甜樱桃与中国樱桃杂种的胚抢救与杂种鉴定

甜樱桃与中国樱桃杂种的胚抢救与杂种鉴定

刘焕芳[1]2004年在《甜樱桃与中国樱桃杂种的胚抢救与杂种鉴定》文中认为桃、李、杏及樱桃等核果类果树的许多种与品种原产我国,优异资源极为丰富。诸如中国樱桃自花结实,而欧李抗旱性极强。进一步采用远缘杂交技术等创造核果类果树新种质,增加遗传多样性,对于核果类果树种质资源的保护和利用具有重要意义。针对远缘杂交的不亲和性及杂种的不育性,本试验于2002~2003年在山东农业大学果树生物学实验室、泰安市司家庄果园、山东农业大学泰安横岭果树育种基地和泰安市化马湾乡进行。以‘养老’、‘那翁’及‘红灯’3个甜樱桃品种为母本,‘莱阳长把红樱桃’和‘平度长把红樱桃’2个中国樱桃品种为父本进行种间杂交。初步探索了不同杂交组合对坐果率的影响及杂种败育发生的时期,研究建立了甜樱桃与中国樱桃的种间杂种胚抢救技术体系,并对杂种胚培苗进行了S-allele specific PCR、RAPD和形态学鉴定,首次将一批远缘杂种胚培苗定植于大田,为进一步的育种及有关研究提供了种质。主要结果如下:1. 不同的杂交组合,坐果率差异显着。所有杂交组合中均以‘养老’为母本的坐果率最高,分别为13.92%和17.11%,这说明‘养老’与中国樱桃的杂交亲和性较高;而‘那翁’与中国樱桃的杂交亲和性最低,仅为1.39%和1.75%;‘红灯’与中国樱桃杂交亲和性居中,为2.29%和4.08%,并且甜樱桃与‘莱阳长把红樱桃’的杂交坐果率均高于‘平度长把红樱桃’。樱桃授粉后两周内坐果率急剧下降,此时杂种胚尚未形成,因此主要原因是受精前杂交不亲和。‘养老’与中国樱桃杂交授粉后第3周与第4周坐果率差异不大,表明其有一定程度的远缘杂交亲和性,能够完成双受精,形成胚。而第4周后坐果率急剧下降,研究发现,第4周时,杂种果实与自然授粉果实尚无明显差异。而授粉后第5周杂种胚发生败育现象,杂种果实明显变小,并陆续脱落。以‘那翁’和‘红灯’为母本的杂交组合则在第4周发生胚败育现象。2. 对自然授粉的甜樱桃胚进行不同时间长度的次氯酸钠灭菌,结果表明10min的次氯酸钠灭菌时间比6min灭菌效果要好一些;经过长期低温处理后,未去种皮的甜樱桃胚与去种皮的相比,胚培养一段时间后仍能萌发生长,但是初期萌发相当缓慢,故剥去种皮对甜樱桃胚培养还是有一定必要的。3. 对‘养老’甜樱桃ב莱阳长把红樱桃’杂交组合的不同胚龄的胚进行萌发及生长试验,结果表明:胚龄对胚培养的影响较大,胚龄越长,胚的萌发及胚培苗的生长率越高,杂交授粉后35 d 为未成熟胚萌发及生长的有效时期,杂种胚的萌发及生长率可达到60%以上,授粉后28d 由于PF(embryo length/seed length)值较小,接种后杂种萌芽率极低,大田移栽后未能成活。4. 当培养基中加入维生素C和活性炭时,有利于抑制胚的褐化,虽然前人许多试验证明活性炭对试管苗的生长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但从本试验的结果来看,加活性炭的效果明显不如加Vc的效果好,而且同样是加Vc的培养基配方中,加10mg.L-1的Vc比加5mg.L-1防止褐化效果要好的多。5. 通过对大量培养基配方的筛选,建立了适合杂种胚培养的技术体系。最佳萌发与生长培养基为1/2 MS+BA 2 mg·L-1+IAA 1 mg·L-1+维生素C 10 mg·L-1,最佳继代增殖培养基为1/2 MS+BA 2 mg·L-1+IAA 1 mg·L-1+NAA 0.1 mg·L-1+维生素C 10 mg·L-1,最佳生根培养基为1/2 MS+IBA 0.2 mg·L-1+维生素C 10mg·L-1。6. 不同移栽时期的杂种试管苗成活率存在一定差异,试验结果表明:10月下旬移栽成活率最高,达87.10%,且杂种苗生长状况良好,而11月下旬移栽成活率最低,仅为8.57%。7. 对胚培养得到的‘养老’ב莱阳长把红樱桃’、‘养老’ב平度长把红樱桃’杂种幼苗,进行S-allele specific PCR、RAPD及叶片形态鉴定,电泳谱带分析及叶片形态分析表明,所得苗木确系杂种。8. 首次将100余株中国樱桃与欧洲甜樱桃的种间杂种胚培苗成功定植于田间,为进一步的育种及有关研究提供了种质。

刘焕芳, 陈学森, 段成国, 杨红花, 冯宝春[2]2004年在《甜樱桃与中国樱桃杂种的胚抢救及杂种鉴定》文中认为以甜樱桃为母本 ,中国樱桃为父本 ,进行种间杂交 ,建立了杂种胚抢救技术体系 ,并对部分杂种进行了鉴定。结果表明 :(1)母本中 ,‘养老’坐果率最高 ,‘养老’在授粉 4周后胚发生败育 ,而‘那翁’与‘红灯’则是在第 3周后败育 ;(2 )最佳萌发与生长培养基为 1/ 2MS +BA 2mg/L +IAA 1mg/L +维生素C 10mg/L ,最佳继代增殖培养基为 1/ 2MS +BA 2mg/L +IAA 1mg/L +NAA 0 1mg/L +维生素C 10mg/L ,最佳生根培养基为 1/ 2MS +IBA 0 2mg/L +维生素C 10mg/L ;(3)S allelespecificPCR、RAPD及叶片形态鉴定结果证实了杂种的真实性

贾海慧[3]2007年在《中国樱桃与甜樱桃杂交后代植株的组培快繁及鉴定》文中研究说明中国樱桃果个较小、果肉较软,甜樱桃果个大、果肉较硬。中国樱桃果实甜酸适口、风味浓郁;而甜樱桃果实甜度不够、风味偏淡,人们在食用口感上更偏爱中国樱桃。所以,利用中国樱桃优良的品质和甜樱桃个大、肉硬、相对耐贮藏的特性,把两种资源进行遗传改良和种质创新具有重要的意义。本试验进行了甜樱桃和中国樱桃果实性状的比较以及樱桃远缘杂交种组培快繁体系的研究。试验于2006~2007年在山东农业大学果树生物学实验室和山东农业大学泰安市横岭果树育种基地进行。以中国樱桃在泰安的一个地方类型和大樱桃的4个主要栽培品种“大紫”、“长把红”、“红灯”和“养老”的果实为试材,研究和比较了甜樱桃和中国樱桃果实的内在和外观品质。以山东农业大学果树生物学实验室经胚抢救获得的甜樱桃与中国樱桃的杂交种后代植株为试材,探讨了樱桃远缘杂交种的茎段起始培养、多丛芽增殖、生根培养与移栽,优化了樱桃茎段培养体系;初步建立了甜樱桃与中国樱桃的种间杂种组培快繁体系,为进一步的育种及有关研究提供了种质;并成功地将一批远缘杂种试管苗定植于大田,并采用RAPD、SSR分子标记等方法对杂种试管苗进行了鉴定。主要结果如下:1、甜樱桃不同品种之间,可溶性蛋白质含量没有显着差异,可溶性糖含量存在差异,以养老最高,达14.52%;中国樱桃可溶性蛋白质和可溶性糖含量均显着高于甜樱桃的4个品种。其中,中国樱桃可溶性蛋白质含量是甜樱桃的1.98~3.6倍,可溶性糖含量比甜樱桃高出3.6 ~ 4.7个百分点。2、在果实外观方面,甜樱桃中以红灯单果重最大为8.54g,果柄最短为2.58cm,果实纵横经比最小为0.77;中国樱桃品种泰小红樱果柄长1.885cm,显着短于甜樱桃,但单果重最小,为1.35 g。3、口感评价表明,甜樱桃中养老甜酸适中,其他几个品种酸甜;中国樱桃最甜,明显甜于甜樱桃,与可溶性糖含量相符合。4、樱桃远缘杂交种的外植体,以春季、当年生的新梢为佳,茎段用未木质化或半木质化的部分,其上的腋芽发育基本完成。外植体的灭菌采用2%次氯酸钠处理茎段12分钟,其灭菌综合效果较好。结果表明次氯酸钠的浓度越高,处理时间越长,对幼嫩组织的杀伤力越大,褐化程度越高。5、针对樱桃杂种茎段接种后细菌污染较重的现象,采用0.3 %新洁而灭处理茎段2分钟、再用2%次氯酸钠处理12分钟的多重灭菌,效果较好。对细菌的繁殖有明显的抑制作用。6、在无菌水、培养基(1/2MS+6-BA0.8mg·L~(-1)+IAA0.1mg·L~(-1))中加10mg.L~(-1)维生素C,对樱桃杂种茎段初代培养的褐变调控效果较好。7、筛选出1/2MS+6-BA0.8mg·L~(-1) +IAA0.1mg·L~(-1)+Vc10mg·L~(-1)为初代培养基,有利于樱桃远缘杂种茎段腋芽的萌发与生长。8、1/2MS+6-BA0.5mg·L~(-1)+IBA0.1mg·L~(-1)既有利于减轻继代增殖过程中的玻璃化现象,又是樱桃远缘杂种多丛芽诱导与增殖的理想培养基,增殖系数为5.7,新梢生长量可达2.6cm。9、1/4MS+IBA0.5mg·L~(-1) +PP3330.1mg·L~(-1)生根效果明显好于1/2MS+IBA 0.2mg·L~(-1)+Vc10mg·L~(-1)以及MS+IBA0.5mg·L~(-1)。生根多且健壮。选用有效叶5片以上的健壮苗,经驯化后,于10—11月移栽到温室内,移栽成活率可达95.3%以上。10、对茎段培养得到的樱桃远缘杂交种试管苗进行RAPD、SSR电泳谱带分析,结果表明所得苗木确系杂种。

梁青[4]2006年在《静电场与亲本品种对樱桃远缘杂交及其胚抢救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远缘杂交是种质创新的有效途径之一,针对果树远缘杂交的不亲和性及远缘杂种的不育性,本实验室进行了樱桃远缘杂交及胚挽救试验的研究。试验于2004~2005年在山东农业大学果树生物学实验室和山东农业大学泰安市横岭果树育种基地进行樱桃远缘杂交试验。所用母本试材包括红灯、那翁、先锋、杂优1号等4个欧洲甜樱桃(Prunus avium L.)品种,父本试材包括五莲红樱桃、五莲黄樱桃、平度长把红及莱阳长把红等4个中国樱桃(Prunus pseudocerasus L.)品种。探讨了不同强度静电场处理以及不同亲本品种对樱桃远缘杂交不亲和性以及对杂种胚萌发生长和多丛芽再生的效果,优化了樱桃杂种胚抢救体系;成功地将一批远缘杂种胚培苗定植于大田,并采用叶片形态学、流式细胞仪及RAPD标记等方法对杂种胚培苗进行了鉴定。主要结果如下:1.用强度为333~434 kV·m~(-1)的静电场处理花粉对提高樱桃远缘杂交坐果率、克服杂交不亲和性具有明显作用。其中在那翁×五莲红樱桃及杂优1号×五莲红樱桃的杂交组合中,以333.33 kV·m~(-1)处理的效果最好,其坐果率分别为23.8%和13.0%,分别是对照的5.8倍和3.5倍;而在红灯×五莲红樱桃组合中,以434 kV·m~(-1)处理坐果率最高(10.57%),是对照(6.35%)的1.67倍。2.用场强为333~474 kV·m~(-1)电场处理后的花粉进行樱桃远缘杂交,杂种胚成苗率,真叶数和苗高均高于对照,表明适宜场强的静电场处理确实对促进杂种胚萌发生长具有积极的作用。经不同场强的静电场处理后,杂种苗的从芽分化增殖能力也存在明显差异,其中经333~474 kV·m~(-1)处理的增殖系数及胚芽梢平均生长量明显高于对照,差异达到显着或极显着水平,特别是经333.33 kV·m~(-1)处理,其增殖系数及胚芽梢平均生长量分别是对照的2倍和1.8倍,且多丛芽生长健壮。静电场的场强过低或过高都不利于多丛芽的诱导与增殖。3.不同杂交组合的坐果率差异显着。在同一母本中的各杂交组合坐果率差异均达到显着水平,其中以五莲红樱桃作父本的杂交组合坐果率最高(≥4.14%),以平度长把红为父本的组合坐果率最低;在同一父本的杂交组合中,以红灯为母本的平均杂交坐果率较高。其中,以红灯×五莲红

石俊[5]2009年在《甜樱桃‘红灯’与郁李的远缘杂交及杂种胚抢救体系的建立》文中研究说明樱属的矮生樱亚属,包括起源于我国的毛樱桃(Prunus tomentosa),欧李(Prunus humilis),麦李(Prunus glandulosa)及郁李(Prunus japonica(Thunb.)Lois.)等,在山东、山西、陕西、河北、内蒙古、黑龙江及辽宁等地有广泛的野生分布,种质资源极为丰富。欧李、麦李及郁李树体矮化,抗寒、抗旱耐瘠薄,果实富含Ca、Fe等营养成分,不仅可直接选育优良品种类型栽培利用,而且是甜樱桃矮化与抗性砧木育种的种质材料。远缘杂交是种质创新的有效途径之一,针对果树远缘杂交的不亲和性及远缘杂种的不育性,本实验室进行了樱桃远缘杂交及胚挽救试验的研究。试验于2006~2008年在山东农业大学果树生物学实验室和山东农业大学泰安市横岭果树育种基地进行樱桃远缘杂交试验。以甜樱桃(Prunus avium L)‘红灯’为母本,以矮生樱亚属中的郁李(Prunus japonica(Thunb.)Lois.)为父本进行了种间远缘杂交,研究了平板静电场对甜樱桃与郁李远缘杂交坐果率及其杂交亲和性的影响,建立了远缘杂交的胚抢救体系,优化了樱桃杂种胚抢救体系;并成功地将一批远缘杂种胚培苗定植于大田,并采用叶片形态学及Sallele-specific PCR等方法对杂种胚培苗的真实性进行了鉴定。主要结果如下:1.静电场强度处理的效果在甜樱桃‘红灯’×郁李不同株系杂交组合中存在一定差异,其中‘红灯’×郁李d6及‘红灯’×郁李x11两个杂交组合的坐果率,均表现为随着电场强度增大而增加(前者的坐果率由0.487%增加到2.21%,后者由0.498%增加到1.86%);而在‘红灯’×郁李d8杂交组合中,434 kV/m和474.74kV/m两个静电场强度处理的坐果率最高,分别为2.75%和3.07%,分别为对照(1.40%)的1.96倍和2.19倍,而150kV/m和555.55kV/m静电场强度处理的坐果率分别仅为1.46%和0.47%;;2.研究发现,甜樱桃与郁李远缘杂交的最佳萌发培养基:1/2MS + 6-BA 2mg/L + IAA 1mg/L + VC10mg/L,杂交种的胚萌发率达到92.6%,长势也最好,且胚芽生长健壮,基本无愈伤组织;3.最佳继代增殖培养基:MS + 6-BA 0.5mg/L + IAA 0.1mg/L + NAA 0.1mg/L + VC 5 mg/L,细胞分裂素(6-BA):生长素(NAA+ IAA)的比值等于2.5时,增殖系数最高;4.最佳生根培养基:1/2 MS + IBA 0.2 mg/L + NAA 0.3mg/L + VC5mg/L;1/2MS培养基是远缘杂种苗生根的适宜基本培养基。该处理胚培苗长势健壮,且生根数较多,达到了7.2;5.将健壮的组培苗用最佳生根培养基生根,洗去培养基移栽于培养钵,并移入可密闭的炼苗棚中,及时喷水。成活率最高,达24.00%,长势最好;6.经形态学鉴定和Sallele-specific PCR分子鉴定,利用引物:EM-PC2consFD(5’to3’):TCA CMA TYC Atg gCC TAT gg和引物:EM-PC5(5’to3’):CAA AAT ACC ACT TCA TgT AAC ARC。对提取的父母本及杂种的DNA,进行PCR扩增,结果表明杂种Z1为甜樱桃‘红灯’×郁李d8杂交组合真杂种。

石俊, 魏景利, 梁青, 张艳敏, 郭梁[6]2009年在《静电场处理对樱桃远缘杂交亲和性及杂种胚萌发生长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以甜樱桃为母本、中国樱桃为父本进行了种间远缘杂交,研究了静电场对远缘亲和性及杂种胚萌发生长的影响,并用流式细胞仪对杂种的真实性进行了鉴定。结果表明,1)用强度为333~434 kV.m-1的静电场处理花粉对提高樱桃远缘杂交坐果率、克服杂交不亲和性具有明显作用;2)用场强为333~474 kV.m-1的静电场处理后的花粉进行樱桃远缘杂交,在胚抢救过程中,其杂种胚的萌发生长率、生长状况及多丛芽诱导与增殖能力等均明显高于对照,表明适宜场强的静电场处理确实对杂种胚萌发生长以及多丛芽的诱导与增殖具有积极作用;3)研究发现,MS+6-BA 0.6 mg.L-1有利于减少胚芽梢继代增殖过程中的玻璃化现象,是樱桃远缘杂种胚多丛芽诱导与增殖的适宜培养基;4)通过流式细胞仪进行的倍性鉴定结果表明,所测杂种1号和杂种2号均是倍性为叁倍体的真杂种。研究进一步优化了樱桃远缘杂交的胚抢救体系。

梁青, 陈学森, 张立杰, 吴传金, 刘崇琪[7]2006年在《亲本品种对樱桃远缘杂交亲和性及胚抢救的影响》文中提出以3个甜樱桃品种为母本,3个中国樱桃品种为父本进行了种间远缘杂交,并对所得到的杂种成功地进行了胚抢救,探讨了不同亲本品种对大樱桃远缘杂交亲和性及其胚抢救的影响。结果表明,(1)不同杂交组合的坐果率差异显着,在同一母本的杂交组合中,均以五莲红樱桃作父本的杂交组合坐果率最高(≥4.14%);而以红灯为母本与3个父本品种杂交的平均坐果率高于那翁和先锋为母本的相同杂交组合的平均坐果率;(2)不同亲本品种的杂种胚萌发生长率与多丛芽增殖系数存在显着差异,其中在参试的3个父本品种中,以五莲红樱桃表现最好;(3)经过生根培养,已经成功地将一批杂种胚培苗移栽到大田。

杨红花[8]2004年在《李、杏属间远缘杂交及种质创新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核果类果树的李、杏属间具有丰富的种质资源,对李、杏属间优良品种(早熟 、优质)进行属间的远缘杂交,可以创造新的种质资源,丰富生物的遗传多样性,并为进一步育种及研究提供种质。针对果树远缘杂交过程中存在的杂交不亲和性及杂种不育性等问题,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研究了不同处理对核果类果树远缘杂交亲和性的效应,并探讨了李、杏属间杂交过程中发生的生理生化变化以及花粉与柱头的互作,建立了李、杏属间远缘杂种的胚培养技术体系,建立了杂种鉴定检测方法,并分析了杂种后代与其父母本之间的遗传变异及规律,最终将一批远缘杂交新种质定植于大田,同时对自然界存在的杏梅种质资源进行了 RAPD 分析。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1)不同处理对远缘杂交亲和性的效应结果表明,铃铛花期授粉坐果率显着高于初花期授粉的坐果率;同一杂交组合,正反交坐果率存在差异或差异显着;母本对远缘杂交坐果率影响较大,差异显着,父本对远缘杂交亲和性影响较小,选择自交亲和性强及自然坐果率高的品种(系)及种为杂交母本, 容易克服远缘杂交不亲和性。同时选择花粉活力或萌芽率高的品种(系)作父本,容易提高杂交坐果率;适宜场强的静电场、He-Ne激光处理及 Coγ 射线与 He-Ne 激光联合处理花粉均能显着提高花粉离体萌芽率,用上 60述处理的花粉进行的远缘杂交坐果率也明显高于对照;60Coγ 射线处理则降低了花粉离体萌芽率,远缘杂交的坐果率也低于对照;赤霉素 GA3、β-萘乙酸及 NaCl 溶液处理母本柱头或子房不能提高核果类果树的杂交亲和性。 (2)对李、杏属间杂交过程中的生理生化变化研究,结果表明,授粉后远缘杂交组合的 SOD 活性均随着授粉时间的延长,先上升后下降,呈现波动性变化,不同组合之间存在差异,而对照的 SOD 活性的高峰出现时期均早于处理的酶活性高峰时期;远缘杂交授粉组合的 POD 活性也是波动性变化,但其 POD 活性高于对照,并且引起的POD 保护酶活性高峰期也比对照提前;李×杏杂交组合授粉后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变化一直处于缓慢的上升趋势,而反交组合在一个较大幅度的下降过程后才开始缓慢上升;远缘杂交组合的 MDA 含量均随着授粉时间的延长,呈增加的趋势,而对照的 MDA 含量基本处于一个相对稳定的水平。这些生理生化的变化可能与杂交不亲和性的存在以及花粉与柱头的识别障碍有关。 (3)李、杏属间杂交花粉与柱头的互作表明,李杏杂交存在一定程度的花粉和柱头不亲和及“拒绝”反应,并且在柱头的表现要强于花柱内部。表现在远缘杂交授粉后 6 小时,花粉粒未萌发;授粉后 12 小时,仅有少量萌发,未进入花柱;授粉后 48 小时,花粉管少量开始萌发伸长,并出现末端膨大;授粉 72 小时后,少量花粉管能够正常生长进入花柱中部,有些花粉管末端出现膨大或在花柱中缠绕生长,或盘绕、扭曲,生长受抑制,未能进入子房到达胚珠。对照无论是自交授粉以及自然授粉组合,花粉粒在柱头上的萌发率均相当高,表明远缘杂交授粉后柱头对花粉的抑制作用比自交及品种间杂交要强,其作用机理更为复杂。 1李、杏属间远缘杂交及种质创新的研究 (4)对李、杏远缘杂交杂种胚败育的时期进行了调查,建立了李、杏远缘杂种胚培养(抢救)技术体系,并对部分杂种进行了鉴定。结果表明,李、杏杂种胚的败育时期从第 3 周开始;不同杂交组合获得的杂种胚发育之间存在着差异,并存在败育现象;1周后子房黄化乃至败育脱落的主要原因在于柱头上附着的异源花粉粒没有萌发,不能完成受精,胚胎观察结果亦发现败育胚胎的子房内胚珠和胚囊结构发生异常变化,呈不规则的叁角状或存在多胚珠现象,部分胚囊内含有部分萎缩的胚珠或为空腔;不同胚龄李、杏杂种胚的萌发及生长不同,PF 值>0.5 的杂种胚可以萌发及生长,PF 值<0.5 的幼胚不能正常萌发;去种皮处理下,杂种胚的成苗数高达 80%,而未去种皮的处理,杂种胚未见萌发;在远缘杂种胚抢救技术体系中,杂种胚最佳萌发及分化培养基为 MS+6-BA 2mg·L-1+IAA 0.3 mg·L-1,胚萌发及分化率达 80%;多丛芽诱导及增殖培养基为 MS+6-BA1.5 mg·L-1+IAA 0.3 mg·L-1,同时发现李×杏杂交获得杂种胚多丛芽诱导及增殖效率明显高于杏×李,而静电场处理获得的李、杏远缘杂种胚在萌发、分化速度及多丛芽诱导频率上也明显高于对照;杂种胚培苗随着继代时间的延长叶形发生变化;生根培养基为1/2MS+IAA 0.8 mg·L-1,成功地将一批杂种胚培苗移栽到大田;经叶片形态及 Sallele-specific PCR、SSR 分别结合 RAPD 技术对杂种进行苗期亲缘关系鉴定,结果表明,杂种与其父母本之间存在差异,所获杂种为真杂种。同时证明任何两种方法的结合都可以有效的鉴定杂种。 (5)对参试杏梅种质资源的 RAPD 分析表明,杏梅与其近缘种之间亲缘关系较近,多态性相对较少;聚类分析结果显示大部分的杏梅与中国李的遗传距离较近,与形态学上的描述基本一致,因此杏梅种质资源在自然界中产生时,其母本可能为李;同时 S 等位基因的扩增结果显示杏梅与李的扩增条数一致,都为一条,因此推断杏梅与李的进化趋同性可能较杏更近。

陈学森, 杨红花, 刘焕芳, 李玉晖, 冯宝春[9]2004年在《利用远缘杂交创造核果类果树新种质的研究》文中认为以桃、杏、李、樱桃、杏梅等果树的 1 4个品种为亲本 ,3年来共进行了 80余个组合的远缘杂交试验 ,探讨了核果类果树远缘杂交的亲和性 ,并对远缘杂种幼胚进行了胚抢救。结果表明 ,铃铛花期授粉的坐果率显着高于初花期授粉 ;同一杂交组合 ,正反交坐果率差异显着 ,母本对远缘杂交亲和性影响很大 ,选择自交亲和或自然坐果率高的种或品种做母本容易克服远缘杂交的不亲和性 ;适宜场强的静电场、He -Ne激光处理及60 Coγ射线与He -Ne激光联合处理花粉 ,均能显着提高花粉离体萌芽率 ,用上述处理的花粉进行的远缘杂交坐果率也明显高于对照 ;60 Coγ射线单独处理则降低了花粉离体萌芽率 ,远缘杂交的坐果率也低于对照 ;对远缘杂种幼胚及时地进行胚抢救 ,并诱导形成多丛芽 ,是克服核果类果树远缘杂种不育性的有效方法。研究并筛选出了李、樱桃胚萌发与生长、多丛芽诱导与增殖以及生根培养等最佳培养基配方。目前已将欧洲甜樱桃×中国樱桃、大石早生李×泰安巴旦水杏及凯特杏×总统李等一批核果类果树远缘杂种定植于露地 ,其中欧洲甜樱桃与中国樱桃的种间杂种是国内外首次获得

郭梁[10]2010年在《甜樱桃实生后代品质性状的遗传变异及远缘杂种根癌病抗性鉴定》文中提出在当代果树育种中,实生选种仍是应用广泛且卓有成效的育种方法。近年来,实生繁殖条件下果树主要性状遗传变异的研究取得了一些重要的进展,但大多集中于苹果、梨、桃等大宗水果的研究上,而有关甜樱桃实生繁殖下遗传变异的研究尚未见报道。本研究以31个甜樱桃实生株系的成熟果实为试材,采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技术及毛细管电泳(CE)技术,探讨了不同试材果实可溶性固形物、糖、酸、香味物质等品质性状的变异程度及遗传多样性,旨在为甜樱桃实生繁殖下的品质育种工作提供基本资料。远缘杂交既可以创造作物新类型,还可以提高作物的抗性。本实验室成功进行了甜樱桃(Prunus avium L.)‘红灯’与中国樱桃(Prunus pseudocerasus L.)‘五莲红樱桃’及矮生樱亚属中的郁李(Prunus japonica(Thunb.)Lois.)的种间及亚属间的远缘杂交,并获得了后代,栽植于田间。本试验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对两种远缘杂交后代进行了根癌病的抗性鉴定,以期为甜樱桃抗性砧木育种提供种质材料。主要结果如下:1.甜樱桃实生后代平均单果重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单株间变异系数较大(32.76%和20.03%),变异幅度分别为2.59%~6.92%和10.8%~21.6%,遗传多样性较为丰富,进一步筛选大果、高可溶性固形物优异性状单株的潜力很大。但可食率彼此间差异不显着,变异系数仅为2.23%。2.甜樱桃果实可溶性糖组分主要是果糖和葡萄糖,有机酸组分主要为苹果酸;实生后代果实中果糖、葡萄糖以及总糖的含量单株间亦存在明显变异(17.93%、17.05%和17.40%),不同株系间有机酸含量及糖酸比的变异系数更大,分别为25.67%和35.22%。3.甜樱桃31个实生株系的果实中共检测到挥发性化合物5类113种,平均每个株系28种,株系间差异较大,变异幅度为18~36种,变异系数为17.02%。各类挥发性化合物的种类和相对含量在单株间差异显着,变异系数分别为28.74%~50.44%和69.32%~153.69%。其中醇类挥发性化合物种类数最多,相对含量最高,表明甜樱桃果实挥发性化合物主要是以醇类挥发性物质为主。4.甜樱桃实生后代的果实中挥发性化合物相对含量在1%以上的有20种,其总量占待测挥发性化合物总量的92.71%,为甜樱桃主要的挥发性物质。各种化合物在实生株系中“有:无”的分离比率差异很大,(E)-2-己烯-1-醇、1-己醇、苯甲醇、乙酸乙酯、3-羟基-2-丁酮在31个甜樱桃实生株系的果实中均能检测到,而苯甲醛、a-蒎烯等15种化合物仅在部分株系中检测到。此外,主要挥发性化合物的相对含量在株间也存在很高的变异性(86.62%~303.02%)。5.从欧洲甜樱桃‘红灯’根癌病组织上分离得到的9个菌株,在MW平板上菌落形态皆为边缘整齐,表面光滑凸起,有光泽,灰白色或乳白色粘液状菌落,显微镜下菌体杆状。通过番茄接种试验,其中有3个菌株有致病性,7号菌株致病力最强,在接种部位产生明显肿瘤。无菌水处理的对照植株接种处无肿瘤形成。6.对比四种待测试材(‘红灯’、‘大青叶’及上述两种远缘杂种植株),‘红灯’ב郁李’杂种苗的根癌病抗性最强,高于当今甜樱桃常用抗性砧木‘大青叶’,具有较高的深入研究价值。

参考文献:

[1]. 甜樱桃与中国樱桃杂种的胚抢救与杂种鉴定[D]. 刘焕芳. 山东农业大学. 2004

[2]. 甜樱桃与中国樱桃杂种的胚抢救及杂种鉴定[J]. 刘焕芳, 陈学森, 段成国, 杨红花, 冯宝春. 园艺学报. 2004

[3]. 中国樱桃与甜樱桃杂交后代植株的组培快繁及鉴定[D]. 贾海慧. 山东农业大学. 2007

[4]. 静电场与亲本品种对樱桃远缘杂交及其胚抢救的影响[D]. 梁青. 山东农业大学. 2006

[5]. 甜樱桃‘红灯’与郁李的远缘杂交及杂种胚抢救体系的建立[D]. 石俊. 山东农业大学. 2009

[6]. 静电场处理对樱桃远缘杂交亲和性及杂种胚萌发生长的影响[J]. 石俊, 魏景利, 梁青, 张艳敏, 郭梁. 果树学报. 2009

[7]. 亲本品种对樱桃远缘杂交亲和性及胚抢救的影响[J]. 梁青, 陈学森, 张立杰, 吴传金, 刘崇琪. 果树学报. 2006

[8]. 李、杏属间远缘杂交及种质创新的研究[D]. 杨红花. 山东农业大学. 2004

[9]. 利用远缘杂交创造核果类果树新种质的研究[J]. 陈学森, 杨红花, 刘焕芳, 李玉晖, 冯宝春. 落叶果树. 2004

[10]. 甜樱桃实生后代品质性状的遗传变异及远缘杂种根癌病抗性鉴定[D]. 郭梁. 山东农业大学. 2010

标签:;  ;  ;  ;  

甜樱桃与中国樱桃杂种的胚抢救与杂种鉴定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