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高等教育实施学年学分制管理探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学分制论文,探析论文,高等教育论文,学年论文,成人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7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606(2001)01-0070-03
成人高等教育要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必须根据成人教育的特点转换办法体制,以培养更多更好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改革现行教学管理上的学年制,实行学年学分制,并逐步过渡到因材施教的学分制,将更适合成人学生的学习特点和要求,更有利于调动成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一、现行教学管理制度的利弊
多年来,我国成人学历高等教育借鉴了普通高校学制的经验,一般都采用学年制,也有的学校刚刚开始在探讨、试行学分制。这两种学制利弊共存,具有二重性的特征。
1.学年制
学年制是一种以年级为单位采用统一的教学计划,按专业编班上课,在规定学年中学完规定课程的教学管理制度。实行学年制可以根据经济发展形势预测的人才需要,制定教育发展规划,决定人才培养的数量和类型,其教育目的明确,课程体系规范,教学环节具体,培养目标具有针对性,管理办法统一,具有可操作性。然而,学年制是计划经济体制的产物,教育规划完全服从于经济计划,计划性太强,灵活性不够,专业分得很细,专业面太窄,不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由于教学计划规定了统一的课程和课时,成人学生无法自由分配有限的学习时间,不能按自己的兴趣、能力和实际工作需要选择学习内容,更不能跨专业跨学校选课,知识结构单一。以学年为单位进行学籍管理,使成人学生,特别是学有余力者无法提前修完课程而提前毕业。课程不及格者及留级者不得不延长学习年限,不利于早出人才、快出人才。
2.学分制
学分制是一种不以年级为单位为班教学,而以学分作为计算学习量的单位和毕业标准,不限年限的教学管理制度。这种学制最大的优点在于它的灵活性。它能更好地对学生实行因材施教,克服教学工作中的“一刀切”,在保证基本培养规格的前提下,扩大学生学习的自由度,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避免教育和教学过程中出现“吃不饱”和“吃不了”的现象。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爱好和社会需要,跨专业、跨学科选课,有利于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学分制规定修满教学计划中规定的学分即可毕业,这就大大缩短了培养周期。学分制的灵活性既是其优点,但由于自由度太大,如专业是否连续招生、选课人数多少、课表的安排、教室的管理、成绩的考核和统计、学籍的管理等等不易操作,也给管理带来了很大麻烦。
二、成人高教管理的新举措——学年学分制
学年学分制是一种计划性与灵活性相结合,以学年教学计划为主,实行有计划培养和按学分累计成绩的新型教学管理制度和方法。它保留了学年制严格管理、稳定多数、保证质量的特点,又继承了学分制因材施教、早出人才和机动灵活选课的优点,有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由于是以教学计划为主,学年学分制克服了学分制管理上的随意性,但在灵活性上仍次于学分制。
就目前成人高等教育管理条件看,实行学分制条件尚未成熟,现以实行学年学分制为宜,待条件成熟后,再逐步向学分制过渡。无论从外部环境,还是从内部条件看,学年学分制都优于单纯的学年制,具体表现在:
第一,它适应了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和科技发展都迫切需要多样化的人才。各部门、各单位要求高校为它们培养出不同种类的人才,即使在同一部门或同一单位也要求不同类型、层次的人才与不同的工种相匹配。学年学分制正适应了这种需要。学生除要学习必要的专业基础课和主干课程外,还可以根据社会的需求和个人爱好,去选修其它一些课程,这样就可以培养出一专多能的人才。
第二,它符合成人教育对象的年龄、心理特征。成人学生来自于实践工作部门,学生之间在年龄、文化基础、工作环境、家庭条件等方面存在着差异。这种差异为实施因材施教提供了条件。基础好、时间宽裕的学生可以多选课,修满学分提前毕业,避免浪费时间。基础差、工作忙、时间紧的学生可以少选课,延长毕业年限,这样也可提高学生的毕业率。
第三,它提高了成人高等教育的办学效益。企业的目标是最大限度地获取经济效益,具体表现为以最小的成本去求得最大的利润。在目前我国成人高等教育资源、资金短缺,而又存在教育资源浪费现象的条件下,成人高教更应最大限度地提高办学效益。实行较为灵活的学分制后,可以借助校际联合办学的机遇,跨校聘用师资,利用普通高校的资源,培养出高质量的和适应社会需求的多功能人才,更好地促进经济建设的发展,这也是成人高等教育成功的标志之一。
学年学分制在成人高等教育中,正处于摸索和积累经验阶段,要想取得真正的成功,必须要有切实可行的操作方案。
1.制定有弹性的教学计划
学年制的教学计划具有统一的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各门课程的学时分配和各教学环节的安排等。而学分制的核心是选课制。学年学分制的教学计划应避上述两种学制之短,扬其所长。主要体现为:第一,以专为主,兼修其它。即在制定教学计划时应按本专业培养目标和基本规格,确定主干学科与核心课程,明确必修课,以确保专业主干课程的教学具有系统性,必修课程不得降低要求,必须达到与专业同层次的水平。选修课则应围绕主干学科设置若干组拓宽知识面、培养综合能力或加深教学内容、介绍学科前沿动态的课程,也可适当开设一些兴趣性的课程,但不宜太多。第二,恰当地确定必修课和选修课的比例。在制订教学计划时,压缩学年制教学计划中必修课的学时,增加选修课是体现学年学分制教学计划灵活性的关键。但要合理分配学分与学时的比例,处理好必修课与选修课的比例等诸方面关系。
2.做好成人学生的选课指导工作
实行学年学分制后,学生就不像学年制那样按课表进课堂上课,而且除必修课外,自己要跨年级跨专业选课。成人学生尽管都有一些阅历,但在选课上未必有经验,如果任学生自己选,将可能有一部分学生过高地估计自己,选一些自己无法承受的课程。反之,在成人学生中混文凭的也确有其人,他们可能选一些容易“过关”混学分的课程。因此,做好成人学生的选课工作十分重要。指导学生选课首先要提高学生对选修课的认识,明确选课的目的。成人学生应根据自己现有工作的需要和以后的发展需要确定选修课程,以防盲目选课和投机选课。其次是指导选课。学校必须派专人指导学生选课。学生选课是否适当与指导教师有密切的关系,因此,一般由班主任任指导教师比较合适。成人学生有一定的松散性,除上课时间外,平时很难找到,甚至有的学生还有缺课现象,这就对班主任提出了较高的要求,班主任既要有强烈的责任心,熟悉每个学生的真实情况,认真指导每一位学生选课,又要熟悉本专业教学计划,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因此,最好由专业教师担任班主任。
3.严格加强教务管理
学年学会制学籍管理不同于学年制,但也不是简单的学分和学时的换算,而是一种先进的管理制度。随着选修课的大量开设,学生进行跨学科,甚至跨校、系选课,将会出现一些学年制中从未遇到过的问题,如有的课选的人特别多,有的课选的人又特别少,不到不能开课的程度,应如何协调?课表如何编制,教师、教室如何安排等等。处理这些问题将使教务员的工作量成倍增加,这就需要大力推广科学的现代化的管理手段。为杜绝学生混文凭的现象,学校要严格管理、统一要求、统一标准,还要规定一系列制约条件,以保证教育质量。
三、实行学年学分制要解决的几个问题
要顺利地从学年制过渡到学分制,必须解决好以下几个问题:
1.制订切实可行的规章制度
学年学分制是从学年制向学分制的过渡,对成人高等教育是新生事物,必须制订一些切实可行的规章制度,做到事事有章可循、有法可依。我们可以进行调查研究,参照全日制高校实行学分制和学年学分制的经验,结合成人教育的特点,在实践中逐步修改,然后制订出一套切实可行的成人高等教育学年学分制的管理制度。
2.实行先试点,后推广的办法
尽管学年学分制有很多优点,但在思想上和物质上条件准备还不足。因此,还不能一下子全面辅开,可以先试点,后推广,采取以点带面,逐步推广的办法。有函授部和夜大学的高校,可先在夜大学中试点。夜大学生来自于本市,可以利用晚上和休息日上选修课,在时间安排上比函授生便利。待夜大学在管理上取得一定经验后,再向函授部推广。
3.采取联合办学的方法
早在1988年,国家教委就下达了《关于促进成人高等教育联合办学的意见》的文件,明确指出:“对广播电视高等教育、普通高校函授教育和高等自学考试这三类教育,应在教学计划、教学内容进行改革、互相沟通的基础上,改革这三类教育的学籍管理制度,逐步做到同一专业范围内的学生,在不改变学籍的前提下,自由选择学习形式,所得课程考试、考核成绩(学分),三类教育相互承认。这样可以增进各类成人教育的活力,减少学员对已掌握的某些知识和某门课程不必要的重复学习,使他们空出时间用于其他课程的学习和工作”。这一意见如果能实现,既对成人学历高等教育实行学分制具有实质性的促进作用,又能充分利用教育资源,提高办学效益,保证教学质量。
4.发挥现代远程教育的优势
现代远程教育是以现代通讯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手段为主,融面授、函授为一体,多种教育优化组合的教育方式。如能实现远程教育,学生选课范围广,可选课程增多,学生选好课后,可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学习同一教师的课程,可使学生的选课、上课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但目前我国现代远程教育仍处于探索阶段,随着现代远程教育的不断发展和成熟,将对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实行学分制有更大的促进作用和实际意义。
收稿日期:2000-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