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气消瘀汤治疗子宫肌瘤合并乳腺增症临床效果分析论文_李丰华

(武威市古浪县人民医院? 甘肃武威 733100)

【摘要】目的:研究行气消瘀汤治疗子宫肌瘤合并乳腺增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我院收治的子宫肌瘤合并乳腺增症患者80例,分为实验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实验组患者采用行气消瘀汤的治疗方法,对照组患者采用西药治疗方法,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临床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χ2=8.79,P=0.03<0.05)。结论:行气消瘀汤治疗子宫肌瘤合并乳腺增生症具有高效、安全的特点,值得在临床上进行广泛推广。

【关键词】乳腺增症;子宫肌瘤;疗效;行气消瘀汤

【中图分类号】R73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8)25-0036-02

子宫肌瘤是广大女性生殖器官常见肿瘤之一,是一种良性的肿瘤,常出现于生育期女性人群中,主要是因为平滑肌增生导致的,主要的临床症状有:白带增多、腹部有肿块、子宫发生出血、并有疼痛以及压迫感等[1]。乳腺增生是由于乳房发生病变。通常情况下,子宫肌瘤与乳房增生是伴随发生的。子宫肌瘤合并乳腺增症通常会给生育期的女性带来极大的生命威胁。本研究是行气消瘀汤对子宫肌瘤合并乳腺增症的临床效果分析进行分析。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在2016年7月—2017年6月接诊的所有的子宫肌瘤合并乳腺增生症的患者中,挑选患者80例,按照随机分组的方式,分为实验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实验组患者采用行气消瘀汤治疗方法,对照组患者采用西药治疗方法,其中实验组:平均年龄43.56±6.32岁;对照组:平均年龄44.76±7.34岁。两组基线资料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以进行比较。所有患者均符合子宫肌瘤、乳腺增生症诊断标准。

1.2 方法

实验组患者采用行气消瘀汤治疗法(生地黄、桃仁、红花、川穹、赤芍、当归、甘草、牛膝、柴胡),用水煎服。每日一剂,500ml,经期内不得服用。对照组患者采用西药治疗法 (盐酸左氧氟沙星胶囊和):左氧氟沙星胶囊服用方法为1~2粒,2次/天;米菲司酮药物服用方法为1~2片/次,3次/天。

1.3 评价指标

把疗效分成痊愈、显效、有效及无效4种,其中痊愈:临床症状完全消失,无乳腺肿块以及子宫肌瘤;显效:症状基本消失,乳腺肿块以及子宫肌瘤缩小到原来的2/3以上;有效:临床症状很明显得到改善,乳腺肿块及子宫肌瘤到原来的1/3以上;无效:治疗前后相比无变化。

1.4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均运用SPSS18.0统计软件进行清理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的是卡方检验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的是均数±标准差进行描述,采用t检验进行差异分析。P<0.05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实验组的患者临床效果明显的优于对照组,χ2=8.79,P=0.03<0.05。详见表。

3.讨论

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器官常见的肿瘤之一,也是人体中常见的肿瘤之一,主要的临床症状有:白带增多、腹部有肿块、子宫发生出血、并有疼痛以及压迫感等,会给女性的生命带来极大的威胁。针对子宫肌瘤,目前主要采用西医治疗,如米非司酮、盐酸左氧氟沙星胶囊以及他莫昔芬等;另外还有手术治疗方式,进行肌瘤切除甚至子宫切除,对患者身体影响较大。并且子宫肌瘤常会引起乳腺增生的发生,主要表现为乳腺疼痛、可同时累及双侧,但大多数都只表现为一侧乳房疼痛。35岁以前与月经周期有关,在月经前乳腺疼痛明显,月经过后疼痛逐渐减轻并停止,下次月经疼痛会再次出现。但是如果患者年龄超过35岁,患者的主要症状为乳腺肿块,相对而言疼痛感变得较轻,并且与月经周期没有关系。并且通过临床调查研究发现,目前患有子宫肌瘤合并乳腺增生症的女性数量逐渐增多,针对于子宫肌瘤合并乳腺增生症患者的治疗已经迫在眉睫[2]。子宫肌瘤和乳腺增生因其发病机理均与女性激素相关,故二病常并发,且发病率较高。子宫肌瘤合并乳腺增生病的治疗也逐渐为越来越多的妇科专家所关注。

米菲司酮和盐酸左氧氟沙星胶囊联合使用具有比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其主要机制是通过抑制DNA转化酶的活性,从而阻断细菌DNA的合成,使得细菌DNA合成减少,病情得到缓解,但是米菲司酮具有一个副作用,即停药以后极有可能会发生再生长。

针对子宫肌瘤,我国历代医家对其有所描述。如《灵枢·水胀篇》中描述的石瘾,就与子宫肌瘤的症状很相似。医圣张仲景也曾在《金匾要略·妇人杂病脉证并治》描述到,认为子宫肌瘤是血与水形成瘤积。《校注妇人良方》认识与前人基本一致。而明代《景岳全书妇人规》则认为该病的主要病机为癖血凝滞,疲血形成是由于外感、内伤等因素诱发所致。以及《医林改错》、《妇科玉尺》、《血证论》均对子宫肌瘤病因有所描述[3]。总体来说,中国古代医学家认为子宫肌瘤多是由于气血相搏,脏腑失调,癖血内停,或感受风冷寒湿之邪,或情志不畅,或者房事不节,精血相搏,或饮食不化,导致脏腑功能失调,形成气滞、血癖、痰阻,积聚搏结,时间久了,逐渐形成瘤。现代医家在前人的基础上分别提出了气虚血癖、寒湿凝结、气滞血癖、痰癖互结、湿热癖阻、肾虚血癖等类型[4]。行气消瘀汤在中医学是具有较好的消瘀作用,相比西药治疗,患者用药后发生过敏、意识障碍及恶心、呕吐等并发症情况的概率低,行气消瘀汤治疗疗法相比西药治疗具有较为安全的治疗效率[5]。

综上所述,以行气消瘀汤治疗子宫肌瘤合并乳腺增生症,在化癖消癥的同时,加以疏肝理气通络,异病同治,通过我院多年的临床观察,本法疗效显著,为进一步深层次研究奠定了基础。行气消瘀汤对于子宫肌瘤合并乳腺增生症的治疗具有高效、安全的治疗优势。并且,通过这项研究提高了临床疗效,大大减少了子宫肌瘤合并乳腺增生症患者的痛苦,改善其生活质量,因此,临床在治疗子宫肌瘤合并乳腺增生症患者时,在充分考虑患者各方面病症的情况下,应尽可能地对患者采用行气消瘀汤的治疗方案。

【参考文献】

[1]杜霄旭,王翠霞.王翠霞运用消瘤汤加减治疗子宫肌瘤经验[J].湖南中医杂志,2018,34(02):36-37.

[2]李红卫.加减血府逐瘀汤治疗子宫肌瘤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评价[J].实用妇科内分泌杂志(电子版),2016,3(02):54-55.

[3]宋芳.中药消瘤汤配伍米非司酮对子宫肌瘤患者子宫及肌瘤体积及激素指标水平的影响[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6,25(14):1558-1560.

[4]李艳梅.血府逐瘀汤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及对激素水平的改善作用观察[J].中国社区医师,2018,34(13):108-109.

[5]刘丽萍.加减血府逐瘀汤治疗子宫肌瘤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J].实用妇科内分泌杂志(电子版),2017,4(25):152-154.

论文作者:李丰华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8年9月2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9/30

标签:;  ;  ;  ;  ;  ;  ;  ;  

行气消瘀汤治疗子宫肌瘤合并乳腺增症临床效果分析论文_李丰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