,因为佛教里有。三教相互补充影响,是中国宗教的特点。
四、关于儒教问题学术讨论的意义
关于儒教问题的学术讨论有什么现实意义?有的学者认为,任继愈先生提出了一个非常大的思想史、哲学史、宗教史的问题。从宗教学角度研究儒家文化,别开生面,是对中国文化、中国宗教全面深入的探讨。它关系到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怎么理解,对宗教学理论的发展也会有很大的推动作用。但非要确定儒家文化是不是宗教文化,则意义不大。
有的学者指出,儒教问题的讨论对中国文化的国际地位,以及海外华人的生存状况,都有一定的意义。从海外看儒教,它不完全是个学术问题,而是海外华人如何区别于洋人的问题。儒教是世界华人的共同信仰,是连结中国人的精神纽带。讲宗教对话,各种宗教的代表都要强调其价值。中国这样一个大国,没有自己独特的宗教,显得不太正常。在有些国家,华侨的孩子出生时报宗教信仰为儒教,当地政府却不承认儒教是宗教,给他们带来诸多困难。这些华侨希望中国宣布儒教是宗教。
任继愈先生在会议的开始和结束发表了重要的意见。他说,我们提出儒教问题,不是名词概念之争,而是为了认清历史,从而认清现实。儒教随着封建帝国的灭亡已不复存在,但其影响还广泛存在。“文革”中的造神运动、近年来伪科学和新有神论的泛滥、影响国家前途命运的腐败现象等,追根寻源,无不与儒教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我的老师熊十力先生曾指出,贪官污吏往往都是孝子贤孙。我们必须认清这个现实,不断批判和清除封建主义的影响。在西方国家,批判封建主义用了几百年的时间;在中国,对封建主义的批判尚未展开,就把矛头指向了资本主义、修正主义,一些封建主义的东西被掩盖起来,甚至被当作优秀文化加以颂扬。比如,用对个人的效忠取代对社会的责任,因血缘亲情而违法乱纪等。政教合一,重视家族观念,是中世纪社会的基本标志。
我们批判封建主义,并不是要全盘否定传统文化,只是要把其危害讲透。同时,我们也要把儒教的历史贡献讲够。儒教的核心特点是“敬天法祖”,在小农经济条件下维持着家族和民族的紧密联系,对于巩固中华民族的统一起了巨大的凝聚作用。统一的大国,创造了灿烂的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抵御了外来的侵略,保证了民族的生存,儒教的功劳不可埋没。这些年来,我们的国营企业亏损严重,如果因此就把它们作为包袱扔掉,那就错了。这不仅仅是因为它们曾经支撑过我们国家的经济,我们能够有今天这些企业功不可没。但是,我们今天不可能让这些企业按原有体制再运行下去了。儒教也是如此,时代变了,我们不能指望依靠儒教的某些原则来指导我们的国家。当然,这并不是说儒教的一切文化成果都不能用。我们要发扬光大儒教中的好东西,比如取义成仁,成就理想人格,就不是以君臣父子为基础,而是要以民族利益甚至全人类的利益为基础。
我们建设新中国、建设社会主义,有些障碍要排除。哲学可以信,也可以不信,但宗教这个历史环境我们是逃不掉的。不把儒教的影响批深批透,就不利于社会主义建设。对儒教问题,精华和糟粕都要讲透。历史学界的夏商周断代工程有了成果,是“五四”以来的否定之否定。儒教是不是宗教,“五四”之前不成问题,现在提出来,也是否定之否定。“文革”的造神运动,不可能一哄而起,他是在一定的传统背景下爆发的,有其社会基础,与群体的信仰、心态都有关系。马克思讲,人体解剖是猴体解剖的钥匙。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回头看,更容易看清儒教发展的脉络。困难就在于我们对封建的哲学、宗教认识不够。研究者责任重大。如果有了正确的认识,并使之深入人心,人们的素质就提高了。
五、关于儒教作为宗教会不会复兴
如果研究表明儒教就是一种地道的宗教,那么它会不会作为一种宗教在当代中国获得复兴?这是一些学者们比较关心的问题。有的学者认为,西方的基督教非常强调如何做人的问题,世界各民族都有宗教来维系人心而我们没有,显得不正常。“文革”以后,人们没有了信仰,道德滑坡,这是个严重的问题。有的学者担忧,儒教文化如果解决不了现实中个人的安身立命问题,就还是以政代教。有的学者指出,儒释道缺一不可,法轮功的出现与儒释道三教的失衡有关。有的学者认为,现在应当放弃争论,在儒学中找用得着的东西,建立实用儒学,以有利于现代化建设。有的学者认为,儒学有必要提倡,但不是复兴儒教,除有形的东西之外,无形的感情关怀等伦理研究也需要。
有的学者指出,任先生提出儒教说乃是出于对历史文化的反思,儒教作为宗教既已消亡就不会复兴,但它的影响将长期存在,所以要认真研究。从实际情况看,儒教的经学教育、祭祀礼仪、神灵观念和纲常礼教已在辛亥革命和“五四”新文化运动中被废除了,中国共产党批判继承了儒教中的理性精神,而儒教中大量的非理性内容则成为需要破除的封建迷信。“文革”期间对毛泽东同志的个人崇拜,改革开放以来巫术气功的流行以及在易学名义下的占卜、算命、风水等,其实都是儒教中的宗教迷信内容在新形势下的泛滥。党和政府关于尊重和保护宗教信仰自由、破除封建迷信的政策和措施是明确的、不会改变的。儒教的历史说明宗教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有其产生、发展和消亡的过程。在世界历史上可以找到许多宗教消亡的例子,而儒教可能是同类宗教中消亡较晚的一个。世界上要数中国的封建社会形成最早、历时最长、发育最成熟,其宗教始终保持了与政权一体的格局,最后同封建政权一起消亡。
但宗教有其独特的作用,传统宗教消亡所造成的社会后果需要充分注意。“五四”以后我国的思想界是多元的,影响较大的有马克思主义、实用主义、现代新儒家和国民党哲学等,后来马克思主义取得了胜利。马克思主义包括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毛泽东哲学与明清儒学中的气学唯物主义有继承关系,科学社会主义符合儒教的大同理想。只有政治经济学是完全西方的,但政治经济学说偏重于社会制度层面,其实是属于现代性的。现在江泽民同志强调要把以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结合起来,这既是对外国经验的借鉴,也是对儒教传统的发扬。但马克思主义是很先进的理论,让普通老百姓都接受有其困难,而我们党也一直在强调要把先进性要求与广泛性要求结合起来,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儒教没有复兴的必要和可能,而宣传科学无神论、破除封建迷信的任务却是长期的。
收稿日期:2001-0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