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性脑出血的治疗策略与临床治疗分析论文_武霞,刘海霞

阿勒泰市人民医院内一科 836500

阿勒泰地区人民医院内二科 836500

【摘要】目的:研究高血压性脑出血的临床治疗方法及其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9月~2015年11月收治的150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进行对照研究,借助于随机表法,我们将其列入A组(也即保守治疗组,本组共计50例),B组(也即开颅组,本组共计50例),C组(也即微创组,本组共计50例)。结果:A组、B组、C组的治疗有效率分别是80.0%、68.0%、94.0%,三组相比,C组治疗有效率要显著高于其他两组,A组要显著高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高血压性脑出血的治疗中,微创术的治疗效果要显著优于保守治疗和开颅术,可推广。

【关键词】高血压性脑出血;保守治疗;开颅手术;微创清除术

在神经内科中,高血压性脑出血属于一种发病率、致残率以及致死率均较高的急重疾病,需要尽早地给予有效治疗 [1]。为了探究高血压性脑出血的不同治疗方法及其效果,特开展本研究。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4年9月~2015年11月收治的150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进行对照研究,借助于随机表法,我们将其列入A组、B组、C组。A组:男35例,女15例,平均年龄(56.3+4.1)岁,脑叶出血17例,基底节出血20例,丘脑出血13例;B组:男31例,女19例,平均年龄(56.4+4.4)岁,脑叶出血15例,基底节出血22例,丘脑出血13例;C组:男37例,女13例,平均年龄(56.6+3.7)岁,脑叶出血18例,基底节出血17例,丘脑出血15例。三组基线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本研究可行。

1.2方法

(1)A组行保守治疗,治疗内容包括控制血压、对症治疗、脱水降颅压、防治并发症等。 (2)B组行开颅术治疗,麻醉方式为全麻插管,在小骨窗内镜的引导下,及时地去骨瓣减压,清除血肿。 (3)C组行微创清除术治疗,方法为:结合CT片确定穿刺点、穿刺针长度和靶区中心点,借助于电钻驱动,在颅骨内钻入颅内血肿粉碎穿刺针位置满意后,将钻头拔出,并及时地将圆钝头针芯置入,需要直至患者的血肿腔,然后将针芯拔出,若发现流出暗红血液,需要连接侧管并拧上帽盖,抽吸血肿液态部分时需要使用一次性注射器,并将针型粉碎器插入,冲洗颅内时使用生理盐水,以引流液完全清澈为标准,而后将引流管关闭,需要注意的是,在手术4h后,需要将引流再次开放;术后,液化冲洗以及引流等操作每日早晚各行1次;连续治疗1周后,复查CT,若发现患者的颅内血肿已经彻底清除,便可以将穿刺针拔除。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三组治疗有效率。

1.4疗效判定标准[2]

使用脑卒中评价系统,结合患者的病残程度(0~7级)和总体生活能力评估疗效。其中,病残程度0级为痊愈,病残程度1~3级为显效,病残程度4~5级为好转,病残程度7级或死亡为无效。

2.结果

A组、B组、C组的治疗有效率分别是80.0%、68.0%、94.0%,三组相比,C组治疗有效率

要显著高于A、B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6.17、7.93,P=0.036、0.022);A组要显著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12,P=0.025)。如表1所示。

3.讨论

针对病情轻微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保守手术能够有效地控制病情发展,挽救患者的生命安全;开颅手术虽能使颅内高压有效降低,但是创伤大、风险高,术中患者的死亡率也较高;而微创清除血肿术不用开颅,并且可将颅内的血肿块彻底清除,且并发症少,患者预后后[3]。

本研究中,A组、B组、C组的治疗有效率分别是80.0%、68.0%、94.0%,三组相比,C组治疗有效率要显著高于其他两组,A组要显著高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说明,在高血压性脑出血的治疗中,微创术的治疗效果要显著优于保守治疗和开颅术,可推广。

参考文献:

[1]王佳斌,陈晓丽,林志国等.手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317例疗效观察[J].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2015,49(4):361-363.

[2]丁佳悦,翟乃兴,李明等.中等量高血压性脑出血不同治疗手段的临床疗效比较[J].大连医科大学学报,2016,38(3):288-290,312.

[3]周善之,李剑兰,宋春洪等.颅脑微创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临床研究[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5,19(15):108-109.

论文作者:武霞,刘海霞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8年1月上第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7

标签:;  ;  ;  ;  ;  ;  ;  ;  

高血压性脑出血的治疗策略与临床治疗分析论文_武霞,刘海霞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