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唤“社会最大公约数”:2012年社会舆情运行态势研究——基于百度热搜词的大数据分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最大公约数论文,舆情论文,社会论文,大数论文,态势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对社会公众来说,2012年已然逝去,但留下很多沉思和憧憬,需要对整个一年的发展构建一个社会发展的整体坐标系,使得民众对社会整体走势和未来发展很难把握,基于此,本研究构建了反映民众对中国社会发展的不同问题的关注指数,一方面有利于把握民众对社会发展的当下“问题单”,另一方面有利于社会管理者对近3年来中国社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未来的可能走势提供借鉴和提升价值,凸显出百度作为整个中国社会“信息枢纽”的社会责任力。基于此,中国人民大学舆论研究所提出和构建了社会暖度指数、社会舆情运行压力指数、社会幸福度指数、经济关注指数、民生关注指数、社会责任关注指数、创新力关注指数、社会期待关注指数、环境生态安全关注指数、金融安全关注指数、信息安全关注指数、人口安全关注指数、资源安全关注指数、卫生安全关注指数、公共安全关注指数等15个指数。
指数的计算是基于百度作为搜索引擎的技术特性设计的。搜索量的高低反映了民众对该关键词所代表的事件的关注程度。百度作为国内第一大搜索引擎运营商,从后台可得出每一个搜索关键词的对应搜索量,百度每年汇总出全年搜索量最高和关注热度上升最快的前2000个搜索热词,这2000个搜索热词较为粗略地“刻画”了中国网民眼中的中国社会“素描图”。因此,课题组将每年热词搜索量的TOP2000划分到不同指数类别,进行标准化转换,需要说明的是,由于国内近3年网络的普及率的变化,课题组在计算2009年、2010年和2011年热搜词的搜索量时进行适当校正,校正系数是根据2009年、2010年、2011年和2012年的总搜索量的差值计算而来的。为使各类系数与民众主观常识相对应,将所有指数在同一个构面上经过标准值转化,均换算为0~100分之间。
一、中国社会整体坐标系:中国社会整体运行指数
1.社会暖度指数因十八大和奥运会等事件有所回暖。中国社会暖度指数是根据人们面对一个事件时内心的主观感受来计算衡量的,一个事件如果能给人带来温暖的感觉,那么这个事件是“有温度的”,通过对不同具有温度事件搜索量的衡量,可知这一指数的高低成为社会公众感知整个社会温暖程度的“温度计”。
从图中可以看出,2012年中国社会暖度有所回温,十八大后一些新的政治举措使得整体社会感知暖度有所上升,但上升幅度不大,仅为51.7,还低于最基本的60及格线,另外,2012年全年,像小悦悦事件等涉及全国范围的社会寒心事件数量有所下降,社会总体暖度有所上升。
2.社会幸福感:相较于2011年有所提振。“幸福”是2012年年度热词,但“幸福”是一个相对来说比较难以界定的情感词,本研究将网民搜索的热词进行分类,将相关搜索热词中能给人们带来美好期盼和美好体验的这类词归为幸福词汇。
从下图整体来看,2012年社会幸福感扭转了往年不断下降的趋势,和社会暖度一样有所上升,但上升幅度不大,仅为1.6左右。央视看似简单的发问,一定程度上引起了国人对幸福的重新定义和解读,民众开始反思社会如此快节奏带来的压力和紧张,于是“幸福”成为2012年的热词,但整体看,整个社会幸福感依然在一个较低位运行,甚至低于社会暖度指数。
3.社会整体运行压力有所增加,近4年社会运行压力有持续上升趋势。社会运行压力指数是指相关搜索中涉及的对社会正常运行不利的搜索请求及搜索请求所代表的事件本身具有一定的社会危害度。
从上图可以看出,2012年社会整体压力指数持续上升,全年社会舆情处于一个相对较高的位置,由原来的83.9上升到85.7,社会管理机制和顶层设计需进行一定的调试。
4.社会民生、社会期待、公共安全、社会责任和经济的关注指数居于前五位。从下图可看出,2012年,中国老百姓最为关注的几个热点领域为:社会民生、社会期待、公共安全、社会责任和经济等,未来若干年这是整个社会和政府的“问题单”,社会民生的解决是整个社会得以稳定持续发展的关键节点问题。社会期待更多的是改革、解决社会不公等问题,未来改革和发展民生应该是整个社会政治运行的主线和关键词。
5.社会民生、公共安全、卫生安全和环境生态安全是民众一直都较为关注的问题。从下图可看出,近4年来,社会民生、公共安全、卫生安全和环境生态安全是民众一直都较为关注的问题,增长最快的是社会民生,由原来的58.3上升到2012年的118.5,另外,社会公共安全话题一直是社会四年来关注的焦点问题。
全年来看,4月,随着食用油提价,奶粉、蔬菜、洗涤剂等日常生活用品也随之提高了价格,国内CPI当月高达3.6%,对于这一次的物价上涨,网友调侃“再这么涨下去,就要一天只吃一顿饭,一顿只吃六成饱……”用一种戏谑的口吻表现了对当前物价飞涨趋势的无奈和不满。
蒙牛、伊利在香港被停售的谣言甚嚣尘上,虽是谣言,但难免会让消费者本来就因食品安全问题而绷紧的弦又紧张起来;接着又爆出明胶果冻、毒胶囊、皮革奶等食品安全事件,网友用黑色幽默和调侃的方式,表达着对食品安全屡屡出事的不满和失望,食品安全固然与相关企业缺乏社会责任感和公德心有着分不开的联系,但更为严峻的问题是食品安全监管部门的失语和失职。每次食品安全事故的背后,损害的不仅仅是企业的信誉,更是对政府部门公信力的消解,公众的信心,在一次次的食品安全事故中,被消磨殆尽,而政府相关部门的公信力也在一点点转化为公众的不信任。
6.上升最快的民众关注问题是人口安全、社会期待、经济和卫生安全等。从下图中可看出,近两年上升最快的是人口安全关注,这与近几年有关计划生育基本国策和社会抚养费、劳动力短缺等有一定关系,其次是社会期待关注指数,创新话题也是社会关注的焦点,主要和目前民众对创新乏力和整个社会文化缺乏活力等有一定关联。
二、中国民众的信息地图:不同类别民众的社会关注领域
通过对不同类别(性别、年龄等)的网民搜索的相关热词,形成其搜索的热词语义网,相关分析如下所示。
1.性别差异。从上图可以看出,男女关注的焦点事件或领域完全不一致。男性主要关注坦克世界、NBA直播、魔兽秘籍、dota英雄出装等游戏、体育话题,说明男性将网络主要作为消遣和娱乐的工具。女性关注的热点领域主要是《胜女的代价》《致美丽的你》《我们结婚了》《屋塔房王世子》等,主要集中在偶像类影视剧、美容和购物等信息,可看出一是男女对信息的天然需求存在本质上的差异度,二是说明两者对网络的使用目的和诉求也截然不同。
2.年龄差异。从下图可看出,20~29岁作为目前整个网民的主力军,其信息需求处于整个信息权力场域的中心位置。这个年龄段的人群主要关注校内、人人网等社交网络,还包括中华英才网、51job等求职类网站,说明这类人群的信息需求主要集中在社交、求职和体育等领域,同时也说明这类人群缺乏一定的社群认同感,需通过社交网络来实现自身的归属感和认同感。
30~39岁群体主要关注违章查询、安居客等基本生活保障信息及《大头儿子小头爸爸》全集、《小小智慧》树等育儿动画片,说明这部分人群主要承担着买房、买车等基本生活保障及教育子女的重任,这类人群是整个社会民生重点考虑的焦点人群。
0~19岁新生代网民群体,比较关注的信息是QQ皮肤等聊天软件、情侣头像和情侣网名等爱情信息,还包括家庭教师等教育辅导信息,反映了这一部分人群刚接触网络信息,对网络等充满了新鲜感,另外也反映出这类群体的核心目标还是以学习、接受教育为主。
40岁以上的、年龄相对较大的群体,这类人一般事业有成,关注的是官术等职场信息,关注王立军、薄熙来等社会热点事件,另外还关注人体艺术摄影、人体艺术照片等有性意味的信息,还包括广场舞等锻炼信息,说明这部分人群关注社会热点事件,关心社会时政,同时由于年龄和心态的变化,对性等信息需求相对较多;另外有急切锻炼身体等信息需求。
三、网络社会流行潮流盘点
1.网络反腐style。可以说,网民参与网络反腐的热情确实很高,从被“天价烟”“天价表”拉下马的周久耕、杨达才,到因“艳照视频”落马的雷政富,再到被调查乃至拘捕的“房叔”“房姐”,网络反腐的巨大威力令人鼓舞,这也正是官方表达对网络反腐的重视,并提出“借力”网络反腐的原因之一。据不完全统计,2012年网民无组织“扔砖”砸倒的官员不下30个,网络成为反腐的主要战场,就在这场“网络反腐style”势头飙升的同时,纷纷出炉的“官方调查”却并不那么符合网民的心理预期。“网络举报内容多处细节失实”“网络爆料照片为PS合成”“当事人从未接受过此采访,有关内容严重失实”成为最终调查结果,个别反腐事件甚至成为“烂尾工程”。因此,从网民自发的“网络反腐”真正走向公正、公平、公开的“法治网络”不能只凭一纸空谈,否则只会不断透支自身的信誉,最终成为众矢之的,“任你说什么,我都不相信”。
说到底,网络只是一种工具,网络反腐若不能与制度反腐有效对接,则现有的网络反腐模式将难以持续。一方面,对网络反腐应当合理引导,确保网络反腐渠道的畅通。有关部门在引导网民发布有效举报信息的同时,应对网络舆情进行及时监测、搜集和研判,保护网民反腐热情;另一方面,通过建立完善网络反腐的处理与反馈机制,及时快速地对网络举报信息展开核查,使得网络反腐信息受理及时便捷、处理公开公正、反馈及时公信,发挥网络反腐的最大威力。此外,网络反腐还需诸如政府信息公开、官员财产公示、官员离职审计、任职公示等众多制度的配套落实。这样,既可在技术层面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又使得网民举报有据可依,确保其监督权。只有将网络反腐纳入制度化、法治化进程,与传统防腐反腐手段互动,才能形成合力倒逼官员清廉从政。
2.戏谑化时代来临。尼尔·波兹曼在其著作《娱乐至死》中认为,一切公众话语都日渐以娱乐的方式出现,并成为一种文化精神,一切文化内容都心甘情愿地成为娱乐的附庸,而且毫无怨言,甚至无声无息,“其结果是我们成了一个娱乐至死的物种”。[1]2012年网络流行风潮的显著特征之一是娱乐化和戏谑化,无论是拿杜甫还是拿皮鞋,抑或贪官污吏,甚至是自己都自嘲为屌丝,随着社会化媒体的崛起,民众对社会现实的不满和淤积情绪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泄,但主流民意表达渠道的不畅,使得民众只能通过一种自嘲乃至自谑的方式来表达,整个网络中宣泄弥漫着欢乐,但这其中是笑中有泪——是对自己境遇的不满也是对社会现实的不满,这种曲折化的表达方式构筑了2012年网络社会表达思潮的独特风景。
同样,反腐也被“娱乐化”了,从“表哥”“表叔”“房叔”“车爷”“房婶”再到“雷冠希”,这一个个贪官都被网民贴上了朗朗上口的标签,也让一个个本来严肃的反腐事件呈现出娱乐化的趋势,娱乐反腐带动了网民的反腐热情,尤其是雷政富的艳照门曝光后,其被恶搞的一系列照片不断见诸网络,被恶搞挖苦的雷政富,已经不是雷政富本人,而是所有像雷政富一样的贪官污吏。网民用这样的方式,对雷政富们“撒撒怨气泄泄愤”,是可以理解的,但娱乐反腐并不等于制度反腐,而是一种“选择性执法”,娱乐反腐的后果是下马的官员遗憾自己倒霉——被娱乐反腐了,是自己运气不好,还没被拉下的官员则侥幸自己好运。
3.屌丝自嘲时代。2012年初,“屌丝”在中国大陆地区广泛流行起来,相对于最初的定义,如今“屌丝”已成为一种社会性的自嘲。无论是从表面符合“屌丝”定义的人,还是和“屌丝”属性毫不相关的人,无论男女都在争领这一名号。究其原因,是“屌丝”一词与当代的现实特征实现了完美的合拍。此外,有些人利用“屌丝”一词“自我设障”,降低成功期望,以此来缓解巨大的社会压力,这部分人当中多数拥有自我意识,自我觉醒才主动归类“屌丝”来表达对现状的不满和无奈。与此同时,“高富帅”一词也在相当大的程度上被用于讽刺与嘲笑而不是羡慕,它迎合了当今大众的心理和趣味,如今已成为一种社会性的自嘲现象。人们乐于品味小人物自己的故事,更爱看对高富帅的嘲讽。“屌丝”代表着一种网络亚文化的崛起,它意味着更多的中国人获得了自己诠释生活的角度与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